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包括上盖、下盖、合金耐磨盘和碳化硅喷嘴,所述下盖包括底盘和竖直设置在底盘中心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竖直设有通孔,所述合金耐磨盘套接在凸台的外侧且底部与底盘接触,所述合金耐磨盘的外壁为从上到下逐渐变宽的曲线,所述凸台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将合金耐磨盘固定在下盖上,所述上盖的底部开口,上部中心处设有供凸台穿过的开孔,所述上盖自上而下盖合在下盖上并通过钛合金锁紧螺丝与下盖螺纹连接,所述上盖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碳化硅喷嘴,所述碳化硅喷嘴贯穿上盖的侧壁并突出于上盖的内壁,本实用新型具有雾化面积大效果好,减少浆液对内壁的磨损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合金耐磨盘和碳化硅喷嘴,所述下盖包括底盘和竖直设置在底盘中心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竖直设有通孔,所述合金耐磨盘套接在凸台的外侧且底部与底盘接触,所述合金耐磨盘的外壁为从上到下逐渐变宽的曲线,所述凸台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将合金耐磨盘固定在下盖上,所述上盖的底部开口,上部中心处设有供凸台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大于凸台的直径,所述上盖自上而下盖合在下盖上并通过钛合金锁紧螺丝与下盖螺纹连接,所述上盖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碳化硅喷嘴,所述碳化硅喷嘴贯穿上盖的侧壁并突出于上盖的内壁。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合金耐磨盘和碳化硅喷嘴,所述下盖包括底盘和竖直设置在底盘中心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竖直设有通孔,所述合金耐磨盘套接在凸台的外侧且底部与底盘接触,所述合金耐磨盘的外壁为从上到下逐渐变宽的曲线,所述凸台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将合金耐磨盘固定在下盖上,所述上盖的底部开口,上部中心处设有供凸台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大于凸台的直径,所述上盖自上而下盖合在下盖上并通过钛合金锁紧螺丝与下盖螺纹连接,所述上盖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碳化硅喷嘴,所述碳化硅喷嘴贯穿上盖的侧壁并突出于上盖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喷嘴的外围套装有喷嘴套,所述碳化硅喷嘴通过喷嘴套卡接在上盖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套与上盖外壁接触的一端直径减小形成插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外壁上设有与插条相对应的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喷嘴的直径由雾化盘内到外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耐磨盘与凸台的连接处设有第一O型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耐磨盘的底部外圈与底盘的连接处设有第二O型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耐磨盘与上盖的连接处设有第三O型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套与上盖的连接处设有第四O型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多采用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系统中雾化盘是关键部件,脱硫效果取决于雾化程度。传统高速旋转雾化盘多为18~20个垫块式,因雾化盘出口多,而造成旋转雾化面积小于反应塔内截面积,反应和干燥不充分,生产效率低;且在100m\/S的线速度下降浆液分离为雾滴,对雾化盘内壁磨损严重,频繁维修更换,生产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上盖、下盖、合金耐磨盘和碳化硅喷嘴,所述下盖包括底盘和竖直设置在底盘中心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竖直设有通孔,所述合金耐磨盘套接在凸台的外侧且底部与底盘接触,所述合金耐磨盘的外壁为从上到下逐渐变宽的曲线,所述凸台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将合金耐磨盘固定在下盖上,所述上盖的底部开口,上部中心处设有供凸台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大于凸台的直径,所述上盖自上而下盖合在下盖上并通过钛合金锁紧螺丝与下盖螺纹连接,所述上盖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碳化硅喷嘴,所述碳化硅喷嘴贯穿上盖的侧壁并突出于上盖的内壁。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碳化硅喷嘴的外围套装有喷嘴套,所述碳化硅喷嘴通过喷嘴套卡接在上盖的侧壁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喷嘴套与上盖外壁接触的一端直径减小形成插条。