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盆地地热区电性结构探测研究

漳州盆地地热区电性结构探测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世界各国越来越面临着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长期以来各国学者都在不断探索,努力寻找可替代能源。其中,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已经被逐渐认识和利用起来,它们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在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漳州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地热区,拥有丰富的天然地热资源,为了加深理解研究区地热资源的形成原因,本文主要利用4条大地电磁剖面对研究区的电性结构展开了研究,获得了研究区热结构,并对研究区的热源及地热资源的形成机制有了一些新认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Fourier变化、Robust估计、远参考和功率谱挑选等预处理得到所有测点的阻抗张量数据,经筛选获得157个高质量的宽频大电磁测深点。在大地电磁法资料处理时,通过Swift分解、Bahr分解和阻抗相位张量分解对研究区维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整体二维性较好,但在局部和深部存在一定的三维性。另外,采用GB多频多测点分解法对研究区的电性主轴信息进行了分测线统计分析,确定研究区的构造走向方向为NE向,与实际区域构造走向方向一致。为了获得可靠的地下电性结构,本文还采用Niblett-Bostick法计算了每个测点每一个频点的穿透深度,最终确定反演深度为50 km。由于研究区位于海峡西岸,距离东海海岸较近,并且研究区大量出露燕山期花岗岩,海水与大陆电阻率的巨大差异,“海岸效应”势必会对电性资料造成畸变,本文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进行了正演研究,分析海岸效应对实测资料的影响,为反演模型的选取提供理论基础。在对电磁法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之后,本文分别对实测资料进行了二维和三维反演,获得了研究区沿剖面的电性结构模型,对比二维三维反演结果,在电性结构上反映基本一致,基于这些电性结构模型,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我们对该区域电性结构及地热资源的形成机制有了如下认识:(1)漳州地区在50 km以浅垂向由浅至深大致分为三个电性层:第一层为低阻层,电阻率为几十至几百欧姆米,横向上分布不均匀;第二层为高阻层,电阻率为几千至几万欧姆米,在研究区中上地壳广泛分布;第三层为相对低阻层,电阻率为几百欧姆米。本研究还发现在中部的高阻层中分布有不均匀的高导体。(2)四条大地电磁剖面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分布有200-400 m的低电阻率层,主要为第四系沉积及侏罗纪火山岩,其中低阻层在研究区的西南部和东部九龙江入海口表现较厚。(3)研究结果显示,在中上地壳20 km以浅广泛分布高阻体。由于研究区地处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部位,历经多次岩浆构造活动,尤其是受到燕山活动的影响,广泛分布花岗岩体,电性结构表明,侵入岩分布范围广、深度大。由于花岗岩体放射性元素Th、U、K的存在,放射性热是研究区主要热源之一。(4)中上地壳分布有不均匀的高导体,主要沿深大断裂分布,断裂带的纵向伸展控制了高导体的横向展布,高导体的存在与伸展环境下软流圈沿断裂带上涌有关。地表热资源显示在上地壳具有高导体存在的位置温泉的温度相对较高,表明高导体的存在对温泉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5)热泉的分布大部分在断裂带交汇位置,热水的形成机制是地表水沿仍在活动的断裂或断裂带进行循环,在循环过程中与深部围岩接触,并沿断裂带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中低温温泉,其热源主要为花岗岩放射性热和地幔热,在深部具有高导体存在的位置,形成的温泉温度较高。

