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条件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条件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条件,细胞,小鼠,社会,同质性,边缘,恐惧。

条件性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惠,刘克宇,朱再满,李晶,李敏[1](2019)在《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行为学特征及边缘前区损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的边缘前区(Pr L区)在海洛因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按照体重将大鼠分为2组:海洛因诱导组和对照组(0. 9%Na Cl),每组10只。用小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海洛因依赖CPP模型,记录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及相应参数。(2)对大鼠脑双侧Pr L区行假手术或立体定向化学损毁,按照体重将大鼠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损毁组,每组10只。测定大鼠海洛因诱导后的行为学参数。结果 (1)行为学实验:在给药7 d后和建模前在白箱(给药箱)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54. 35±4. 65)%和(16. 90±5. 20)%;这2者的路程百分比分别为(49. 88±10. 96)%和(28. 97±13. 33)%;这2者的黑、白箱穿梭的次数分别为31. 67±13. 66和19. 11±6. 77。海洛因给药7 d后与建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损毁实验:假手术组给药前和给药7 d后在白箱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28. 39±7. 35)%和(62. 81±13. 14)%;这两者的运动路程百分比为(28. 12±7. 01)%和(45. 19±11. 39)%;给药7 d后与给药前比较、或与损毁组给药前比较,上述指标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用CPP系统可成功建立大鼠海洛因依赖模型,且Pr L区损毁影响海洛因依赖CPP的形成,提示Pr L区在海洛因成瘾相关学习记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黄德亮,蒋淑君,于腊梅,施真,潘虹[2](2019)在《大鼠边缘下区H_2S/CBS在条件性恐惧消退保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条件恐惧大鼠边缘下区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变化,及H_2S对条件恐惧消退保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以声音为提示的足底电击建立大鼠恐惧记忆模型,仅给予声音信号进行恐惧消退训练。Western blot和亚甲基蓝法检测边缘下区CBS/H_2S含量,在体细胞外电生理技术记录边缘下区神经元放电情况。结果结果表明:(1)大鼠条件恐惧训练后边缘下区CBS/H_2S含量减少(P<0.01),僵立行为加重(P<0.01);消退训练后边缘下区CBS/H_2S含量有所回升(P<0.01,P<0.05),僵立行为有所减轻(P<0.01)。(2)外源性补充H_2S后可改善消退训练大鼠的僵立行为(P<0.01)。(3)边缘下区微量压力注射硫化氢供体L-半胱氨酸使该区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升高(P<0.01)。结论边缘下区CBS/H_2S参与调节恐惧记忆的消退过程,外源性增加H_2S可增强条件恐惧消退行为,该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边缘下区神经元放电频率和兴奋性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12期)

