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冲刷论文_章广越,谈广鸣,舒彩文,陈鹏,冯志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力冲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坝,水力,透水,桥墩,插板,间距,护岸。

水力冲刷论文文献综述

章广越,谈广鸣,舒彩文,陈鹏,冯志勇[1](2019)在《复杂水力冲刷下河槽与航道等级提升后的航槽衔接方法——以武汉河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河段为长江中下游16个第一类重点整治河段之一,水力冲刷条件复杂.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叁峡建库前后的来水来沙变化,并进行河道与航道演变分析,再依据已有航道整治工程实践经验,系统总结出提升航道等级必须要因势利导、相机实施整治工程,复杂水力冲刷下河槽与航道等级提升后的航槽衔接方法分为防护型衔接和建设型衔接2类.防护型衔接主要分为守护现有底坡边滩和稳定改善汊道航槽状态2种衔接措施,建设型衔接主要分为塞支强干、维持一汊通航和控导汊道分流、选择2汊通航2种衔接措施.(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朱崇林,雷孝章,符文熹,叶飞[2](2019)在《含贯通裂缝的软弱夹层受水力冲刷破坏的水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流对含贯通裂缝软弱夹层的冲刷效应,对含贯通裂缝的软弱夹层建立了无限延伸的径流-渗流耦合水力冲刷模型。该模型用Navier-Stokes方程描述裂缝通道中的裂缝水流,用Brinkman-extended Darcy方程描述软弱夹层中岩土体渗流,然后根据不同介质交界面处流速相等及剪应力连续的边界条件来推求各个介质中的流速分布。根据土颗粒起动破坏时的流速与土颗粒受力的数学关系,推导出裂缝底部土颗粒起动时的临界起动速度;考虑底部土颗粒受水流冲刷时的摩阻效应,结合径流-渗流耦合水力冲刷模型,得出裂缝通道底部的土颗粒受水流冲刷破坏时的临界水深。分析表明,临界水深随着颗粒的重度和颗粒间的黏聚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裂缝通道的坡度、岩土体的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2期)

常平,李晓丽,李明玉,陈溯航,邬尚贇[3](2019)在《砒砂岩坡面薄层水流水力冲刷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利用室内变坡度水槽,选取5种(5°,10°,15°,25°,35°)坡度和5种(280,420,550,650,900 L/h)流量进行25组迭加组合模拟室内薄层水流冲刷试验.结果表明:坡度一定时,冲蚀率随流量递增,增长幅度受坡度影响,在15°~35°存在着临界坡度值;无降雨条件下小于临界坡度时,冲蚀率与能坡之间满足多项式关系;冲蚀过程中坡面薄层水流流态属于层流中的急流,冲蚀细沟的产生与水流弗罗德数和雷诺数有关;小于10°时,水流剪切应力和水流功率不受流量的影响,小于420 L/h时,坡度的影响也并不是特别明显,坡度对流速的影响大于流量的影响,这导致了坡度对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更大;单宽流量与能坡对冲蚀率的影响较大,并建立了冲蚀率的拟合模型,此模型可以满足砒砂岩大角度的冲刷.(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玉宝,潘毅,徐振山,陈永平,许春阳[4](2017)在《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抗水力冲刷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现浇型生态混凝土等新型的生态型护坡逐渐取代传统混凝土护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坡方式,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抗水力冲刷性能缺少实验数据的支撑。根据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制作了叁种不同厚度的现浇生态混凝土样本,采用专用的实验仪器研究其在高速明渠流作用下的抗水力冲刷性能。结果表明:边界效应对生态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影响很大。在处理好边界效应的情况下,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护岸在高速明渠流的作用下,水力淘刷现象不明显,下覆土体表面基本保存平整,土体高程下降微小(0.1 mm)。因此,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有着很好的抵抗高速水流(本研究最大流速达到6.11 m/s)冲刷的能力,在水利护岸工程中可以代替传统护岸和预制生态混凝土护岸进行应用。(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7年11期)

