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论文_张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格林,综合征,巴利,痿证,针刺,疗法,药疗法。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19)在《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GB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以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水平、肌力、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和脑积液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8(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均较治疗前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优于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金学琴,俞雯[2](2019)在《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康复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即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免疫介导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是目前导致全身性瘫痪较常见的疾病,病情进展迅速而大多可恢复[1],主要病理学特征为周围神经系统广泛的炎症性髓鞘消失。临床表现为急性、感染性、对称性、弛(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02期)

董亮艳,拓炜,刘南平,陈景云[3](2018)在《表现为肌萎缩的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主因"四肢无力伴肌肉萎缩20余年,加重8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左侧为主,左上肢抬举较费力,下肢尚可行走,无肢体麻木等症状,缓慢出现双手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萎缩,左手明显。肌电图显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7 d,症状无改善,仍缓慢加重,逐渐出现左上肢肌萎缩、左(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刘军兵,任胜洪,陈蓉,伉奕[4](2018)在《针灸联合现代康复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格林一巴利综合征(Chronic Guillain-Barre)又名为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是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疾病,呈慢性进展或复发性病程。起病隐匿,病前少见前驱感染,起病缓慢并逐步进展~([1])。病变主要表现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脱髓鞘,多累及脊神经及其神经(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白霞,郑毅,许鑫,陈虹[5](2018)在《激荡气血法配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激荡气血法配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4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研究组47例给予激荡气血法配合丙种球蛋白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Hughe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2和IL-18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肢体功能Hugh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研究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组IL-10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均<0.05),IL-12和IL-18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IL-1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IL-12和IL-18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激荡气血法配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着,且可明显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朱靓瑾,郭红桃,鞠海涛,杨秀芳[6](2017)在《1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例老年额颞顶枕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围手术期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密切关注呼吸肌受累和四肢瘫痪程度;钻孔引流术后及腰椎穿刺术后进行体位护理、引流护理;逐步调整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案,动态评估及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加强个体化吞咽功能训练及肢体功能锻炼。患者住院41 d,营养指标上升,病情好转出院。(本文来源于《中华护理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刘婷,李金波[7](2015)在《针刺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24岁。主因四肢无力伴下肢肌肉萎缩2年余,于2014年1月20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年前因四肢麻木,双下肢无力4个月于2012年7月11日就诊于天津环湖医院。脑脊液检查:潘式实验(++),有核细胞10,病理涂片见较多淋巴细胞;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源性损伤,上下肢F波异常。诊断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使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本文来源于《中华针灸电子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郭爽,王锋[8](2014)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核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创立的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补益脑髓"为主的针刺大法,选穴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且强调针刺手法量学标准,笔者将之用于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获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患者男,48岁,主因眼睑抬举无力伴头晕14 d,(本文来源于《中华针灸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喻杉,杨仕年,郑敏[9](2014)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7例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中药、康复治疗相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结果:显效5例(71.43%),有效2例(28.5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有较好疗效。(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金辉[10](2013)在《复发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起病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病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复发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起病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病例。方法:搜集2005年8月-2013年3月就治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的所有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并进行重新的归类、分析,挑选出3份出现“复发”且病例资料较完整的病例。通过查阅相关中外资料,对这3份病例进行重新评估,并分别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相关性波动(GBS-TRF)、急性起病型格林-巴利综合征(A-CIDP)和CIDP复发(rCIDP)病例,并进行详尽的病例分析、讨论。结果:经过阅读、整理29份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筛选出病例资料较完整的GBS-TRF病例1份和A-CIDP病例1份和rCIDP病例1份。结论:1.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鉴别AIDP、CIDP、rGBS、GBS-TRF、A-CIDP几种情况,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2.对于病情出现复发的GBS病例,应于复发后1周内行脑脊液检查,根据蛋白-细胞解离情况区别rGBS和CIDP;3.采集病史过程中应注意详细采集患者就诊过程和用药情况,警惕GBS-TRF。(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3-01)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即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免疫介导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是目前导致全身性瘫痪较常见的疾病,病情进展迅速而大多可恢复[1],主要病理学特征为周围神经系统广泛的炎症性髓鞘消失。临床表现为急性、感染性、对称性、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洁.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

[2].金学琴,俞雯.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19

[3].董亮艳,拓炜,刘南平,陈景云.表现为肌萎缩的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1例[J].宁夏医学杂志.2018

[4].刘军兵,任胜洪,陈蓉,伉奕.针灸联合现代康复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

[5].白霞,郑毅,许鑫,陈虹.激荡气血法配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6].朱靓瑾,郭红桃,鞠海涛,杨秀芳.1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7

[7].刘婷,李金波.针刺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

[8].郭爽,王锋.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

[9].喻杉,杨仕年,郑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7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4

[10].金辉.复发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起病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持续正压气道通气需要密闭性良好的面...亨廷顿舞蹈病一家系图谱2 讨论IG对单核/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表达的影...透视电镜下肌纤维内脂滴增多X5 000分别为例11、例13、例15患者胸部CT

标签:;  ;  ;  ;  ;  ;  ;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论文_张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