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论矛盾同一性理论与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论文

王 敏:论矛盾同一性理论与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论文

摘要:在不同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矛盾同一性理论,来看待和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同一性理论成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毛泽东对矛盾的同一性原理的运用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没有坦途,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要解决好国内矛盾,在国际上要正确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关键词:矛盾;同一性;毛泽东;乐观主义精神

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身上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各种困难时刻,他带领全党从一个又一个困难中走出来,使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无论情况有多危急,毛泽东始终不乱阵脚,具有闲庭信步的从容气度。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曾鼓舞了无数革命战友,邓小平曾经说,没有毛主席,我们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那么,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何而来?仔细研读毛泽东的著作,我们发现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源于他对矛盾同一性原理的运用。

JDR-30DB绞车可用于3000 m深地热井(水井)施工,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可挡内无级调速,电机具有悬停和过载功能,提升能力强;采用电气化控制,安全防护措施多;具备自动送钻技术,降低了绞车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环境舒适程度。该绞车性能特点体现了“安全、先进、可靠、环保、智能”的设计原则,既能满足深孔地热井施工的需求,也可用于水井、煤层气、页岩气、油气井施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何谓矛盾同一性理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内容,它主要是讲事物如何联系变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理论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或相互渗透的性质和趋势,表现了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内在统一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相互分离或互相批评的性质和趋势。毛泽东一贯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境况处在劣势时,他尤其常用矛盾同一性理论来分析事物的转化问题,使他面对困难时总是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写道:“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1]330“客观事物中矛盾着的诸方面的统一或同一性,本来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东西,一切矛盾都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这种情况,反映在人们的思想里,就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1]330对毛泽东来说,矛盾的同一性理论成为指导革命与建设的方法,因为它有着弱能转化成强、差能转化成好的内涵,这一理论内涵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饱受欺辱的中华民族和人民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二、在不同时期毛泽东对矛盾同一性理论的运用

毛泽东在后来漫长的革命与建设岁月中,始终用这一理论来看待中国革命与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基础。

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我们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是相反的对照。规定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1]450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运用矛盾同一性理论指出了中日两个交战国强弱转化的条件,得出了中国这个弱国最后必然胜利的预言。当时国统区却普遍流传着中国武器不如人,中国人的精神不如日本人,中国必败的言论!包括国民党的副总裁汪精卫后来直接投降日本人,当了可耻的汉奸。毛泽东这个预言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对中国人具有非凡的激励作用,对中国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事实证明,毛泽东的预言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截至2018年8月,天红镇16-59岁应参保人数为10482人,已参保人数为5651人,参保率为53.9%,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前进的道路没有坦途。今天,我们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在国际舞台上,美国对我国实行的“贸易战”正在进行,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台湾当局的“台独”势力如跳梁小丑轮番表演;国内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社会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阵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是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我们必须以谨慎务实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越是面临困难,我们在精神上越要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越是困难,我们越要正本清源,不忘初心,这是我们克服困难的法宝。

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处处体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中。从他的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能够迎战任何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越是在革命的低谷中,毛泽东愈展现出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如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这首词:“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首词记叙了会昌登山这件事,在叙述中结合着写景。开头记述动身的时间是清晨,而同时也就描写了晨景。接着叙述登山的经过,同时也是描写所见的景象。词的上阕写登山时的感受,寄景抒怀,下阕写登山后的眺望,寄情于景。这首词写于1934年,写此词时,中央苏区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不得不突围长征的前夕,毛泽东领导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守不住了,毛泽东本人也受到排挤,但他仍然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泰然面对自己的处境,毫无个人得失之心和愤懑牢骚情绪。通过“风景这边独好”的优美诗句,一个胸襟坦荡,气度恢宏,对革命事业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充满坚定信心的革命领袖形象跃然纸上。通过这首词,我们读出了志气,读出了信念。我们从毛泽东的诗词中能读到对一切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对一切反动派的藐视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期许。毛泽东无论从理论认知上,还是从行为实践上,均是矛盾同一性理论的坚定践行者。

三、矛盾同一性理论实际运用中的条件性

式中,Io(t)为初始光强度,α(ν)为频率ν处介质的光吸收系数,L为气体吸收路径长度,C为气体浓度。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样以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他指出:“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都不高。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并不坏。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2]44毛泽东通过矛盾同一性理论的运用来鼓舞新中国的建设者们,为新中国描绘美好的明天。毛泽东的描述形象生动,脍炙人口,对新中国的建设者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毛泽东还说:“根据我们几十年的经验,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果然都被克服下去了。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无论在自然界和社会上,一切新生力量,就其性质来说,从来就是不可战胜的。而一切旧势力,不管它们的数量如何庞大,总是要被消灭的。因此,我们可以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乐观主义。这种乐观主义是有科学根据的。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客观规律,少犯些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一定能够到达目的的。”[3]393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一方面持有乐观主义的态度,另一方面,却又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态度。