牟献友,王丹,冀鸿兰,李春江,乔春林[5](2017)在《环翼式防冲板对圆端形桥墩局部冲刷试验及水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桥墩冲刷防护措施的局限性,引入新型防冲装置-环翼式防冲板,对圆端形桥墩冲刷进行防护,通过减小下降水流改变桥墩周围水流结构,主动降低了下降水流对桥墩的冲刷。为探究环翼式防冲板对圆端形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作用,采用3种比例圆端形桥墩、3种环翼式防冲板安装位置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对圆端形桥墩周围的冲坑特征、垂向流速、垂向紊动强度、紊动切应力等水力要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装环翼式防冲板后,3种圆端形桥墩冲刷程度均减小,中圆端形桥墩冲刷减小幅度最大,冲坑体积减小率为30.0%;中圆端形桥墩安装环翼式防冲板后,墩前垂向流速减小为0.039m/s、垂向紊动强度减小为0.025m/s;防冲板上垂面紊动切应力增大,板下垂面紊动切应力减小。试验结果表明环翼式防冲板能够减小桥墩的局部冲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张凯,侍克斌,李玉建,吴福飞,王欣[6](2017)在《水力插板透水式双丁坝坝头局部冲刷优化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插板透水丁坝为一种新型丁坝,丁坝坝头局部冲刷严重危害丁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双丁坝是丁坝群的组成单元,合理的布置和设计双丁坝至关重要。在第一个丁坝布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丁坝间距及第二个丁坝的挑角、透水率、长度进行单因素试验,获得各单因素与第二个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回归方程,再从每组单因素试验结果中选择最佳试验水平,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单因素对第二个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影响为丁坝间距>丁坝长度>丁坝透水率>丁坝挑角。进而获得以减小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为目的的水力插板透水式双丁坝经济合理的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为丁坝间距90cm,第一、二个丁坝长度分别为30、25cm,第一、二个丁坝透水率为30%,第一、二个丁坝挑角为60°。(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7年08期)

李海彬,黄东,何书琴,李虎成,徐林春[7](2017)在《佛山高明大桥桥墩基础冲刷防护水力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采砂等人类活动影响,高明大桥附近河床下切幅度达10 m,威胁到大桥安全与稳定。该文在分析桥墩附近河床冲刷现状及床沙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桥址附近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结合经验公式进行桥墩局部冲刷水力计算,预测桥墩局部冲刷坑范围和趋势,据此提出桥墩抛石防护方案,包括防护范围、块石粒径、抛石厚度等。经汛后检测,冲刷防护措施效果较好,可为珠江叁角洲类似大桥冲刷防护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7年08期)

张凯,侍克斌,李玉建[8](2016)在《基于减小坝头局部冲刷的非淹没式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优化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寻找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减小坝头局部冲刷的最佳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文章在双丁坝布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第二、叁个丁坝的间距,第叁个丁坝的挑角、透水率、长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单因素与第叁个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回归方程。再从每组单因素试验结果中选择最佳试验水平,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单因素对第叁个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影响为:丁坝长度>丁坝间距>丁坝透水率>丁坝挑角。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减小坝头局部冲刷的最佳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第一个丁坝长度,第二个丁坝长度,第叁个丁坝长度与河宽的比值分别为0.25、0.21、0.21;第一个、第二个丁坝透水率为30%,第叁个丁坝透水率为20%;第一、二个丁坝间距与第一个丁坝长度的比值为3,第二、叁个丁坝间距与第二个丁坝长度的比值为2;第一个、第二个和第叁个丁坝挑角为60°。(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6年06期)