论文目录

  •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热资源电磁法勘探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能研究现状
  •     1.2.2 电磁法勘探地热资源研究现状
  •   1.3 漳州地球物理研究背景
  •     1.3.1 区域重力特征
  •     1.3.2 区域地震特征
  •     1.3.3 区域电法勘探资料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2.1.2 区域断裂特征
  •     2.1.3 区域地层特征
  •     2.1.4 区域侵入岩分布及岩性特征
  •   2.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2.2.1 地下水类型
  •     2.2.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     2.2.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3.1 大地热流
  •     2.3.2 地温梯度
  •     2.3.3 区域地温展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
  •   3.1 大地电磁基本原理
  •     3.1.1 Maxwell方程组
  •     3.1.2 趋肤深度
  •     3.1.3 视电阻率及相位
  •   3.2 维数分析及张量分解
  •     3.2.1 Swift分解
  •     3.2.2 Bahr分解
  •     3.2.3 GB分解
  •     3.2.4 相位张量
  •   3.3 二维反演
  •   3.4 三维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地电磁资料分析
  •   4.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   4.2 远参考道技术
  •   4.3 维性及构造走向分析
  •     4.3.1 二维偏离度分析
  •     4.3.2 电性主轴分析
  •   4.4 相位张量
  •   4.5 趋肤深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地电磁数据反演
  •   5.1 海岸效应
  •   5.2 研究区二维反演
  •   5.3 研究区三维反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漳州地区热结构及地热资源成因分析
  •   6.1 漳州地区热结构分析
  •     6.1.1 盖层分布情况
  •     6.1.2 花岗岩的分布及成因
  •     6.1.3 高导异常体的分布及成因
  •   6.2 漳州地区地热资源成因分析
  •     6.2.1 漳州地热资源热源分析
  •     6.2.2 漳州地热资源的形成机制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武超峰

    导师: 胡祥云,王贵玲

    关键词: 漳州盆地,地热资源,大地电磁测深,高导异常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分类号: P631.325;P314

    DOI: 10.27492/d.cnki.gzdzu.2019.000102

    总页数: 106

    文件大小: 7847K

    下载量: 107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线性共轭梯度三维反演在山西河津铁矿音频大地电磁数据勘察中的应用[J]. 世界地质 2020(01)
    • [2].基于斩波技术的长周期大地电磁接收系统[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08)
    • [3].高可靠大地电磁探测仪数据采集与传输[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 [4].一种多功能大地电磁探测系统设计与应用[J]. 计量技术 2017(04)
    • [5].七二二所“大地电磁探测仪开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J]. 中国军转民 2018(01)
    • [6].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重力、磁法和大地电磁三维联合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2)
    • [7].存在复杂非均匀层的一维大地电磁正演[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04)
    • [8].大地电磁勘查在干热岩资源研究与潜力评估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6)
    • [9].数学形态滤波在音频大地电磁去噪中的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04)
    • [10].利用单剖面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识别沙德和玉农希断裂[J]. 地震地质 2019(06)
    • [11].伊和高勒地区砂岩型铀矿宽频大地电磁数值模拟及应用[J]. 铀矿地质 2020(05)
    • [12].音频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在江西丰城地热勘查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14)
    • [13].基于形态梯度的大地电磁成像处理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05)
    • [14].一种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在大地电磁去噪中的应用[J]. 石油物探 2017(06)
    • [15].磁场相关性在远参考大地电磁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6)
    • [16].大地电磁的小波变换—独立分量分析去噪[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1)
    • [17].一维大地电磁贝叶斯反演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18(04)
    • [18].地热资源勘察中大地电磁测探法的应用[J]. 能源与环境 2017(04)
    • [19].黑龙江省白石砬子地区音频大地电磁圈定金矿(化)[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4)
    • [20].利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方法获得二维剖面附近三维电阻率结构的可行性[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1)
    • [21].交叉粒子群算法在大地电磁反演中的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 [22].磁化率异常体对大地电磁数据影响的规律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6)
    • [23].球坐标系下三维大地电磁正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0)
    • [24].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二维大地电磁尖锐边界反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8)
    • [25].二维大地电磁正演模拟综述[J]. 矿物学报 2013(S2)
    • [26].量子遗传算法在大地电磁反演中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1)
    • [27].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大地电磁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4)
    • [28].三维大地电磁激电效应特征研究[J]. 西北地震学报 2009(01)
    • [29].聚类分析算法在大地电磁三维解释中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2)
    • [30].基于行列式阻抗响应的大地电磁反演计算[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02)

    标签:;  ;  ;  ;  

    漳州盆地地热区电性结构探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