四、矛盾同一性理论与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社会价值

毛泽东不但用矛盾同一性来分析事物,指出坏事能变好事、弱者能胜强敌,以一种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看待一切艰难困苦,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革命斗争中他常常身先示范来践行这一理论。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经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当时,陕北的生活条件极端艰苦,与敌周旋的环境极其险恶,毛泽东和党中央坚持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他从容地指挥着西北和全国各个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作战行动。毛泽东的这一行动不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的斗争意志和胜利信心,还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队,成功地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给各解放区提供了经验,为全国的提前解放奠定了基础。在陕北周旋整整一年后,1948年3月23日,在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毛泽东才率领中共中央离开陕北,前往河北平山西柏坡。同年4月21日,延安也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毛泽东之所以能在陕北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保持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恰恰是因为他对矛盾同一性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对党与陕北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坚定信心。

矛盾同一性理论对处在艰苦革命斗争中的中国共产党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因为矛盾同一性理论内含着差变好、弱变强的动态转化功能,这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犹如大海航行中的灯塔一样重要,信仰矛盾同一论就等同于信仰光明一定会来到,最后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正如毛泽东所说:“所谓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矛盾是现实的矛盾,具体的矛盾,而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1]330但矛盾同一性理论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矛盾同一性的转化不是自发的,必须得付出艰苦的努力。得尊重客观条件,如果不注重客观条件,盲目乐观就会造成轻信和大意,必然会造成失败的结果。如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年代能够根据客观条件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革命条件的有利转化,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快过急的社会主义改造现象,在“大跃进”中同样如此,急于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不注意尊重客观条件,主观想象绝不能代替现实条件,结果欲速则不达,给党和国家的工作带来灾难。其次,矛盾同一论理论也暗含着好能转化成坏,美能转化成丑的理论。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对这一理论的描述,但对未来事物的过于担心,当事情的变化还没有完全呈现出来的时候就未雨绸缪,会导致以偏概全,导致偏颇。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毛泽东习惯性的判定为阶级矛盾的再现,实际上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水平还未掌握造成的。对未来的过度担忧,造成毛泽东将国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改变为文化大革命,结果对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巨大破坏。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理论的习惯性思维导致,另一方面也是矛盾同一性理论在起作用,他陷入对未来的过度担忧之中,担心资产阶级复辟。这就提示我们,真理是相对的,矛盾同一性理论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面对困难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客观条件的具体现实性,要在实际工作中,为弱转化为强、差转化为好做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才有可能实现转化。

首先,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要牢记毛泽东的矛盾同一性规律,越是情况糟糕,越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舆论领导权,相信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以美国的贸易战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要解决好国内矛盾。外部情况越复杂,越需要我们把内部矛盾解决好,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励精图治,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和“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的构建,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扶贫济困、化解各种金融风险等工作的全面完成,总之,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国内环境是解决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再次,正确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毛泽东说:“我们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是从战略上来说的。从每一局部来说,要重视它。现在美国强大,但从广大范围、从全体、从长远考虑,它不得人心,它的政策人家不喜欢,它压迫剥削人民。出于这一点,老虎一定要死。因此不可怕,可以轻视它。但是,美国现在还有力量,每年产一亿多吨钢,到处打人。因此还要跟它作斗争。要用力斗,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地争夺。这就需要时间。”[2]73-74毛泽东的这段话虽然写于1956年,但放在今天依然有可借鉴性,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战略,通过贸易和高科技封锁的手段对我国进行打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美国的斗争,这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最后完成,既要重视立场,也要重视方法。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完成,我们必须维护国家利益,但在对美斗争的方法上,既不能回到冷战时期,也不能一概忍让,斗而不破,有力有理有节的斗争策略依然有时效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在艰难困苦面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自乱阵脚,也不妄自菲薄,沉着应对我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同样伟大的事业,但凡伟大事业都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完成的,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此,我们要常常温故一下毛泽东著作,学习毛泽东思想,体会他老人家身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始终坚持“四个自信”,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碍我们前行的脚步!

Will a single brand store be the gravedigger for the franchise? 1 58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9)04-0029-03

收稿日期:2018-12-25

作者简介:王敏(1974—),女,河南信阳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薛明珠】

标签:;  ;  ;  ;  ;  ;  ;  ;  ;  ;  ;  ;  ;  ;  ;  

王 敏:论矛盾同一性理论与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