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生物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力学,楼梯,生物,分支,直肠,航空航天,全局。

生物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郭忆梦[1](2019)在《两类生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和分析了两类生物动力学模型,一类从种群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另一类从蛋白质分子层面进行讨论:首先探讨了一类有双时滞项和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叁维捕食模型,讨论该模型在平衡点处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以正平衡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的特征方程,当时滞项不存在时,根据Hurwitz判据得到该模型在正平衡点的渐近稳定性条件;当时滞项存在时,由Bulter引理判定系统在正平衡点的稳定性:以双时滞为Hopf分支参数,得到系统在正平衡点处发生Hopf分支的临界值,当时滞超过临界值并分支出周期解时,取适当的参数和不同的时滞值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系统在临界值附近的各分量变化图和解曲线走势图.结果表明,随着分支参数值的变化,系统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同时系统也会产生Hopf分支.其次,随着抗心血管的自身抗体及其机制的不断发现,自身免疫机制在高血压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自身抗体(αl-AA)的研究已成为近期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本文中,通过构建动力学模型对自身抗体(α1-AA)诱导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不脱敏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一方面,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知道内吞障碍和构象改变是可能的分子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拟合速率、分析模拟和预测图像以及比较通过贝叶斯信息标准(BIC')得出的BIC值,能够知道多种机制的复合模型是最优模型.因为多种机制复合模型和构象改变的BIC是相当接近的,由此可以得出构象改变是可能的主要分子机制.基于之前的研究,考虑到正常人体中的生理反应,建立了一个更符合人体生理反应的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的正平衡点,可以通过降低B1C(α1-AR与α1-AA结合的复合物)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高血压.因此,根据前面的分析给出了一些高血压的治疗措施,例如注射肾上腺素或降低α1-AR和α1-AA的浓度,能够尽可能的防止高血压病情进一步恶化。(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岳培霞[2](2019)在《两类生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登革热和血吸虫病分别是由感染的蚊子和感染的钉螺在人或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这种通过媒介进行传播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需要重点预防的传染病.本文基于登革热,血吸虫病等媒介疾病的一些典型特征,建立和分析了两类生物动力学模型:一类是根据蚊群的生长发育特点,运用时滞描述了蚊子的成熟阶段,建立和研究了具有时滞和不同投放方式的蚊群控制模型.该模型分析了不育蚊子叁种投放方式(常数投放,比例投放,饱和投放)对于野生蚊子种群动力学的影响,特别地,在对不育蚊子的叁种投放方式进行分析时,得到了有趣的动力学现象,如Hopf分支,最后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到的理论结果,给出了控制野生蚊子种群数的有效策略.另一类是建立和研究了带有农业污染的血吸虫病模型.讨论了模型中所呈现出的动力学性质,如运用Hurwitz判据证明了平凡平衡点和无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平凡平衡点和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此外,研究了系统的一致持续性,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到的理论结果,并对系统中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给出了控制血吸虫病爆发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期刊2019-04-01)

杨洪[3](2018)在《几类生物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与分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类生物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和分支问题。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自然界的时空模式。本文主要利用Lyapunov方法、单调性方法、稳态解全局分支定理和一致持久性理论,研究了系统的一致持久性、稳态解的全局吸引性、稳态分支和Hopf分支。首先,对具有时滞和一般接触率的宿主病毒模型,分别在不具有免疫反应和具有免疫反应的情形下,得到了解的正性和最终有界性。在此基础上,当基本再生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利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染病平衡点的全局吸引性。其次,对具有零通量边界条件和一般接触率的扩散宿主病毒模型,该模型是退化型反应扩散方程,其解半流是非紧的,需要利用Arzela-Ascoli定理,证明系统的解半流是渐近紧的,利用非紧性Kuratowski测度,证明系统解半流是κ-压缩的,进一步,得到解半流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再利用比较原理和一致持久性理论,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证明了无病稳态解的全局吸引性和系统的一致持久性。在齐次环境下,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染病平衡点的全局吸引性。再次,研究了具有时滞和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的扩散宿主病毒模型。由于时滞的影响,系统解半流所在的相空间不同于无时滞系统解半流所在的相空间。在非齐次环境下,根据基本再生数与相应特征值问题的主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利用单调性的方法和一致持久性理论,并借助无时滞系统相应的结论,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证明了无病稳态解的全局吸引性和系统的一致持久性。在齐次的环境下,利用不变集原理,证明了系统的解收敛到平衡点。在源函数分别是空间非齐次和齐次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数值模拟。最后,研究了具有毒素影响的浮游生物模型。分别在无扩散(常微分方程)和有扩散(偏微分方程)的情况下,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对于无扩散的情形,利用Poincar′e-Bendixson定理,得到系统的双稳结构;针对于有扩散的情形,在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给出了正稳态解的先验估计,得到了非常值正稳态解的存在性和不存在性,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扩散能导致稳态模式形成。此外,还给出了此系统稳态分支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条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12-01)

