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能解决现有内饰板因定位开孔定位偏差导致的螺丝非正对拧入,致使螺丝孔的内螺纹损坏,产生滑牙现象的技术问题。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内饰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对定位开孔,其特征在于,定位开孔为矩形,定位开孔的侧壁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开缝,各个定位开孔的侧壁沿开缝向外延伸形成连接片,连接片形成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弯折结构。在内饰板的定位开孔和汽车顶板的定位块定位配合后,若发现内饰板的螺丝装配孔与汽车顶板的螺丝孔发生偏差,可向偏差方向相反的一侧推动内饰板,通过弯折结构的弹性伸缩以适应偏差修正量,确保螺丝竖直拧入,进而有效避免螺丝孔的内螺纹损坏,防止滑牙现象的产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内饰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对定位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开孔为矩形,所述定位开孔的侧壁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开缝,各个定位开孔的侧壁沿开缝向外延伸形成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形成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弯折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内饰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对定位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开孔为矩形,所述定位开孔的侧壁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开缝,各个定位开孔的侧壁沿开缝向外延伸形成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形成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弯折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面板、芯板和下面板,所述芯板向上凸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所述芯板上分别设有与各支撑体连通的开口,所述上面板与各支撑体的封闭端的顶壁贴合,所述下面板与所述芯板的另一侧板面贴合,所述内饰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位的芯板为与上面板、下面板整体贴合的板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面板、芯板和下面板,所述芯板向上凸设有上支撑体、向下凸设有下支撑体,所述上支撑体、所述下支撑体均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所述芯板上分别设有与各所述上支撑体、所述下支撑体连通的开口,所述上面板与各上支撑体的封闭端的顶壁贴合,所述下面板与各下支撑体的封闭端的底壁贴合所述内饰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位的芯板为与上面板、下面板整体贴合的板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的前端部位设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与汽车顶板的定位块的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缝的一侧壁设有向弯折结构的侧部延伸并且与弯折结构的侧部贴合的第二橡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内饰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卡板和一个侧翼,所述卡板位于一对定位开孔之间,所述卡板和所述侧翼与所述内饰板一体成型并且与所述内饰板之间形成有折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板与汽车顶板的贴合一侧内凹形成有所述折痕。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
背景技术
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内饰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对定位开孔和位于一对定位开孔中间的卡板,由于累计误差的存在,导致内饰板的定位开孔与汽车顶板的定位块配合后内饰板上的螺丝装配孔与汽车顶板的螺丝孔之间产生偏差,导致螺丝并非正对拧入,致使螺丝孔的内螺纹损坏,产生滑牙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其能解决现有内饰板因定位开孔定位偏差导致的螺丝非正对拧入,致使螺丝孔的内螺纹损坏,产生滑牙现象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内饰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对定位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开孔为矩形,所述定位开孔的侧壁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开缝,各个定位开孔的侧壁沿开缝向外延伸形成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形成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弯折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饰板包括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面板、芯板和下面板,所述芯板向上凸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所述芯板上分别设有与各支撑体连通的开口,所述上面板与各支撑体的封闭端的顶壁贴合,所述下面板与所述芯板的另一侧板面贴合,所述内饰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位的芯板为与上面板、下面板整体贴合的板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饰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面板、芯板和下面板,所述芯板向上凸设有上支撑体、向下凸设有下支撑体,所述上支撑体、所述下支撑体均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所述芯板上分别设有与各所述上支撑体、所述下支撑体连通的开口,所述上面板与各上支撑体的封闭端的顶壁贴合,所述下面板与各下支撑体的封闭端的底壁贴合所述内饰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位的芯板为与上面板、下面板整体贴合的板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结构的前端部位设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与汽车顶板的定位块的侧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开缝的一侧壁设有向弯折结构的侧部延伸并且与弯折结构的侧部贴合的第二橡胶层。
进一步的,内饰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卡板和一个侧翼,所述卡板位于一对定位开孔之间,所述卡板和所述侧翼与所述内饰板一体成型并且与所述内饰板之间形成有折痕。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饰板与汽车顶板的贴合一侧内凹形成有所述折痕。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开孔的侧壁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开缝,使得各个定位开孔的侧壁沿开缝向外延伸形成连接片,而连接片形成有弹性伸缩的弯折结构,在内饰板的定位开孔和汽车顶板的定位块定位配合后,若发现内饰板的螺丝装配孔与汽车顶板的螺丝孔发生偏差,可向偏差方向相反的一侧推动内饰板,通过弯折结构的弹性伸缩以适应偏差修正量,确保螺丝竖直拧入,进而有效避免螺丝孔的内螺纹损坏,防止滑牙现象的产生;弯折结构还能够使得第一橡胶层始终与汽车顶板的定位块的侧壁贴合,使得内饰板的定位开孔与汽车顶板的定位孔之间没有明显间隙,装配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饰板于定位开孔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饰板的主体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饰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汽车顶板的内饰板1,内饰板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对定位开孔2,定位开孔2为矩形,定位开孔2的侧壁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延伸的开缝6,各个定位开孔2的侧壁沿开缝6向外延伸形成连接片5,连接片5形成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弯折结构,弯折结构的前端部位设有第一橡胶层13,第一橡胶层与汽车顶板的定位块的侧壁贴合,开缝6的一侧壁设有向弯折结构的侧部延伸并且与弯折结构的侧部贴合的第二橡胶层;具体的,内饰板1采用蜂窝板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面板7、芯板9和下面板8,芯板9向上凸设有上支撑体10、向下凸设有下支撑体11,上支撑体10、下支撑体11均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芯板9上分别设有与各上支撑体10、下支撑体11连通的开口12,上面板7与各上支撑体10的封闭端的顶壁贴合,下面板8与各下支撑体11的封闭端的底壁贴合内饰板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部位的芯板9为与上面板7、下面板8整体贴合的板层结构,即未设置上、下支撑体,使得连接片5更易加工形成弯折结构。
内饰板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卡板3和一个侧翼15,卡板3位于一对定位开孔2之间,卡板3和侧翼与内饰板1一体成型并且与内饰板1之间形成有折痕14,具体的,内饰板1与汽车顶板的贴合一侧内凹形成有折痕,折痕的设置能够在通过螺丝拧紧内饰板的过程中,使得卡板、侧翼适应汽车顶板的轮廓变形,无需额外弯折贴合,装配更加方便。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48884.9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92254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B32B 25/00
专利分类号:B32B25/00;B32B25/04;B32B3/28
范畴分类:20F;
申请人:蜂井包装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蜂井包装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工业园三期15号厂房(新吴区经一路北侧、新华路西侧)
发明人:贺军
第一发明人:贺军
当前权利人:蜂井包装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代理人:顾朝瑞
代理机构:32227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定位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