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论文和设计-李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防压气垫包括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横向排列构成的上半部和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纵向排列构成的下半部,上半部和下半部固定连接,且上半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充气支撑软管的下方均固定设置辅助翻身气囊,辅助翻身气囊和每条充气支撑软管均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微型气泵,且每条充气支撑软管在充盈的状态下侧剖面呈凹字型,使充气支撑软管的表面形成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内间隔填充吸湿性棉布条。本实用新型的防压气垫利于患者身下透气,且能够及时排湿,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同时减轻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压气垫包括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横向排列构成的上半部和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纵向排列构成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半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充气支撑软管的下方均固定设置辅助翻身气囊,所述辅助翻身气囊和每条所述充气支撑软管均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微型气泵,且每条所述充气支撑软管在充盈的状态下侧剖面呈凹字型,使充气支撑软管的表面形成条形凹槽,且所述条形凹槽内间隔填充吸湿性棉布条。

设计方案

1.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压气垫包括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横向排列构成的上半部和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纵向排列构成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半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充气支撑软管的下方均固定设置辅助翻身气囊,所述辅助翻身气囊和每条所述充气支撑软管均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微型气泵,且每条所述充气支撑软管在充盈的状态下侧剖面呈凹字型,使充气支撑软管的表面形成条形凹槽,且所述条形凹槽内间隔填充吸湿性棉布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部包括相互分离的左下肢部和右下肢部,且所述左下肢部和右下肢部的充气支撑软管的下方均固定设置高度调节气囊,所述高度调节气囊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微型气泵,用于对左侧部和右侧部进行抬起或者放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支撑软管、辅助翻身气囊和高度调节气囊上均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孔塞。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微型气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气泵的启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部被所述辅助翻身气囊抬起后与水平度呈30-40°夹角;所述右侧部被所述辅助翻身气囊抬起后与水平度呈30-40°夹角。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

背景技术

对于医院或家庭重症病人以及消瘦长期卧床不起行动移动不便的病人,极易引起压疮的发生,病人如果长期卧床休息,医院一般会采用充气垫,如防压疮气垫床等固定在病人的腰部下方以防止出现压疮现象。防压疮气垫床其整个组成为床身与气泵两大部分,其中床身就是使用专用的材质制成的一张具有特殊结构的充气垫,而气泵和床身通过充气通道连接,通过充气通道,气泵持续性充气,让身体局部受压面机扩大而分散压力,让血液流通顺畅,皮肤正常供氧,是有效预防压疮和帮助压疮治疗的医疗辅助用具,适合长期卧床的病人。而现有的防压气垫往往在使用时间较长时,存在不透气的问题,而患者身下不透气,同时又出汗较多时,身下的防压气垫不能有效的进行吸湿,另外,现有的环圈状气垫虽然能够透气,但是气垫本身与患者身体的接触面积较小,长时间使用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所述防压气垫包括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横向排列构成的上半部和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纵向排列构成的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半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充气支撑软管的下方均固定设置辅助翻身气囊,所述辅助翻身气囊和每条所述充气支撑软管均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微型气泵,且每条所述充气支撑软管在充盈的状态下侧剖面呈凹字型,使充气支撑软管的表面形成条形凹槽,且所述条形凹槽内间隔填充吸湿性棉布条。

进一步地,所述下半部包括相互分离的左下肢部和右下肢部,且所述左下肢部和右下肢部的充气支撑软管的下方均固定设置高度调节气囊,所述高度调节气囊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微型气泵,用于对左侧部和右侧部进行抬起或者放下。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支撑软管、辅助翻身气囊和高度调节气囊上均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孔塞。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微型气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气泵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部被所述辅助翻身气囊抬起后与水平度呈30-40°夹角;所述右侧部被所述辅助翻身气囊抬起后与水平度呈30-40°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针对现有的防压气垫不透气,且长时间使用后患者身下出汗又不能及时排湿的问题,设置了充气软管充盈状态下表面形成条形凹槽的结构,利于患者身下透气,且吸湿性棉布条能够及时排湿,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另外,辅助翻身气囊还能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上述防压气垫包括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1横向排列构成的上半部和由若干条充气支撑软管1纵向排列构成的下半部,上半部和下半部固定连接,且上述上半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左侧部101和右侧部102,左侧部101和右侧部102的充气支撑软管1的下方均固定设置辅助翻身气囊4,辅助翻身气囊4和每条上述充气支撑软管1均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微型气泵(图中未示出),具体地,上述辅助翻身气囊4和充气支撑软管1分别连接不同的微型气泵,采用不同的充气管路控制。且每条上述充气支撑软管1在充盈的状态下侧剖面呈凹字型,使充气支撑软管1的表面形成条形凹槽2,且条形凹槽2内间隔填充吸湿性棉布条3。上述充气支撑软管1的形状特征,不仅能够满足患者身下透气,且吸湿性棉布条3间隔填充在条形凹槽2内,不需要每个凹槽均填充吸湿性棉布条3,一方面保证透气,另一方面能够及时排湿,防止患者身下出汗过多。另外,现有技术中,有防压气垫的表面呈波浪形,同样是为了便于患者身下透气,但是波浪形的表面患者长时间使用后并不舒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条形凹槽2能够满足患者的舒适性要求,而且能够保证透气吸湿排汗。

对于一些重症患者,经常需要翻身擦洗,上述辅助翻身气囊4在使用时,可以对一侧的辅助翻身气囊4充气,将患者的一侧抬起,辅助患者翻身,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另外,上述下半部包括相互分离的左下肢部103和右下肢部104,且左下肢部103和右下肢部104的充气支撑软管1的下方均固定设置高度调节气囊5,上述高度调节气囊5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微型气泵,用于对左下肢部103和右下肢部104进行抬起或者放下。通过高度调节气囊5,能够辅助患者将一侧的肢体抬起或者放下,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当需要抬高一侧患肢时,将这一侧的充气支撑软管1下方的高度调节气囊5充气,从而将这侧的患肢抬起。

上述充气支撑软管1、辅助翻身气囊4和高度调节气囊5上均设置排气孔,排气孔上设置孔塞,用于不使用时排气后收纳。另外,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上述微型气泵连接,用于控制上述微型气泵的启闭。上述控制器分别控制上述充气支撑软管1、辅助翻身气囊4和高度调节气囊5充气,此控制电路部分均输常规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的,上述左侧部101被辅助翻身气囊4抬起后与水平度呈30-40°夹角;上述右侧部102被辅助翻身气囊4抬起后与水平度呈30-40°夹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4878.8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751475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A61G7/075

专利分类号:A61G7/075;A61G7/057

范畴分类: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申请人地址: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发明人:李欣;谭梦佳

第一发明人:李欣

当前权利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代理人:朱玲

代理机构:61242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卧床患者支撑防压气垫论文和设计-李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