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荷识别论文_范玉川,黄清云,鲁艳,赵春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载荷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荷,自由度,光谱,齿轮箱,结构,分力,换挡。

载荷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范玉川,黄清云,鲁艳,赵春雨[1](2019)在《基于Newmark-β法的非线性体系动载荷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ewmark-β数值仿真方法,对于刚度变化的单自由度非线性体系,采用修正的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最小化由切线刚度代替变化刚度代入的误差,推导出非线性体系在已知外部激励、体系特性下的动力响应迭代求解过程,并反向推导出在已知动力响应、体系特性下动载荷的反求迭代求解过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应用该修正迭代方法进行非线性体系的载荷识别是可行的,克服了无迭代方法的误差累积缺点.(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侯世涵,秦远田[2](2019)在《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载荷位置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载荷位置识别方法在求逆过程中,一直存在系数矩阵病态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动载荷位置识别,将动力学的反问题转化为正问题寻优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系数矩阵病态的问题。本文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单点及多点动载荷位置识别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简支梁算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载荷进行位置及时间历程的识别。算例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载荷位置识别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1-09)

李明清,靳光盈,朱宝全[3](2019)在《基于载荷和坡道识别的纯电动客车自适应换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辆载荷和道路坡度难以实时准确测量的问题,运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了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联合估计算法,快速有效地估计整车质量和道路坡度,并根据实时辨识结果,采用线性插值的方式构建自适应换挡策略实现了电动汽车换挡规律的动态修正,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因车辆载荷或道路坡度变化带来的车辆意外换挡和换挡循环问题。(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牟小龙,冯慧华,高辉[4](2019)在《基于六自由度测试的悬置时域载荷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六自由度振动测试的发动机悬置点时域动刚度载荷识别方法(TDDSM)。核心技术思想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悬上相对于悬下的振动位移和速度,第二部分是测试获取悬置动刚度,从而可以计算得到悬置支反力,推荐将悬置假定为迟滞单元。TDDSM利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测试车身上布点到动力总成上布点的距离,计算得到整机六自由度振动,包括叁个平移运动和叁个转动运动,从而结合加速度测试结果,采用低通滤波和卡尔曼(Kalman)滤波,可以计算得到悬上相对悬下的振动;利用已测试的动刚度,可直接计算得到叁个方向的支反力和力矩。本方案的优势是,适用于非线性、非稳态载荷采集,计算量小,满足在线计算的要求,测试工况不依赖于离合器状态、变速器档位和发动机工况,具有很宽的适用范围。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期刊2019-10-22)

邓江华,孙健颖,李奥飞[5](2019)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运行工况车轮轮心载荷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直接获取车轮轮心六分力难度大的问题,对运行工况下车轮轮心六分力的识别试验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具有偏相关特性的路噪激励源由耦合的多参考问题分解为独立的单参考问题。结合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传递函数逆矩阵方法与自由度转换技术,对车速为匀速60 km/h工况下轮胎轮心六分力进行识别。所采用方法解决了在路噪CAE分析中获取载荷边界条件困难的问题;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开发车型路噪激励源的对标分析和目标值设定,并可在解决路噪问题时作为激励源分析优化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4期)

郭恺琛,武中臣,朱香平,凌宗成,张江[6](2019)在《基于主成分载荷空间距离的LIBS特征谱线选择及矿物元素丰度识别方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hemCam团队公布的64个飞行前定标样品的浓度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为对象,通过使用主成分分析载荷空间距离法对特定元素分析,筛选出对该元素最敏感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谱线,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矿物元素种类和丰度识别,其识别精度高达92.8%.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载荷空间距离可以作为定量分析前矿物特定元素信息和元素丰度的判断依据.该方法降低了岩石/矿物分类的难度,有利于实现未知的矿物快速、高效的鉴别分析,为火星表面岩石种类鉴别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万志敏,王婷,李霖,陆琼晔[7](2019)在《基于GDF的结构载荷及参数联合识别的实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载荷及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致力于两者的联合识别。比如EGDF法,虽然可以连续识别未知载荷和参数,但需要载荷自由度上的加速度响应;另外,该方法与其他基于最小二乘的连续识别方法一样,存在未知载荷和位移识别的低频漂移现象。提出了上述问题的改进方法,将识别问题转化为模态空间中的模态位移以及模态载荷的识别,再利用模态缩减法,得到实时的EGDF法;另外,采用位移和加速度作为测量响应,可解决识别结果的低频漂移问题。(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3期)

