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论文和设计-孙敦本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包括桩基偏位对应的承台梁和承台梁一侧设置一定宽度与厚度的混凝土板带,所述桩基偏位承台梁是对应偏位桩上部的承台梁,所述混凝土板带是桩基偏位承台梁一侧设置的混凝土板带,所述混凝土板带内设置从所述承台梁底部侧面出挑的受力钢筋,所述受力钢筋设置于混凝土板带的下部,所述承台梁和所述混凝土板带底面标高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处理受力复杂的承台梁的配筋而达到加固承台梁的目的,设计构造简单,有效地利用了承台下土层的反力,节约材料。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偏位对应的承台梁和承台梁一侧设置一定宽度与厚度的混凝土板带,所述桩基偏位承台梁是对应偏位桩上部的承台梁,所述混凝土板带是桩基偏位承台梁一侧设置的混凝土板带,所述混凝土板带内设置从所述承台梁底部侧面出挑的受力钢筋,所述受力钢筋设置于混凝土板带的下部,所述承台梁和所述混凝土板带底面标高相同。

设计方案

1.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偏位对应的承台梁和承台梁一侧设置一定宽度与厚度的混凝土板带,所述桩基偏位承台梁是对应偏位桩上部的承台梁,所述混凝土板带是桩基偏位承台梁一侧设置的混凝土板带,所述混凝土板带内设置从所述承台梁底部侧面出挑的受力钢筋,所述受力钢筋设置于混凝土板带的下部,所述承台梁和所述混凝土板带底面标高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带是指与桩基偏位对应的开间或进深内的整条板带,板带的宽度根据受力平衡确定,板带的厚度不小于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带内布置受力钢筋是根据板带在承台梁边缘处的弯矩通过计算得到的受弯钢筋,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所述桩基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预制桩、沉管桩、钻孔灌注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所述承台梁为承重墙下承台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基础加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针对桩基施工造成的偏位,对承台梁采用的一种设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住宅时,由于地基承载力较小,为了满足建筑物的荷载或地基变形的要求通常选用桩基。墙体承重房屋由于纵横墙相对密集,荷载分布较均匀,在满足桩间距的要求下,按一定的间距沿轴线排列单排桩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桩顶设计梁式承台用来承托上部墙体并向桩基传递荷载。预制桩或沉管灌注桩是通常选用的桩型,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桩本身挤土及工艺操作等因素常常造成桩基偏位。沿轴线的偏位只影响桩间距的大小,上部荷载还是作用在桩列所在的平面内,对承台梁的受力影响不大,验收规范规定偏差可达150mm。但是若桩基存在偏离轴线的横向偏位,由于上部荷载和桩轴线不对齐从而对承台梁产生扭矩。目前有关基础设计规范均未明确提出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此问题通常在设计阶段由设计人员根据验桩报告,对桩位偏差超出规范值的桩采用加大对应承台梁的截面及增加抗扭钢筋的措施来修改施工图。这种加固承台梁的技术没有考虑承台底土层承载力的有利影响,计算繁琐,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且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及施工方便、承台梁附加侧板的结构,解决墙体承重房屋因桩基施工偏位造成的承台梁重新加固设计、受力处理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包括桩基偏位对应的承台梁和承台梁一侧设置一定宽度与厚度的混凝土板带,所述桩基偏位承台梁是对应偏位桩上部的承台梁,所述混凝土板带是桩基偏位承台梁一侧设置的混凝土板带,所述混凝土板带内设置从所述承台梁底部侧面出挑的受力钢筋,所述受力钢筋设置于混凝土板带的下部,所述承台梁和所述混凝土板带底面标高相同。

作为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板带是指与桩基偏位对应的开间或进深内的整条板带,板带的宽度根据受力平衡确定,板带的厚度不小于200mm。

作为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带内布置受力钢筋是根据板带在承台梁边缘处的弯矩通过计算得到的受弯钢筋,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作为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桩基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预制桩、沉管桩、钻孔灌注桩。

作为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台梁为承重墙下承台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桩基偏位承台梁侧面挑出混凝土板带,利用板带和承台梁下土层的反力来平衡由于桩偏位引起的承台梁的扭矩,从而不需要处理受力复杂的承台梁的配筋而达到加固承台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步骤明确、易行,设计构造简单,有效地利用了承台下土层的反力,从而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住宅楼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偏位桩、2-正常桩、3-混凝土板带、4-桩基偏位承台梁、5-混凝土垫层、6-承重墙、7-板带受力筋、8-板带分布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包括桩基偏位对应的承台梁4和承台梁一侧设置一定宽度与厚度的混凝土板带3,在本实施例中,桩1为偏位桩,桩2为正常桩,所述桩基偏位承台梁是偏位桩1上部的承台梁,所述混凝土板带是桩基偏位承台梁一侧设置的混凝土板带,所述受力钢筋是从所述桩基偏位承台梁底部侧面出挑的受力钢筋7,所述受力钢筋7设置于混凝土板带的下部,所述承台梁和所述混凝土板带底面标高相同,放置于素混凝土垫层5上。

所述混凝土板带是指与桩基偏位对应的开间或进深内的整条板带,板带的宽度根据受力平衡确定:根据上部承重墙体的线荷载N和板带边缘的土层反力达到1.2fa<\/sub>(fa<\/sub>为承台及板带下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以偏位桩1作为支点,考虑桩基偏位承台梁及侧板的弯矩平衡条件,确定板带的宽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200mm。

所述板带内布置受力钢筋7是根据板带在承台梁边缘处的弯矩通过计算得到的受弯钢筋,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受力钢筋上面布置分布钢筋8并锚入到两端的承台梁,分布钢筋不小于设计图

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7315.4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760323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2D37/00

专利分类号:E02D37/00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

第一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

发明人:孙敦本;刘艳军;李海涛

第一发明人:孙敦本

当前权利人:南京林业大学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桩基偏位承台梁加固结构论文和设计-孙敦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