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梁剑: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开新之作——《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读后论文

刘梁剑: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开新之作——《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读后论文

(一)

李承贵教授的新著《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下文简称“《生生》”),洋洋洒洒80万字,细致考察了中国学人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百年历史。鸿篇巨制,动人心魄。如下与读者分享部分感受。

虽然史上最严停复牌制度已经让部分公司“苏醒”,但是由于部分公司长期停牌,公司基本面及市场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复牌后的命运往往充满变数。

书名主标题“生生的传统”,乃指中国思想传统在20世纪的诠解的过程中生生相续。在李承贵教授看来,百余年来,就中国学人认知、理解与评价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与形态而言,已经形成唯物主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逻辑主义、自我主义等五大认知范式。按照作者的界定,“所谓‘唯物认知范式’,就是指主体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成果及方法作为认知、理解和评价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据和坐标,通过形成概念、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综合判断等思维形式,对某个哲学文本(概念、命题和思想观念等)所进行的认知、理解和评价的实践,并且这种认知、理解和评价实践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在主体上具有团体性,从而成为认知、理解和评价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普遍模式。”①与此相仿,科学主义认知范式,主体将自然科学精神、原理、定律、成果及方法等作为认知、理解和评价传统哲学的根据和坐标;人文主义认知范式,主体将人文主义精神、思想、方法和成果作为认知、理解和评价传统哲学的根据和坐标;逻辑认知范式,主体将逻辑学精神、原则、定律、思想和方法作为认知、理解和评价传统哲学的根据和坐标。“自我主义认知范式”则稍费周折,因为作者在这里用“自我”特指“自己文化系统”,而“自我主义认知范式”就是“主体把与被理解的哲学概念、命题或观念相应的器物文明系统、社会历史系统、经济政治系统、礼仪习俗系统、文字语言系统、经籍文献系统、作者素质系统、科学常识系统、思想义理系统、意义价值系统等”作为认知、理解和评价传统哲学的根据和坐标。②依笔者之见,五大范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唯物主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逻辑主义等四种范式的共同点在于,将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哲学的相关理解作为范本,抉发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相同的要素,由此成立“中国(传统)哲学”;相形之下,自我主义范式则是强调中国思想的自主性,尽管仍然免不了参照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其用意却是抉发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相异的要素,进而彰显中国(传统)哲学的独特面相,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

镇江市引航道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镇江市北部内河与长江镇扬河段六圩弯道之间的引航道上,其主要功能是挡洪、排涝、蓄水、引排水(换水)、控制内江水位与水质并满足小型船只的通航要求。工程由水闸、节制闸,双向流的泵、船闸、公路桥以及景观塔楼、堤防等组成。主体建筑物采用钻孔灌柱桩基础,设计桩径120 cm,桩长 50 m,共356根。

(二)

《生生》博大精深,既有细致的客观梳理,又有深刻的评价检讨。全书在结构上以认知范式为纲,以哲学概念、哲学命题、中国传统哲学整体特点等为目,不同的思想线索相互交织。由于内容的丰厚性,读者除了按照现有的结构逐章顺读之外,还可以按照不同的线索脉络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读法。比如,以某范畴为主题,将散布各处的解读串联起来,明其异同,知其脉络。又比如,以某哲学家为主题,将散布各处的解读串联起来,可以对此哲学家的思想洞见得一综合的见解。且以“天”这一范畴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几大范式对“天”的解读不尽相同。张岱年释“天”,或曰天有三义:“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天,在不同的哲学家具有不同的涵义。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③或曰天有二义:“在古代哲学关于天的学说中,包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基本观点的对立。唯物主义者所谓天即是无限的客观实在,唯心主义者所谓天,或指最高的神灵,或指最高的观念。这两种基本观点的对立是非常明显的。”④这两种解释都被归入唯物主义认知范式名下。不过,比较而言,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后一种解释明显趋于简单化、教条化,或者用李承贵教授的话来说,更像是“观点在先的解释”:用唯物与唯心的两军对峙模式裁套中国哲学。《生生》对此的批判性分析:“‘观点在先的解释’与唯物认知范式基本原理并不相容。而之所以出现如此的解释实践,就是因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加以教条化了。”⑤以上分析既是批评“观点在先的解释”,又是为唯物认知范式申辩(apology),《生生》对于后者的态度较为平实。如何评判唯物认知范式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展开的认知和理解?《生生》主张“多向度”的考察:其一,与原始文本比较,考察解释是否合乎原始文本的意涵;其二,解释者的解释是否具有创造性;其三,解释是否合乎时代实践需求得到升华。⑥这实际上强调了文本、解释者、解释者的时代背景三者之间的牵引互动。李承贵教授对于经典解释问题用功甚深,《生生》最后一章最后一节便专门讨论解释学问题,延续了一年前在一部专著中的相关讨论。⑦人文认知范式对“天”的解读可以徐复观为例。他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阐释孔子所讲的“天”“性”:天是伟大而崇高的客体,性是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的主体。⑧《生生》评曰:“人文认知范式视域下,‘天’却是一个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与思想的概念。”⑨进而,《生生》将徐复观的解读与严复相对照:“中国所谓‘天’字,乃名学所谓歧义之名,最病思理而起争端。以神理言之上帝,以形下言之苍昊,至于无所为作而有因果之形气、虽有因果而不可得言之适偶,西文各有异字,而中国常语皆谓之天。”⑩《生生》评曰:“在逻辑认知范式视域下,‘天’即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生生》将冯友兰的天之五义说作为自我认知范式的解读典范。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相对上文所举各家解读,冯友兰对“天”的分疏最为细密。

