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预制技术的分析

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预制技术的分析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盾构施工法为地铁施工方法的一种,本质为地下隧道掘进技术,要求在预制管片的基础上展开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本文简要阐述了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的类型及分装方法,强调了管片的优势。基于此,主要从砼准备、预制流程、预制技术三方面,详细阐述了技术的应用方案。并通过对常见病害的分析,总结了相应的解决经验,以期能够使地铁施工质量得以提升。

关键词:盾构施工;管片预制技术;地铁工程;混凝土

前言:地铁施工常用的盾构管片,以混凝土管片为主。该类型的管片,具有强度大、抗渗性强的特点。将其应用到地铁施工中,可有效提高地铁隧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但需注意的是,影响盾构管片质量的因素较多。施工前的砼准备、砼成型工艺水平如未达标,地铁隧道施工质量将明显下降。可见,有必要对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及预制技术进行研究。

1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类型及拼装方法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地铁隧道管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以材料类型作为划分标准,则可将隧道管片,分为钢管片、钢筋砼管片等多种。本课题所探讨的混凝土盾构管片,既钢筋砼管片。管片拼装方法,包括通缝与错缝两种。以前者为例,盾构掘进过程中,所有管片均需以同样的角度拼装。当千斤顶作用于管片上时,如能够确保管片受力均匀,则其质量通常不会出现异常,因此施工过程较为简单[1]。但施工完成后,管片的整体受力性能则较差。与通缝相比,错缝拼装方式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稍有不慎,管片受力不均的问题既会产生。但拼装后,管片的整体质量往往较高。因此,地铁工程多采用错缝的方式进行拼装。为避免管片在拼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严格控制预制流程、提高各环节工艺水平是关键。

2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预制技术的应用方案

近年来我厂承接了几个地铁盾构管片预制项目。为提高盾构隧道稳定性,工程决定采用以下方案,预制盾构管片:

2.1砼准备方法

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预制所使用的混凝土,由水泥、骨料、减水剂等部分构成。以水泥为例,本工程所使用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52.5。水泥制作3d时,抗压强度可达23.0,抗折强度为1.0[2]。28d后,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可显著提升。砼配置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f=f0+1.645φ

公式中,f代表砼配置强度,f0代表砼的抗压强度,φ为常数,为6.0MPa。管片预制前,施工人员可采用上述公式确定砼配置强度。同时,应将水泥的初凝时间,控制在45min以上,提高管片质量。

2.2预制流程

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的预制流程如下:(1)装配钢模,并对钢模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需将骨架置入钢模中,继续检测置入质量。(2)根据砼配置强度计算结果,进行砼浇筑。质量检测合格后,对其进行搅拌,形成砼原料,备用。(3)取浇筑后的砼试块,进行蒸汽养护[3]。养护后,通过强度试验,判断砼质量是否达标。(4)如砼质量达标,则可脱模并给予吊起,置入水池中养护。(5)养护7d后,将管片取出,妥善堆放,积极预防病害,以便用于地铁施工。

2.3预制技术

2.3.1钢模及钢筋预制技术

钢模主要由底座、侧板及端板构成。模具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并满足管片的尺寸和形状要求。浇筑前钢模侧板、端板及底弧板,均应彻底清理,并于清理后,采用脱模剂均匀涂抹,以防出现积油现象。制作成型的钢模,宽度误差应控制为±0.40mm,底座夹角误差应为±1°,高度误差应为±1。管片预制所应用的钢筋,强度等级应为1级,直径6mm--25mm,抗拉强度≥370MPa。加工过程中,应通过调直、切断、弯曲成型四个环节,确保钢筋质量达标。

2.3.2砼成型工艺

管片振捣其采用模具上的三个高频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浇筑。砼的坍落度应处于50mm±20mm。如施工时间处于夏季,气温较高。则可适当提高坍落度,将其控制在30mm--40mm之间。振捣时所应用的振捣器,性能应保证无异常。可采用连续振捣的方式振捣,同时,应加强对钢筋预埋件的重视,以防钢筋骨架移位的问题发生。砼浇筑后,应根据当地的气温,确定盖板的打开时间,避免混凝土外弧面往端面下坠导致外弧面外观缺陷。

