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内蒙古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煤业公司总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410

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和认知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行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尧术中出血量尧骨折愈合时间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普通创伤骨折的疗效值得肯定,效果优于常规内固定治疗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固定架;内固定术;四肢骨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创伤骨科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00例。按就诊时间及其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外固定架治疗)50例,对照组(切开手术内固定治疗)50例。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18-70岁,平均(37.5依2.1)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上肢骨折患者32例,下肢骨折患者18例,平均年龄11-59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15例,上肢骨折患者34例,下肢骨折患者16例,平均年龄10-61岁。使用外固定和使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方式(切开手术内固定治疗)进行治疗。内固定治疗采用常规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用金属螺钉、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部将断骨连接固定;另外部分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在X线透视下,通过手术复位或者通过针拨复位后,使用钢针插入损伤部位内部进行固定。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外固定治疗采用在损伤部位外部的一种固定方式。在手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伤情,针对不同的伤情使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手术前准备好相应的器材。使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在进行手术前进行骨牵引,当局麻或全麻成功后,进行x线透视,于患者骨折的远近两端垂直骨的纵轴,分别将2枚外固定螺钉穿入,进行复位,当复位成功后,再对患者进行手术。当手术完成后,开始放置支架,对加压杆进行调整,并对骨折的一端进行适当的加压,将螺丝拧紧。

1.2.3对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两组术后情况基本相同;术后卧床8w后仍要进行常规护理,定期进行X线检查,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当完全愈合后,便可去门诊手术室将支架及螺钉拆除。

1.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临床骨性愈合标准与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患者的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无畸形症状,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良:患者的骨折部位基本愈合,功能复位理想,无畸形症状,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尚可:患者的骨折部位延迟愈合,无畸形症状,部分功能活动受限,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差:患者骨折部位延迟愈合,遗有畸形症状,功能活动严重受限,影响正常生活。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约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1.3士4.8)rain,出血量为(274.3士27.6)ml,切口长度为(1.4士o.7)cm,恢复时间(18.3士3.8)w,常规组手术时间为(41.3士7.6)rain,出血量为(387.6士27.3)ml。切口长度为(5.1±2.7)cm。恢复时间(31.3士10.2)w,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骨科创伤往往是由于一些重大事故造成的,伴随生理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功能失调,面临死亡的危险,即"致死三联症"。良好的固定方式,应该对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组织没有损伤,能够保证损伤部位正常的血运,对创伤的愈合没有影响,能够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剪切外力,从而使创伤部位保持相对的稳定,为伤口的愈合提供有利的条件,对肢体的运动没有障碍,对早期的康复运动有利,对残留的移位起到校正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固定方式有内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等。

内固定使用金属螺钉、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将断骨连接固定。但金属物质对人体来说是异物,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感染,另一方面内固定在手术中要安置内固定,必须剥离软组织,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也必然会对患者的血运产生影响,对骨骼的痊愈是不利的。内部固定可以较好地保证骨骼复位,在防止骨骼的移位和旋转等方面更有效,同时内固定有利于早期的康复锻炼。

夹板固定是指从肢体的功能出发,约束力来源于扎带,夹板用来维持创伤部位的位置,充分利用肢体肌肉的收缩活动时的内在动力,从而克服产生移位,使手术后保持损伤部位的稳定。这种动静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骨骼的愈合和创伤部位的康复。这种方式取材方便,手术过程简单,有利于早期的锻炼、检查和校正方便而且经济。但这种方式也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石膏固定,将石膏敷在需要固定的创伤部位,并按照体型进行塑形。在包扎的过程中要注意石膏绷带的平整。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石膏来源广泛,制作简单,手术过程简单,石膏对软组织没有损伤,塑形能力好,定型固定,便于保护肢体,同时具有一定的校正作用,可以使用X线对创伤部位进行观察。但是石膏固定不便于随时地调整,需频繁更换石膏,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由于石膏沉重不便于康复锻炼,容易引发皮炎。

牵引固定是指通过牵引装置,使用悬垂的重量作为牵引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校正软组织。牵引是注意牵引的重量和牵引的时间。牵引固定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的紧张,校正脱位和畸形。但是牵引固定需要使用钢针通过皮肤穿入骨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感染,如果部位不准确,可能会损伤神经血管。

外固定架固定是指使用骨圆针或者螺纹针穿入骨干,在创伤外部使用外用固定器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具有一定的校正能力,克服产生移位。外固定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止血,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外固定支架可以有效地达到固定的目的。

综上所述,外固定的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失血量少,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二次创伤,且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在手术中应该根据和患者的临床状态来确定方案,现在普遍认为外固定方式的适应证为患者出现"致死三联症"。

参考文献:

[1]杜国军,姚青赟.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4)

[2]孟凡泽.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02)

[3]魏磊.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5)

标签:;  ;  ;  

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