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文

郭国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文

摘 要:“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状态;毛泽东作为中共领袖、中共形象的代表,其功勋彪炳日月,离开毛泽东谈党的创立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一大”代表也就与党的成立不可分离,那些参与“一大”且对共产主义事业始终忠诚的代表自然归入了党的创始人行列。回到历史的本真状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党的理论先驱蔡和森、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中共建党“牵线人”杨明斋、华中地区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恽代英、华南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杨匏安以及“中共一大”的筹备组织者张国焘也应该算是党的创始人。这样说来,党的创始人不是三两个,而是有相当的数量,这正好反映了“群英结党救中华”的历史事实,也更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共一大;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是一个看起来简单,细究起来却很复杂的难题。哪些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到底有多少创始人、创始人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至今在党史界都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由于政治环境的变迁、政治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对政治人物的评价也是臧否多变,所以党的创始人问题更是复杂模糊。为了正本清源,还原中国共产党“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艰难历程,创始人问题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学术史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新的思考。

一、学术界已有观点述评

(一)一人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陈独秀。

“相机诱导”贵在“诱导”,即不在全盘授予,而在巧妙的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催动学生睿智的醒悟,激发学生激情的燃烧,调动学生思维的千军万马,让学生走进作品。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陈独秀的评价是负面的,曾经给他戴过五顶帽子:“不是一个很好的马克思主义者”“右倾投降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托派分子”“投靠日本的汉奸”。改革开放后,对陈独秀的评价开始实事求是,认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巨擘”“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更有人对他作出了拔高的评价,认为中国共产党就是他创立的。陈铁健指出:“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中最早接受列宁主义的是陈独秀而非李大钊;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是陈独秀,而非毛泽东。”[1]唐宝林在《陈独秀全传》中对陈独秀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的创始人:“陈独秀在担任发起组领导人之后,再次正式被选举为领袖,而且是缺席被选,说明陈在创建共产党过程中的特殊贡献和崇高的威望再次得到确认,当时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他相比,也说明共产国际仍然对陈独秀有极高评价。”[2]石仲泉也认为陈独秀的一生功大于过,并认为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不是说党的创立是‘开天辟地’吗?如果是这样,陈独秀就是‘开天辟地’第一人和首要功臣。”[3]郭德宏也认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现在很多地方仅仅说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很不够的,应该说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4]“南陈北李”是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虽然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组织活动看,陈独秀的功劳远远大过李大钊,这也就是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仍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成为中共最主要领导人的根本原因。陈独秀是当之无愧的建党第一人。

(二)两人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发现该疾病的产生为通向心肌细胞的动脉产生病变,使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心肌细胞的坏死,造成心脏功能异常,危害性极大,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在为患者对症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极为关键和重要,通过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充分掌握,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为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针对性饮食护理、针对性大便护理等,能提升排便顺畅率,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5]。

社会上、微信圈内经常流传一个段子,把中国共产党比喻为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说13个CEO经过28年的奋斗,开创了一个宇宙之中牛气冲天的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把这个公司做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巨无霸。虽是戏谑,但暗含了对中国共产党惊天伟业的肯定,也说明大众心目中是把参加中共“一大”作为党的创始人的一个标志。当然,参加“一大”的除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山东共产主义小组的王尽美以及邓恩铭六人外,其他七个因为多种原因或者脱党,或者叛党,根据宏大叙事的原则,这七个人自然不能再算是党的创始人。相当长一段时间,党史教科书和宣传媒体都是把参加“一大”又始终忠诚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6位优秀代表作为党的创始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革命博物馆以及“中共一大”纪念馆之中,也只有这六个人的姓名和照片。

(三)十三人说和六人说:参加“一大”的十三位代表或者专指既参加了“一大”又始终忠诚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六位优秀代表(即排除了七个脱党的“一大”代表)。

从一收入院开始,我们就给她进行化疗。一开始疗效挺好,肿瘤有所缩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但不管治疗效果如何,她都非常信任我,把医嘱执行得很好,和我们沟通起来也很愉快。恶心、呕吐、腹泻……这种严重的化疗毒性反应并没有让她和其他患者一样,对医师和治疗失去信心。她对她老公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充满了感激。

