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恶性肿瘤姑息化疗的疗效观察

腹膜后恶性肿瘤姑息化疗的疗效观察

邹巍周文谭成贲鄂宜杨红芹(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443300)

【摘要】目的探讨姑息化疗对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淋巴瘤化疗组:化疗缓解5例(71.4%)、无变化1例(14.3%)、进展1例(14.3%),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5、2例。非淋巴瘤化疗组:化疗缓解3例(37.5%)、无变化2例(25%)、进展3例(37.5%),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4、2例。未治疗组: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1、0例。结论姑息化疗可显著提高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化疗外科手术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064-0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简称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有部分肿瘤不明来源。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0.07-0.2%,且以恶性肿瘤居多,约占60%-85%[1],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绝大多数腹膜后肿瘤发生时无症状,难以早期发现,当肿瘤逐渐长大,产生压迫症状时往往肿瘤体积较大,且多与腹膜后重要脏器及大血管粘连,使手术切除比较困难[2]。我院2000-2010年间共收治无法手术切除的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22例,其中15例行姑息化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0-2010年间共收治无法手术切除的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47.8岁,常见首发临床症状为腹胀、腹部包块、腹痛。可伴有腰痛、恶心呕吐、排尿困难、乏力、消瘦、直肠刺激征等,3例患者无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本组22例均行手术探查,因肿瘤体积大,浸润周围脏器、大血管等原因无法完全切除,仅行部分组织切除病理活检。其中恶性淋巴瘤8例,纤维肉瘤3例,脂肪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不明来源腺癌3例,无法分类低分化癌2例。其中7例淋巴瘤患者行CHOP方案化疗,非淋巴瘤患者中8例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

1.2治疗方法22例患者中15例接受化疗,淋巴瘤患者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mg/m2,静滴,d1;表柔比星75mg/m2,静滴,d1;长春新碱1.4mg/m2(最大剂量2mg),静滴,d1;泼尼松100mg,口服,d1-5,3周重复,连续化疗8周期。非淋巴瘤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滴1h,d1;顺铂80mg/m2,静滴,d2;3周重复,连续化疗四周期。为预防过敏反应和体液潴留,化疗前1d开始服用地塞米松,16mg/d,连用3d,顺铂滴注前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并给予水化,补液量≥2000ml,化疗期间给予5-HT受体拮抗剂常规止吐,并行护肝护胃增强免疫力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每两周期化疗后行CT观测肿瘤大小改变。余7例患者未行抗肿瘤治疗。

1.3研究方法分类统计化疗后效果:缓解、无变化、进展。采用电话随访方式了解生存情况,末次随访时间2012年3月1日。淋巴瘤化疗组、非淋巴瘤化疗组与未化疗组,分别统计1、2年生存例数,死亡病例统计生存月数。统计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化疗对生存率影响。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化疗组效果评价:淋巴瘤化疗组:化疗缓解5例(71.4%)、无变化1例(14.3%)、进展1例(14.3%),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5、2例。非淋巴瘤化疗组:化疗缓解3例(37.5%)、无变化2例(25%)、进展3例(37.5%),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4、2例。未治疗组:1、2年生存例数分别为1、0例。统计学分析:淋巴瘤化疗组与非淋巴瘤化疗组在化疗后效果及术后生存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组与未治疗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组死亡病例生存月数11.3±4.6月,未治疗组5.7±4.0月,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姑息化疗可显著提高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3讨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起源于腹膜后组织,该肿瘤病理类型复杂,有时甚至无法确定其来源。本组22例有6种病理类型,其中不明来源腺癌3例,无法分类低分化癌2例。腹膜后间隙较大且位置隐蔽,腹膜后肿瘤早期大多无特异性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到肿瘤较大压迫周围器官发生症状时已多属中晚期,虽早期发现也极易发生误诊误治[3]。手术为腹膜后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而是否彻底切除肿瘤为影响愈后的关键因素[2][4]。但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早期即导致周围重要脏器浸润,包绕血管,且引起粘连导致手术层次不清,手术难度极大。本组患者因肿瘤过大、浸润重要脏器血管等原因无法彻底切除,仅行部分切除活检。术后1年整体总生存率45.5%,2年生存率仅18.2%。

对腹膜后肿瘤进行放化疗的价值尚有争议,多数认为辅助性放化疗的疗效不敏感[5],但本研究对淋巴瘤患者采用CHOP方案,对非淋巴瘤患者采用DC方案化疗取得了较好效果。CHOP方案为一线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推荐方案,在NHL化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文献报道CHOP方案治疗NHL可高达58%的完全缓解率及30%远期生存率[6]。本组研究淋巴瘤缓解率为71.4%,完全缓解率为28.6%。明显低于前者,考虑因病例数较少且发现较晚及恶性程度较高引起。多西他赛是由红豆杉中提取出来的半合成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在细胞增殖周期中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装备成为微管,从而诱导无功能微管的形成,另外还可阻止这些无功能微管的解聚,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肿瘤的作用[7]。应用紫杉醇类化疗腹膜后肿瘤已有报道,贾峰[8]等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有治愈恶性腹膜后肿瘤先例,本研究中多西他赛和顺铂联合用药治疗非淋巴瘤患者,结果显示对腺癌及低分化癌效果较好。而肉瘤发展较快,难以控制。

本组研究显示对无法彻底切除的腹膜后恶性肿瘤行姑息化疗能显著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延长术后生存时间,且部分患者可达到完全缓解,约1/3患者部分缓解,姑息化疗后肿瘤缩小,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因此对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仍需积极抗肿瘤治疗。但化疗对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影响,因此对能手术切除或行化疗后病灶缩小的患者仍需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EderF,HalloulZ,McyerF.Surgeryofinferiorvenacavaassociatedmalignanttumorlesions,Vasa,2008:37(1):68-80

[2]王小强,李小军.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外科治疗68例临床报告.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1,5(1):45-47

[3]蒋彦永,罗成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4-76

[4]AnJY,HeoJS,NohJH.Primarymalignantretroperitonealtumors:analysisofasingleinstitutionalexperience.EurJSurgOncol,2007,33:376-382

[5]WangW,ZhenJ,XuL.AntineoplasticeffectofintracellularexpressiononsinglechainantibodydirectedagainsttypeIVeollagenase.JEnvironPatholToxicolOncol.2000,19(12):61

[6]DevitaVT,LymphocyticLymphome,InpiceVT.Cancerprinciplesandpracticeofoncology.3rdedphiladephia:JBLippincott,1989,1741

[7]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4-276

[8]贾峰,王谨.紫杉醇、顺铂治愈恶性腹膜后肿瘤1例.临床军医杂志,2009,37(5):786

标签:;  ;  ;  

腹膜后恶性肿瘤姑息化疗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