张凯,侍克斌,李玉建,吴福飞,王欣[9](2016)在《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头冲刷深度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的坝头局部冲刷严重影响着水力插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单因素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室内动床试验,探索了坝头冲刷坑深度与模型沙粒径、束窄度、流量、水力插板透水率、丁坝挑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模型沙粒径从0.058 mm至0.138 mm增大138%时,坝头冲刷坑深度从9.2 cm至5.7 cm减小38%;当丁坝束窄度从0.08至0.42增大425%时,坝头冲刷坑深度从5.3 cm至9.2 cm增大74%;当流量从10.28 L/s至16.03 L/s增大56%时,坝头冲刷坑深度从6.5 cm至9.6 cm增大48%;当水力插板透水率从0增大至80%时,坝头冲刷坑深度从8.9 cm至2.1cm减小76%;当挑角θ小于90°,从30°至90°增大200%时,坝头冲刷坑深度从6.5 cm至9.0 cm增大38%;当挑角θ等于90°时,坝头冲刷坑深度达到最大值;当挑角θ大于90°,从90°至150°增大67%时,坝头冲刷坑深度从9.0 cm至7.1 cm减小21%。详细分析了模型沙粒径、束窄度、流量、水力插板透水率、挑角的变化对坝头冲刷坑深度影响的机理。(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6年12期)

张凯,侍克斌,李玉建,吴福飞,王欣[10](2016)在《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减小坝头冲刷坑深度的最佳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通过改变流量、丁坝挑角、丁坝透水率、丁坝长度进行单因素影响试验,得出坝头冲刷坑深度与各单因素的回归方程。从每组单因素试验结果中选择最佳试验水平,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个单因素对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丁坝透水率、流量、丁坝长度、丁坝挑角;在一定流量条件下,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最佳布置方案的设计参数为丁坝透水率30%、丁坝长度30 cm、丁坝挑角60°。(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6年06期)

水力冲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水流对含贯通裂缝软弱夹层的冲刷效应,对含贯通裂缝的软弱夹层建立了无限延伸的径流-渗流耦合水力冲刷模型。该模型用Navier-Stokes方程描述裂缝通道中的裂缝水流,用Brinkman-extended Darcy方程描述软弱夹层中岩土体渗流,然后根据不同介质交界面处流速相等及剪应力连续的边界条件来推求各个介质中的流速分布。根据土颗粒起动破坏时的流速与土颗粒受力的数学关系,推导出裂缝底部土颗粒起动时的临界起动速度;考虑底部土颗粒受水流冲刷时的摩阻效应,结合径流-渗流耦合水力冲刷模型,得出裂缝通道底部的土颗粒受水流冲刷破坏时的临界水深。分析表明,临界水深随着颗粒的重度和颗粒间的黏聚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裂缝通道的坡度、岩土体的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力冲刷论文参考文献

[1].章广越,谈广鸣,舒彩文,陈鹏,冯志勇.复杂水力冲刷下河槽与航道等级提升后的航槽衔接方法——以武汉河段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2].朱崇林,雷孝章,符文熹,叶飞.含贯通裂缝的软弱夹层受水力冲刷破坏的水深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3].常平,李晓丽,李明玉,陈溯航,邬尚贇.砒砂岩坡面薄层水流水力冲刷特性试验研究[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9

[4].杨玉宝,潘毅,徐振山,陈永平,许春阳.现浇型生态混凝土护岸抗水力冲刷性能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

[5].牟献友,王丹,冀鸿兰,李春江,乔春林.环翼式防冲板对圆端形桥墩局部冲刷试验及水力特性[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

[6].张凯,侍克斌,李玉建,吴福飞,王欣.水力插板透水式双丁坝坝头局部冲刷优化试验[J].水电能源科学.2017

[7].李海彬,黄东,何书琴,李虎成,徐林春.佛山高明大桥桥墩基础冲刷防护水力数值模拟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7

[8].张凯,侍克斌,李玉建.基于减小坝头局部冲刷的非淹没式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优化试验[J].水道港口.2016

[9].张凯,侍克斌,李玉建,吴福飞,王欣.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头冲刷深度规律初探[J].人民黄河.2016

[10].张凯,侍克斌,李玉建,吴福飞,王欣.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模型试验[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6

论文知识图

土壤地下渗滤系统沿长度方向的水流通...叁、水力冲刷顶管法-图8.10-5 水力...江水位升降期基岩软弱结构面内地下水...排放钻孔布置剖面水力冲刷奎胡L布置图水力冲刷奎胡L布置图

标签:;  ;  ;  ;  ;  ;  ;  

水力冲刷论文_章广越,谈广鸣,舒彩文,陈鹏,冯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