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筛查法诊断儿童营养性贫血性质的研究

应用筛查法诊断儿童营养性贫血性质的研究

零陵区徐家井社区服务中心检验科425100

【摘要】目的:对筛查法在儿童营养性贫血性质中的诊断价值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应用筛查法对2050例儿童展开检查,将检出为营养性贫血的180例儿童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80例非贫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随后采用测定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以及血清中的叶酸(FA)、铁蛋白(SF)、维生素B12(VB12)的“经典法”对两组儿童展开检查,对比并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中,不同性质贫血患儿筛查法与经典法的诊断符合率:缺铁性诊断符合率为90.8%,大细胞性符合率为85.7%,混合性符合率为88.9%。此外,两组儿童的FEP、FA、SF等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筛查法来诊断营养性贫血时,测定的指标比较少,无需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简便且准确度高,可广泛应用在基层儿童群体的贫血调查及防治工作中。

【关键词】儿童营养性贫血;筛查法;诊断价值

营养性贫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造血原料出现供应不足,进而表现为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含量低于标准的一项血液系统疾病,发病人群以儿童为主。当贫血症状比较严重时,还会对儿童体格及智力发育造成不利影响[1]。因此,做好儿童的早期贫血调查及防治工作意义重大[2]。其中,筛查法指的是采用红细胞比积(PCV)、血红蛋白(Hb)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三项指标,来对儿童营养性贫血性质进行综合判定,基于此,本文就此种检查法在儿童营养性贫血性质中的诊断价值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应用筛查法对本县区2050例儿童展开贫血检查。其中,儿童的年龄为6个月至8岁不等,经常规体检,排除存在结核病、炎症、消化道系统疾病,以及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儿。将检出为营养性贫血的180例(男108例,女72例)儿童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80例((男112例,女68例))非贫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

1.2样品的采集与检测

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所有儿童左手无名指的静脉血,分别制备成血清与抗凝血。对血清中的FA、SF及VB12进行检测,对抗凝血中的FEP以及PCV、Hb、MCHC进行检测。

测定方法:采用超微量法测定PCV,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Hb,均测量三份平行样品,并计算出平均值。此外,采用放射免疫法将血清中的FA、SF及VB12测量出来,均测量双份平行样品,并计算出平均值。

1.3诊断标准

应用筛查法对营养性贫血的性质进行诊断时,标准如下:(1)当PCV处于正常水平,Hb比正常下限还要低时,为早期缺铁性贫血;(2)PCV比正常下限低,Hb处于正常水平,则为早期大细胞性贫血;(3)如果PCV与Hb均比正常下限要低,则可以MCHC为依据进行判定,MCHC在正常范围,也即0.322至0.371的范围内,为大细胞性贫血;在0.300至0.322范围内为混合性贫血,不足0.300为缺铁性贫血。经典法诊断标准则依据相关文献列在结果表2部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数据用百分比、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说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筛查法与经典法的诊断符合率

观察组中,不同性质贫血患儿筛查法与经典法的诊断符合率:缺铁性诊断符合率为90.8%,大细胞性符合率为85.7%,混合性符合率为88.9%。详见表1。

表1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

3.结论

筛查法主要是借助三种不同性质的贫血有着不同的发病机理,使得PCV及Hb出现不成比例的变化特点,来对儿童营养性贫血展开诊断的。①对于缺铁性贫血,在早期阶段,PCV处于正常状态,而Hb首先发生下降。当Hb进一步降低且缺铁不断加重时,则呈现出低色素性。②对于大细胞性贫血,当缺乏FA与VB12中的一种或两种时,首先会对红细胞的生成产生影响,使得PCV首先发生下降,Hb于早期可处于正常水平;当进一步缺乏FA与VB12时,Hb在PCV进一步下降以后,才会发生下降的情况,当二者是不成比例下降的,体现在MCHC变化上就是在正常范围内发生显著上移的情况,且呈现出正色素性。③当同时缺乏铁以及FA与VB12而导致混合性贫血时,首先PCV及Hb均下降,使得MCHC处于0.300至0.322的范围内,壁大细胞性贫血低而比缺铁性高,因而筛查法将其判定为混合性贫血[3]。

需要注意的是,筛查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实验中,有少部分混合性贫血患者在应用筛查法检查时,被误诊为缺铁性或大细胞性贫血。而对于诊断为大细胞性贫血的患儿,筛查法还不能区别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缺乏FA还是VB12,还是两者均有。

综上所述,采用筛查法来诊断营养性贫血时,测定的指标比较少,无需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简便且准确度高,可广泛应用在基层儿童群体的贫血调查及防治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赵玮婷,傅弦琴,杜兆辉.社区儿保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与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2):36-37.

[2]房洪英.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09):81-84.

[3]范公忍,熊锦华,孟丹,等.血清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06):890-892.

标签:;  ;  ;  

应用筛查法诊断儿童营养性贫血性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