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地区论文_汪杰,李姣,周翠烟,邹诗意

导读:本文包含了洞庭湖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洞庭湖,稻米,产业,地区,湖南省,粮食,产业链。

洞庭湖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汪杰,李姣,周翠烟,邹诗意[1](2019)在《基于DEA-Tobit模型的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状况,本文建立效率评价体系,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2008—2017年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叁市(岳阳市、益阳市和常德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并用Tobit模型考察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5年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叁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呈下降趋势,益阳市的平均效率排在首位,2015—2017年呈上升趋势,常德市的平均效率排在首位;Malmquist指数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从影响因素上看,城镇化率、有效灌溉率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对农业生产效率起负向作用,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生产效率起正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叁点建议:依靠科技和管理水平进步,加快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和加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熊亚东,谭雪兰,谭杰扬,米胜渊,安悦[2](2019)在《洞庭湖地区农作物格局变化及其政策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85—2016年农村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洞庭湖地区过去32 a主要农作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5—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且经历了"缓增"和"急增"两个阶段;经济作物在全区均呈增加趋势,增幅达21 000 hm~2/10a,是粮食作物增幅的2.56倍;粮经比从1985年的79∶21变化到2016年的63∶37,先后经历了减少、增加、再减少、稳定不变以及略微增加的过程;中稻及一季晚稻呈极显着增加,主要分布在湘西山区、湘东幕埠山地区向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带;油料作物与蔬菜是经济作物中增幅最大的两类农作物。过去32 a洞庭湖地区农作物格局时空变化明显,实现洞庭湖地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是当前决策部门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本刊讯[3](2019)在《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成立:倾力打造“洞庭香米”区域公共品牌》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1日,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成立发布会暨首届(2019)高档优质稻米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亦贤在会上宣布,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发布会上,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周辉宣读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隋忠诚的批示。隋忠诚要求全省粮食行业,大力推进"优质粮油工程",大力实施品牌引领,依托稻米产业联盟,形成湖南稻米全产业链发展的合力,要重塑湘米形象,重(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9期)

刘勇,袁玉生[4](2019)在《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成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日报9月11日讯(记者 刘勇 通讯员 袁玉生)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今天在长沙成立,旨在推进“洞庭香米”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现从育种、种植到收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高度融合,全面带动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擦亮湖南“鱼米之乡”这个金字招牌。(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9-09-12)

周郸宁[5](2019)在《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成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周郸宁)9月11日,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成立发布会暨首届优质稻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本次论坛由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本文来源于《粮油市场报》期刊2019-09-12)

张俊[6](2019)在《基于体育产业国家战略背景下洞庭湖地区生态体育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洞庭湖地区生态体育资源十分丰富,在发展体育产业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将体育项目与生态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我国洞庭湖地区生态体育的发展。本文在洞庭湖地区生态资源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洞庭湖地区生态资源的实施机制,结合具体要求,初步提出了洞庭湖地区生态体育发展的实施策略。(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5期)

