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辩证考察干部政治素质论文

李峰:辩证考察干部政治素质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是第一位的。抓实抓细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是着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的关键之举、决定之步、可行之径。必须坚持辩证统一,使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步入健康轨道。

国内储罐火灾情况下不对油品进行导出处理,只是停止一切收发油品作业,防止油蒸气遇到明火发生更大火情。一般方法是将着火油罐的收油和发油阀门关闭,隔断事故储罐与相连工艺设施,断绝着火罐的油量补充,为集中力量扑灭着火油罐创造良好条件。在火势熄灭和罐体冷却后将油品导出,在检测剩余油品是否可回收再利用后,转至其他油罐或将油品注入管道输送。

注意克服对考察对象的“职位说”认识,坚持“上行”与“下效”的统一。有人认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是针对高级干部而言的,基层干部是“听吆喝”的,对政治素质要求不高,无关大碍。这种认识貌似有理实则有害。干部队伍架构是一个上下贯通、融为一体的辩证统一体系,无论哪一职位、哪一岗位的干部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都要经过组织的“政治体检”,没有“免检者”。而且基层干部是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坚持“上行”与“下效”的辩证统一,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强有力。

(6)经过多年的改造,村内环境越来越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并由专门单位集中处理,村内的老式厕所已基本改造完毕,90%以上已用上水冲式厕所。生活污水有专门的下水管道排放收集,并由环保部门进行污水处理。各村建有集中居住地,水电、网络、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休闲娱乐广场均已建成。村民的环保意识均较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秸秆还田率较高,农药药瓶使用后回收至村内垃圾点。

注意克服对考察内容的“代替论”认识,坚持“察德”与“辨才”的统一。德与才是衡量干部素质的两个重要方面,各有自身特定的要求,谁也不能代替谁。坚持“察德”与“辨才”的统一,在“辨才”中“察德”,看是否具有坚强党性原则、理论素养、思想品格、优良作风、政治过硬的可靠之才。在“察德”中“辨才”,看是否具有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成为本行业本领域有“几把刷子”的可用之才。如此,才能保证选拔出高素质干部。

注意克服对考察过程的“虚化论”认识,坚持“务虚”与“务实”的统一。有人认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内容抽象、过程虚化、凌空蹈虚,不好把握。其实政治素质是一个人言行、品质、经历、能力的综合反映,有迹可循、有踪可察、有形可辨。政治素质要通过实践、实干、实绩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扎实的作风、朴实的品格、厚实的积淀、务实的行为才能彰显出来。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追踪溯源察素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以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以看其秉性情怀,观察干部对名利态度以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为人处事方式以看其道德品质,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以看其综合素质。把握客观辩证方法,坚持务虚务实统一,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注意克服对考察方式方法的“孤立化”认识,坚持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是一个诸因素内在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应避免方式呆板、手段单一、信息闭塞、渠道模式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系统应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开放系统,应是一个既有分析又有综合,实现两者有机统一的辩证系统。要把对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置于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文环境的大背景下来考量;置于对来自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各渠道情况的掌握、各角度观察的比较中来分析、综合、筛选;置于对一个干部成长过程、一贯表现、面对重大问题考验、艰难困苦磨炼、对待名利权位检验中来认证,才能考察得准、考察得细、考察得真、考察得实。

注意克服对考察结果的“偏颇化”认识,坚持“尺度”与“程度”的统一。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结果的认定必须严肃认真、谨慎稳妥,不要轻易而为、随意定论。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切忌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把握好政策尺度,衡量好问题程度,既不无限拔高、多有溢美之词,无原则吹捧干部、“成全干部”,又不能过度贬低、过度吹毛求疵,挫伤干部积极性。要对考察结果实事求是、尊重实际,作出客观、全面、辩证的分析评价,得出有尺度、有程度、有可信度、有公信度的科学结论。多谈事实,少下结论;多加分析,少贴标签;多作考察,少定框子,以保证考察结果运用的准确性、合理性。

(作者系辽宁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本栏编辑/肖辰

标签:;  ;  ;  ;  ;  ;  ;  ;  ;  ;  ;  ;  

李峰:辩证考察干部政治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