2.3.3管片脱模与存储

混凝土盾构管片的脱模与存储方法如下:(1)脱模:于蒸养后,根据管片的型号,采用不同方法脱模。实践经验显示,将真空吸盘机械,应用到脱模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脱模速度,避免管片发生损坏。起吊过程重,应保证机械平稳。如预埋件表面存在水泥浆,则需及时给予清理。(2)存储:管片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堆放前应对堆放场地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场地应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和表面硬化。管片应按型号分别码放,可采用侧面立方或内弧面向上水平放,管片之间应使用垫木分隔,管片堆放高度,宜根据管片大小、自重计算决定。管片内弧面向上平放不超过5层,侧面立放不超过3层,如若超过时应进行受力验算。

2.3.4管片质量保护

为确保管片质量合格,预制后,加强质量保护是关键:(1)三环水平拼装是为了检验管片精度与模具精度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每200环抽一次,其主要是检验成环后管片内劲、外径、环缝、纵缝以及纵(环)向的螺栓穿进等。三环拼装技术要求:环(纵)向缝间隙≤2.0mm,成环后内劲误差-2mm~+2mm,外径+6mm~-2mm。(2)检漏实验是为了检验管片抗渗水能力是否合格。每生产100环管片,既需抽查1片管片,连续3次达到检测标准后改为200环抽1片,再连续3次打动标准后改为400环抽1片。如出现一次不达标则双倍复检且恢复100环抽1片的标准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五级加压,按0.2MPA逐级加压,每级持荷10分钟,达到1MPA后,持荷3小时,每次加压前先检查管片各侧面的渗水情况,并作好记录。若渗漏深度>50mm,则表明管片质量不合格。一旦发现某一批次的管片中,存在不合格管片。应立即扩大实验范围及样本数量,进一步给予检验。以及时排除劣质管片,提高隧道质量。

3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预制常见病害及解决

3.1气泡病害及解决

管片气泡,主要包括表面气泡、止水槽处气泡两种。气泡产生的原因,与钢模结构不合理、脱模剂使用及坍落度控制不合理有关。为提高隧道质量,预制人员应严格控制模具的光滑性。同时,将非引气型减水剂,应用到预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达到降低气泡病害发生率、提高砼表面泛浆密实度的目的,避免隧道发生沉陷。

3.2裂缝病害及解决

盾构管片常见的裂缝,包括表面龟裂、侧面裂缝等。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管片脱模后,砼与冷空气的接触有关。在冷空气的作用下,砼表面水分的蒸发量往往会显著提升。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砼内外的温度与湿度出现差异,进而诱发裂缝。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将52.5级的硅酸盐水泥,应用到工程盾构管片的预制过程中。同时,将浮浆层控制在1cm以下。确保上述参数无误后进行预制,则可有效避免裂缝发生。

3.3色差及棱角问题

盾构管片色差,主要表现为灰色,多由水泥颜色的影响所导致。为避免不同管片出现色差,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水泥样本对管片进行制作是关键。管片预制的流程较为复杂,工序较多。如存在疏忽,易导致管片脱模、起吊等环节出现风险,导致管道的出现“缺棱掉角”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妥善存放管片,谨慎操作,减少碰撞是关键。

结论

综上所述,在预制混凝土盾构管片的基础上,利用管片进行地铁施工,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以地铁工程为代表的隧道工程,可在分析施工当地地质及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做好砼准备,确保砼配比合理。应根据工程需求,拟定管片预制流程。在此基础上,预制钢模及钢筋,充分利用砼成型、脱模、存储及病害防治工艺,提高管片质量,最终使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子新,朱叶艇,朱雁飞.1∶1站立式大断面异形盾构管片力学试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12):2895-2905.

[2]丘贵华.回弹法检测盾构管片混凝土强度厦门地区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研究[J].江西建材,2017(08):132-133.

[3]潘登,黄民水,周麟.基于声时和声幅的盾构管片预紧力的监测方法及应用[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6,38(05):471-475.

标签:;  ;  ;  

地铁混凝土盾构管片预制技术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