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体论文_张寰

导读:本文包含了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子交换,卤水,锂离子,溶胶,气田,凝胶,动力学。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寰[1](2014)在《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锂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在军工以及国民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锂资源丰富,主要蕴含在盐湖卤水等液态锂矿中,离子交换法操作简便、经济环保,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的某些不足,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卤水提锂方法,研究具备良好性能的锂离子交换剂是推动离子交换法发展的关键环节,无机金属氧化物锂离子交换剂选择性好,交换容量大,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偏钛酸型离子交换剂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本文以此为基础,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了解我国锂资源分布及应用现状,比较各种液态锂矿开采方法,分析离子交换法的应用前景,讨论锂离子交换剂研究现状,选取恰当的材料合成方法。以钛酸四丁酯、乙酸锂为原料,乙醇为溶剂,乙酸为水解抑制剂,采用醇盐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交换剂前驱体Li2TiO3粉末,实验探究乙酸用量、陈化和焙烧条件对产品的影响,发现乙酸与钛酸四丁酯摩尔比为5、常温陈化8 d、干凝胶600℃焙烧8h后,可得到物相单一、颗粒均匀、形貌完好的Li2TiO3粉末,粒径300-400 nm。使用盐酸对前驱体Li2TiO3进行酸洗改型,制备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Li2TiO3(H),测定酸浓度、温度、时间对Ti溶损度和Li抽提率的影响,当盐酸浓度为0.1 mol?L-1,45℃酸洗20 h时获得较好效果,Ti溶损度低于0.15%,Li抽提率约97.5%。Li2TiO3(H)交换剂的比表面积为38.8268 m2?g-1,最可几孔径为2.0 nm,孔体积为0.0834 cm3?g-1。颗粒均匀松散,粒径约500 nm,Li2TiO3(H)与Li2TiO3的XRD和SEM图谱有明显区别。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Li2TiO3(H)对Li+的交换性能,测定pH、反应时间、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讨论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及吸附等温模型,实验范围内,最佳吸附条件为:pH=12.8、纯Li溶液初始浓度200 mg?L-1、35℃恒温震荡吸附3 h,获得最大吸附量约32mg?g-1,吸附过程自发放热,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材料表现出较好的锂离子交换性能。测试锂离子交换剂Li2TiO3(H)的循环性和选择性,在适宜的吸附和洗脱条件下,对纯锂溶液进行5次吸附-再生循环,吸附量先下降后趋于平缓,最终稳定在22 mg?g-1左右,吸附性能下降23%,单次循环Ti溶损度保持在0.2%以下,材料表现出一定的循环性能,循环前后样品的XRD和SEM表征结果基本无变化。在5种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等物质量共存体系中,Li2TiO3(H)对Li+的选择性较好,Li+与Na+、K+、Mg2+、Ca2+的分离系数分别为22.85、30.18、116.47、141.09。(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4-06-20)

钟辉,殷辉安[2](2003)在《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表面性质与选择吸附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Li渗入于TiO2经高温热力学重结晶制备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其对碱金属、碱土金属溶液中的Li+ 具有特殊选择吸附性,其次序为Li+>Mg2+>Ca2+>Na+,K+。对交换剂表面性质以及Li+ 在固-液界面的选择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某气田卤水提锂实验表明:该交换剂对低Li+ 含量卤水中Li+ 的选择性吸附效果显着,对Mg2+、Ca2+、Na+、K+ 的分离效果好,Li+ 的富集倍数达9倍,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2003年01期)

钟辉[3](2000)在《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的交换性质及从气田卤水中提锂》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ion exchangers of H 2TiO 3 type for Li + were prepared from TiO 2 and Li 2CO 3(or LiOH), followed by calcinating at 400~800 ℃. The ion exchangers showed an unusual high selectivity for Li + in mixtures of alkali metal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 ions. The exchange capacity for Li + was 25 34 mg/g. The selectivity order was Li +Mg 2+ >Ca 2+ >Na +,K +. Being applied in brine of a local natural gas well, an exchange rate and elution rate for Li + up to 97% and 98%, respectively, were achieved.(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00年03期)

钟辉,郭灵虹[4](1998)在《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钟辉*郭灵虹(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成都610059)(四川联合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都)关键词偏钛酸锂,离子交换剂,合成,固相反应动力学1997-08-25收稿,1997-12-10修回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1998年03期)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Li渗入于TiO2经高温热力学重结晶制备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其对碱金属、碱土金属溶液中的Li+ 具有特殊选择吸附性,其次序为Li+>Mg2+>Ca2+>Na+,K+。对交换剂表面性质以及Li+ 在固-液界面的选择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某气田卤水提锂实验表明:该交换剂对低Li+ 含量卤水中Li+ 的选择性吸附效果显着,对Mg2+、Ca2+、Na+、K+ 的分离效果好,Li+ 的富集倍数达9倍,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寰.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其性能[D].东华理工大学.2014

[2].钟辉,殷辉安.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表面性质与选择吸附性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3

[3].钟辉.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的交换性质及从气田卤水中提锂[J].应用化学.2000

[4].钟辉,郭灵虹.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J].应用化学.1998

论文知识图

(旧30002500200015001000500波数/二一...溶胶干燥后的SEM照片(旧30002500200015001000500波数/二一...溶胶干燥后的SEM照片

标签:;  ;  ;  ;  ;  ;  ;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体论文_张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