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应对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失败应对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失败应对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方式,运动员,学生,乒乓球,网球,儿童期,大学生。

失败应对方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佳星[1](2019)在《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李伟编制的《竞赛失败应对方式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大学生部)足球比赛参赛队员进行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调查,并对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运动年限以及不同应对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足球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反应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2)不同运动年限的足球运动员在问题解决、回避与幻想方面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3)福建省足球运动员使用竞赛失败应对方式依次是回避与幻想、容忍与失助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决。(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9年03期)

蔡冠蓝[2](2016)在《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竞赛失败应对量表对河南省310名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训练年限及不同应对方式的选择使用程度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决叁个维度上不存在差异(P>0.05);在回避与幻想上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不同学习层次大学生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方面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问题解决和回避与幻想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3)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放叁个维度上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回避与幻想方面不存在差异(P>0.05)。(4)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于宣泄、回避与幻想、问题解决。(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于洪[3](2017)在《网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网球竞赛失败应对方式进行研究,从不同年龄、性别、运动等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运动员在回避幻想、情感求助与宣泄、容忍与失助性反应类型中分布比较均衡,不同年龄网球运动员所属的失败类型不同,22~24岁之间属于问题解决类型,18岁以下属于容忍与失助性反应类型;不同等级网球运动员在失败类型上存在着差异,健将级运动员属于问题解决类型,一二级运动员属于情感求助与宣泄、回避幻想、和容忍与失助性反应类型。(本文来源于《辽宁体育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于洪[4](2017)在《影响网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人口统计学、训练学、人格因素几方面对网球运动员的竞赛失败应对方式进行讨论,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发现男女运动员在竞赛失败后应对方式的选择不同,男运动员易冲动,女运动员更多的隐藏内心的情感。不同球龄和不同等级的影响因素是经验的累积。从人格因素考虑比赛失败有关的影响因素是个体应激程度、个体可控程度、情境可变性、个体对情境的主观理解及评价。(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蔡冠蓝[5](2016)在《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往往由于自身心理特点,在比赛中心理素质起伏较大,尤其是当面对失败的时候,懊恼、沮丧、不甘心等情绪出现频次较多,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应有一个良好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可以使学生迅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振作起来。对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后的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对于促进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来源于《青少年体育》期刊2016年10期)

林静[6](2016)在《小学高年级儿童失败感的来源、归因方式与应对倾向分析——基于南京市331名小学生书面报告的文本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的缘起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其年龄在10-11岁之间,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同时,小学高年级也是学生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重要转折时期。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来看,小学高年级正处在"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即将结束,而进入寻找自我同一性、面对角色混乱的青春期之际。儿童在整个小学阶段,都需要面对"勤奋对自卑"的危机。如果儿童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会以能力的美德离开这(本文来源于《大众心理学》期刊2016年10期)

王凯飞,黄昆,陈佳琦,吴英梅,郭建峰[7](2016)在《高校图书馆用户OPAC检索失败应对方式及启示——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意义]探讨高校用户使用图书馆OPAC系统遭遇检索失败时提问调整的应对方式。[方法 /过程]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收集并对OPAC日志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用户采取停止检索、平移、泛化、专指及混合方式调整应对失败的情况。[结果 /结论]仅有十分之一的调整不做任何努力直接停止检索;在进行应对的情况中,平移调整最为常见(占44.2%),其次是泛化调整(占24.4%),专指与混合调整的情况比较少见。最后,从用户检索技巧培训和系统改进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图书情报工作》期刊2016年13期)

马志立,黄威[8](2015)在《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张力为等在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上编写的竞赛失败应对量表问卷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竞赛失败的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并对不同年级、性别、参赛次数、不同舞种及不同应对方式的选择使用程度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在竞赛失败后应对方式的使用上存在差异,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在竞赛失败后的应对方式排序依次是解决问题、情绪求助与宣泄、回避与幻想、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本文来源于《安徽体育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吴铭,李欣,沈艳珍,贾浩,刘冯铂[9](2015)在《气质类型对运动自信心的影响——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通过分析运动员气质类型、运动自信心以及竞赛失败应对方式叁者的关系发现,胆汁质和粘液质与竞赛失败应对方式中的容忍与失助性反应、问题解决和回避幻想存在显着相关;抑郁质与运动自信(特质自信、状态自信)存在显着相关,抑郁质对运动自信存在显着负相关。竞赛失败应对方式中容忍与失助性反应、问题解决、回避与幻想在胆汁质、粘液质影响运动自信心中起到了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旨在促进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咨询师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更好的调控,使运动员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比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雷翔[10](2015)在《啦啦操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参加山西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比赛的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后采取的应对方式进行分析,采用竞赛失败应对方式问卷对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和参加运动会次数等均对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后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体育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失败应对方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竞赛失败应对量表对河南省310名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层次、不同训练年限及不同应对方式的选择使用程度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决叁个维度上不存在差异(P>0.05);在回避与幻想上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不同学习层次大学生运动员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方面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问题解决和回避与幻想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3)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在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与宣泄、问题解放叁个维度上呈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回避与幻想方面不存在差异(P>0.05)。(4)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对各种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依次是容忍与失助性反应、情感求助于宣泄、回避与幻想、问题解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败应对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佳星.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J].运动精品.2019

[2].蔡冠蓝.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研究[J].体育科技.2016

[3].于洪.网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差异性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7

[4].于洪.影响网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讨论[J].当代体育科技.2017

[5].蔡冠蓝.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

[6].林静.小学高年级儿童失败感的来源、归因方式与应对倾向分析——基于南京市331名小学生书面报告的文本解读[J].大众心理学.2016

[7].王凯飞,黄昆,陈佳琦,吴英梅,郭建峰.高校图书馆用户OPAC检索失败应对方式及启示——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

[8].马志立,黄威.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5

[9].吴铭,李欣,沈艳珍,贾浩,刘冯铂.气质类型对运动自信心的影响——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

[10].雷翔.啦啦操运动员竞赛失败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5

标签:;  ;  ;  ;  ;  ;  ;  

失败应对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