注射硬化扩散治疗内痔及混合痔415例报告

注射硬化扩散治疗内痔及混合痔415例报告

一、注射硬化扩压法治疗Ⅰ~Ⅲ期内痔、混合痔415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俊杰[1](2017)在《聚桂醇内痔区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将传统的消痔灵内痔注射治疗与聚桂醇内痔注射治疗两种药物注射治疗进行比较,探讨聚桂醇注射治疗的优缺点。方法:通过对比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年我院收治并行注射治疗的内痔患者216例,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02例。把两组患者按照一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疗效、肛门疼痛评分、复发率、肛门坠胀、排便困难、便血。结果:随访3个月,随访反馈显示:1.注射试验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痔核消失P值为0. 043);2.注射试验组治疗后平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 046);3.试验组出现肛门坠胀56例,对照组74例,试验组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7 P=0.038);4.试验组有2例复发,对照组有12例复发。两组患者1月、2月总复发率有差异,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月总复发率试验组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结论:1.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较传统硬化剂疗效肯定;2.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较传统硬化剂比较,患者疼痛感轻;3.聚桂醇注射治疗后肛门坠胀发生率较传统消痔灵发生率低,注射后便血、排便困难均无发生;4.聚桂醇注射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复发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3个月的随访过程中,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桂醇注射治疗远期复发率优于消痔灵注射液。

