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共产党员都应反复品尝“真理的味道”论文

万石:共产党员都应反复品尝“真理的味道”论文

1920年的春夜,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里。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当母亲进来时却发现儿子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蘸着墨汁吃掉了粽子。

这个蘸着墨汁吃粽子的年轻人就是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就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时,深情又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真理的味道如此甘甜。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问世以来,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世界,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起点,影响和鞭策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信仰而不懈奋斗,毛泽东、邓小平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1939年底,毛泽东在延安时谈道,“《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今天,“中国号”巨轮高扬的风帆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熠熠生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都应反复品尝“真理的味道”,用“真理的味道”滋养我们的灵魂,用“真理的味道”熏陶我们的气质,用“真理的味道”激发前进的动力。

然而没有撑下来的并非楚墨,而是静秋。也许没有那个意外的话,莫高、阿芳、静秋和楚墨真的可以完成旅程,但是因了意外,他们的旅程,至市郊结束。

当然,真理的味道也是朴实的。让广大党员学好理论,品尝到甜味,就得让理论贴近实际、走近群众。列宁曾指出,对人民不要故作高深,要通俗易懂。去年热播的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即是通过开展精彩问答、讲述伟人故事、朗诵诗歌等方式,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活生动起来,使受众品尝到真理的甘甜、激发起奋进的动力。如果总是搞“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广大党员自然不爱听、不愿听,大众化也就无从谈起。

通过接入外部电路测出测量电容上的电压UM(t),根据式(3)求得E0(t),即为该点的电场。这就是电容传感器测量电场的基本原理[8-14]。

《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人当用一生来研读,从中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真理力量、信仰力量、思想力量。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伟大理论的指引下,在新时代领路人的带领下,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在反复品尝“真理的味道”中开创甜美的明天。

责任编辑/刘桂华

标签:;  ;  ;  ;  ;  ;  ;  ;  ;  ;  ;  

万石:共产党员都应反复品尝“真理的味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