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上盖的外壁上设有与插条相对应的卡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碳化硅喷嘴的直径由雾化盘内到外逐渐减小。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合金耐磨盘与凸台的连接处设有第一O型圈。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合金耐磨盘的底部外圈与底盘的连接处设有第二O型圈。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合金耐磨盘与上盖的连接处设有第三O型圈。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喷嘴套与上盖的连接处设有第四O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合金耐磨盘的外壁为从上到下逐渐变宽的曲线,提高浆液流速,增大浆液在雾化盘内的压力,同等转速下,增大雾化效果和面积;
2、本实用新型喷嘴材料为非金属陶瓷,比重轻,磨损后不会影响雾化盘的整体平衡;
3、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凸出于上盖内壁是将雾化盘在高速旋转时,始终有一层浆液附着在雾化盘内壁上,从而减少浆液对内壁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碳化硅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盖;2、下盖;3、合金耐磨盘;4、碳化硅喷嘴;5、底盘;6、凸台;7、固定螺母;8、钛合金锁紧螺丝;9、喷嘴套;10、第一O型圈;11、第二O型圈;12、第三O型圈;13、第四O型圈;14、插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高速旋转耐磨雾化盘,包括上盖1、下盖2、合金耐磨盘3和碳化硅喷嘴4,下盖2包括底盘5和竖直设置在底盘5中心的凸台6,凸台6的中心竖直设有通孔,供主轴连接,合金耐磨盘3套接在凸台6的外侧且底部与底盘5接触,合金耐磨盘3防止下盖2被浆液磨损,合金耐磨盘3的外壁为从上到下逐渐变宽的曲线,提高浆液流速,增大浆液在雾化盘内的压力,从而使浆液经雾化盘是同时喷射并分离为雾滴,同等转速下,增大雾化效果和面积。凸台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7将合金耐磨盘3固定在下盖2上,上盖1的底部开口,上部中心处设有供凸台6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大于凸台6的直径,上盖1自上而下盖合在下盖2上并通过钛合金锁紧螺丝8与下盖2螺纹连接,上盖1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碳化硅喷嘴4,碳化硅喷嘴4为非金属陶瓷,比重轻,磨损后不会影响雾化盘的整体平衡;碳化硅喷嘴4贯穿上盖1的侧壁并突出于上盖1的内壁,雾化盘在高速旋转时,始终有一层浆液附着在雾化盘内壁上,从而减少浆液对内壁的磨损。钛合金锁紧螺丝8设置在碳化硅喷嘴4之间的间隔处,贯穿底盘5并穿进上盖1的侧壁内。
碳化硅喷嘴4的外围套装有喷嘴套9,碳化硅喷嘴4通过喷嘴套9卡接在上盖1的侧壁上。上盖1的侧壁上设有供碳化硅喷嘴4卡接的通孔,喷嘴套9与上盖1的连接处设有第四O型圈13,起到密封作用和增加紧固喷嘴套9与上盖1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喷嘴套9与上盖1外壁接触的一端直径减小形成插条14。上盖1的外壁上设有与插条14相对应的卡口。插条14插进卡口内卡住,使碳化硅喷嘴4在雾化盘高速旋转下不会脱离雾化盘向外飞出。
碳化硅喷嘴4的直径由雾化盘内到外逐渐减小,插进上盖1的通孔内,由于雾化盘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碳化硅喷嘴4会随着离心力向外移动,只会越来越紧不会脱离雾化盘。
合金耐磨盘3与凸台6的连接处设有第一O型圈10。合金耐磨盘3的底部外圈与底盘5的连接处设有第二O型圈11。合金耐磨盘3与上盖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O型圈12。第一O型圈10、第二O型圈11、第三O型圈12均起到密封和增大部件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5113.7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14751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01D53/80
专利分类号:B01D53/80;B01D53/48;B05B3/1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北京博创惠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博创惠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安宁庄东路18号7号楼四层419
发明人:俞春龙
第一发明人:俞春龙
当前权利人:北京博创惠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春荣
代理机构:12235
代理机构编号:天津睿禾唯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耐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