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102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行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对疑似胎儿肢体畸形者则根据不同位置行三维超声检查,最终以终止妊娠或出生后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102例受检产妇中,经终止妊娠或出生后结果得出肢体畸形共39例,共计83处,三维超声在畸形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78%,二维超声在畸形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7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后行三维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胎儿肢体畸形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肢体畸形;诊断符合率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121-02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及优生优育意识提高,产前畸形筛查已成为产前检查中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同时也深受广大孕妇的重视。肢体畸形是胎儿先天性畸形中的常见类型,主要因胎儿骨骼系统发育异常所致,据数据统计,其发生率约占胎儿畸形的25%左右,且近年来有明显的增长[1-2]。孕产妇在产检中常通过胎儿畸形筛查来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出生质量,但胎儿畸形症状复杂,类型繁多,加之受母体及胎儿自身因素影响,不同的检查方法其结果常具有一定的差异性[3]。以往临床常利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但漏诊率较高,为此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102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探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102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均为单胎妊娠,孕妇自愿接受超声检查,孕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33±4.67)岁,孕周19~33周,平均孕周(24.76±3.58)周。

1.2方法

选择美国GE公司Voluson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维、三维探头频率分别为2.0~5.5MHz及4.0~8.0MHz。嘱孕妇取仰卧位,先采用常规的二维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查,利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观察胎儿肢体情况,沿各肢体长轴自肢体近端开始扫查直至最末端终止,判断肢体是否存在长骨缺如、数目、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及活动异常等,并同时对其短轴切面进行追踪扫查,对于发现肢体异常者则采用三维探头,通过调整图片的灰度、大小及探头角度等参数以获取清晰的三维图像,启动扫查程序,对异常区域进行三维成像,必要时嘱孕妇变换体位,尽量增加兴趣区前方的羊水量。最终由2名资深的超声科医师共同阅片给出诊断结果。所有受检者均经引产或随访分娩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独立样本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终止妊娠或出生后结果分析

在102例受检产妇中,经终止妊娠或出生后结果得出肢体畸形共39例,共计83处,其中远端肢体48处,中段肢体16处,近段肢体19处。

2.2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三维超声在畸形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78%,二维超声在畸形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7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n,%)

3.讨论

据数据统计,我国每年伴有出生缺陷的患儿高达100万例以上,其中肢体畸形约占1/500,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4]。在常规的超声检查中,尽管在近段肢体畸形中的检出率高,但在中远段畸形中的检出率常不理想,漏诊率较高。究其原因,胎儿在宫内肢体无固定姿势,且易受羊水、孕周、头围、躯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难以对胎儿四肢进行全面、系统的扫查。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主要是将肢体分为近、中、远3段并对每一节段由近致远依次按顺序进行连续追踪扫查[5]。而三维超声成像则是将二维数据叠加后以三维形象清晰的展示胎儿的肢体情况,主要用于显示胎儿肢体的表面形态及空间关系,在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后对发现肢体异常者在采用三维超声可有效观察胎儿肢体远端运动及手足等姿势异常情况,从而预估畸形程度,提高诊断符合率[6]。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维超声在畸形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78%,二维超声在畸形中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7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筛查后行三维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胎儿肢体畸形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波芸,刘新.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131-132.

[2]曹文海.二维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5):649-650.

[3]陈静,蒋华景,杨春桃.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手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7,38(1):32-34.

[4]张波芸,刘新.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131-132.

[5]邢虎,张歆,赵峰,等.二维联合三维彩超在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2):63-65.

[6]严稳开,周静.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3):90-93.

标签:;  ;  ;  

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