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播安全论文-黄倩,李陶深

选播安全论文-黄倩,李陶深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播安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选播,身份管理,权限控制,公钥基础设施(PKI)

选播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黄倩,李陶深[1](2009)在《基于PKI和PMI平台的安全选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选播服务在身份管理以及权限控制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KI和PMI平台的安全选播模型。该模型利用身份证书与角色分配证书对组内外角色进行严格的身份与权限的绑定,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与源认证,防止恶意主机利用非法身份和权限进行攻击。利用BAN逻辑的推理规则对模型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选播安全模型在权威机构、成员服务器以及客户端之间选播服务的信息交互是有效、可靠且可信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9年15期)

黄倩[2](2007)在《安全选播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播是一种新的网络服务体系,它可以有效解决网络流量分布不均而导致的网络拥塞,较好的分摊网络负载,使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选播虽然在均衡网络负载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它与单播和组播一样都具有安全脆弱性,很容易受到非法行为的攻击。如果没有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选播服务的性能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其服务优势也面临着威胁,因此,开展选播安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选播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选播的实现、路由算法的设计以及QoS的优化等方面,而在选播服务的安全方面仅有很少量的研究,这给我们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本文对选播服务的安全脆弱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容易受到源IP欺骗、身份冒用、权限盗用、服务中断攻击、拒绝服务以及重放攻击等安全威胁。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选播服务的安全需求,指出一个安全的选播服务必须有严格的组成员身份管理与权限管理制度、有效的源认证策略、完备的数据保密性与完整性措施,并且还应该在故障发生时提供不间断的保障服务。本文的工作重点是针对选播服务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个结合PKI技术和PMI技术的安全选播模型。该模型具备的功能有:(1)基于PKI和PMI原理,利用身份证书与角色分配证书对组内外角色(即组内成员与组外客户)进行严格的身份与权限的绑定,防止恶意主机利用非法身份和权限进行攻击;(2)在组内成员动态变化时采用“Wait—Join”与“Instant—Leave”策略对成员的加入和退出情况进行处理,有效的保护了组内的秘密信息;(3)当组内控制节点或者是成员主机发生故障时利用“职权上升”与“环状接管”等方法及时对内部组织进行调节,保障客户服务需求的连续性,防止非法主机利用故障主机进行非法攻击;(4)利用公钥原理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与源认证,并且对密钥生存期进行全面管理,以杜绝恶意主机通过窃取密钥进行信息的窃取与冒用。利用BAN逻辑的推理规则,对模型中的客户端提出选播服务申请以及组内服务成员的服务提供响应两个关键过程进行形式化语言分析,证明了该流程在权威机构、成员服务器以及客户端之间选播服务的信息交互是有效、可靠且可信的,从而论证了本文模型的安全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了一个安全选播模型的原型系统,从实验的角度说明了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防止DoS攻击、越权攻击、欺骗攻击等常见网络攻击。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本模型的安全性、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7-05-01)

黄倩,李陶深[3](2006)在《一种新的选播安全组管理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选播安全组管理方案的安全脆弱性,采用基于CA机制提出一种新的选播安全组管理解决方案。新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选播服务在组管理、源认证等方面的安全。(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黄倩,李陶深[4](2006)在《一种新的选播安全组管理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选播安全组管理方案的安全脆弱性,采用基于CA机制提出一种新的选播安全组管理解决方案。新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选播服务在组管理、源认证等方面的安全。(本文来源于《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1-01)

王增勇,林亚平,张锦[5](2005)在《基于安全度的QoS选播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度的QoS选播路由算法。该算法从负载平衡的思想出发,利用非精确网络状态信息,赋予每条链路一个与全局资源相关的权值即链路安全度,寻找链路安全度较高的选播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平衡网络负载和服务器负载,提高了源节点的请求接受率。(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选播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播是一种新的网络服务体系,它可以有效解决网络流量分布不均而导致的网络拥塞,较好的分摊网络负载,使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选播虽然在均衡网络负载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它与单播和组播一样都具有安全脆弱性,很容易受到非法行为的攻击。如果没有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选播服务的性能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其服务优势也面临着威胁,因此,开展选播安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选播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选播的实现、路由算法的设计以及QoS的优化等方面,而在选播服务的安全方面仅有很少量的研究,这给我们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本文对选播服务的安全脆弱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容易受到源IP欺骗、身份冒用、权限盗用、服务中断攻击、拒绝服务以及重放攻击等安全威胁。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选播服务的安全需求,指出一个安全的选播服务必须有严格的组成员身份管理与权限管理制度、有效的源认证策略、完备的数据保密性与完整性措施,并且还应该在故障发生时提供不间断的保障服务。本文的工作重点是针对选播服务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个结合PKI技术和PMI技术的安全选播模型。该模型具备的功能有:(1)基于PKI和PMI原理,利用身份证书与角色分配证书对组内外角色(即组内成员与组外客户)进行严格的身份与权限的绑定,防止恶意主机利用非法身份和权限进行攻击;(2)在组内成员动态变化时采用“Wait—Join”与“Instant—Leave”策略对成员的加入和退出情况进行处理,有效的保护了组内的秘密信息;(3)当组内控制节点或者是成员主机发生故障时利用“职权上升”与“环状接管”等方法及时对内部组织进行调节,保障客户服务需求的连续性,防止非法主机利用故障主机进行非法攻击;(4)利用公钥原理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与源认证,并且对密钥生存期进行全面管理,以杜绝恶意主机通过窃取密钥进行信息的窃取与冒用。利用BAN逻辑的推理规则,对模型中的客户端提出选播服务申请以及组内服务成员的服务提供响应两个关键过程进行形式化语言分析,证明了该流程在权威机构、成员服务器以及客户端之间选播服务的信息交互是有效、可靠且可信的,从而论证了本文模型的安全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了一个安全选播模型的原型系统,从实验的角度说明了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防止DoS攻击、越权攻击、欺骗攻击等常见网络攻击。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本模型的安全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播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1].黄倩,李陶深.基于PKI和PMI平台的安全选播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2].黄倩.安全选播模型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

[3].黄倩,李陶深.一种新的选播安全组管理解决方案[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

[4].黄倩,李陶深.一种新的选播安全组管理解决方案[C].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

[5].王增勇,林亚平,张锦.基于安全度的QoS选播路由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5

标签:;  ;  ;  ;  

选播安全论文-黄倩,李陶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