赵鸿雁,赵旋,陈如章,高基民[3](2019)在《条件性重编程人源肿瘤细胞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利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培养来源于人肺癌、乳腺癌组织的原代细胞。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利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可以在体外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细胞,并可在体外传代较长时间。制备培养的原代细胞的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显带处理,结果显示,原代细胞的染色体为多倍体。STR分析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基本保留了其来源组织的分子遗传学特性。HE染色显示,培养的原代细胞中存在明显的多核仁以及明显的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原代细胞高表达CD44以及EpCAM,不表达ER、CK7等常见的表面标志物。体外悬浮培养、类器官培养以及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利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培养的原代细胞存在干细胞的特性。综上所述,利用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在体外获得较多的原代肿瘤细胞,并且所获得的肿瘤细胞具有部分干细胞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吕涛[4](2019)在《同质性偏好、社会影响力还是条件效应?——社会资本的条件性来源与回报》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资本命题澄清了社会网络影响个体职业获得的因果机制,是林南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命题。同质性偏好质疑关系人职业地位仅仅是被访者潜在人力资本属性的市场信号,社会资本命题的证据是一种基于同质性偏好的伪因果关联。作为回应,对同质性概念的重新阐明并未化解遗漏变量偏误,社会影响力的观点误解了同质性偏好,且未澄清自身的理论意涵。从条件因果关系视角提出的社会资本条件性来源与回报理论是化解争论的一个理论尝试,并得到了基于林南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的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胡乐,刘文,张武锔,张月[5](2019)在《条件性骨细胞Tsc1基因敲除小鼠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骨细胞Tsc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并进行表型鉴定,为进一步研究TSC1在骨细胞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Tsc1~(flox/flox)和DMP1-Cre~+转基因小鼠进行饲养和杂交;对繁殖产生的第1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获得Tsc1~(flox/-)DMP1-Cre~+,待其成年后,同Tsc1~(flox/flox)小鼠合笼,得到第2代小鼠,通过PCR鉴定出基因型为Tsc1~(flox/flox)DMP1-Cre~+;此为本实验所需要构建模型小鼠。应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10周龄小鼠骨细胞的改变。结果 2种转基因小鼠繁殖产生的第2代小鼠基因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交配后获得Tsc1~(flox/flox)DMP1-Cre~+小鼠。Tsc1基因通过Cre/loxP系统被成功敲除。结论该方法成功构建可以在骨细胞条件性敲除Tsc1基因的小鼠,并进行敲除后鉴定。(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尹鹤[6](2019)在《遵循新闻规律:有机运动的必要性与条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规律是事物之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马克思认为报纸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1]。"他提出的"报刊的有机运动"规律便可视为报纸乃至新闻的内在规律之一,遵循新闻的内在规律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前提。今天,此规律依然能为新闻真实性的实现提供可行之策,但如今的新闻有机运动的实行是有条件的,即社会的辨识力、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制度的保障性,缺一不可。(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10期)

赵航,李廷利[7](2019)在《朱砂安神丸拮抗大鼠条件性恐惧及其睡眠障碍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究朱砂安神丸拮抗大鼠条件性恐惧及其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首先进行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记忆、恐惧记忆消退的模型复制,观察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中、消退过程中大鼠的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变化,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给药组。给药组实验动物给予朱砂安神丸混悬液(经灌胃给予,0. 81 g/kg)。空白组、模型组实验动物给予等体积的1%CMC,观察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恐惧记忆消退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影响。结果: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研究发现,与模型组实验动物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Wake时间缩短,百分比降低(P <0. 05)。睡眠总时间、REMS、NREM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P <0. 05或P <0. 01)。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研究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的Wake时间缩短,百分比降低(P <0. 05)。睡眠总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NREM时间增加,第4天REM时间增加(P <0. 05或P <0. 01)。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条件性恐惧能够引起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而对REM及NREM的睡眠比例无影响;朱砂安神丸能够促进条件性恐惧消退;朱砂安神丸能够拮抗由条件性恐惧引起的睡眠障碍。(本文来源于《世界睡眠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袁清照,谢金阳,刘星婧,袁栎,王尧[8](2019)在《条件性胰岛β细胞CASK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条件性胰岛β细胞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serine protein kinase,CASK)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CASK基因在糖尿病发生中的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将CASKloxp/-雌鼠与CASKloxp/Y雄鼠杂交,获得基因型为CASKloxp/loxp雌鼠、CASKloxp/Y雄鼠;再让条件性胰岛β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雄鼠与CASKloxp/loxp雌鼠杂交获得CASKloxP/YMIP-Cre雄鼠和CASKloxP/-MIP-Cre雌鼠。CASKloxP/YMIP-Cre基因型小鼠即为本实验所需要构建的模型小鼠。小鼠生后1~2周剪尾,通过PCR鉴定小鼠基因型,4~5周龄时腹腔注射他莫昔芬诱导Cre重组酶表达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技术验证CASK基因敲除效果。结果:从引进这两种小鼠开始,繁殖10个月,共获得基因型为CASKloxP/YMIP-Cre的雄鼠28只,PCR结果证实小鼠基因型符合CASKloxP/YMIP-Cre。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CASKloxP/YMIP-Cre小鼠胰岛CASK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利用Cre/loxp系统,成功构建了条件性胰岛β细胞CASK基因敲除小鼠,为在动物水平研究CASK基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研究平台。(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翁梦佳,章筱悦,陈振琦[9](2019)在《条件性敲除软骨组织中FGF9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Cre-LoxP系统建立可调控的软骨组织条件性敲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9)小鼠模型。方法:构建针对小鼠Fgf9基因2号外显子的重组载体,电穿孔转染胚胎干细胞(ES细胞)。选择药物G418和Ganc,筛选阳性ES细胞并进行PCR鉴定。利用显微注射将ES细胞注入C57BL/6J小鼠囊胚,移入假孕小鼠子宫,获得含Neo的flox杂合小鼠。该小鼠去Neo后,与ColⅡ-Cre转基因小鼠杂交,并以他莫昔芬诱导,其后代软骨细胞内flox纯合、Cre阳性小鼠的flox区域被敲除。结果:Fgf9基因flox杂合子小鼠无明显异常,可稳定繁殖。该flox小鼠与ColⅡ-Cre转基因小鼠交配后,成功建立条件性敲除软骨组织中Fgf9基因小鼠模型。结论:利用Cre-LoxP系统,可成功建立Fgf9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为后续研究FGF9在骨软骨发育及骨关节稳态维持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红,孙鹏,王岩,张武锔,张晟[10](2019)在《成骨细胞条件性FKBP8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成骨细胞条件性FKBP8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研究FKBP8基因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设计基因敲除策略,获得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对照小鼠。提取鼠尾DNA,PCR扩增之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提取小鼠原代成骨细胞蛋白质,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验FKBP8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成骨细胞条件性FKBP8小鼠敲除模型,PCR结果显示基因型为BGLAP-Cre/FKBP8flox/flox,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KBP8基因蛋白表达敲除效果明显。结论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出FKBP8基因敲除鼠,为探究FKBP8在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8期)

