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孟祥:家规家训家风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

姚孟祥:家规家训家风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

【摘 要】家规、家训、家风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弘扬中华优秀美德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三者内涵的解析,论述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推进三者之间的研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家规;家训;家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何谓家规家训家风

家规是指家庭制定的行为标准。要求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对家庭成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家训指的是家长对家庭成员及其后代子孙的教育。教诲后代子孙做什么人,如何做人,怎么做人。让家庭成员深谙做人的道理及为人处世,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有了家规和家训,可能会形成真正的家风。家风,是指家庭成员共同形成的信仰,做人做事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家风不是立刻见效的,是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实践,才得到一致认可并世代相传,是长期完善和自觉实践的标准和习惯。古今中外有许多有名的家规家训家风,众多著名学者身体力行,为后辈做好榜样。黄炎培的家规是:“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钱学森的家训是:“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曾国藩的家风是:“勤奋,俭朴,求学,务实”。这些如雷贯耳的家规家训家风是我们的楷模和典范。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与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一直流传的家规、家训、家风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家规、家训、家风的一些本质融入到新的道德建设中,与时俱进,不断增添优秀的家规、家训、家风。

2018年1月1日以来,包括国资委、地方国资委、中央事业单位在内的“国资系”正在参与或已经完成了24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总市值已超过1330亿元。2016年是推进供给侧改革元年,正在煤炭、钢铁、发电等产业上游竞争的国企和民企,突然就被勒令停止。经历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许多行业早已形成了以低产能为主的生产方式。国企体量大,在供给侧改革中只去掉一部分产能。相比之下,实体经济中的中小规模的民企,在原本已经不明朗的局势下,被迫关停绝大部分产能,直接导致不少民营企业被迫退场,即使不退场,也大多采用股权交易的方式与国有企业交叉持股或者参股,以求保存实力,熬过寒冬。

二、关于家规家训家风的重要性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家规家训家风,其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孩子和家人。自孩子年幼起,我们就教育他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敬老爱幼、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互帮互助、自立自强、勤俭节约、尊重生命、爱护小动物、做完作业才能娱乐、当天的事情不能拖、每天坚持运动、家中勤打扫、保持整洁卫生、整理好个人卫生等优良品质。当家规、家训、家风成为一种风尚,人们自觉以这些道德品质来严格要求自己。首先会塑造了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修炼完美人格。其次,好的家规、家训、家风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孩子在优良品德的熏陶下,会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有志青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文化建设稍显滞后,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家庭问题。如出现空巢老年、空巢小孩的现象,“扶不扶老人”的道德与法律的两难问题,甚至社会地位很高的人不注重家庭教育,使他们的孩子娇惯宠溺,无所不作,没有公民的基本素养。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更要重新审视并大力宣传家规、家训、家风的重要意义,让人们心中有戒尺,行为受约束,提高生活幸福感。家庭建设影响社会发展,希望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争做文明公民,相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发扬光大。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一个个人组成一个个小家庭,一个个小家庭组成一个大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如果家规、家训、家风是积极的,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如果这个家庭不注重培养良好的家风,那么这个人便很容易的走弯路,不利于长久发展。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必须关心他人,以建立自己良好的家庭氛围,继而用这些良好的家庭氛围来造福全家人和孩子。良好的家风会带来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发展。所以,好的家规、家训、家风就是一种积极影响,我们必须从每个家庭开始,让每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让每个家庭都培养文明的公民。如果持之以恒,社会的正义就会蓬勃发展,中华民族的文明将进一步弘扬。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是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家庭经验的积淀,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信奉仁智礼义信,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良好的家规、家训、家风因社会地位,知识背景不同,也各有差异,博大精深:或勤俭持家,忠厚老实,自尊自爱,独立顽强;或奋力拼搏,永不懈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或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优良品质,在无形中影响着家庭成员,让后代子孙终身受益,其影响无穷无尽,获益良多。各个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有志青年。良好家规、家训、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时之功,需要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积累,永不止息。时刻加强教育,在实践中注重养成,最终培养成每个成员的自觉行为意识。

三、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提高社会的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养性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合一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把自我提升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不息意味着一个国家和人民都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自强不息表现出自尊和自信,表现出毅力和顽强,遇到艰辛和挫折,不悲观,不泄气,勇敢开拓,积极进取;它表现为崇高的目标,追求崇高的理想和目标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活动,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力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永不间断。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无数的辉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四季轮回,朝代更替,伟大的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但依然昂首挺胸。这一切,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核心标志。理想和困难总是在同一个地方,那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明确定位,整合资源,建立公信力,消除邪恶

如何界定中国传统文化,专家学者有不同意见。中国文化是先哲的教育。儒学是人们所需要的,其核心理念是仁爱。父母自发地爱孩子,孩子的孝顺既是自然的体现,又需要后天的教育。家庭是小部分,社会是大集体。家庭的和睦是衡量公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最基本指标,是检验公民个人修养乃至工作质量的明镜。

(二)广泛宣传,深入试点,营造正气,树立标杆

这几年弘扬传统文化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政府媒体适时宣传,引导大众以孝治家、学习经典、共同改善社会风气。广度上团结全国各地弘扬传统文化的爱国同胞,统一思想,互助协作,彼此借鉴方式方法,形式活泼多样,具体细则有待优化组合。深度上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城镇、社区,深入细化做传统文化以孝治家道德文明示范点。举行志愿者活动,不断加大宣传,把家规、家训、家风深入社区与乡村的每个人心中。开展各方面的工作,以实际成效呈现给社会大众,树立正面典范。

(三)理论引导,深入落实,多元并存,润物无声

在举国上下弘扬孝心正气的氛围下,各类思潮必将此起彼伏,出现不同声音是一种必然,如何平衡传统理念和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观,关键在于因势利导、把握原则。思想的见地要足够高远,具体行动上要深入落实,这是中华文化一直倡导的道风学风。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解放我们的思想,实事求是,要重内容而轻形式。

(四)文化复兴,经济振兴,中华引领,世界大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于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必将带动政治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各方面的完善。中华民族不是简单狭隘的地域概念,而是文化共同体,西方人承认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同样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到那时,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若消除对立纷争,世界才能走向真正的和谐共存。二十一世纪人类如果还想生存下去,就如同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所说的那样,这是唯一的出路。

多数本科高校设置的《中级财务会计》中采用“X+X”模式,理论和实践按照一定的比例实施,但是授课教师极少具有实际会计学操作经历,应该采用培训、进修、定岗实习或者聘请有经验的校外导师等方式,为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团队。

[参 考 文 献]

[1]《中西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2]《关于创造更加灿烂的中国先进文化的思考》

[3]《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初探》

[4]《中华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培育》

[5]《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研究》

[6]《中国精神的价值及其弘扬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9)01-0043-02

【作者简介】姚孟祥(1995-),男,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编 辑/张明元

标签:;  ;  ;  ;  ;  ;  ;  ;  ;  ;  ;  

姚孟祥:家规家训家风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