恽代英在“五四运动”时期,深入湖北黄冈农村,发动农民运动,宣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是湖北“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初,恽代英在湖北团结了一大批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创办了“利群书社”。书社销售《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和《新青年》《共产党》等刊物,并出版《我们的》杂志,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是武汉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921年7月,利群书社的成员在湖北黄冈开会,表示“赞成组织新式的党——波尔什维克式的党,并提议把要组织的团体叫做‘波社’”,“波社”的宗旨为“以积极切实的预备,企求阶级斗争,劳农政治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的目的”。这说明恽代英等人已在准备效仿俄国的革命道路,成立新式的革命政党。恽代英获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后,马上动员其成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解散其组织。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他在宣传战线上笔耕不辍,短短36年的青春年华,就留下了三百多万字的文稿;他利用书社、大学讲坛、军校、军队、报章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他走在中国革命实践的最前线,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他有崇高的革命气节,在被捕后坚贞不屈,慷慨赴死,留下了“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千古绝唱。他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领导人,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从恽代英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立探索和其革命形象的深远影响来看,其作为党的创始人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否认的。

五四时期,有两首小诗流传甚广,一首是“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另一首是“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两首小诗用嵌名的方式高度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李大钊和陈独秀的社会影响和历史贡献。的确,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巨擘,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是他们唤起了昏睡中的中国民众,指引中国走向一条跨越东方传统封建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第三种文明,也就是俄国人正在走的社会主义文明。刘家贺在系统梳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始末之后,提出陈独秀和李大钊从相识到相约建党,经历无数革命斗争,足以证明“南陈北李”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两位创始人。[5]肖贵清提出:“李大钊和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组织上,他们二人的贡献最大。”[6]吴家林也认可李大钊作为共产党创始人的身份:“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是在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7]美国学者史华兹也提出:“毫无疑问李大钊和陈独秀确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之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8]《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也肯定了两人的创始人地位:“陈独秀和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史称‘南陈北李’。”[9]

(四)多人说:知识分子群体合作建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了一个小伙子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墨水当红糖水喝掉的故事,并引出了一个经典的谚语“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习近平提到的这个小伙子就是陈望道,他是我国翻译《共产党宣言》完整版本的第一人。为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接受了上海《每周评论》的邀请,废寝忘食地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发行,第一版印刷了1000册。尽管印刷很粗糙,甚至书名都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但丝毫没有影响它的销售,几天时间就销售一空。后来一再翻印,仍然缺货,是当时出版界的一大奇迹。《共产党宣言》的广为流传,在中国思想界掀起了惊天巨雷,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革命者。1936年,在陕北的窑洞里,毛泽东曾回忆道:“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20]毛泽东所说的三本书,其中就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邓小平也在多个场合谈到《共产党宣言》对他的人生影响。《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研究,也坚定了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在陈独秀、陈望道等人的领导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20年11月,陈望道参加了上海共产党出版的内部理论刊物 《共产党》的创刊工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这方面的贡献来看,上海共产党的陈望道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无疑是名副其实的。

李良民提出:“一谈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人们一般首先就想到‘南陈北李’及毛泽东等少数人。实际上创建中国共产党,不仅仅只是‘南陈北李’,而是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11]徐中约也认为:“代表57名党员的12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但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出席——陈在广州,周佛海(笔误,应该是陈公博)代表其小组,而张国焘代表李的小组。尽管他们两人都缺席,但41岁的陈独秀和32岁的李大钊仍然被尊称为党的共同创始人。”[12]更有学者提出创始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主要创始人,有陈独秀、李大钊,因为这二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最大。第二层次是重要创始人,有毛泽东、李达。第三个层次是一般创始人,如“中共一大”的代表董必武等,在国外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赵世炎、周恩来、蔡和森等,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13]

当前云计算是一种集中式中心化的云,但随着IT基础设施逐渐云化,大视频、物联网逐渐兴起,集中式中心化云将不能适应低延迟、大带宽等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向“中心化”的云发展。云边结合是将智能算法前置,通过边缘计算,将人脸识别等应用的抓图的压力分摊到前端,解放中心的计算资源。

二、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几点新思考

蔡和森除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索外,还积极投身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回来后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主编《向导》周报,成为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他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2009年,蔡和森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根据其独特贡献和后来的辉煌成就,说他是党的创始人是实至名归的。

