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因子论文_金永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源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冬麦,生长因子,酪氨酸,细胞,胚胎,神经。

外源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金永利[1](2019)在《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结合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由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引入的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颌骨缺损的影响。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支架组。正常白兔作为对照组;颌骨缺损的白兔作为模型组;用装载VEGF的聚醚酮/双相生物陶瓷(PEK-BBC)复合材料处理的颌骨缺损白兔作为支架组;接受手术操作但不含修复材料的颌骨缺损白兔作为假手术组。在术后第30天、第60天和第120天,对各组颌骨进行HE染色以考察骨缺损的修复状态。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分析以研究术后VEGF的表达。结果显示,对于所有时间点,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发现了完整的骨结构,模型组的骨缺损情况没有改善。然而,在支架组中,在60 d和120 d时观察到支架边缘的骨细胞生长。在60 d和120 d时,模型组中的VEGF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然而,支架组VEGF水平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在所有时间点,假手术组的VEGF水平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总之,由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引入的外源性VEGF能够逆转VEGF表达在骨缺损中的下调,从而加速骨形成并修复骨缺损。(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10期)

荆扬,石永强,张家琦,赵向阳[2](2019)在《外源性维生素D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患者存在维生素D水平降低,口服维生素D_3可明显降低IBD的发病风险。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对IBD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IBD患者198例,以195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将IB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外源性维生素D治疗。检测血清25(OH)D_3、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健康组血清25(OH)D_3水平显着高于IBD组(P <0. 05),而UC与CD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DAO、D-乳酸、内毒素、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IBD患者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期刊2019年08期)

于婷,成洪聚,辛青,许飞,李雷[3](2019)在《外源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降低糖尿病大鼠痛阈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源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痛觉过敏症状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PN模型大鼠,将DP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BDNF组、Trk B Fc组和DPN组,每组16只,鞘内置管给予不同药物,BDNF组给予BDNF,Trk B组给予BDNF+Trk B Fc(由Trk B受体的细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组成的合成融合蛋白),DPN组给予DMSO溶剂。用von Frey纤维检测机械痛觉阈值,用热痛仪检测热痛觉阈值。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组织BDNF和Trk B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检测BDNF和Trk B蛋白表达。用全细胞膜片钳电流钳检测DRG神经元静息电位水平、阈电流强度及动作电位频率。结果与DPN组相比较,BDNF组鞘内注射BDNF升高机械痛觉和热痛觉阈值,并且降低DRG神经元的过度兴奋,这些效应可被预先给予Trk B Fc所阻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DPN组相比较,鞘内给予BDNF对DRG中BDNF和Trk B表达无显着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外源性BDNF通过降低DRG神经元的过度兴奋缓解DPN大鼠的疼痛症状,BDNF可能是潜在的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型药物。(本文来源于《济宁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郭敏,刘林,胡征[4](2019)在《外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在前牙种植修复中对种植区骨量、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实施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40例,收集时间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根据治疗方法分为FGF组、对照组各20例,FGF组采用FGF+GBR+牙种植术,对照组采用GBR+牙种植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槽骨唇舌(腭)向宽度、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牙龈探诊深度(PD)。结果术前FGF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牙槽骨唇舌(腭)向宽度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牙槽骨唇舌(腭)向宽度测定值较术前均提高,FGF组患者的术后牙槽骨唇舌(腭)向宽度测定值均大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FGF组和对照组的SBI、PD、PLI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FGF组患者的SBI、PD、PLI测定值均低于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PD、PLI测定值较本组术前均呈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照组患者的SBI较本组术前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FGF联合GBR在列牙缺损种植体治疗中,有利于促进骨量增加,同时可减轻术后患者牙龈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童,刘阳,朱业淘[5](2019)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促进重型脑创伤模型大鼠内源性脑细胞的增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研究证明神经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明显在体外促进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二者联合应用对成年大鼠脑创伤后内源性脑细胞的影响研究甚少。目的:探索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重型脑创伤大鼠内源性大脑组织细胞的影响。方法:以改良Feeney氏法对48只SD大鼠进行脑创伤造模,造模后随机将48只大鼠分为神经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联合组、对照组。造模后24 h,各组分别在脑室内注入对应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行为学实验观察肢体恢复情况,免疫组化法比较各组大鼠脑内BrdU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从造模第5天开始神经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联合组行为学实验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0.05),且联合组评分低于神经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P <0.05);②神经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联合组BrdU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05),同时联合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多于神经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P <0.05);③结果表明,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加快脑创伤大鼠肢体功能恢复和促进大脑组织细胞的增殖,且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联合使用能取得更加显着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25期)