张媛[2](2014)在《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治疗肛门水肿模型的实验研究及炎性痔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是导师赵宝明教授开发研制,前期研究已表明该剂型在治疗混合痔、肛裂等肛肠疾病,既有中医药特色,又有外治优势,其剂型在国外也被广泛应用,该药止痛、解痉作用机理已得到证实。混合痔引起的肛门水肿在临床多见,患者痛苦症状明显,急待医者解决。本研究目的通过利用巴豆油致大鼠肛门水肿模型,研究并探讨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此模型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及机制,并从临床观察门诊治疗和术后病理组织两方面,分析探讨广痛消泡沫剂对炎性痔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以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2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首先通过归纳混合痔引起肛门水肿的中医病因病机,从宏观上探讨痔的发病学说以及水肿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微观认识,总结目前中西医非手术疗法治疗炎性痔的研究进展,从中找到广痛消泡沫剂消肿作用的研究切入点及相关因子的意义。其次以中药外治法治疗炎性痔为主题,进行Meta分析研究,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最后通过总结导师赵宝明教授临床经验,回顾该剂型的前期以及汇报本人跟师学习的体会。第二部分为动物实验部分,主要包括实验一巴豆油致SD大鼠肛门水肿模型的建立,实验二主要观察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大鼠肛门水肿模型的止痛作用,实验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a和IL-6,实验四免疫组化法测iNOS,从以上四方面来证实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大鼠肛门水肿有抗炎、止痛、消肿的作用。第三部分为临床观察部分,首先通过随机对照、单盲观察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治疗炎性痔门诊患者疗效,用药前后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其次对炎性痔患者术前给予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治疗,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痔组织内iNOS、TNF-α、IL-6含量的变化等,客观反映该剂型的抗炎作用机制。3结果3.1动物实验结果3.1.1巴豆油致大鼠肛门水肿模型通过巴豆油致SD大鼠肛门肿胀的形态改变和病理组织切片,提示SD大鼠肛门肿胀模型符合急性炎症改变,与痔疮急性发作时炎性改变相似。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组的组织切片中肛门近端黏膜上皮及腺体从造模后缺失到给药后逐渐修复完整,粘膜下层水肿、血管充血、扩张程度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3.1.2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大鼠肛门水肿模型的止痛作用各组造模前6h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具有可比性。造模后6h各组间机械痛阈值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各组间有差异。阳性对照组、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给药前后机械性收缩反射阈值变化明显,且用药前后比较,P<0.05,差异显着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次给药6h后MWT值均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末次给药后6h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与空白组MWT值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性对照组与广痛消中剂量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前6h各组间TWL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各组热痛阈值具有可比性。阳性对照组、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给药前后热痛阈值变化明显,P<0.05,差异显着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次给药后6h,空白组、广痛消大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a和IL-6含量通过Elisa法测定动物肛周组织及直肠下段,正常组与模型组中’TNF-a和IL-6含量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巴豆油致SD大鼠肛门水肿模型符合炎症改变。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各组与消炎痛栓组的TNF-a和IL-6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各组之间两种因子的含量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暂不能说明各个剂量无量效关系。3.1.4免疫组化法iNOS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肛周组织及直肠下段,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各剂量组iNOS的表达均少于模型组,较阳性对照组增多,以小剂量组增多明显。测定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值,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暂不能说明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iNOS的表达无抑制作用。3.2临床观察结果3.2.1门诊患者症状积分改变三组患者用药前性别、年龄、病程、混合痔分期,以及用药前疼痛、便血、坠痛、脱垂、痔黏膜糜烂情况、痔肿胀大小情况均具有可比性。用药治疗7天后,广痛消组和消炎痛组疼痛VAS积分明显降低;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组用药前便血症状积分最高,用药后便血积分最低;广痛消组坠痛积分下降幅度明显且第7天时积分最低;广痛消组对痔核黏膜的修复作用明显优于其它两组,普济痔疮栓对痔核表面的改善作用优于消炎痛栓组;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痔核大小的消肿作用起效时间较消炎痛栓组慢,对痔核肿胀面积的改变与消炎痛栓组结果相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总体有效率广痛消组(98.5%)明显高于消炎痛栓组(96.8%)和普济痔疮栓组(90.1%)。3.2.2免疫组化法测定IL-6、TNF-a、iNOS的表达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水肿痔组织内的IL-6、TNF-a、iNOS的表达:三组图片中阳性表达最多的为空白组,表达较少的为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组,最少的是消炎痛栓组。广痛消泡沫气雾剂组与消炎痛栓组IL-6的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值比较,P>0.05, TNF-a和iNOS的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值比较P<0.05;与空白组IL-6、iNOS的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值比较,P>0.05, TNF-a的OD值比较P<0.05。4结论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于治疗巴豆油致SD大鼠肛门水肿有确切的抗炎、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观察广痛泡沫气雾剂对炎性痔引起的疼痛、便血等症状有明显的止痛、消肿、修复痔核黏膜、提升痔核位置的作用,总体效果明显优于消炎痛栓组和普济痔疮栓组。而且中药组在改善便血和修复痔核黏膜方面明显优于消炎痛栓组。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抗炎消肿、止痛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该药能够降低TNF-a和IL-6的表达,抑制了iNOS的激活,减少NO的释放,从而达到抗炎、消肿、止痛的目的,其量效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余绪锋,黎振林[3](2012)在《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混合痔65例》文中指出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应用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18~78岁,平均(48±2.5)岁,病程1周至30年。临床诊断Ⅰ期内痔15例,Ⅱ、Ⅲ期内痔30例,混合痔20例。临床表现以便后肛门滴血、解鲜血便为主,也可伴随便后肛门肿物脱出。

杨勇[4](2012)在《基于超声刀改良中医痔手术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超声刀在传统痔手术中的临床研究,了解超声刀在传统痔手术上的优势,为传统痔手术方式的改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学方法,设计研究方案,对住院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病例,选择Ⅲ期-Ⅳ期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住院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基于超声刀外剥内扎组60例,传统外剥内扎组60例,按调查表收集患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疼痛处理、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肛缘水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了观察统计,根据临床观察资料特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列联表资料的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单向有序R×C列联表资料的Ridit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P值;用统计软件SPSS17.0处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运用超声刀手术治疗Ⅲ期-Ⅳ期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同传统外剥内扎痔切除术相比,其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第1、2、7天疼痛处理、肛门出血、肛门坠胀、尿潴留、肛缘水肿、术后第7天疼痛VA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病程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痔核脱落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第1、2天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以上研究,结合临床观察,提出了超声刀外剥内扎与传统外剥内扎之间不同:1.患者病程越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越高;2.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减少;3.超声刀组术后1、2天患者疼痛程度较轻;4.超声刀组较传统组住院时间更短,痔核脱落时间更早;5.超声刀组住院费用较高。