武江凯,苟仲秋,赵晨,白明生,韩增尧[8](2019)在《多体复杂系统力学载荷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力学环境研究和试验条件制定需要获知船(星)箭组合体在上升段过程中经历的复杂的力学环境条件,然而目前没有针对发动机的推力脉动、跨声速抖振等外力函数的直接测量方法。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载荷识别方法反演运载火箭和卫星组合体在发射段力学载荷条件的新方法。运用Duhamel积分和模态迭加法,以二次多项式作为基函数,推导建立了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动态载荷识别数学模型,并通过算例完成了与精细积分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很高的识别精度,且无误差积累问题存在,通过提高采样频率,减小计算步长,可获得更精确的识别结果,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万一品,宋绪丁,郁录平,员征文[9](2019)在《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识别模型与载荷测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装载机铲装作业时所受外载荷大小及变化特性,根据铲斗铰点力与斗尖力关系建立工作装置外载荷识别模型。以国产LW900K装载机为试验样机,提出了叁向力销轴传感器法和动臂截面弯矩法两种载荷制取方法,进行典型作业姿态下的载荷验证和铁矿粉物料下的载荷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叁向力销轴传感器法和动臂截面弯矩法都能够准确获取外载荷识别所需要的铰点载荷,销轴传感器法结果精度高于动臂截面弯矩法;试验样机工作装置所受大载荷出现在物料铲掘和卸载时刻,测得卸料时的惯性冲击载荷峰值约为400kN;通过雨流计数得到外载荷合力的均值服从正态分布,幅值服从叁参数威布尔分布。载荷测试和分析结果能够有效解决装载机工作装置外载荷难以获取的问题,为载荷谱编制和疲劳特性分析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3期)