③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11页。

(三)

《生生》尤为强调自我认知范式的特殊性。究其原因,在于它直接关涉到中国哲学话语主体性的确立。近二十年来,中国学界热烈讨论“中国哲学合法性”“反向格义”“汉语哲学”等问题,它们无不折射出中国哲学话语的主体性危机。如张立文所言:“在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中,中华民族传统话语言说方式被西方话语言说方式所替代,其独特的学术、哲学致思方式亦被西式的致思方式所代替。”《生生》认为:“在过去百余年中国哲学史中,中国哲学在话语上完全被西方哲学话语所笼罩,西方哲学话语霸权无处不在。不过,对于这种笼罩,中国学者不是没有觉悟,不是没有思考对策。自我认知范式就是中国学者摸索出来的对策,对建立中国哲学话语主体性具有重要作用。”析而言之,术语方面,将中国哲学术语用之于哲学表达;话语表达方面,“文字、语法、叙述、文体、表达技巧与规则等都是中国的,从而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问题引领方面,“中国哲学之所以丧失话语权利,原因之一是不能提出公共哲学问题,中国哲学很少提出引发世界哲学家共同感兴趣和关注的课题、因而过去基本上是跟着西方哲学走”。将中国哲学术语用之于哲学表达,《生生》所引张岱年“虚位”说颇有启发意义:《大学》中“格物”的本意指衡量事物的本末先后,“但《大学》经二程大力表彰之后,成为一本重要的经典著作,于是‘格物’成为一个‘虚位’观念,一个经典性的格式。程、朱、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等都借用‘格物’一词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论、方法论的观点,于是‘格物致知’成为宋元明清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虚位”,实则将新的意涵赋予传统的哲学术词,使之旧瓶装新酒。真正要将中国哲学术语用之于哲学表达、确立中国哲学话语主体性,必然要溢出认知中国哲学的做法(属于哲学史研究的大范式),而进入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理论的尝试。哲学家在建构中国现当代哲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诠释与认知,且这种诠释与认知构成了所创建的中国现当代哲学的有机部分。由此,中国传统之生生相续展现了另一个面向:从中国古代传统在哲学创建活动中走向中国现当代哲学传统。这恐怕是《生生》“隐而未发”的“课题”,从而显示其“可引申性”学术价值。

⑧ 徐复观:《徐复观文集》第3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也有少数学者对于创客空间的开设,图书馆有没有资金、技术等能力建设创客空间以及如何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认为需要谨慎考虑。刘兹恒,涂志芳(2017)指出,图书馆应当保障最基本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其核心能力是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而开设创客空间仅仅是为这种服务提供工具;从空间意义上来讲,创客空间不仅仅是一个供创客实践的场所,更应该是创客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心、创业创新经验的共享平台;从服务目标层面看,创客空间最该注重对创客们创新意识的启迪、创新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创客空间同馆藏、技术设备、网络等一样,是图书馆整体的一部分。

⑦ 李承贵:《哲学的解释与解释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④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4册,第475、702页。

① ② ⑤ ⑥ ⑨ 李承贵:《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4,25、37、48、62,181,182,713,713,646,647,649页。

⑩ 严复:《〈群学肄言〉案语》,《严复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21页。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2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1页。

张立文:《自序》,《自己讲、讲自己——中国哲学的重建与传统现代的度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一是加强配套设施服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按照城乡融合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要求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同步配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群众搬得顺心、住得舒心。

〔作者简介〕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062。

(责任编辑:颜 冲)

标签:;  ;  ;  ;  ;  ;  ;  ;  ;  

刘梁剑: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开新之作——《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读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