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谈基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高密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山东潍坊261500

摘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关乎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保险工作变革的重要力量。在现如今,我国应该走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路线,确保其能够更好服务社会,最大限度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内容;途径

引言: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既是经办社会保险业务的记载,也是稽核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是否依法合规的重要载体。作为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是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

1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现状

1.1业务资料归档不及时以及多头管理的现象

社会保险费的管理涉及部门较多,由于相互之间配合协作的效率不高,相关岗位职责不清,在经办过程中,经常出现业务档案归档不及时、未分类保存、资料不全等情况。具体来说,主要是工作中将业务重点放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上解、支付与发放上,对形成的业务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不够重视,导致材料收集不及时,手续不齐全,不符合归档要求。另外,对于形成时间久远的材料,缺乏统一的管理,甚至造成丢失。

1.2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社会保险业务资料种类多,目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没有建立信息化系统,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信息共享的平台,少数职能部门信息化应用相对滞后,造成部门资源很难及时共享,影响了相关部门配合协作的效率,甚至造成有些工作环节脱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量日益巨增和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纸质档案传统检索、服务手段落后同现代化管理需求多样化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等,无一不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解决。

1.3因基层社保经办机构档案管理数字化程度较低,查询利用社保业务档案大多只能以手工为主,利用率不高

由于目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较为简单,有些地区目前仍延续原先传统的模式管理档案,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些地区目前只有小部分有条件的社保经办机构部分年度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因此当前查询利用业务档案依然只能以手工查询为主,仍处于翻阅纸质档案完成的状态,档案数字化进程的快慢将直接决定档案利用率的高低。

2提高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2.1健全制度,规范程序

在当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社保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在具体制度制订过程中,需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体系,从而使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及存档等环节都有规范的程序作为操作标准,加快推进社保业务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进程。

2.2加强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因此需要重视社保业务档案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通过配备齐全的软硬件设施,实现档案的科学化保管及系统化管理,开发和使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使其与社会保险业务系统有效的衔接,统一数据格式,从而全面提升社保业务档案的管理水平。

2.3实行对社保档案的动态管理

在社保业务档案中详细的对参保人从办理保险手续直至离退体整个过程中的各项待遇、中间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详细记载,这是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的重要依据。可以说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对参保人一生进行记录、跟踪及服务,因此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调查核实保障对象的变动情况,及时变动档案信息内容,并不断对个人社保档案内容进行完善,更好的发挥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证据的重要作用。

2.4基层社保档案管理应“重视到位”

要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这项民生工作,需要社会保险部门全体领导、干部职工提升服务意识,想方设法、勇于创新,把这项工作真正“重视”起来,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更加便民利民,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基层社会保险部门应健全组织机构,把责任层层落实,工作件件做细。可借鉴好的、成熟的经验:成立以一把手任组长,各科室科长为成员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领导小组下设具体执行部门。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定分管领导、定专职档案员、定业务科室自查任务、定责任目标、定自查时限,通过不断研究解决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完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为顺利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2.5加快业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是信息社会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业务档案工作在信息社会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之尽快融入信息社会,就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人社、税务、医疗机构、就业、银行等相关部门数据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将社会保险费参保、核定、征收、缴费等业务数据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对接,减少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加速实用、通用软件的研制,加快业务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最终实现业务档案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并持续推进企业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逐渐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多种介质相互转换和备份的有效途径,逐步变手工编制归档目录为自动编制归档目录,变手工检索为电子检索,变人工统计利用为信息化统计利用,变传统的适用于手工检索案卷级管理为更适用于信息化的文件级管理,将纸质档案过渡到数字档案或二者共存的模式。

2.6优化成本

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不但要做到高效率化,也要做到低成本化,因为传统应用系统开发与维护会花费相关管理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对当前信息处理量越来越大的社保部门而言显然不利。因此,要借助云存储、云计算技术来提高终端客户端服务质量及服务能力,借助优质服务提供商来提供维护软件,利用云存储技术来储存大量社保业务档案数据,并通过在线进行软硬件升级,最大限度降低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对信息科技专业档案部门的依赖度,在做到节约信息技术及专业人才投入的同时,也与用户建立了近距离服务体系,随时在线帮助用户解决疑难问题,体现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优势。

2.7通过不断加强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和提升档案数字化程度,有效提高档案查询利用率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不能只是局限于规范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方面,而应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对业务经办起到促进和监督作用。社保业务档案标准化建设应以信息化为依托,逐步实现社保电子档案实时生成于业务经办时,将业务信息系统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业务档案数字化程度,方便参保人员快速调阅所需档案影像资料,提高档案查询利用率。

结束语:

做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社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保业务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社保业务档案能够为参保人员提供最为可靠和直接的证据,而且作为参保人员参保信息的历史记录,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享受社保的各种待遇,因此需要进一步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完善,努力提高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水平,丰富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量和内容,确保社会保障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效的保护好参保人的切身权益,为我国社保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丽.探析与发展: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保档案管理工作[J].大众投资指南.2018(21)

[2]方芳.加强社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

[3]陈建基.浅谈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经贸实践.2017(16)

标签:;  ;  ;  

浅谈基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