汤婷[6](2019)在《食品加工中关键因子对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降解及其检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转基因作物被人们普遍关注,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但是,由于食品加工品经历了一系列加工工艺的处理,其DNA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而目前转基因成分检测主要是基于DNA的PCR技术,从而给食品加工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极易造成假阴性的检测结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小片段DNA的回收本实验中比较了6种常用的提取DNA的方法,确定了QIAEX II Gel Extraction Kit试剂盒中硅珠回收小片段DNA效果最佳,然后进一步对硅珠回收小片段DNA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小片段DNA回收的最佳方法。最后将优化后的硅珠回收小片段DNA的方法与CTAB法分别对高温处理后的转基因大豆进行DNA提取。结果表明,这6种方法中硅珠法对小片段DNA回收的能力最强。2.不同温度及酸碱处理对转基因大豆检测的影响本实验分别探究了不同温度和酸碱处理,转基因大豆中NOS、CaMV35S、EPSPS、BT这4个常用筛查元件中不同片段大小的DNA检测情况,并与国家标准《NY/T 675-200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性PCR方法》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DNA对温度更加敏感,处理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DNA降解程度越大,并且,在转基因成分检测时,条带较小的目的片段更容易被检测到,而检测的目的条带较大时,极易造成假阴性的结果。3.基于数字PCR技术研究温度对转基因大豆DNA的降解规律实验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处理后转基因大豆中基因降解规律。主要利用数字PCR技术探究了NOS、CaMV35S、EPSPS、BT基因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均能引起这4个筛查元件不同程度的降解,且处理的温度越高,降解程度越大。同时,在这4个元件中,CaMV35S基因对温度最为敏感,EPSPS基因对温度处理的敏感程度最低。4.不同PCR技术检测食品加工中转基因水稻TT51-1为了评估食品加工过程对转基因检测的影响,本实验利用PCR技术,定性和定量检测了食品加工品中转基因水稻TT51-1。在不同的处理阶段,利用标准或是已经验证过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传统的定性PCR、qPCR和dPCR技术检测米饼中TT51-1成分。对于传统的定性PCR技术,很难在烘烤、油炸和微波处理的样品中检测到相对较长的扩增目的片段,如Bt基因(301bp)和事件特异性基因(274bp)。而qPCR在水煮、干燥、烘烤和微波样品中均检测到扩增荧光信号,油炸样品中没有检测到荧光信号。而采用和qPCR引物相同的传统定性PCR检测所有样品中相应较短的目的片段,这些传统定性PCR结果与qPCR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食品加工直接影响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建议选择相对较短的片段作为分析的扩增目标。在本实验中建立了qPCR和双重ddPCR体系去定量检测TT51-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TT51-1/PLD双重ddPCR的最佳条件为引物/探针500/250 nM,退火温度为58℃。两种方法都可以定量检测加工后样品中TT51-1的含量,而双重ddPCR由于其稳定性、准确性、PCR抑制剂的耐药性以及不需要参考材料等优点,成为检测加工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更有吸引力的方法。综上所述,在常见的6种DNA回收方法中硅珠法提取和回收小片段DNA效果最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温度和pH值均能引起DNA降解,且温度影响更大,所以在检测时,应选用较短的目的片段,选用检测结果更稳定可靠的数字PCR。(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期刊2019-06-14)

