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栅藻论文_毕亚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定化栅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水,筛网,污水处理,营养盐,生理,流速,藻类。

固定化栅藻论文文献综述

毕亚楠[1](2019)在《藻菌共生固定化斜生栅藻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斜生栅藻和木醋杆菌构建藻菌共生系统固定化藻,制备了粒径为1 cm和2 cm的固定化藻,以游离藻作对照,测定了斜生栅藻处理后的猪粪废水的氨氮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并计算了去除率;探究了不同粒径的固定化斜生栅藻和游离斜生栅藻对猪粪废水的净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化藻对猪粪废水中氨氮、总磷、总氮的去除率高于游离藻,且1 cm固定化藻的去除能力更好。说明较小粒径的固定化斜生栅藻对净化畜禽废水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6期)

高斌,成家杨,崔岩[2](2018)在《纤维材料固定化栅藻净化生活污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栅藻吸附固定在纤维材料上形成藻类生物膜,并利用该生物膜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研究。考察藻细胞不同生长时期、饥饿处理、污水初始pH值对藻膜去除氨氮和正磷酸盐效率的影响,并选取最优试验条件对实际生活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净化。结果表明,稳定期藻细胞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好,5 d后对氨氮、正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88.5%、87.8%;饥饿处理48 h的藻细胞对氮磷去除率最高,5 d后对氨氮和正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0.2%、89.3%;污水初始pH值偏碱性更有利于藻细胞脱氮除磷。选取稳定期饥饿处理48 h后微藻藻膜对实际生活二级出水处理结果显示,5 d后总氮含量由11.90 mg/L降至1.86 mg/L,总磷含量由0.84 mg/L降至0.11 mg/L,氨氮含量由1.46 mg/L降至0.04 mg/L,正磷酸盐含量由0.160 mg/L降至0.010 mg/L。(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张玉琳,王应军,李伟雨,刘舒心[3](2015)在《固定化斜生栅藻净化畜禽废水中氨氮和磷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Cu2+、p H和流速对固定化斜生栅藻去除畜禽废水中NH+4-N、TP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污水处理过程,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Cu2+(0~0.05 mg/L)改善藻的净化效果,高质量浓度Cu2+(0.50~5.00 mg/L)抑制藻的净化效果;在p H较高的条件下(p H=9),固定化斜生栅藻的净化效果明显提高;流速对结果没有明显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固定化斜生栅藻去除畜禽废水中NH+4-N、TP的优化条件如下:Cu2+质量浓度为0.05 mg/L,p H为9,流速为0.3 m/s。此时NH+4-N去除率为96.11%,TP去除率为97.53%。(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安晓雯,张恩栋,王起华[4](2006)在《固定化栅藻对市政污水中氮、磷营养盐的深度净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固定化藻类的生物富积作用净化污水中的氮和磷,将栅藻包埋固定在褐藻酸钙凝胶胶球中,对人工污水进行深度净化.研究藻细胞年龄和饥饿处理时间对污水中NH4+-N和PO43--P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过程中藻类叶绿素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静止初期藻细胞对NH4+-N和PO43--P去除率比指数末期高,处理5d后,静止初期细胞对NH4+-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76.7%及91.7%,指数末期细胞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5.4%和88.7%;饥饿处理可明显提高藻细胞对NH4+-N和PO43--P的去除效率,藻细胞饥饿时间对NH4+-N和PO43--P去除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48h,72h,24h,0h.(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张恩栋,王冰,王起华,周春影,李贺[5](2006)在《固定化的栅藻深度脱氮和除磷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栅藻包埋固定在筛网上,经饥饿处理,在平行板式生物反应器中对人工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后,测定藻细胞生长期和饥饿时间对NH4+-N和PO43--P去除效率影响以及净化前后藻细胞生理变化的结果表明,生长静止初期藻细胞的氮和磷去除率高于对数期的,细胞饥饿48h的氮和磷去除率大于饥饿24和12h,第2个循环中处理4h的氨氮和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2006年06期)