笔者认为李良明的观点为确立党的创始人提出了一个较为可行的评价标准,但由于历史的复杂性和历史评价的复杂性,这个标准还可继续深化。一是三个标准不一定要同时满足;二是要准确界定创始人的内涵,区分党内元老、党内功勋和创始人的异同;三是既要尊重历史,也要考虑党的历史发展和形象塑造。还有,即使有了标准,也不一定就能精准指出哪些人是创始人,毕竟标准是抽象的,而具体贡献和人物评价则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创始人的研究是也只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不揣浅陋,笔者想在历史的语境中还原几个特定的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贡献,并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南陈北李”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既参加了“中共一大”又始终对党忠诚的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也应该算是党的创始人,这既有意识形态的考量和长期的宣传影响,又与当时特定的历史实际较为吻合。除了这些人,还有哪些人应该算呢?笔者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出发,认为党的理论先驱蔡和森、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中共建党“牵线人”杨明斋、湖北地区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恽代英、华南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杨匏安以及“中共一大”的筹备组织者张国焘也应该算是党的创始人。下面对这些人在建党中的突出事迹进行具体的介绍。

的确,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内对建党理论进行系统探索的第一人。他1920年8月、9月两次给毛泽东写信,1921年2月给陈独秀写信,这三封信系统阐述了他有关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组织原则。一是他第一个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规定了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中国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之类的提法;二是他指出成立新型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向毛泽东提出“我意中国于二年内须成立一主义明确方法得当和俄一致的党,这事关系不小,望你注意”[16];三是他强调新型政党的革命性,指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蔡和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工人阶级政党或者资产阶级政党的区别,那就是应当“注重‘无产阶级专政’与‘国际色彩’两点”;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人生哲学社会哲学的出发点”,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必须严密党的组织和纪律,“严格的物色确实党员”等。[17]蔡和森的建党理论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肯定,毛泽东曾在收到蔡和森的第一封信后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一)党的理论先驱蔡和森

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过,再困难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学好语文都有哪些方法呢?

李永春指出:“蔡和森是公认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建党前夕就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中国共产党’全称,在中共创建过程中最早提出比较全面深刻而又符合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的建党思想,而且在法国将他的建党主张付诸实践,回国后实际参与创党活动,对中共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15]

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不仅仅需要做好经济层面的资助以外,还需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但是,高校在进行资助育人工作中,对于困难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限 制。由于贫困学生在思维模式固定、生活条件所迫和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失,对资助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大的限制。高校在进行资助教育时,组织的教育活动与学生注重的专业严重分离,从而导致资助工作和学生的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衔接,阻碍贫困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高校需要不断的提高贫困大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高校资助育人的重要工作。

随着第四种观点的出台,学术界对创始人的研究开始热闹起来。大家都倾向于从历史的本真出发,具体去追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在五四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哪些贡献,再根据贡献的大小和一定的标准,实事求是去确定党的创始人。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为了新的学术生长点,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空前繁荣起来。李良明曾提出不能简单地把参加“一大”当作党的创始人的标准,毕竟参加“一大”的也不一定是早期共产主义成员中最优秀的,没有参加“一大”的如北京的邓中夏和上海的陈望道、俞秀松就比很多参加“一大”的更有资格,而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就由于路途遥远而没有参加。因此应该根据以下三个原则确定党的创始人:一是积极投身并领导当地的五四运动;二是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创建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共产主义性质团体的活动并为其中的核心成员;三是在中共“一大”至“三大”期间对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革命策略的形成有较大的贡献。[14]

(二)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18]五四运动之时,周恩来是天津学生运动的领袖。他发起成立了觉悟社,主办了《觉悟》杂志,并多次率领进步学生开展游行示威和请愿运动,被军阀逮捕关入牢房还在坚持领导绝食斗争。五四之后,周恩来远赴欧洲勤工俭学,在张申府、刘清扬的介绍下,192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1922年周恩来、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任支部书记。旅欧支部在周恩来的带领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创办《少年》《赤光》杂志,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勤工俭学学生组织的二二八运动、拒款运动以及进驻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发展和培养共产主义新人。

1924秋回国后,周恩来先后在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中共广东区委、中共中央担任重要领导职务,1927年五大后不久他就跃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此后他的一生都在中央核心领导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作出了其他人所难以企及的历史性贡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也成为了大众心目中的中国共产党党、政、军三方面的形象代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19]考虑到周恩来五四运动的独特贡献、旅欧支部在中共早期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以及周恩来后来的辉煌成就,将周恩来纳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行列既是历史的客观实际,也与中国共产党的宏大叙事原则相一致。