刘楠[7](2019)在《外源ABA对低温下冬小麦bZIPs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东农冬麦1号(Dongnongdongmai 1,Dn1)、东农冬麦2号(Dongnongdongmai 2,Dn2)是在黑龙江省能够安全越冬的强抗寒品种,对其开展抗寒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济麦22(J22)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但不能在黑龙江省越冬。脱落酸(ABA)在植物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这叁种冬小麦为试验材料,挑选与抗逆相关的bZIP家族中的3个转录因子基因(TabZIP2、TabZIPD和TabZIP-like),在大田自然降温(5℃、0℃、-10℃、-25℃)条件下,探究其转录水平表达是否受ABA及低温诱导调控。通过定量方法,测定3个转录因子基因在低温下的相对表达水平,从中筛选低温下ABA相关性变化倍数较大的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同时,克隆并构建TabZIP2的过表达载体,瞬时表达到烟草叶片中对TabZIP2表达进行分析,进而补充完善转录因子调控冬小麦抗寒的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在5℃、0℃、-10℃、-25℃(大田自然降温)时取样,对其3个转录因子(TabZIP2、TabZIPD和TabZIP-like)进行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低温下,Dn1分蘖节中3个转录因子TabZIPs基因表达量均在-10℃达到最高,表明-10℃温度Dn1中寒冷胁迫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响应低温调节的温度关键点。经外源ABA处理后,3个转录因子基因TabZIPs的表达量在-10℃达到最高。Dn1叶片ABA处理前后,3个转录因子基因TabZIPs均在0℃表达量最高,表明叶片要比分蘖节提前应答低温。Dn2分蘖节除TabZIP-like外,其他2个转录因子都是在-10℃表达量最高,ABA处理后,除TabZIPD外,其他2个转录因子都是在-25℃表达量最高,比较而言,TabZIP2经ABA处理后对寒胁迫更为敏感。Dn2叶片经ABA处理后都是在0℃表达量最高,推测是由于喷施外源ABA后,ABA对Dn2叶片3个转录因子抗寒机制提前启动。J22分蘖节和叶片表达量变化比较稳定,但叶片比分蘖节更抗寒。(2)TabZIP2生物信息学分析:TabZIP2基因cDNA全长1311bp,利用NCBI预测TabZIP2包含一个759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属于mixed型、不稳定性、亲水性蛋白。通过对小麦TabZIP2蛋白二级结构的预测,发现α-螺旋、无规则卷曲占据了蛋白质结构的92.07%。从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TabZIP2与二穗短柄草、水稻亲缘关系较近,即这些单子叶植物的bZIP聚类关系较近。从多序列比对可以看出,该蛋白具有保守的碱性亮氨酸拉链结构域。亚细胞定位表明该蛋白位于细胞核中。(3)对Dn1中TabZIP2基因进行克隆,基因大小为759bp,并成功构建了TabZIP2的过表达载体pCMBIA2300u-TabZIP2,农杆菌注射渗透法转化烟草叶片。qPCR结果显示:经低温处理后,TabZIP2表达量升高,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使烟草能够对低温胁迫更好的适应。也就是说,TabZIP2基因在Dn1适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建伟[8](2019)在《内在膜脂系统及外源环境因子调控强化蓝细菌异丁醇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社会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CO_2过度排放所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可再生生物燃料愈发受到关注。蓝细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光合自养微生物,能够捕集CO_2直接合成生物能源,因此基于蓝细菌的生物能源合成平台,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蓝细菌S.elongatus PCC 7942是目前主要使用的模式微生物之一。但以S.elongatus为载体合成生物燃料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目标生物质能源对蓝细菌本身的毒性是限制合成效率的关键因素。由于细胞膜保护屏障作用,因此膜损伤被认为是生物燃料引起细胞毒性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细胞膜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肠杆菌中,而对于蓝细菌中膜脂的研究较少。另外,目前对于生物燃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合成生物学为主的分子水平,复杂的环境因素对生物质生产过程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不同于大肠杆菌,蓝细菌中的膜脂组成是以糖脂为主,磷脂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创新性的将大肠杆菌中的膜脂合成系统运用于蓝细菌中,改变了蓝细菌中PG(磷脂酰甘油)、PE(磷脂酰乙醇胺)和CL(双磷脂酰甘油)磷脂的含量,探究了磷脂的改变对于蓝细菌外源异丁醇耐受性和内源异丁醇产量的影响。同时将环境因素考虑进生物能源的合成中,考察了盐胁迫、氮缺乏和低氮、磷等条件下的蓝细菌生长情况和异丁醇产量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蓝细菌特异性磷脂的改变对蓝细菌外源异丁醇的耐受性起到负面作用。PE、PG、CL磷脂的改变都一定程度改变了蓝细菌对异丁醇的耐受性,其中PG磷脂的影响最大。通过对叁种工程菌株的膜完整性、膜负电位、ROS和聚集性等指标进行测量,发现磷脂的改变使蓝细菌的各种理化性质都有较大改变。对于内源异丁醇,PE磷脂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内源异丁醇的相对产量,但是也同样极大抑制了工程菌株的生长。(2)盐胁迫可以有效增加异丁醇外源代谢途径的表达,从而提高异丁醇的产量。不同海盐浓度下的异丁醇产量不同,其中2%SS浓度最有利于外源代谢途径表达,可有效增加异丁醇产量。在盐胁迫下,alsS、ilvC和ilvD叁个基因的表达量大幅提高,而脱羧酶(kivd)和脱氢酶(yqhD)表达量在一定盐度下反而受到抑制。这表明盐胁迫对于脱羧酶和脱氢酶表达量的提影响是盐胁迫下异丁醇产量的限速步骤。而氮缺乏则对蓝细菌工程菌株异丁醇产量影响较小。(3)研究构建了含有葡萄糖转运系统(GalP)的蓝细菌工程菌株,使其可以利用葡萄糖生长。将所构建菌株在低氮、磷和少量有机物条件下培养,发现相对于高氮、磷的BG-11培养基,蓝细菌无法在低氮、磷条件下生长缓慢,氮缺乏是限制蓝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E.coli的葡萄糖转运系统(GalP)对于蓝细菌工程菌株在低氮、磷以及葡萄糖条件下的生长调节作用较小,这也说明氮元素是限制蓝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王延茹[9](2019)在《外源性喹诺酮信号分子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和毒力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isa,PA)是一种条件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的皮肤、呼吸道及肠道中,主要引起通风性呼吸道感染、烧伤性继发性感染和囊性纤维化病人的继发性肺炎及全身系统的感染,是临床常见的耐药菌之一。目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较高,再加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症状较严重,进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困难。