王冰[6](2001)在《固定化栅藻对市政污水中氮、磷营养盐深度处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藻类收获方法的研究,选用30mg/L脱乙酰壳多糖作为初级沉淀絮凝剂。将栅藻包埋固定在褐藻酸钙凝胶筛网上进行污水处理。探讨在饥饿循环处理条件下,影响藻类对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净化效率的内外因素以及净化过程中栅藻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静止期年龄细胞净化效率高于指数期。藻胶混合物细胞密度、胶厚度、反应器细胞密度叁者关联影响中,藻胶混合物细胞密度对去除率影响较大,是关键因素。饥饿时间对去除率有影响。通过控制内、外条件,栅藻在污水中连续进行9个饥饿循环处理共21天,保持较高的去除率。人工污水中NH_4~+-N 105分钟去除率为98.41%,135分钟达到100%,PO_4~(3-)-P 105分钟为97.67%,135分钟为99.71%。二沉水中NH_4~+-N 105分钟为99.9%,135分钟达到100%。PO_4~(3-)-P 15分钟即为100%。(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1-06-01)

严国安,李益健,张忠新,胡玉波,王志坚[7](1995)在《汞对固定化斜生栅藻净化污水及其生理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不同Hg浓度条件下,固定化斜生栅藻对污水中氨氮、正磷酸盐和Hg的净化效率及其生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固定藻的净化效率和对Hg毒性的抗性明显高于悬浮藻.0.2mg·L(-1)Hg对固定藻的净化效率无影响,并对-P的吸收有刺激促进作用,而悬浮藻的开始下降;从0.8-1.4mg·L(-1),随着Hg浓度的增加,固定藻对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逐渐下降,而悬浮藻的则急剧下降;固定藻对汞的去除随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固定藻的生长OD值、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亦随汞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严国安,李益健,王志坚,张忠新,胡玉波[8](1995)在《固定化栅藻对污水的净化及其生理特征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斜生栅藻包埋固定在褐藻酸钙凝胶胶珠中。对人工配制的污水进行净化,研究其对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叶绿素α含量、光合强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并与未固定的斜生栅藻(悬浮藻)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固定化提高了斜生栅藻的合成代谢生理活性,延迟衰老,对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1995年01期)

固定化栅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栅藻吸附固定在纤维材料上形成藻类生物膜,并利用该生物膜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研究。考察藻细胞不同生长时期、饥饿处理、污水初始pH值对藻膜去除氨氮和正磷酸盐效率的影响,并选取最优试验条件对实际生活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净化。结果表明,稳定期藻细胞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好,5 d后对氨氮、正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88.5%、87.8%;饥饿处理48 h的藻细胞对氮磷去除率最高,5 d后对氨氮和正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0.2%、89.3%;污水初始pH值偏碱性更有利于藻细胞脱氮除磷。选取稳定期饥饿处理48 h后微藻藻膜对实际生活二级出水处理结果显示,5 d后总氮含量由11.90 mg/L降至1.86 mg/L,总磷含量由0.84 mg/L降至0.11 mg/L,氨氮含量由1.46 mg/L降至0.04 mg/L,正磷酸盐含量由0.160 mg/L降至0.010 mg/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定化栅藻论文参考文献

[1].毕亚楠.藻菌共生固定化斜生栅藻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J].绿色科技.2019

[2].高斌,成家杨,崔岩.纤维材料固定化栅藻净化生活污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

[3].张玉琳,王应军,李伟雨,刘舒心.固定化斜生栅藻净化畜禽废水中氨氮和磷的影响因素[J].环境工程学报.2015

[4].安晓雯,张恩栋,王起华.固定化栅藻对市政污水中氮、磷营养盐的深度净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张恩栋,王冰,王起华,周春影,李贺.固定化的栅藻深度脱氮和除磷能力[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

[6].王冰.固定化栅藻对市政污水中氮、磷营养盐深度处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

[7].严国安,李益健,张忠新,胡玉波,王志坚.汞对固定化斜生栅藻净化污水及其生理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5

[8].严国安,李益健,王志坚,张忠新,胡玉波.固定化栅藻对污水的净化及其生理特征的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1995

论文知识图

饥饿藻细胞处理污水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变...不同藻龄栅藻去污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藻年龄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藻年龄对正磷酸磷去除率的影响饥饿处理对N去除率的影响饥饿处理对P去除率的影响

标签:;  ;  ;  ;  ;  ;  ;  

固定化栅藻论文_毕亚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