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学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初等学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初等学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字,学校,初等教育,语汇,日语,师范生,法国。

初等学校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郭志明,王梓霖[1](2019)在《联系:博耶初等学校课程思想的逻辑起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博耶是20世纪后期美国杰出的教育改革家,他反对教育与生活、知识与认知之间的割裂,主张联结被割裂的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依据人类的共同经验,寻找学校课程的粘合剂;围绕八个主题,形成连贯一致的课程网络。这样的课程体系打通了学生认知与生活世界、知识世界相互联系的关节,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的课程思想。(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诗淇[2](2019)在《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日本及日本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932年3月,傀儡国家伪满洲国在关东军首脑和日本人官吏的操纵下成立。随后日本为巩固在伪满洲国的统治,推行了同化政策。其中,日语教育被定位为同化政策的一环。特别是处于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期的初等学校的学生,被视为同化教育最重要的对象。在此过程中,日本以“言灵”理论为指导,重视通过日语教育来对初等学校的学生实施同化教育。由于日语教科书是伪满洲国日语教育的重要工具,所以日本将日语教科书的编写视为重中之重。概观日语教科书的内容,关于日本和日本人的内容俯拾皆是。通过教科书中有关日本和日本人的内容,日本究竟想向所谓“外地”的学生展示怎样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从这些有关日本和日本人形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日本怎样的教育意图,是笔者的主要问题意识和着眼点。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将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展开分析,探求其中的深层次意义。通过对先行研究的考察可以看出,日语教科书的相关研究多从历史整体着眼,注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教科书及其特征。与之相对,对教科书内容进行精读并详加考察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有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空间。本论文将着眼于“日本和日本人形象”这一问题点,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的日语教科书进行分析。本论文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历史背景的考察,概述伪满洲国日语教育的相关政策及各时期的特征,并梳理教科书编纂机构的沿革和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的变迁。第二部分和第叁部分是本论文的中心内容,这两部分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日本形象”和“日本人形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的教育意图。第四部分则从同化教育的促进和“日满亲善”“民族协和”精神的渗透两方面来分析以上考察的“日本形象”和“日本人形象”相关内容所起到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敏[3](2019)在《韩国小学汉语课堂词汇教学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带一路”的发展,汉语教育事业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奔赴海外。笔者有幸成为其中一名汉语志愿者教师,于2017年12月赴韩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但由于儿童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对外汉语课堂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具备趣味性和多样性。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案例,对之后的儿童汉语教学有所启示,发展更多的教学模式,打造多种多样的课堂。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实际交际的基础。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重要的一环,贯穿语言教学的始终。词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单调乏味,学生难免有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摆脱枯燥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应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本文总结了笔者所遇到的案例,结合儿童的二语习得和“情感过滤假说”进行了分析。本文以词汇教学为切入点,把儿歌、游戏、手工等各种活动引入课堂词汇教学,探究课堂词汇教学的多种模式。本文分为五章,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词汇教学相关研究综述以及儿童的特征。第二章对笔者的任教学校做了介绍。第叁章是具体的案例分析,笔者收集整理了颜色词、水果词、身体部位词等不同主题的词汇教学案例,并对其从实际结合理论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笔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汉语教学的特点,把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在课堂词汇教学方面,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词汇教学中把儿歌、游戏、视频动画等引入到教学中,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寓教于乐,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由词变句,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为了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要,在第四章中笔者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了在汉语课堂词汇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五章是针对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汉语教师也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是动态的,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各种相同或不同的问题。希望通过笔者的案例分析,可以对以后相关的教学上提供一点参考价值,也希望对以后的汉语教学提供一些经验。(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茗,梁卿[4](2019)在《美国生涯和技术学校认证标准简介——以中部州协会初等和中等学校委员会认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中部州协会初等和中等学校委员会对生涯与技术学校的认证标准是不断修订的,修订建立在叁项标准与这四项审查的基础之上,最新的认证标准是2012年修订完善的。认证标准包括基础指标和运作指标两大类,其中基础指标涉及使命、治理与领导、规划、财务、设施设备与材料、校风、组织和员工、健康与安全、信息技术资源等8项认证标准。运作指标包括教育项目、学生学习的评估和证明、学生服务、学生生活与活动等4项认证标准。认证标准具有"一"与"多"的统一、强调多方合作、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李文斌[5](2019)在《关于五年制公费师范生职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湖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专业531、532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基层输送更优质的师范毕业生,培养学校要加强对招生环节的监控,要重视文化课程的专业化、多样化、优质化,要重视对毕业生职后发展的支持力度和质量。国家要给公费师范生职后发展提供更高的研修平台,加强多校联合培养的落实效度。(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曾晓阳[6](2018)在《民族复兴视域下的近代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普法战争后,为了实现国家军事崛起,收复国土,复兴民族,法兰西第叁共和国政府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军事教育,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战士"。教育部携手军方和各民间组织,帮助初等学校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初等学校各门课程也努力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进行拥军爱国思想教育,与体育课共同构建起一个多学科渗透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为法兰西民族在身心上双重实现"民族新生",以及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助力。(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8年04期)