(三)《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

除了上面三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认为“一人说”“两人说”都漏掉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十三人说”和“六人说”又有点僵化和呆板,与党的创建的实际历史不太吻合,应该说是早期知识分子群体合作建立了共产党。[10]

大数据中心核心数据库采用逐层管理的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使用的描述格式也有所不同,与之对应的数据元信息也有多种格式,因此在数据元数据进行入库管理之前,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标准,以此确保所有数据可以正确入库。

(四)中共建党牵线人杨明斋

“杨明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21]杨明斋在沙俄统治下的海参崴一家机械厂做工,工厂里的俄国工人成为了杨明斋的挚友,也成为了杨明斋接触布尔什维克的桥梁,杨明斋在“十月革命”前就成为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1920年初,列宁派维经斯基和杨明斋等人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会见李大钊,李大钊称赞杨明斋“万里投荒,一身是胆”。在李大钊的介绍下,杨明斋去上海见到了陈独秀,并和陈独秀一起商讨建党事宜。后来杨明斋又先后到过广州、山东等地,充当翻译和信使,为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主义成员彼此之间的联系牵线搭桥,起到了桥梁作用。为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也为了促进中俄双方的沟通,杨明斋成立了中俄通讯社,参与筹建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还参与筹备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月刊,参与了《新青年》杂志的改版工作。由此可见,杨明斋是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关键纽带,作为共产国际的外文翻译和信使,在共产国际和国内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牵线搭桥,在“南陈北李”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之间沟通联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把这样一个有突出贡献的传奇人物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是非常吻合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境的。

(五)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恽代英

女助理说:“正是,毛医生说起来还是我的远房亲戚,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让我考他的研究生,而且他还资助我几年的学费来着,毛老师是一个好人,好人肯定有好报的。”

(六)华南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

在中共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与“南陈北李”并列的还有“北李南杨”的说法。“北李”还是李大钊,“南杨”则指华南地区的杨匏安。杨匏安早年留学日本,深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1919年11月、12月,他在《广东中华新报》副刊连载了《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杨匏安的文章是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姊妹篇,两者几乎同时发表,两者的分析也高度一致。杨匏安高度肯定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其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氏之言验矣!今日欧美诸国已悟布尔塞维克之不能以武力扫除矣。”[22]杨匏安的文章为华南地区正在深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并对无政府主义错误思潮的泛滥起到了很好的抵制作用,为建立坚强的有着铁的组织纪律的共产主义组织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动员和准备。1922年3、4月间,杨匏安在《青年周刊》第3至7期连续发表长文《马克思主义浅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用白话文体进行了准确生动的介绍,比1919年的那篇写得更深刻,流传也更广。这说明杨匏安是华南地区最早地、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一人,也是与李大钊齐名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杨匏安不仅是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华南地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和革命活动家。1921年春,广东共产党组织一成立,杨匏安就在谭平山的介绍下加入了该组织,成为华南地区早期党员之一。他积极领导广东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为发展党员不遗余力。国共合作后,杨匏安加入了国民党,曾代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并在国民党二大被选为中央委员兼常委,与常委谭平山、林伯渠共同组成秘书处,处理国民党中央的日常事务,成为中共在国民党内的实权派人物,为广东革命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工农力量的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杨匏安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他参加过八七会议,做过对国民党上层的统战工作,于1931年英勇就义,年仅35岁。

杨匏安在中共党史上曾是个被遮蔽的人物,随着历史档案的公开和历史研究的深入,关于其生平事迹和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他也逐渐成为了公众熟悉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86年,珠海市隆重举行了杨匏安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塑像落成典礼;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珠海市杨匏安陈列馆落成;2012年由张玉中执导的电影《忠诚与背叛》在国内上映,该电影热情讴歌了杨匏安等人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的先进事迹和革命气节;2018版“马工程”统编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提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的左翼骨干时,也只列了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四个人,杨匏安还排在第二位。所有这些足见大家对杨匏安历史地位的重视,因而称他为党的创始人是还原历史的本真面目。

