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佛学经典《阿毗达磨俱舍论》写作特点考释论文

王梦:佛学经典《阿毗达磨俱舍论》写作特点考释论文

摘 要:《阿毗达磨俱舍论》被誉为佛教中的八经五论中的五部大论之一,文笔流畅,论述缜密,文采斐然。一千多年前梵文汉译翻译大家玄奘译介到中国之后,影响广泛。本文对《阿毗达磨俱舍论》写作特点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其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让中印传统文化更广泛、更和谐的交融。

关键词:《阿毗达磨俱舍论》;梵语研究;佛教文化;世亲;玄奘

《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sa-bhā.sya),也称《俱舍论》,是一部伟大的佛学著作,被誉为佛教中的八经五论中的五部大论(即《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宗论》)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研究介绍学习《俱舍论》,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华夏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露白和魏舟也一样,只是他们的遗憾不一样,魏舟的遗憾大概是他没能实现曾经许下的诺言,要带林露白去一趟敦煌;林露白的遗憾是,他们分手前搬进那间小两居时,她买了一件特别好看的围裙,一次也没穿过,她曾想过很多次,要穿着那件围裙和魏舟一起煮饭,锅里咕嘟咕嘟地煮着汤,冒着热气的厨房里,两个人一边煮饭一边说笑,不经意地接个吻,想想都美好。

《俱舍论》作者是四世纪中叶至五世纪中叶古印度僧人世亲论师。世亲是一位非常有天分的大师,他的作品有几千部之多。《俱舍论》以理长为宗,被人们称为聪明论,一直受到后人的特别的重视。它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古代文学作品,它的结构非常独特,是世亲论师一个人提纲挈领的教授出学术观点,然后由他的学生弟子们对他提出的观点进行问答论辩,有的时候为了一个观点,还会发生激烈的争执。我们都知道,在学术上有的观点会越争辩越明晰,最后达到一致。如此的表达方法,在其他的经论中是比较少见的。正因为它的这种表达结构,使这部论著更加具有学术价值。

我们研究这部著作的时候,必须是在充分认知这部著作在佛教思想史中重要的价值的时候,还必须从著述的字里行间去研究发现作者写这本书的思想和情感。很显然,世亲论师是站在一定的高度,用开阔的胸襟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去接受当时的思想,这充分显示了作者世亲论师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以及在学术研究方面兼收并蓄,继承与发展的治学精神。值得后人称道。

管理方式改革稳步推进。借着“互联网+”的东风,珠航局积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珠江航运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府部门、管理机关、港航企业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全流域航运信息资源共享。今年11月,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珠航局项目正式上线试运行,该项目实现了部水运局、海事局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数据的共享,与广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数据交换网络也已连通并实施数据交换,标志着“数字珠江、智慧珠航”建设迈出新步伐。

梵文佛经,汗牛充栋,通过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玄奘大师翻译介绍,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很显然,经过人们几千年的反复研究总结,汉译佛经这笔中国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为我们打开了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户。由此可见,《阿毗达磨俱舍论》的出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世亲论师在这部著作中的语言表达,也为我们提供了学术研究的样板。作者创作的作品有散文论辩等多种式样,从古代的梵文原著中可以看出,他的文笔流畅,论述缜密,文采斐然。而作为梵文汉译翻译大家玄奘,更是著作等身,治学严谨,穷其一生,从事着翻译梵文的重要工作。所以,无论从梵文的艺术表达,还是从玄奘本的翻译本的严谨规范,都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目前我国地铁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几乎每天都会有变动,流动性比较大,在建筑单位进行进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加大了工作量,导致安全培训过与形式化,不能将培训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当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安全意识时,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俱舍论》所倡导的思想,也十分具有现代意义。第一,它提倡和谐向善,希望世界大同。第二,关注智慧开发和学术创新,开启智慧的法门。第三,它提出,要认识人生,透视人生,科学的解脱人生的诸多烦恼,期待人们能够安宁平静的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俱舍论》的内容深邃而恢宏,科学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当时十分流行的学术思想。西方学者Lusthaus认为,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详述了小乘五位七十五法,并概述了说一切有部学说,包括禅定、轮回理论、感知理论、因果理论和宇宙学等,并在论释中从经量部(Sautrāntika)的角度批评了这些论点。Duerlinger指出,俱舍论的最后一品《破执我品》针对犊子部(Vātsīputrīya)主张的补特伽罗实有理论提出了反对意见。

如今,“一带一路”这一从经济、文化诸领域全面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创举,已经让世界各地人民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胸襟与抱负。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辩证、发展、实事求是地认真研究和学习印度佛学经典《俱舍论》,深入挖掘其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让中印传统文化更广泛、更和谐的交融,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在新时代义不容辞的新课题、新任务。

参考文献:

[1]演培.《俱舍论颂讲记》(上中下三册)[M].台北:正闻出版社,1980.[2]振宇.《俱舍论》史略及其价值[J].法音,2008(3).

[3]释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黄宝生.梵汉佛经对勘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惟善.说一切有部之禅定论研究:以梵文《俱舍论》及其梵汉注释为基础[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王新跃.略述《阿毗达磨俱舍论》的成书及结构[J].华夏文化,2015(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9-019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178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王梦(1985— ),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副教授,河北保定人,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学、佛学。

武玥(1994—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文学、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基金项目(801260201306)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  ;  ;  ;  ;  ;  ;  

王梦:佛学经典《阿毗达磨俱舍论》写作特点考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