李春耕,李淑娟,魏永辉,李松柱,赵宇琦[4](2018)在《加味八珍汤对脾气亏虚证直肠前突STARR术后患者心理-生物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加味八珍汤对脾气亏虚证直肠前突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后患者心理因素和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直肠前突STARR术后患者,随机根据入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益气通便颗粒,9 g/次,2次/d,温开水冲服。观察组采用加味八珍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采用出口梗阻综合征(ODS)量表评估临床症状,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问卷(PAC-QOL)评估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估治疗前后精神心理状态,进行治疗前后肛管测压,检测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4周O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OD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AC-QOL量表躯体不适、心理不适、担忧和和满意度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肛管静息压、最大肛门括约肌收缩压、肛管残余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最小松弛容积、初始感觉阈值、初始便意阈值和直肠最大耐受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直肠排便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IP和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八珍汤用于直肠前突STARR手术后脾气亏虚证患者可进一步的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直肠动力功能和直肠感知功能,调节脑肠肽因子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赵化娇[5](2016)在《复杂生物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I型(HTLV-I)是已被鉴定为导致HTLV-I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截瘫(HAM/TSP)和其他疾病的逆转录病毒。HTLV-I主要感染CD4?T细胞,并通过直接的细胞-细胞接触时进行传播。HAM/TSP患者的血淋巴细胞周围有更高的病毒负载量。另外,HAM/TSP患者在周边血液循环中表现出显着的具有CD8?细胞毒素的T淋巴细胞(CTL)。而CTL具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并降低了原病毒负荷的保护作用,CTL和它们的细胞毒性的高显着量被认为是导致HAM/TSP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CD4?T细胞的HTLV-I感染模型中加入了具有CD8?细胞毒性的T细胞。我们的数学研究表明,该系统存在一个持续性病毒感染,但没有CTL应答稳定状态,以及病毒感染和CTL应答是持久的稳定的HAM/TSP稳定状态。我们还定义两个阈值参数分别为0R和1R,代表病毒持续感染和CTL反应的基本再生数。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的方法证明了,当0R?1时,无病毒感染平衡点1P是全局渐近稳定,并且此时疾病不存在。当1 0R?1?R时,免疫耗尽平衡点2P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此时,HTLV-I病毒感染长久存在,且无持续的CTL反应。当11R?时,HAM/TSP平衡点存在,且HTLV-I病毒感染变成慢性存在并且伴有持续的CTL反应。我们的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以上结论的正确性,并且表明当11R?时,感染时滞的改变不影响HAM/TSP平衡点的稳定性,然而免疫时滞的改变影响HAM/TSP平衡点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陈凯[6](2016)在《基于行人生物动力学模型柔性楼梯的人致振动舒适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高强材料的大量应用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设计师具有更大的想象余地和创造空间。因此,大跨度柔性楼梯日益增多。此类楼梯质量更轻、跨度更大,固有频率更小,更加接近人行走的步频,容易引起楼梯结构的共振,产生较大的响应,轻则影响正常使用,重则引发安全事故,应该对楼梯的振动舒适度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仅有的对楼梯人致振动研究方法多沿用对楼板桥梁等结构的研究方法。由于行人在楼板等这样的平板结构上行走时的步频、步长、膝盖的弯曲程度等步态特征与在楼梯这种空间结构上的差异较大。因此,在这两种结构上的人行激励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大跨度的柔性楼梯,行人在此类楼梯上行走时会与结构产生不可忽略的动力相互作用,目前对楼梯上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还缺乏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楼梯上的人行激励和人与结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楼梯的人致振动及减振控制问题展开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楼梯上人行激励的研究。针对行人在楼梯上的行走活动进行试验测试,利用新型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AH100B叁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大量行走时的加速度时程数据,结合MATLAB数值分析软件,对行人在叁个方向的加速度时程进行数值统计分析,建立相应的傅里叶级数函数关系,确定人行激励动力荷载因子、相位角与频率等参数;(2)楼梯上行人生物动力学模型的研究。针对楼梯上的行人建立一个包含m、c、k的单自由度人体生物动力学体系,将该体系等效为一个叁元非线性方程组,通过试验测试获取方程组中的已知参数,求解后得到m、c、k,将此叁个参数分别用行人的质量和步频进行二次曲面拟合,确定叁个参数的计算公式;(3)楼梯的振动分析。对某科技馆大厅内的梁柱式钢楼梯进行ANSYS有限元建模,分别采用楼板上的激励和国外对楼梯上的激励进行加载模拟楼梯的动力响应,基于多种形式的舒适度评估方法对该楼梯的舒适度进行评价,提出加厚踏步板的措施来减小楼梯的振动。另外,对某360度螺旋钢楼梯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两种人行激励模型、两种行人生物动力学模型下楼梯的动力响应,应用叁种优化参数的TMD对该楼梯进行振动控制,对比分析其减振效果。(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6-04-18)

赵疆东,曹新生,王永春,石菲,高原[7](2016)在《PBL教学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PBL教学法以问题和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本文分析了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的措施、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6年06期)