(七)中共一大的筹备组织者张国焘

烟台市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重点流域湿地建设,推动森林和湿地资源实现稳步增长。今年以来,烟台市完成造林11.68万亩,森林抚育20万亩,湿地保护与修复7.6万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张国焘,江西萍乡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受《新青年》的影响,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期,他担任北京学联主席,始终冲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成为第一批被抓的学生领袖。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立,张国焘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只有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11月底小组举行会议,决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推选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主要指导工人运动。张国焘还经常奔波于北京、上海之间,为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建党活动进行联络。1921年6月初,张国焘南下上海,与李达、李汉俊等人负责“一大”的筹备工作。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张国焘担任会议主席,协调代表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主持会议的各项议程,汇报北京小组的工作,与李达、董必武等人起草党纲和决议草案。在张国焘的主持下,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张国焘在“一大”被选为中央局成员,负责组织工作;后来又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负责领导工人运动。一直到抗战前夕,张国焘都处在中共舞台的中央,先后担任过党的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还曾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当家人,长征草地会师后,担任过红军的总政委。但由于其个人野心,他也犯过严重的分裂党和红军的政治错误。长征结束后他在党内斗争中失败。由于政治失意,他后来投奔了国民党,充当了可耻的叛徒。虽然“晚节不保,不足为训”,犯过政治错误,按照宏大叙事原则,把他排除在党的创始人之外,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是张国焘毕竟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早期历史相关联,完全避开他,很多历史事实就讲不清楚,所以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还原历史的本真面貌,把他看作党的创始人也是较为妥当的。

三、结论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状态。毛泽东作为中共领袖、中共形象的代表,其功勋彪炳日月,离开毛泽东谈党的创立将变得毫无意义。“一大”代表与党的成立不可分离,那些参与“一大”且对共产主义事业始终忠诚的代表自然应归入党的创始人行列。回到历史的本真状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党的理论先驱蔡和森、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中共建党“牵线人”杨明斋、华中地区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恽代英、华南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杨匏安以及“中共一大”的筹备组织者张国焘也应该算是党的创始人。这样说来,党的创始人不是三两个,而是有相当的数量,这正好反映了“群英结党救中华”的历史事实,也更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陈铁健.中共建党第一人陈独秀[J].理论参考,2016(10):60-62.

[2] 唐宝林.陈独秀全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07.

[3]石仲泉.从党的五大到八七会议——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次转折[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1):1-6,21.

[4]郭德宏.略论陈独秀的历史地位[J].党史纵览,2005(1):35-38.

[5] 刘家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若干阶段的探讨[J].中共党史研究,2000(5):28-32,56.

[6] 肖贵清.“党的主要创始人”提法之我见[J].中共党史研究,1990(3):92.

[7] 吴家林.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00(6):60-64.

[8] 〔美〕本杰明·史华兹.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M].陈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

[9]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编辑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

[10] 郭国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48.

[11] [14]李良明.略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若干问题[J].江汉论坛,2006(7):9-11.

[12]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391.

[13] 姜建中,林修敏.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北方论丛,1999(2):100-102.

[15] 李永春.蔡和森与中共创建的几个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36-141.

[16] 蔡和森.蔡和森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2.

[17] 蔡和森.蔡和森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2,63,71.

[18] [19]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02.

[20]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31.

[21] 张江芬.杨明斋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贡献[J].中共党史研究,2015(7):104-113.

[22] 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共产主义小组(下)[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675.

Review and Thinking of Research on the Found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UO Guoxiang PENG Yansong
(College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Chen Duxiu in the south,Li Dazhao in the north,they have an appointment to build the Party",this is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en it's founding;As the lead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representative im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Mao Zedong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is country in history.Without Mao,it would be meaningless to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PC.Therefore,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arty.The participators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who spent their life on the cause of communism have became the found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Return to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history,discussing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y and the logic unifying,the history and reality unifying,and the historical facts and historical evaluation point of view unifying,these people are also classified as founders,they are:the pioneer and the theory founder Cai Hesen,the leader of Europe branch of the CPC Zhou Enlai,the translator of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Chen Wangdao,the"connecting people"Yang Mingzhai,independent Marxism explorer in Hubei region Yun Daiying,Marxist pioneers Yang Paoan who came from southern China region and the organizer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Zhang Guotao.In this case,the founders of the CPC are not just two or three people,there's a lot of people to found the CPC.This is not a bad thing,it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a group of excellent people formed a Party to save China",and it seems more destined of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greatness and correctness of the CPC.

Key word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founders;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en Duxiu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9)05-0018-08

收稿日期:2019-04-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17BDJ013);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再探究”(195245004)。

作者简介:郭国祥,男,湖南双峰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岩松,女,湖北荆门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 捷]

标签:;  ;  ;  ;  ;  ;  ;  ;  ;  ;  ;  ;  ;  

郭国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