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6年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盛夏降水时空变化及其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1960—2016年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盛夏降水时空变化及其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基于气象台站降水观测资料,本文分析了1960—2016年半干旱区盛夏(7、8月)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典型降水量时空分布型与大气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6年半干旱区7月和8月降水量的主导空间模态均可归纳为"区域一致型"和"区内反向型"。"区域一致型"时间序列显示1960—2016年7、8月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但8月减少趋势更明显。这一时间序列与大气环流及水汽通量输送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欧亚遥相关以及中纬度西风气流与7月降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半干旱区8月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相较而言,"区内反向型"年际变率较小但年代际变化明显,当北方半干旱区受反气旋性环流控制时,易形成北方半干旱区西部地区降水偏多而东部地区偏少的格局。

论文目录

  • 引言
  • 1研究区概况
  • 2资料与方法
  •   2.1降水数据及EOF分析
  •   2.2水汽通量及大气环流
  • 3中国北方半干旱区7月和8月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 4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盛夏降水量的EOF分析
  •   4.1“区域一致型”变化
  •   4.2“区内反向型”变化
  • 5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盛夏降水量主导分布型的大气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
  •   5.1“区域一致型”的大气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
  •   5.2“区内反向型”的大气环流及水汽输送特征
  • 6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洁,王宁练,花婷

    关键词: 半干旱区,降水,大气环流,水汽输送,时空变化

    来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大学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011)

    分类号: P426

    页码: 257-269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3524K

    下载量: 481

    相关论文文献

    • [1].辽西半干旱区钙果优质育苗技术[J]. 江西农业 2020(08)
    • [2].临夏州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系)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4)
    • [3].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耕作模式[J]. 现代化农业 2020(10)
    • [4].环境认知、榜样效应对半干旱区居民亲环境行为影响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2)
    • [5].半干旱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6)
    • [6].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六十二) 乌鞘岭山麓高寒半干旱区青蒜越夏生产技术[J]. 中国蔬菜 2020(06)
    • [7].会宁县中部半干旱区玉米减穴增株合理施肥研究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9)
    • [8].全球变化背景下半干旱区陆气机制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10)
    • [9].半干旱区山地果园抗旱栽培技术[J]. 林业科技通讯 2017(08)
    • [10].中美半干旱区长期地表通量序列的构建及检验[J]. 气象科学 2015(01)
    • [11].辽西半干旱区农田增墒抗旱节水技术模式研究[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3(04)
    • [12].西北半干旱区感、潜热通量特征及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J]. 高原气象 2010(04)
    • [13].半干旱区地膜多次利用穴播胡麻合理密度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3)
    • [14].陇中半干旱区覆膜玉米净碳交换及其影响因素[J]. 灌溉排水学报 2020(S1)
    • [15].中国北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6].东亚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年际变化及其可能成因[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04)
    • [17].辽西半干旱区沙棘的作用及营造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2)
    • [18].辽西半干旱区鲜食玉米品种(系)适应性筛选研究鉴定[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0(04)
    • [19].浅山半干旱区麦草覆盖党参育苗技术[J]. 农技服务 2016(11)
    • [20].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发展马铃薯膜下滴灌的探讨[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3)
    • [21].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冬季中华鼢鼠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3)
    • [22].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 内蒙古林业 2019(05)
    • [23].辽单565玉米在辽西半干旱区覆膜滴灌栽培技术要点[J]. 辽宁农业科学 2014(01)
    • [24].气候变化对中国半干旱区农民生计影响初探——以甘肃省半干旱区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01)
    • [25].半干旱区不同起垄方式对苜蓿地土壤质量的影响评价[J]. 甘肃农业科技 2008(09)
    • [26].12个裸燕麦品种(系)在定西半干旱区的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 2020(08)
    • [27].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旱作农业的影响及解决途径[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06)
    • [28].辽西半干旱区抗旱高产玉米品种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1)
    • [29].辽宁风沙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建立与评价[J]. 耕作与栽培 2009(03)
    • [30].半干旱区地膜利用次数试验研究[J]. 甘肃农业 2020(03)

    标签:;  ;  ;  ;  ;  

    1960—2016年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盛夏降水时空变化及其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