孙晓艳[5](2011)在《“∧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蝴蝶形混合痔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痔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观察“Λ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蝴蝶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广安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蝴蝶形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痔核个数、术前主症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组采用Λ形皮瓣游离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和后遗症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的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痔核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实验结果经SPSS16.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X2,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进行均数t检验。结果:治疗组平均痔核脱落时间(6.20±1.126)天,对照组平均痔核脱落时间(6.97±1.066)天,两组平均痔核脱落时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5.30±0.702)天,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3.40±2.966)天,两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恢复正常工作时间(30.30±7.875),对照组平均恢复正常工作时间(46.67±11.01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方面,术后第一天疼痛积分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三天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七天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水肿积分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三天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七天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出血积分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三天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七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情况、肛门狭窄的情况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分析,P=0.806,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早于痔核脱落时间,治疗组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满意度高。结论:“Λ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患者满意度高的治疗混合痔的新技术,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陈强[6](2009)在《消痔灵注射+PPH术治疗重度痔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献部分首先对痔的病因病机及中医内治法、外治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痔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论文着重对“肛垫”学说及“肛垫”的生理解剖功能进行了详述。学说的发展必然导致手术术式的改进与发展,在对以往的痔经典术式、近年来国内外新出现的术式论述基础之上,着重对PPH术(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的操作要点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论述。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导师赵宝明教授在继承史兆岐教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中医特色的消痔灵固脱法,此法在治疗重度痔方面具有创伤小、疼痛小、保护肛垫的特点,并主张消痔灵注射术并与PPH术联合治疗重度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004~2006年度重度痔患者92例,PPH术38例、消痔灵注射+PPH术54例,通过对照研究,探讨消痔灵注射术+PPH在治疗重度混合痔方面的优势所在。方法:分析本院2004~2006年度92例重度痔患者,PPH组38例、消痔灵注射+PPH术54例,通过对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1d、6d、30d的疼痛程度、出血程度、坠胀程度、水肿程度的评分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sas8.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消痔灵注射+PPH术为试验组,PPH组为对照组,①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d、6d、30d)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②出血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较对照组出血少。③坠胀方面,术后(1d)试验组坠胀较对照组组明显,6d、30d后试验组坠胀感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④水肿方面,试验组、对照组始终无差异。⑤试验组、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的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结论:消痔灵注射疗法对术后有止血作用,尽管加重PPH术术后肛门坠胀感,但该症状随住院时间而减轻。

董海沙[7](2008)在《消痔液经肛门电离治疗痔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痔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近20年来,人们对痔疮发生机制及其解剖、生理、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明确了痔的本质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增生。多数医家已经认同不可“见痔就治”——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根据肛垫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及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的疗法选择。所以内痔的保守治疗日益受到肛肠科医生的重视。保守治疗以其良好的疗效和易接受的实用性,成为本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探索优良的配方、方便的剂型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目标。目的探讨应用消痔液电离治疗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用药寻求一种新的有效选择。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盲法的科研设计原则,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3例(男30例,女33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消痔液在电离的作用下对痔核的影响);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片加太宁栓塞肛),观察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量、疼痛、痔核大小、痔核粘膜改变、肛门坠胀等情况,并观察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建立数据库,将收集的数据准确录入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果。结果63例患者的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在治疗便血、肛门坠胀、痔核大小变化方面、肛门瘙痒、痔核表面粘膜、肛门粘液性分泌物等方面,与对照组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试验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在出血、肛门坠胀、痔核大小变化、肛门瘙痒、痔核表面粘膜、肛门粘液性分泌物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试验组在治疗的第3天开始有疗效,所以治疗最少2次才能看到效果,在第7天达到最好的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治疗组。结论1.消痔液试验组在治疗便血、肛门坠胀、痔核大小变化、肛门瘙痒、痔核表面粘膜、痔核表面粘膜、肛门粘液性分泌物方面是有效的,可以明显缩短痔出血的量和次数。2.消痔液试验组在一定程度上在肛门疼痛方面的疗效与地奥司明加太宁栓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3.消痔液治疗痔出血是安全可靠的,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局部皮肤过敏反应,价格低廉、易于实施、无痛等优点。4.消痔液是治疗痔出血方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选择。