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多种急性和慢性感染与其活性的毒力因子密切相关,毒力因子活性越强,引起的感染症状越严重,治疗难度越大。PA的毒力因子受四个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即以高丝氨酸内酯为信号分子的las系统,rhl系统,以喹诺酮类为信号分子的pqs系统及iqs系统的调控,四个系统对毒力因子的调控机制相互影响,交叉复杂,子系统间存在级联调节机制。喹诺酮信号分子(Pseudomonas quinolone signal,PQS)是pqs系统中多功能且至关重要的信号分子,它参与各种毒力因子的调控、细菌的菌群密度、营养物质的运输如Fe~(3+)、抗生素敏感性、膜囊泡的形成,以及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抑制等。本课题探究了在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下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变化,以及不同诱导方案对毒力因子和QS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下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经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处理后对临床常用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1)菌株的选取及处理:收集临床血培养及胸水腹水等无菌体液中分离的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经VITEK-2重新鉴定,与PAO1(质控菌株)一起作为原始菌株,在分别含不同浓度(10,40,80μM)PQS的培养基中培养5天,每完成一天的培养需更换相同浓度的新培养基,将恒温培养24h(1天)的菌株定义为诱导第一天的菌株,以此类推,保存诱导后第一天,第叁天和第五天的菌株,与原始菌株一起作为实验菌株。(2)敏感性的测定: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的抑菌圈直径,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7年公布的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判定。(3)统计分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MIC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实验菌株:收集来自血培养和无菌体液的敏感菌株共11株,与PAO1一起作为原始菌株,经PQS3个浓度体外诱导5天之后保存第一天,第叁天以及第五天的菌株,构成12个菌株系列,共保存120株实验菌。(2)实验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下实验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结果显示PQS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即不同PQS诱导浓度下对环丙沙星的MIC值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变化的趋势不同;不考虑诱导浓度的影响,各诱导时间下MIC值的变化趋势不同(P<0.001)。(3)实验菌株对其他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处理前后实验菌株对其他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变化不明显。(4)敏感性结果: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处理前后实验菌株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药物的敏感率均为100%。2.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表型的影响目的:探讨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泳动能力、绿脓菌素活性弹性蛋白酶活性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等毒力表型的影响。方法:(1)毒力因子的测定:泳动能力通过浑浊圈的大小来测定,采用氯仿盐酸双相萃取法测定绿脓菌素活性,采用酶解染色法测定弹性蛋白酶活性,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的形成能力,所有实验需独立重复叁次。(2)统计分析: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泳动能力、绿脓菌素活性、弹性蛋白酶活性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等毒力表型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对泳动能力的影响:整体上看,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与诱导前比较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能力除80μM诱导第五天对泳动能力呈抑制作用外均呈促进作用。具体地,浓度为10μM时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能力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促进趋势,浓度为40μM和80μM时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QS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48),即不同PQS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能力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不同。主效应分析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单独效应分析:诱导浓度为40μM时,各诱导时间对泳动能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6),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诱导第叁天对泳动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强。诱导3天时,各诱导浓度对泳动能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1),在40μM对泳动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强。(2)对绿脓菌素活性的影响:整体上看,与诱导前相比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活性呈促进作用,具体地,浓度为10μM时铜绿假单胞菌的绿脓菌素活性随诱导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浓度为40μM和80μM时绿脓菌素活性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均在诱导第叁天时绿脓菌素活性达到最大。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QS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574),即不同PQS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活性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变化的趋势相同。