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同时测定刺玫果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体外活性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刺玫果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体外活性测定

论文摘要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刺玫果提取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采用UV法测定刺玫果提取物、4种黄酮类单体和单体复方配伍的体外活性。结果表明,刺玫果提取物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及木犀草素的含量分别为607.98,450.63,187.32,12.68μg/g。刺玫果提取物、4种黄酮类成分及其复方配伍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刺玫果提取物的活性强于黄酮类成分的复方配伍,但二者均弱于VC;刺玫果提取物、4种黄酮类成分及其复方配伍均具有清除亚硝酸盐、阻断亚硝胺合成及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且刺玫果提取物的活性强于阿卡波糖、黄酮类成分的复方配伍。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仪器
  •     1.1.1 材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溶液配制
  •     1.2.2 刺玫果提取物中4种黄酮类单体成分的含量测定
  •     1.2.3 体外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刺玫果提取物中4种黄酮类单体成分含量的测定
  •     2.1.1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考察结果
  •     2.1.2 线性关系
  •     2.1.3 方法学考察
  •     2.1.4 加样回收率及含量测定
  •   2.2 体外活性测试
  •     2.2.1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
  •     2.2.2 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试验
  •     2.2.3 抗脂质过氧化试验
  •     2.2.4 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活性试验
  •     2.2.5 α-糖苷酶抑制活性试验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邸松,钟方丽,张晓丽,王晓林,雷永平

    关键词: 刺玫果,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抗氧化,活性

    来源: 食品与机械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大学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70204001YY),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JJKH20170225KJ)

    分类号: O657.72;TS255.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8.016

    页码: 83-89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671K

    下载量: 382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酒中1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7)
    • [2].牛大力黄酮类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J]. 检验检疫学刊 2020(02)
    • [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花茶中12种黄酮类成分[J]. 分析试验室 2020(10)
    • [4].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9)
    • [5].牡丹皮炒炭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变化[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03)
    • [6].黑曲霉发酵对陈皮黄酮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9(12)
    • [7].青刺尖中黄酮类成分调节脂代谢作用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9)
    • [8].不同产地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及聚类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20)
    • [9].黑曲霉生物转化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21)
    • [10].玉米须中多糖及黄酮类成分的提取与抗氧化活性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16)
    • [11].益母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7(04)
    • [12].中药黄酮类成分延缓衰老作用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5)
    • [13].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小白蒿不同加工品中5种黄酮类成分[J]. 中草药 2011(05)
    • [14].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多种单花蜜中黄酮类成分[J]. 卫生研究 2020(02)
    • [15].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中2种苯丙素类和6种黄酮类成分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02)
    • [16].不同产地野生黄芩与栽培黄芩19种黄酮类成分的比较研究[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05)
    • [17].多花野牡丹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35)
    • [18].矿质营养对药用植物黄酮类成分合成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18)
    • [19].紫萍与青萍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及多变量统计分析[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0(01)
    • [20].不同产地土壤因子与黄顶菊黄酮类成分相关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2)
    • [21].植物药黄酮类成分对睾丸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3)
    • [22].不同产地枳实与枳壳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J]. 黑龙江医药 2008(03)
    • [23].银杏叶提取物中四种黄酮类成分固相萃取技术优化[J]. 中药材 2008(06)
    • [24].截叶铁扫帚中黄酮类成分研究[J]. 药学学报 2019(11)
    • [25].黄芩非黄酮类成分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6(06)
    • [26].甘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7(13)
    • [27].不同加工方法对贯叶连翘中黄酮类成分的影响[J]. 中国现代中药 2017(05)
    • [2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芩4种黄酮类成分的工艺研究[J]. 中药与临床 2015(02)
    • [29].藤茶中黄酮类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13(12)
    • [30].芸香科柑桔属黄酮类成分质量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06)

    标签:;  ;  ;  ;  ;  

    HPLC法同时测定刺玫果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体外活性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