王建,全晓燕[7](2018)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X学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是高职院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小学师资质量。由于自身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主动适应《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的要求,以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和专业化导向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论坛》期刊2018年05期)

金圣中[8](2018)在《韩国小学用汉字目录研究试论-以小学教材使用汉字分析为主》一文中研究指出????????????????????????????????????????字数?字种???????????????.????????????????????,???????????,???,??????????????????????????????????????????.??‘???(本文来源于《第八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1-16)

周柏春[9](2017)在《研究性学习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因其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生较差,而采用的物理教材与高中教材差不多,所以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如何让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是一个可探讨的话题。本论文以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研究性学习基本内涵、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以及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基本概念进行了描述,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通过调查和收集湖南省永州市开设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的学校的物理教学现状和学生的物理学习现状,了解学生与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及想法,为研究性学习方法在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中应用与实践提供资料,从学生、教师及学校等叁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研究实践能力,巩固教师研究性学习方法实施理念,完善和更新学校教学软硬件。(3)通过实证研究,从课堂研究性学习和专题研究性学习等两个方面研究了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途径,并选择了摩擦力、振动(以专题研究性学习展开)和物体间基本相互作用、离心运动(以课堂研究性学习展开)等四个实例进行设计,并从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和注意事项作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11-01)

张晋[10](2017)在《关于初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想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工业的日渐崛起,对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初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大批思想合格、信念坚定、技术过硬的技能型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初等职业学校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学生成分复(本文来源于《秦皇岛日报》期刊2017-07-17)

初等学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2年3月,傀儡国家伪满洲国在关东军首脑和日本人官吏的操纵下成立。随后日本为巩固在伪满洲国的统治,推行了同化政策。其中,日语教育被定位为同化政策的一环。特别是处于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期的初等学校的学生,被视为同化教育最重要的对象。在此过程中,日本以“言灵”理论为指导,重视通过日语教育来对初等学校的学生实施同化教育。由于日语教科书是伪满洲国日语教育的重要工具,所以日本将日语教科书的编写视为重中之重。概观日语教科书的内容,关于日本和日本人的内容俯拾皆是。通过教科书中有关日本和日本人的内容,日本究竟想向所谓“外地”的学生展示怎样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从这些有关日本和日本人形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日本怎样的教育意图,是笔者的主要问题意识和着眼点。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将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展开分析,探求其中的深层次意义。通过对先行研究的考察可以看出,日语教科书的相关研究多从历史整体着眼,注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教科书及其特征。与之相对,对教科书内容进行精读并详加考察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有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空间。本论文将着眼于“日本和日本人形象”这一问题点,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的日语教科书进行分析。本论文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历史背景的考察,概述伪满洲国日语教育的相关政策及各时期的特征,并梳理教科书编纂机构的沿革和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的变迁。第二部分和第叁部分是本论文的中心内容,这两部分对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日本形象”和“日本人形象”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的教育意图。第四部分则从同化教育的促进和“日满亲善”“民族协和”精神的渗透两方面来分析以上考察的“日本形象”和“日本人形象”相关内容所起到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等学校论文参考文献

[1].郭志明,王梓霖.联系:博耶初等学校课程思想的逻辑起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王诗淇.伪满洲国初等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日本及日本人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李敏.韩国小学汉语课堂词汇教学案例分析[D].吉林大学.2019

[4].刘茗,梁卿.美国生涯和技术学校认证标准简介——以中部州协会初等和中等学校委员会认证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9

[5].李文斌.关于五年制公费师范生职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湖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专业531、532班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6].曾晓阳.民族复兴视域下的近代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J].安徽史学.2018

[7].王建,全晓燕.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X学校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8

[8].金圣中.韩国小学用汉字目录研究试论-以小学教材使用汉字分析为主[C].第八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9].周柏春.研究性学习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10].张晋.关于初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想法[N].秦皇岛日报.2017

标签:;  ;  ;  ;  ;  ;  ;  

初等学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