不考虑诱导浓度间的差异,不同诱导时间对绿脓菌素活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随诱导时间的延长绿脓菌素活性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不考虑诱导时间之间的差异,不同诱导浓度对绿脓菌素活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8),随诱导浓度的增大绿脓菌素活性逐渐增强。进一步单独效应分析:从诱导浓度看,诱导浓度为80μM时,不同诱导时间对绿脓菌素活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随诱导时间的延长绿脓菌素活性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诱导第叁天时绿脓菌素活性最强。从诱导时间来看,诱导3天时,不同诱导浓度对绿脓菌素活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随诱导浓度的增大绿脓菌素活性逐渐增强,浓度为80μM时绿脓菌素活性最强。(3)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整体上看,与诱导前相比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弹性蛋白酶活性均增强,并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具体地,浓度为10μM时铜绿假单胞菌的弹性蛋白酶活性随诱导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浓度为40μM时在诱导第一天绿脓菌素活性最强,浓度为80μM时绿脓菌素活性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QS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460),即不同PQS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弹性蛋白酶活性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变化的趋势相同。不考虑诱导浓度之间的差异,不同诱导时间对弹性蛋白酶的形成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弹性蛋白酶活性呈先增强后抑制趋势。进一步单独效应分析:诱导浓度为10μM时,不同诱导时间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随诱导时间的延长铜绿假单胞菌弹性蛋白酶活性逐渐增强;诱导浓度为80μM时,不同诱导时间对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呈先促进后抑制趋势。(4)对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与诱导前相比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呈弱抑制的趋势。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QS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864),即不同PQS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变化的趋势相同。主效应分析和单独效应分析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QS基因表达的影响目的:探究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QS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QS相关基因与毒力因子表型的关系。方法:(1)菌株选取:在1-11号菌株系列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3个菌株系列,与PAO1系列(0号菌株系列)一起构成48株实验菌进行实验(2)QS基因表达的测定:设计lasI,lasR,rhlI,rhlR和pqsR的引物,提取菌株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以GAPDH为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扩增,采用相对定量2~(-△△CT)法对RT-PCR数据进行整理分析。(3)统计分析:外源性PQS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QS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QS基因表达与毒力表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菌株的选择:最终选择0,1,5,10号四个菌株系列共48株菌进行QS基因扩增实验(2)QS基因表达:从整体上看与诱导前比,PQS上调了lasI,rhlI和pqsR基因的表达,对lasR和rhlR的表达呈小幅下调趋势。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于lasI,rhlI rhlR以及pqsR诱导时间和浓度之间有交互作用(P均<0.05)。即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各浓度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不同。对于lasR,诱导时间和浓度之间无交互作用,即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各浓度下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不考虑诱导时间,各诱导浓度对pqsR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诱导浓度的增大上调作用增强。不考虑诱导浓度,不同诱导时间对lasI,rhlI和pqsR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PQS不同时间的诱导使得lasI呈上调趋势,上调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对rhlI先上调后下调,上调作用减弱而后下调作用逐渐增强;对pqsR先上调后呈微弱下调趋势,上调作用先增强后逐渐减弱。(3)QS基因表达与毒力因子活性的相关性:rhlR基因与不同浓度PQS不同时间诱导引起泳动能力的先促进后抑制作用高度负相关(P<0.001 r=-0.921),lasI基因则与泳动表型低度相关(P=0.011,r=0.449),表明PQS可能通过下调rhlR基因和上调lasI的表达增强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能力。pqsR基因与绿脓菌素表型低度正相关(P=0.405,r=0.318),PQS可能通过上调pqsR基因的表达增强绿脓菌素的活性。pqsR基因与不同浓度PQS不同时间诱导引起弹性蛋白酶先促进后抑制作用呈中度正相关(P<0.05,r=0.652),lasI和rhlR基因则与弹性蛋白酶表型低度相关(r=0.328,P=0.389;r=-0.444,P=0.231),PQS可能通过上调pqsR和lasI下调rhlR的表达增强弹性蛋白酶的活性。rhlR基因与不同浓度PQS不同时间诱导引起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呈中度正相关(P均<0.05,r=0.576),lasR与生物膜表型低度正相关(P=0.221,r=0.453),可能PQS通过下调lasR和rhlR基因的表达进而对生物膜的形成呈弱抑制作用。结论:1.外源性喹诺酮信号分子不同诱导方案并未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2.较低浓度(10μM)的外源性PQS对毒力表型呈单一的影响,而较高浓度(40μM,80μM)的PQS对毒力表型具有双向调控作用。3.PQS可能通过下调rhlR基因和上调lasI的表达增强铜绿假单胞菌的泳动能力,上调pqsR基因的表达增强绿脓菌素的活性,上调pqsR和lasI下调rhlR的表达增强弹性蛋白酶的活性,下调lasR和rhlR基因的表达进而对生物膜的形成呈弱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0)