张俊[7](2019)在《洞庭湖地区生态体育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洞庭湖地区开展生态体育活动需要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体育活动项目,在增强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能达到对洞庭湖生态体育宣传的效果。通过对洞庭湖生态体育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当前生态体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洞庭湖生态资源优势,指出了洞庭湖地区生态体育促进策略。(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许骏,贺清云,胡本骄[8](2019)在《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风险区识别及风险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识别和监测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风险区。方法借助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利用光谱特征和环境因子特征,提取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风险区。基于流行病学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测算地区疫情指数和环境易感指数,与潜在疫情风险区在洞庭湖区格网系统中融合,形成2006-2016年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风险监测图。结果 2006-2016年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疫情高风险区集中在常德市辖区中、北部临湖地区(年平均疫情指数■,区域平均易感指数■,敏感地类为湖泊地区(敏感度系数β=1.236 6),南县及沅江市北部大通湖周边地区■,敏感地类为水田地区(β=0.202 1)和其他建设用地(β=0.308 0)。极高风险区集中在津市境内部分临湖地区■,敏感地类为有林地(β=1.234 5)。流域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澧水、沅水、资水、湘江。结论洞庭湖地区要将高风险、极高风险地区作为未来疫情控制的重点,并做好疏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水库坑塘等疫情敏感地类的查灭螺和环境整治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兵[9](2019)在《湖南省洞庭湖地区砷赋存状态及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部分地区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隐患之一。土壤中的重金属无法自然消除、其有效态溶于水被植物吸收,直接影响人类的粮食和饮用水安全。为探索研究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及环境意义,本论文选取湖南省洞庭湖地区为研究区,以砷元素异常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了土壤样品中主要的矿物组成,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土壤样品中常量元素的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重点是利用现行土壤顺序提取方法对污染土壤样品中砷元素的化学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以及采用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砷的存在价态;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利用L-半胱氨酸溶液提取土壤(沉积物)样品中生物有效态砷的一步提取法,优化了L-半胱氨酸溶液提取的实验条件;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开展了土壤淋滤实验,探讨了砷赋存状态的环境意义。论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X射线衍射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研究区土壤样品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伊利石、高岭石和伊蒙混层,其中稻田土壤样品中伊利石的含量明显高于农田土壤和水系沉积物;(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产生污染的元素主要为铜、锌、镉和砷。(3)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中砷的顺序提取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砷元素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约占总量的80%左右;(4)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测定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样品中叁价砷含量相对于农田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含量更高,这与稻田土壤的氧化还原环境吻合。(5)经过反复条件探索,确定10 g/L的L-半胱氨酸溶液为研究区土壤中生物有效态砷的高效提取剂,最佳提取条件为40±3℃条件下超声提取30min;(6)淋滤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淋滤时间的增加,酸性和碱性淋滤液中的砷元素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达到稳定,而中性淋滤液中砷元素浓度是先下降最后趋于稳定,说明在淋滤实验过程中不同形态间的砷元素发生了相互转化。通过不同pH值淋滤液中砷元素的浓度对比,发现酸性和碱性的淋滤液都会加快砷的活化,使生物有效态砷的含量增加,加重环境污染。(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谢鹏,盛忠华,彭友林,邓爱华,宋长青[10](2019)在《环洞庭湖地区南瓜、嫁接冬瓜双茬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春季栽培一茬南瓜,秋季种植以白籽南瓜为接穗嫁接的冬瓜,可以克服冬瓜连作导致的枯萎病加剧等问题。春茬南瓜以抗性强的黑籽南瓜为主,秋茬以黑珍冬瓜为主栽品种。双茬栽培模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有效带动了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9年07期)

洞庭湖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85—2016年农村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洞庭湖地区过去32 a主要农作物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5—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且经历了"缓增"和"急增"两个阶段;经济作物在全区均呈增加趋势,增幅达21 000 hm~2/10a,是粮食作物增幅的2.56倍;粮经比从1985年的79∶21变化到2016年的63∶37,先后经历了减少、增加、再减少、稳定不变以及略微增加的过程;中稻及一季晚稻呈极显着增加,主要分布在湘西山区、湘东幕埠山地区向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带;油料作物与蔬菜是经济作物中增幅最大的两类农作物。过去32 a洞庭湖地区农作物格局时空变化明显,实现洞庭湖地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是当前决策部门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洞庭湖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汪杰,李姣,周翠烟,邹诗意.基于DEA-Tobit模型的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9

[2].熊亚东,谭雪兰,谭杰扬,米胜渊,安悦.洞庭湖地区农作物格局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湖南农业科学.2019

[3].本刊讯.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成立:倾力打造“洞庭香米”区域公共品牌[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

[4].刘勇,袁玉生.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成立[N].湖南日报.2019

[5].周郸宁.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稻米产业联盟成立[N].粮油市场报.2019

[6].张俊.基于体育产业国家战略背景下洞庭湖地区生态体育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7].张俊.洞庭湖地区生态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8].许骏,贺清云,胡本骄.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风险区识别及风险监测[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

[9].李兵.湖南省洞庭湖地区砷赋存状态及环境意义[D].吉林大学.2019

[10].谢鹏,盛忠华,彭友林,邓爱华,宋长青.环洞庭湖地区南瓜、嫁接冬瓜双茬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9

论文知识图

湖南洞庭湖地区表层土壤pH地球...湖南洞庭湖地区土壤重金属综合...1999年7月25日洞庭湖地区气象卫...基于Terra/MODISMOD09Q1数据的洞庭洞庭湖地区近代地震震中分布图洞庭湖地区防洪工程基础地质条件...

标签:;  ;  ;  ;  ;  ;  ;  

洞庭湖地区论文_汪杰,李姣,周翠烟,邹诗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