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防褥疮床垫,包括底板,底板一端设置有电机,底板与隔板之间设有侧板,转动杆穿过侧板与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转动板、活动节、顶杆和顶块,转动板与转动杆固定连接,顶杆与转动板通过活动节转动连接,顶杆与顶块转动连接,顶块的上表面贴合有气条,顶杆和顶块可在电机的动力下上下周期直线运动;通过减速电机带动转动杆旋转,带动支撑单元周期性上顶床垫,使床垫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周期性的变动,大大改善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睡在这种床垫上身体不动,而床垫各部位周期性起伏波动,实际上起列身体体位在经常变动的作用,同时也起到按摩作用。
主设计要求
1.医疗防褥疮床垫,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一端设置有电机(1),所述底板(2)与隔板(9)之间设有侧板(4),转动杆(3)穿过所述侧板(4)与所述电机(1)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转动板(5)、活动节(6)、顶杆(7)和顶块(8),所述转动板(5)与所述转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顶杆(7)与所述转动板(5)通过所述活动节(6)转动连接,所述顶杆(7)与所述顶块(8)转动连接,所述顶块(8)的上表面贴合有气条(10),所述顶杆(7)和所述顶块(8)可在电机(1)的动力下上下周期直线运动。
设计方案
1.医疗防褥疮床垫,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一端设置有电机(1),所述底板(2)与隔板(9)之间设有侧板(4),转动杆(3)穿过所述侧板(4)与所述电机(1)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转动板(5)、活动节(6)、顶杆(7)和顶块(8),所述转动板(5)与所述转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顶杆(7)与所述转动板(5)通过所述活动节(6)转动连接,所述顶杆(7)与所述顶块(8)转动连接,所述顶块(8)的上表面贴合有气条(10),所述顶杆(7)和所述顶块(8)可在电机(1)的动力下上下周期直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采用行星齿轮减速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11)采用蜂窝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9)上开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顶块(8)的活动范围的矩形槽(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防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杆(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侧板(4)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疗防褥疮床垫。
背景技术
老年人身体组织机能在退化,身体机理比较差,身体组织长时间受压容易引发褥疮,尤其对于一些患有中风瘫痪或者长时间卧床的人来说尤其容易引发褥疮。目前随着褥疮病人的增多,治疗褥疮的各种方法也日渐增多,让对褥疮的治疗知识匮乏的患者及家人感到无所适从,无从选择;鉴于褥疮病人的体质都比较弱,尤其是老年人的体质更弱,在这种情况下不建议采用西医的物理疗法、手术、抗生素等疗法,这是因为因为患者体质差,新陈代谢慢,血运障碍导致创口不愈合,反而会形成更大的创面,甚至是有些感染发炎会形成窦道,使病情更加严重;因为褥疮本身就是患者身体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的,对于创面一定要解除压迫,对于受压引起的创面,要对其进行翻身,解除压迫;但是经常给患者翻身这种护理方法费时费力,如果改进一种医疗防褥疮床垫,能够高频率的翻动起到周身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同时床垫的结构能够使空气自然流通,让皮肤24小时呼吸新鲜空气。这样不仅安全,有效地预防了褥疮的发生,而且充分解放人力,完全替代了人工翻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褥疮病人的护理问题,在褥疮病人护理中使用的防褥疮床垫都较为普通,缺少能有效防止褥疮发生或避免褥疮病情恶化的防褥疮床垫,从而提出医疗防褥疮床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医疗防褥疮床垫,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底板与隔板之间设有侧板,转动杆穿过所述侧板与所述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转动板、活动节、顶杆和顶块,所述转动板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活动节转动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顶块转动连接,所述顶块的上表面贴合有气条,所述顶杆和所述顶块可在电机的动力下穿过所述隔板中的矩形槽上下周期直线运动;所述顶杆和所述顶块的上下周期直线运动上顶所述气条,所述气条进而上顶所述床垫实现所述床垫各部位周期性起伏波动。
优选地,所述电机采用行星齿轮减速电机。
优选地,所述床垫采用蜂窝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顶块的活动范围的矩形槽。
优选地,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侧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采用了电动装置,可以全自动、全天候的工作,有效解决了病人家属或者护理人员需要频繁对病人进行翻身的问题,方便经济。
2、最上方的床垫采用蜂窝状结构,空间中含有无数小孔,方便空气流通,保持病人皮肤干燥。
3、通过减速电机带动转动杆旋转,带动支撑单元周期性上顶床垫,使床垫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周期性的变动,大大改善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睡在这种床垫上身体不动,而床垫各部位周期性起伏波动,实际上起列身体体位在经常变动的作用,同时也起到按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疗防褥疮床垫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疗防褥疮床垫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底板、3转动杆、4侧板、5转动板、6活动节、7顶杆、8顶块、9隔板、10气条、11床垫、12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医疗防褥疮床垫,包括底板2,底板2一端设置有电机1,底板2与隔板9之间设有侧板4,转动杆3穿过侧板4与电机1的转子固定连接;转动杆3上设置有若干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转动板5、活动节6、顶杆7和顶块8,转动板5与转动杆3固定连接,顶杆7与转动板5通过活动节6转动连接,顶杆7与顶块8转动连接,顶块8的上表面贴合有气条10,顶杆7和顶块8可在电机1的动力下上下周期直线运动。
电机1采用行星齿轮减速电机,床垫11采用蜂窝状结构,隔板9上开设有用于限制顶块8的活动范围的矩形槽12,侧板4上设置有轴承,转动杆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侧板4上。
将医疗防褥疮床垫平铺在病人的床上,启动电机1,通过电机1转子旋转带动转动杆3旋转,与转动杆3固定连接的若干转动板5也进行旋转,此时与转动板5活动连接的若干顶杆7和顶块8由于受到隔板9的矩形槽空间结构的限制只能进行周期性的上下运动,若干顶块7和顶块8的上下运动使其上方的若干气条10也进行周期性的上下运动,从而使若干气条10上方的床垫11进行周期性的上下运动,使床垫11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周期性的变动;而床垫11采用许许多多蜂窝状结构,空间中含有无数小孔,方便空气流通,在床垫11进行周期性的变动时,也可同时从无数小孔放出气流,保持皮肤的下燥和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滑动”、“转动”、“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8840.4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713463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A61G7/057
专利分类号:A61G7/057
范畴分类:申请人:段其竹
第一申请人:段其竹
申请人地址: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瑞金北路63号6单元附2号
发明人:段其竹;唐敏;龙玉娟
第一发明人:段其竹
当前权利人:段其竹
代理人:黄艳丽
代理机构:1129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