吴倩倩[10](2019)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用量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对助孕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章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用量对胚胎非整倍体率及胚胎移植后活产率的影响背景:与自然妊娠相比,体外助孕促排卵过程中累积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的剂量要远远超过生理浓度,理论上认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卵巢可能会干扰优势卵泡的自然选择,从而增加胚胎的非整倍体率。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汉族女性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Gn用量与胚胎非整倍体率及胚胎植入后活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944位患者共计1088个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PGT-A)周期数据,获得的 3219 枚胚胎行 array-CGH(array-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检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2个年龄组(<35岁,≥35岁),再根据促性腺激素用量大小分为3个亚组(<1500IU,1500-3000IU,>3000IU),根据获卵数分为4个亚组(获卵1-5,6-10,11-15,>15枚)。结果:年轻患者(<35岁)共计537个PGT-A周期,根据不同Gn用量分组,各组胚胎非整倍体率分别为:<1500 IU,42.9%;1500-3000 IU,36.9%;>3000 IU,43.4%。校正混杂因素后,3组间胚胎非整倍体率无统计学差异(P=0.79)。高育龄患者(≥35岁)共计纳入551个PGT-A周期,不同Gn分组胚胎非整倍体率分别为:<1500 IU,58.0%;1500-3000IU,59.8%;>3000IU,59.8%,3组间胚胎非整倍体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86)。整倍体囊胚移植后活产率在不同Gn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促排卵过程中,高剂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不会增加胚胎非整倍体风险,对胚胎移植后活产率无显着影响。本研究为促性腺激素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指导。第二章HCG日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对胚胎着床的预测价值背景:辅助生殖技术在全世界得到迅猛发展,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如何提高不孕症患者的胚胎着床率是生殖专家和患者的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当前生殖免疫领域认为,促排卵期间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比值和功能变化较大,可能影响体外助孕患者的助孕结局。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患者HCG日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对胚胎着床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于我院接受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CSI-ET)治疗的不孕症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52例,分为未着床组(the non-pregnancy group,nPG;N=29)和着床组(the successful pregnancy group,sPG;N=23)。HCG 日抽取外周血,行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包括TNF-α、IFN-γ、IL-2、IL-4、IL-6以及IL-10)检测。结果:nPG组HCG日外周血IFN-丫水平较sPG组高,但其余细胞因子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着床组与未着床组患者HCG日外周血促炎性与抑炎性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FN-γ/IL-10,TNF-α/IL-4,TNF-α/IL-10,IL-6/IL-4以及IL-6/IL-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Th1/Th2细胞因子对胚胎着床的预测价值,发现IFN-γ区分胚胎着床与未着床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是0.678(95%CI:0.529-0.826,P<0.05)。其余细胞因子指标及促炎性与抑炎性细胞因子比值对鲜胚移植后胚胎着床均无明显预测价值。结论: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HCG日外周血IFN-γ水平升高可能增加胚胎移植后不着床风险,对鲜胚移植后胚胎着床的临床预测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HCG日外周血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抑炎性细胞因子比值尚不能作为IVF/ICSI-ET助孕胚胎着床的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5)