条件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条件恐惧大鼠边缘下区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变化,及H_2S对条件恐惧消退保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以声音为提示的足底电击建立大鼠恐惧记忆模型,仅给予声音信号进行恐惧消退训练。Western blot和亚甲基蓝法检测边缘下区CBS/H_2S含量,在体细胞外电生理技术记录边缘下区神经元放电情况。结果结果表明:(1)大鼠条件恐惧训练后边缘下区CBS/H_2S含量减少(P<0.01),僵立行为加重(P<0.01);消退训练后边缘下区CBS/H_2S含量有所回升(P<0.01,P<0.05),僵立行为有所减轻(P<0.01)。(2)外源性补充H_2S后可改善消退训练大鼠的僵立行为(P<0.01)。(3)边缘下区微量压力注射硫化氢供体L-半胱氨酸使该区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升高(P<0.01)。结论边缘下区CBS/H_2S参与调节恐惧记忆的消退过程,外源性增加H_2S可增强条件恐惧消退行为,该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边缘下区神经元放电频率和兴奋性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条件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惠,刘克宇,朱再满,李晶,李敏.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行为学特征及边缘前区损毁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2].黄德亮,蒋淑君,于腊梅,施真,潘虹.大鼠边缘下区H_2S/CBS在条件性恐惧消退保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

[3].赵鸿雁,赵旋,陈如章,高基民.条件性重编程人源肿瘤细胞初步研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

[4].吕涛.同质性偏好、社会影响力还是条件效应?——社会资本的条件性来源与回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胡乐,刘文,张武锔,张月.条件性骨细胞Tsc1基因敲除小鼠的初步研究[J].广东医学.2019

[6].尹鹤.遵循新闻规律:有机运动的必要性与条件性[J].今传媒.2019

[7].赵航,李廷利.朱砂安神丸拮抗大鼠条件性恐惧及其睡眠障碍作用的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

[8].袁清照,谢金阳,刘星婧,袁栎,王尧.条件性胰岛β细胞CASK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及鉴定[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翁梦佳,章筱悦,陈振琦.条件性敲除软骨组织中FGF9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9

[10].王红,孙鹏,王岩,张武锔,张晟.成骨细胞条件性FKBP8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标签:;  ;  ;  ;  ;  ;  ;  

条件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