殷腾龙[8](2015)在《融合下肢多源信息的动作感知与生物动力学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下肢外骨骼是一种供人穿戴的智能机械化辅助机器人。该研究领域综合运用仿生学技术、生物医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融合等技术以构建复杂智能系统,该系统能够辅助人体承担负载,又能够通过规划步态来带动人体进行康复训练,还能够增强单兵作战能力,因而在康复医疗、军事作战及灾害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是近年来热门领域之一。对于外骨骼机器人控制信息的研究为该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智能化的控制信息,将直接影响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的穿戴舒适度和助力有效性等表现。表面肌电信号(sEMG)为大脑支配信息直接的反应,将其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控制中,会有更为有效的效果。本文在sEMG基础上加入下肢惯性信息和足底压力信息,对如何获取有效控制外骨骼的信息展开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人体下肢运动分类识别的改进、基于GRNN的关节角度预测和下肢生物动力学建模分析等问题。有效获取穿戴者的运动模式和状态,是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跟随人体运动并辅助主力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sEMG、足底压力信号和惯性数据进行多信息处理,然后根据步态周期的步态特征划分步态相位,依据步态相位分别提取特征进行分类,替代单一信息的整个步态周期为单位的分类方式,验证了改进方式的有效性。在对人体下肢运动模式辨识的同时,能够通过下肢sEMG和运动信息对关节角度进行预测,将更有利于提高外骨骼对人体的跟随舒适度。本文提出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训练人体下肢主要肌肉肌电数据和足底压力对膝关节角度进行仿真预测,并使用果蝇优化方法改进神经网络构造参数,提高预测精度,有效预测出节律运动下的膝关节角度。下肢生物动力学建模是准确评估人体的肌肉、关节力量一个有效手段,在临床康复治疗和外骨骼辅助控制等领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下肢肌肉进行生理学分析,并且介绍了 Hill肌肉模型的相关知识,利用OpenSim仿真软件对下肢进行建模并对肌肉力关节力等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沙爽[9](2015)在《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心理评估与生物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可能的发病机制,为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改良STARR)治疗直肠前突寻找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经肛管测压及排粪造影检查确诊为直肠前突的患者64例(术前排粪造影结果提示为Ⅱ度、Ⅲ度),行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改良STARR)并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着知情自愿的原则,对其手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以及对照组均进行O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肛管测压。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排粪造影检测。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其术后并发症,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研究发现,中老年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或抑郁倾向的心理障碍,结果显示术前44例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大于7分,提示存在抑郁性心理障碍。占总人数的68.75%;其中轻度抑郁者38人(86.36%),中度抑郁者6人(13.64%)。58例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大于14分,提示存在焦虑性心理障碍,占总人数的90.63%;其中轻度焦虑者40人(62.5%);中度焦虑者18人(28.13%)。病例组各时期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2.在心理评估方面,行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改良STARR)治疗后,患者的HAMA及HAMD总分均呈现先降后升的改变。3.患者治疗后ODS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着降低。术后3个月复查排粪造影,50例患者(14例失访病例)直肠前突及直肠粘膜内脱垂得到明显改善。各组括约肌功能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2周初始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阈值、初始排便阈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初始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显着回升。结论:中老年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障碍,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改良STARR)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4-01)

曹新生,孙喜庆,张舒,石菲[10](2014)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实验设置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军事医学学科。围绕如何改革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实验课程设置展开论述,探索方向为突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推行模块化教学,强调直观性教学,改革评价方法等。通过这些改革,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员到部队任职的工作需要。(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教育》期刊2014年11期)

生物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登革热和血吸虫病分别是由感染的蚊子和感染的钉螺在人或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这种通过媒介进行传播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需要重点预防的传染病.本文基于登革热,血吸虫病等媒介疾病的一些典型特征,建立和分析了两类生物动力学模型:一类是根据蚊群的生长发育特点,运用时滞描述了蚊子的成熟阶段,建立和研究了具有时滞和不同投放方式的蚊群控制模型.该模型分析了不育蚊子叁种投放方式(常数投放,比例投放,饱和投放)对于野生蚊子种群动力学的影响,特别地,在对不育蚊子的叁种投放方式进行分析时,得到了有趣的动力学现象,如Hopf分支,最后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到的理论结果,给出了控制野生蚊子种群数的有效策略.另一类是建立和研究了带有农业污染的血吸虫病模型.讨论了模型中所呈现出的动力学性质,如运用Hurwitz判据证明了平凡平衡点和无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平凡平衡点和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此外,研究了系统的一致持续性,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到的理论结果,并对系统中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给出了控制血吸虫病爆发的有效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郭忆梦.两类生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9

[2].岳培霞.两类生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9

[3].杨洪.几类生物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与分支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李春耕,李淑娟,魏永辉,李松柱,赵宇琦.加味八珍汤对脾气亏虚证直肠前突STARR术后患者心理-生物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5].赵化娇.复杂生物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6].陈凯.基于行人生物动力学模型柔性楼梯的人致振动舒适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

[7].赵疆东,曹新生,王永春,石菲,高原.PBL教学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6

[8].殷腾龙.融合下肢多源信息的动作感知与生物动力学建模[D].东北大学.2015

[9].沙爽.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心理评估与生物动力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5

[10].曹新生,孙喜庆,张舒,石菲.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实验设置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

标签:;  ;  ;  ;  ;  ;  ;  

生物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