外源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患者存在维生素D水平降低,口服维生素D_3可明显降低IBD的发病风险。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外源性维生素D对IBD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IBD患者198例,以195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将IB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外源性维生素D治疗。检测血清25(OH)D_3、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健康组血清25(OH)D_3水平显着高于IBD组(P <0. 05),而UC与CD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DAO、D-乳酸、内毒素、IL-1β、IL-6、CRP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IBD患者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源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金永利.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结合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2].荆扬,石永强,张家琦,赵向阳.外源性维生素D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胃肠病学.2019

[3].于婷,成洪聚,辛青,许飞,李雷.外源性脑源神经营养因子降低糖尿病大鼠痛阈的机制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9

[4].郭敏,刘林,胡征.外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在前牙种植修复中对种植区骨量、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

[5].王童,刘阳,朱业淘.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促进重型脑创伤模型大鼠内源性脑细胞的增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6].汤婷.食品加工中关键因子对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降解及其检测的研究[D].阜阳师范学院.2019

[7].刘楠.外源ABA对低温下冬小麦bZIPs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D].东北农业大学.2019

[8].李建伟.内在膜脂系统及外源环境因子调控强化蓝细菌异丁醇生产[D].山东大学.2019

[9].王延茹.外源性喹诺酮信号分子不同诱导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和毒力因子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

[10].吴倩倩.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用量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对助孕结局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凝血途径部分文中常用凝血因子中英文...和Rap预处理对LC3II蛋白表达的影...的基因位置(NevilleMJ,etal,19...3-13PCK检测猪iPS细胞中#~转染pL-Maoct4外源因子对HepG...外源因子转入HepG2细胞的PCR鉴...

标签:;  ;  ;  ;  ;  ;  ;  

外源因子论文_金永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