张力[8](2007)在《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时间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又以混合痔为多见。外科手术是Ⅲ、Ⅳ度痔的主要治疗手段。Milligan和Morgan创立的外剥内扎术应用最广的经典术式。由于肛门部的特殊解剖结构,术后可导致剧烈疼痛——这已成为外剥内扎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并直接关系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恢复工作时间。目前痔术后肛门疼痛的时间规律尚无报道,术后镇痛的时效尚缺乏准确性。因此,对于痔术后肛门疼痛的时间规律研究十分必要。方法选取自2006年8月~2007年2月以来,我院肛肠中心行外剥内扎手术患者120例。分别对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术后首次小便;术后第一次疼痛的性质;首次使用镇痛剂(曲马多注射液0.1g)的时间及起效时间;术后首次排便的时间及性状;术后7天内使用镇痛剂(曲马多注射液0.1g)的次数:术后7天每日大便的次数及性状;术后7天每日伤口的水肿情况;术后7天的睡眠质量;术后痔核全部脱落的时间;术后7天有无出现肛门阵发性抽痛等指标进行观察。全部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发现混合痔术后患者多在2~4小时开始出现肛门疼痛的感觉,而4~6小时内疼痛增幅较大。且绝多数患者在术后6~10小时内均处于疼痛的高峰期。术后疼痛达到高峰后持续的时间多在2~5小时内。且术后的疼痛分数与手术切口的多少呈正相关,并有显着意义(P<0.05)。术后小便能否自解,与手术切口的多少呈正相关(P<0.05)。镇痛治疗后在0.5小时内疼痛即可明显缓解。在首次镇痛治疗后2小时内,不需再使用药物镇痛治疗。术后大便的性状与手术切口数、距离术毕的时间有关(P<0.05),而大便时疼痛的性质与大便的性状有关(P<0.05)。在术后3天疼痛明显加重,术后平均痔核脱落时间为5.33±1.46519天。手术切口数与水肿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肛门疼痛,经过采用多个时点对术后疼痛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尿潴留、术后首次排便距离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切口数等各因素与肛门疼痛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许爱军[9](2004)在《改良法治疗混合痔386例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 :根据痔的肛垫理论 ,探讨使用外切扎内注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386例混合痔患者全部采用外切扎内注法为治疗方法。结果 :386例患者全愈 36 6例 ,好转 2 0例 ,治愈率 10 0 %。结论 :外切扎内注法具有操作简单 ,疗效高 ,疗程短 ,痛苦小 ,能有效地防止术后继发大出血 .肛门失禁或狭窄等并发症等优点。

杨瑜瑛,韩方海,吴凌云,李茂鹏[10](2000)在《注射硬化扩压法治疗Ⅰ~Ⅲ期内痔、混合痔415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1995年8月以来,应用消痔灵注射硬化合并应用海绵气囊支撑管压迫固定治疗~期内痔、混合痔4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180例,女235例;年龄18~82岁,平均49±26岁;病期3个月~40年。内痔分期:期52例,期98例,期155例;混合痔110例。合并肛乳头肥大46例,肛裂34例...

