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拓扑,发现,网络管理,网络,计算机网络,定理,交换机。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运佳[1](2016)在《链路层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中型计算机网络中,网络管理是确保网络持续正常运行的关键,而网络管理的基础是网络拓扑发现。网络层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技术已颇为成熟,链路层因为其透明性,导致发现难度较大。阐述了国内外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现状,重点对链路层网络拓扑发现算法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6年02期)

聂明[2](2010)在《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研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关系的表现,是网络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和实现技术。在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网络拓扑结构的发现和实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结构发现算法,该方法经过实际网络管理系统的验证,能够高效地发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0年13期)

许涛,孙义欣[3](2009)在《区域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基于SNMP协议拓扑发现方法是最适合区域网络的拓扑发现方法。通过使用MIB组,对网络层对象的发现,采用图的广度优先搜索节点来绘制网络拓扑图,从而实现区域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09期)

李东英[4](2007)在《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探讨了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的技术和算法,分析了ARP和SNMP以及SMI,分析比较应用于不同范围内的拓扑发现工具及算法,并针对系统需求设计实现一种域内分级式网络拓扑发现算法。(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科学教研)》期刊2007年35期)

沈萍萍[5](2007)在《基于协议的多种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日益复杂,加强网络管理、提高网络利用率已显得尤为必要。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管理的基础。论文将以协议为基础,从逻辑、物理两个方面阐述各种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实现原理,并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期刊2007年23期)

李继良[6](2007)在《基于ICMP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ICMP的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该算法弱化了对网络的诸多假设,对特定问题给出了多种可选的解决方案,同时,算法在效率方面有了很大改进。(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07年07期)

叶奇明[7](2007)在《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拓扑自动生成是网络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介绍了拓扑发现的主要相关协议和算法,然后重点阐述了拓扑自动发现算法及其实现机制。该算法的拓扑发现能够高效、准确地生成网络拓扑图。(本文来源于《茂名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杨丽娜[8](2007)在《物理层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迅速增加,网络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因而有效的网络管理是保证网络系统正常、高效率运行的关键。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就是利用网管协议或网络提出的可用工具通过拓扑算法,自动发现网络中所有主机、路由器、交换机对应的节点及其连接关系,从而得到完整的拓扑图,帮助网络管理人员了解和认识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可以分成不同的逻辑和物理层次。拓扑发现的不同层次中,人们研究最多的是网络层的拓扑发现,算法比较成熟。和网络层的拓扑发现相比,在物理链路层的拓扑发现方面所作的工作很少。物理层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是目前网络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选题有学术意义,又有应用价值。论文在分析物理层网络拓扑发现的各种算法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基于地址转发表(AFT)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个基于直接相连定理和间接相连定理的物理层拓扑自动发现算法,此算法在交换机端口地址转发表不完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发现哑设备,并用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使物理层网络拓扑发现更精确,应用范围更广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5-15)

黄卉[9](2007)在《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和实时监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拓扑自动发现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基础,异构网络的管理、网络故障的定位、局域网、园区网的管理都与网络拓扑结构紧密联系。本论文以武汉科技大学校本部校园网络为研究基础,首先分析了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的重要性,并对网络管理技术和网络拓扑发现技术进行了研究。按照OSI的七层模型,网络拓扑自动发现分为网络层拓扑发现和数据链路层拓扑发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算法,讨论了多址路由器,交换机连接关系等问题。在对BGP和OSPF网络路由协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路由协议的拓扑发现算法,并将其与基于路由表的拓扑发现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网络拓扑,本文完成了对网络节点端口性能(这里特指带宽利用率和丢包率)的实时监测,并根据是否向被测网络注入测试流量把网络测量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两大类,对这两类测量方式的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分别阐述并进行比较。本文给出了基于SNMP的带宽利用率和丢包率的测量方法。最后,结合武汉科技大学校本部校园网络,利用发现算法、带宽利用率和丢包率的测量方法,实现了校园网上网络层的拓扑发现和数据链路层上交换机的拓扑发现,并实现了对交换机带宽利用率和丢包率的实时监测。拓扑发现的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论文最后还对网络管理及网络拓扑发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后续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07-04-26)

王捷,欧阳松[10](2005)在《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断发展的网络中,网络拓扑结构是很难确定的,而这些信息对网络管理却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拓扑发现算法大多是基于SNMP的,但是SNMP协议并不是通用的,有的主机可能不支持此协议;为了完整而准确地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提出了几个探索性的算法,可以发现Internet骨干的拓扑结构和局域网内部的拓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05年09期)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关系的表现,是网络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和实现技术。在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网络拓扑结构的发现和实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结构发现算法,该方法经过实际网络管理系统的验证,能够高效地发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运佳.链路层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研究[J].软件导刊.2016

[2].聂明.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研究和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0

[3].许涛,孙义欣.区域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实现[J].科技信息.2009

[4].李东英.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算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5].沈萍萍.基于协议的多种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

[6].李继良.基于ICMP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7

[7].叶奇明.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算法研究[J].茂名学院学报.2007

[8].杨丽娜.物理层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

[9].黄卉.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和实时监测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

[10].王捷,欧阳松.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

标签:;  ;  ;  ;  ;  ;  ;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