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探讨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探讨

天津振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5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也呈现出不断增多的态势,因此,堤防护岸工程也愈发显得重要起来,关于堤防护岸的相关问题也给我国的水利事业带来了许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导致众多水利项目的真正作用难以完全发挥。因而,有必要针对当前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也正是由于堤防护岸的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对其高度重视。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当中河道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排水疏通以及抵御洪水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长期性的水土冲刷侵蚀的影响,河道依旧时常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因此需要开展相关的措施手段来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以此达到保障河道稳定的效果。随着这些年来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河道堤防护岸施工项目也在不断增多,由此对相应施工技术的运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对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继续加强认识,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后续的水利工程施工当中运用的更好。

1河道堤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手段滞后

当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措施比较落后。堤防护岸管理很大部分都是采取建设与审批以及违法处理等方式为主,对于巡查维修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而其中所涉及到的管理部门的数量较多,其中就包含了环保与城建以及水利还有渔业等众多部门,所以经常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此外,我国在公共设施的监控方面,技术水平依然处于落后阶段,没有良好的监控措施,所以可供应的信息化管理措施非常有限。

1.2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我国针对河道管理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然而对法规的宣传力度不足使得人们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依然有大量的管理人员对河道堤防护岸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较浅。法律意识的淡薄是堤防破坏行为频发的重要因素。此外上级领导对河道堤防护岸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对破坏堤防行为的惩罚力度较轻,这也是造成对河道堤防护岸管理不重视的重要因素。

1.3隐患修复不及时

堤防护岸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位较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裂缝与孔洞的情况,然而针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修复,则会导致河岸决堤的情况发生。一般来讲,这种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2河流崩岸的形式与成因

在河床演变过程中,水流会不断地对河岸产生冲刷和侵蚀作用,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即崩岸。崩岸可分为滑落式崩岸和倾倒式崩岸两种。滑落式崩岸主要以剪切力破坏为主,通常表现为窝崩和溜崩。而倾倒式崩岸则以拉裂破坏为主,表现为条崩及洗崩。崩岸原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其内在因素主要是地质条件较差,土质疏松,其外在因素主要是由于水流条件所导致的。

3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3.1河道堤防技术

(1)材料的选择

在河道堤防技术中,前期的准备是关键一步,其中土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土料的选择往往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时间的消耗等都会有很大影响,它是整个工程的基石,是支撑整个工程的重要基础。对于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防渗透性一定要强,因为长期和水接触,如果防渗透差的话,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选取材料的时候,应该把该因素考虑进去。第二,地理位置越近越好,采用就近原理,这个就需要前期进行规划,按照图纸固定执行,充分保证材料的质量,这样整个堤防工程的安全性才能得到保证。

(2)堤身填筑

首先,对堤身进行清理,使其处于干净状态,清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面、铺盖和堤身,在保证堤身安全的基础上将堤身培厚加高,将其压实,使其处于平整状态,将周围所用杂物清理干净,达到符合设计要求。其次,在填筑的过程中,若地面处于凹凸不平状态,需要对其进行水平分层,根据从低到高的方式对其进行分层填筑,避免在倾坡中铺填,若采用人工方式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确定的工程长度进行更改,或使用分段作业。通常情况下,机械作业的最佳工段为100米,若在碾压的过程中出现界沟,应对其进行搭接,根据设计的图纸实施分层填筑,在土料选用的过程中应保证较高的含水量,根据工程进度进行操作。最后,稳定性在压实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需要先确定碾压参数,在此基础上实施碾压作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土料含水量最高为3%,最低为1%,为了避免出现碾压力度过大和漏压的情况,可使用20-40%的洒水量。

3.2河道护岸技术

(1)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修建各种形式的河坝,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过多的水流和堤岸隔离,这样不仅可以长期维持河道,同时当洪水侵蚀的时候,还可以起到预防和保护作用,将损失降到最低。坝式护岸技术主要是运用在一些河流比较急且洪水比较常见的流域,因此在河道护岸中可以采用该方式进行,从而达到护岸的作用。

(2)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即为由岸堤处修筑出竖直性的陡坡挡墙,此类护岸技术会被普遍应用到海岸防护亦或是城区河流当中,特别是在堤外无滩、河道狭窄位置的堤段,在受制于地形因素的限制较易遭受水流冲击的位置也大量应用此种技术。通常情况下挡墙分成扶壁式挡墙、重力式挡墙和悬臂式挡墙等形式。在临近水面的一侧大都选用直立式挡墙,为了降低工程量,需尽可能的将护岸断面缩小,但前提条件是要确保其稳定度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大多数情况下,所建构墙体的材料必须要能够符合于堤岸稳定性和耐冲刷的特性,采用浆砌石、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同时要求墙基还应嵌入到堤岸护脚内一定深度。

(3)坡式护岸

所谓的坡式护岸指的是顺着岸坡和坡脚,让抗冲材料在一定范围之内覆盖,这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护岸形式,这种护岸形式通常不会对河床边界相关条件以及水流条件造成巨大影响。在坡式护岸中,护脚工程是其中的关键,也是护岸工程重要根基。决定护岸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护脚工程是否稳固。护脚工程以及建筑材料的质量都应有所保障,其不仅要能够起到抵御水流冲刷以及推移质磨损的作用,还需具备相应的整体性,能够适应河床的变形,同时也要具备在水下的防腐朽性,让水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拋石护脚是一种主要的平顺坡式护岸技术,这项技术适合在枯水期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且完成关于抛石船的位置设计。另外,抛石工作需要从上游往下游按照渐进顺序来进行,先点再线,从远至近,自下而上的分层进行抛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的建设技术正在慢慢的走向科技化,这样的发展趋势改变了我国的河道建设,不仅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还增强了河道的防护能力,也让今后的河道问题减到最低。为了满足当代需求,提高河道堤防护岸的建设技术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存在问题和具体技术内容上从两方面对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辛暖.浅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24.

[2]王立志.刍议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224.

[3]杨普锋.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的相关施工技术探讨[J].广东科技,2014,23(02):89+52.

[4]雷发志.浅谈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196.

标签:;  ;  ;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