二、注射硬化扩压法治疗Ⅰ~Ⅲ期内痔、混合痔415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射硬化扩压法治疗Ⅰ~Ⅲ期内痔、混合痔41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聚桂醇内痔区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实验方法
    (5) 观察指标
    (6) 疗效判定
    (7) 主要材料
    (8) 实验路线图
    (9)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疗效比较
    (3) 疼痛评分比较
    (4) 并发症的比较
    (5) 术后复发率比较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聚桂醇内痔区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2)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治疗肛门水肿模型的实验研究及炎性痔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治疗混合痔引起肛门水肿症状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外治法治疗痔疮炎性水肿的meta分析
    综述三 赵宝明教授治疗肛肠病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前言
    实验一 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SD大鼠肛门水肿模型的影响
        1 实验动物与场所
        2 试剂及药物
        3 主要试剂配制
        4 主要仪器
        5 方法
        6 结果
        7 讨论
    实验二 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巴豆油致大鼠肛门水肿模型的止痛作用
        1 实验动物与场所
        2 试剂
        3 主要试剂配制
        4 主要仪器
        5 方法
        6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
        8 讨论
    实验三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6
        1 实验动物与场所
        2 试剂
        3 主要试剂配制
        4 主要仪器
        5 方法
        6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
        8 讨论
    实验四 免疫组化法测定iNOS
        1 实验动物与场所
        2 试剂
        3 主要试剂配制
        4 主要仪器
        5 方法
        6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
        8 讨论
    动物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观察
    前言
    (一) 门诊疗效观察
        1 病例来源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二) 术后病理组织观察
        1 病例来源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临床观察结论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混合痔6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疗效标准[1]
2 结 果
3 讨 论