胡伟钢[10](2019)在《高速列车齿轮箱载荷特征及应变场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等问题越来越受关注。齿轮箱是高速列车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将电机扭矩载荷通过齿轮啮合作用传递到轮轴,实现列车的牵引和制动。齿轮箱结构复杂,其服役条件恶劣,在线路运行时曾多次出现疲劳破坏现象,降低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齿轮箱主要承受电机扭矩载荷、轮轨激励载荷和齿轮啮合载荷,多种载荷相互耦合使箱体产生复杂的动态响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分析各载荷对箱体动态响应的影响并识别结构整体动态响应场对齿轮箱设计和结构强度评估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为了分析齿轮箱载荷特征并识别结构动态响应场,提出了一种双应变片桥路法的测力C型支架识别齿轮箱载荷方法,针对齿轮箱所受载荷均为旋转激励载荷,在变速过程中,结构模态频率和结构激励阶次分别在频域和阶次域内具有不变的特征,分别采用速度-频域法和速度-阶次法对模态参数和结构激励阶次识别,通过结构表面有限测点动态响应反求结构振动中间量—模态参与因子,实现结构整体动态响应场的识别,全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齿轮箱电机扭矩载荷不易测量和趋势载荷的零漂影响不易去除的问题,设计了对载荷敏感但对温度不敏感的双应变片桥路测力C型支架,识别齿轮箱垂向载荷。将齿轮箱垂向载荷分解趋势载荷和振动载荷,利用应变信号工频电磁应变与电机扭矩的同步性,结合列车速度信号时域特征,分析典型工况包括加减速、过隧道、过道岔等对趋势载荷和振动载荷的影响,并分析列车运行交路对两种类型齿轮箱的趋势载荷和振动载荷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二维核密度非参数估计齿轮箱垂向载荷,分别采用里程外推和分位点外推载荷,结合载荷标定系数,得到等效扭矩载荷谱和不同分位点外推载荷谱。2.齿轮箱模态参数直接决定了列车传动系统的动态行为,利用在线运营条件下齿轮箱有限振动加速度测点,采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利用振动响应在结构模态频率处存在不随速度变化的特征,采用速度-频域法识别模态频率。采用细化谱法分析振动能量小的模态频率段,结合模态判定准则MAC值法分析识别模态的相关性,阐述虚假模态产生的原因。采用模态综合法比较实验值和验证值的关系,验证模态参数识别结果。3.利用旋转件结构在变速过程中结构阶次响应频率与转速存在固定的线性关系,采用二次曲线拟合的阶次跟踪技术将时域振动响应转化为角度域信号,利用速度-阶次法得到阶次跟踪瀑布图,结合峰值搜索法和细化谱法识别结构激励阶比值齿轮啮合激励、啮合谐波激励、电机谐波转矩激励和轮轨激励的阶次。通过分析所识别的结构激励的阶次域幅值谱得到结构激励源响应,采用阶比滤波法分析电机谐波转矩激励、轮轨激励和齿轮啮合激励的时域特征。采用相干分析法分析各结构激励阶次响应的相关性,结合结构激励阶次域的幅值谱分析、阶次响应时域特征分析、结构激励相干性分析,给出了结构激励的振动传递路径。本方法为高速列车齿轮箱结构动力学研究和结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4.提出通过优化结构表面可测部位的应变测点,逆求结构振动中间量—模态参与因子的方法并识别结构整体动态响应。推导应变模态振型矩阵和应变响应与模态参与因子的解耦方程,给出模态截断下的模态参与因子的估计公式。采用D优化设计理论优化最佳测点位置和方向,以加权模态应变矩阵条件数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佳测点的数量。分析优化测点组对各阶模态的灵敏度,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态参与因子。以悬臂梁为实验,验证本文提出识别模态参与因子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为获得复杂结构无法直接测试部位的动态响应提供了一种新方法。5.针对在线路运营条件下无法通过直接测试法或准静态标定方法得到齿轮箱内部结构动态应变响应的问题,分析齿轮箱受力特征,优化测点数量、位置和方向。分别采用瞬态动力学法和稳态动力学法分析箱体时域和频域动态特征。分别对时域和频域动态响应进行误差化处理,并根据误差化的动态响应进行模态参与因子识别。分析识别模态参与因子与理论模态参与因子的相关性、波形重合度以及各阶模态参与因子对整体振动的影响。根据模态迭加法,分析识别时域和频域结构应变响应,并与理论结构应变响应比较,验证了通过本文提出的模态参与因子识别方法识别箱体结构整体动态响应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4)

载荷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载荷位置识别方法在求逆过程中,一直存在系数矩阵病态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动载荷位置识别,将动力学的反问题转化为正问题寻优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系数矩阵病态的问题。本文对基于遗传算法的单点及多点动载荷位置识别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简支梁算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载荷进行位置及时间历程的识别。算例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载荷位置识别方法是有效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载荷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范玉川,黄清云,鲁艳,赵春雨.基于Newmark-β法的非线性体系动载荷识别[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侯世涵,秦远田.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动载荷位置识别方法[C].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3].李明清,靳光盈,朱宝全.基于载荷和坡道识别的纯电动客车自适应换挡策略研究[J].汽车技术.2019

[4].牟小龙,冯慧华,高辉.基于六自由度测试的悬置时域载荷识别方法[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2019

[5].邓江华,孙健颖,李奥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运行工况车轮轮心载荷识别方法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6].郭恺琛,武中臣,朱香平,凌宗成,张江.基于主成分载荷空间距离的LIBS特征谱线选择及矿物元素丰度识别方法研究(英文)[J].光子学报.2019

[7].万志敏,王婷,李霖,陆琼晔.基于GDF的结构载荷及参数联合识别的实时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9

[8].武江凯,苟仲秋,赵晨,白明生,韩增尧.多体复杂系统力学载荷识别方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9

[9].万一品,宋绪丁,郁录平,员征文.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识别模型与载荷测取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10].胡伟钢.高速列车齿轮箱载荷特征及应变场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算法流程图试验装置图%噪声时零阶Tikhonov下采样频率对识...巧飞机机翼盒段试验件中传感器网络拓扑...冲击载荷下FBG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标签:;  ;  ;  ;  ;  ;  ;  

载荷识别论文_范玉川,黄清云,鲁艳,赵春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