(4)基于超声刀改良中医痔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痔的概念
        1.1.1 中医痔的概念
        1.1.2 西医痔的概念
    1.2 痔的病因病机
        1.2.1 中医痔的病因病机
        1.2.2 西医痔的病因病机
    1.3 痔的分型分期
        1.3.1 内痔分期
        1.3.2 外痔分型
    1.4 痔的手术治疗进展
        1.4.1 中医痔的手术治疗进展
        1.4.2 西医痔的手术治疗进展
    1.5 超声刀概况
    1.6 超声切割止血刀的发展历程
    1.7 超声刀在外科应用情况
        1.7.1 超声刀在头颅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1.7.2 超声刀在五官科中的应用
        1.7.3 超声刀在颈部外科的应用
        1.7.4 超声刀在胸外科应用
        1.7.5 超声刀在肝胆脾胰外科中应用
        1.7.6 超声刀胃肠外科应用
        1.7.7 超声刀在妇科中的应用
        1.7.8 超声刀在骨科的应用
        1.7.9 超声刀在血管外应用
        1.7.10 超声刀乳腺科应用
        1.7.11 超声刀在结直肠及肛门的手术的应用
    1.8 超声刀在痔手术中的应用
    1.9 超声刀与中医传统痔术式上结合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1 课题分析设计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方法
        1.1.3 统计学依据
        1.1.4 确定研究对象
        1.1.5 治疗方法
        1.1.6 观察方法
    1.2 结果分析
        1.2.1 一般资料
        1.2.2 术中情况
        1.2.3 术后第1天并发症情况
        1.2.4 术后第2天并发症情况
        1.2.5 术后第7天并发症情况
        1.2.6 术后一般情况
        1.2.7 数据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 本研究的特点
    1.3 病程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
    1.4 超声刀具有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
    1.5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1.6 超声刀有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快伤口愈合的优势
    1.7 超声刀术中应用的安全性
    1.8 住院费用
    1.9 手术的几点初步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蝴蝶形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痔分类的历史和现状
        1.1 痔分类的历史
        1.2 痔分类的现状
        1.3 问题与展望
    2 痔治疗的进展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2.3 手术
        2.4 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八形皮肤瓣游离固定术”治疗蝴蝶形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消痔灵注射+PPH术治疗重度痔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痔相关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于痔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3 肛垫学说
        4 痔组织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5 痔的分类和分度
        6 痔的治疗原则
        7 治疗方法
        8 混合痔术后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
    PPH 治疗重度痔的相关文献研究
        1 PPH 的适应证
        2 PPH 手术操作
        3 PPH 术中荷包缝合问题
        4 PPH 手术对直肠上动脉、肛管压力、肛管温度的影响
        5 PPH 并发症
    消痔灵注射疗法相关文献研究
        1 注射疗法
        2 消痔灵的药理作用
        3 消痔灵注射疗法的特点
        4 消痔灵注射疗法的缺陷以及相应对策
        5 其他硬化剂误注血管临床并发症报道
        6 消痔灵注射液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纳入病例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术前及术后疗效评分
        1.6 术后并发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8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消痔液经肛门电离治疗痔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痔的概念
        1. 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第二节 痔的治疗现状
        1. 中医治疗现状
        2. 西医治疗现状
        2.1 痔的非手术治疗
        2.2 痔的手术治疗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脱落和剔除
        1.6 评价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入组
        2.2 操作
        2.3 调查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治疗情况的比较
        3.3 安全性及副反应观察
        3.4 随访
第三部分 讨论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结果分析
    3.3 消痔液处方及其机理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2.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2.2 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时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中医关于痔病的认识
    二、西医关于痔病的认识
    三、目前痔的治疗进展
        3.1 痔的非手术治疗
        3.2 痔的手术治疗
    四、对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4.1 肛门疼痛
        4.2 出血
        4.3 肛门狭窄和失禁
        4.4 尿潴留
        4.5 其它
    五、对痔术后疼痛的认识
        5.1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
        5.2 现代医学对疼痛的认识
    六、对疼痛评估的认识
        6.1 影响正确评估疼痛的因素
        6.2 疼痛评估的方法
    七、痔术后的镇痛研究
    八、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前准备
        (二) 观察方法
        (三) 疼痛评分标准
        (四) 观察指标
        (五) 观察时点
        (六) 术后处理
        (七) 统计学处理
    三、实验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术后12小时观察
        (三) 术后小便观察
        (四) 术后首次大便观察
        (五) 术后7天疼痛观察
        (六) 术后肛门水肿观察
        (七) 术后抽痛观察
        (八) 术后睡眠质量观察
        (九) 镇痛治疗的副反应观察
第四部分 讨论
结语
    一、结论
    二、该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改良法治疗混合痔386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手术方法:
        1.2.3 术后处理: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2.2 疗效:
    2.3 术后反应:
3 讨 论

四、注射硬化扩压法治疗Ⅰ~Ⅲ期内痔、混合痔415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聚桂醇内痔区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对比研究[D]. 黄俊杰.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2)
  • [2]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治疗肛门水肿模型的实验研究及炎性痔的临床观察[D]. 张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3]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混合痔65例[J]. 余绪锋,黎振林. 微创医学, 2012(03)
  • [4]基于超声刀改良中医痔手术的临床研究[D]. 杨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5]“∧形皮瓣游离固定术”治疗蝴蝶形混合痔的临床研究[D]. 孙晓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6]消痔灵注射+PPH术治疗重度痔疗效观察[D]. 陈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7]消痔液经肛门电离治疗痔出血的临床研究[D]. 董海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8]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时间规律研究[D]. 张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1)
  • [9]改良法治疗混合痔386例的疗效观察[J]. 许爱军. 河北医学, 2004(10)
  • [10]注射硬化扩压法治疗Ⅰ~Ⅲ期内痔、混合痔415例报告[J]. 杨瑜瑛,韩方海,吴凌云,李茂鹏. 山东医药, 2000(02)

标签:;  ;  ;  ;  ;  

注射硬化扩散治疗内痔及混合痔415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