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临床护理要点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临床护理要点

丰春兰

(怒江州贡山县妇幼保健院云南怒江6735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临床护理,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县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结合心理状态分析给予患者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0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对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72.00%,实验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8.00%,实验组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心理状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137-02

早期先兆流产是产妇处于妊娠期较容易发生的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好发于妊娠期少于28周的产妇,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妇的阴道伴有少量出血、下腹疼痛以及腰腹疼痛等[1]。患者经过治疗后,若症状消失则妊娠可以继续,若症状未变化或加剧,则要终止妊娠,由于较多患者对早期先兆流产知识的缺乏,使得患者在确诊后易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后期治疗,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现我县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县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50例。

对照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50例,年龄21至38岁,平均年龄为(26.88±8.91)岁,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平均孕周为(9.8±1.9)周。同时,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评估,结果发现恐惧症状者2例,抑郁症状者6例,焦虑症状者42例。

实验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50例,年龄20至39岁,平均年龄为(27.13±1.48)岁,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平均孕周为(10.1±1.8)周。同时,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的评估,结果发现恐惧症状者3例,抑郁症状者7例,焦虑症状者40例。

两组患者经检验均完全符合早期先兆流产诊断标准且已排除患有妊娠期合并症、全身系统性疾病以及精神障碍疾病的可能性。

对比两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年龄、孕周、心理状态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结合心理状态分析给予患者系统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护理人员应耐心告诉患者病情并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早期先兆流产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以及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消除该类患者内心的恐惧感,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最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2)由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波动幅度比较大,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动态,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异样,做到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该类患者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尽量去满足她们的需求,让该类患者感受到温暖,增加她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帮助她们重拾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可以教她们深呼吸缓解心中的压力,尽量保证患者能够以一个放松的状态去接受治疗。(3)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要付出更多关心,多陪伴在她们身边,多给她们支持和鼓励。(4)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向主治医师询问,必要的话给患者服用安神的中药,例如枣仁粉、酸枣仁汤、柏子仁汤等。

1.3评估指标

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判定,观察和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以及保胎成功率。

1.4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均准确无误的输入至SPSS16.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保胎成功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用例数、率[n、(%)]表示,若存在差异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满意,23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76.00%,实验组患者中有31例满意,17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96.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2两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

对照组患者中有36例正常分娩,14例终止妊娠,其保胎成功率为72.00%,实验组患者中有49例正常分娩,1例终止妊娠,其保胎成功率为98.00%,实验组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是妇产科中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较多患者在确诊后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其中临床上以易怒、不安、焦虑、恐惧以及紧张较为常见[2]。而产妇的心理状态与胎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换言之,产妇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严重的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发生先兆流产[3],此外,由于患者担心胎儿的发育情况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压力,更有助于患者顺利妊娠[4]。

在治疗期间,依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个别差异性的系统性的护理,主要是指从每个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患者采取健康宣教、饮食护理以及着重加强心理护理等措

施[5],达到缓解患者内心紧张、不安、恐惧的目的,让患者以一个较为放松的状态去接受治疗,让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治疗效果,以便患者顺利妊娠[6]。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0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对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72.00%,实验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8.00%,实验组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综上所述,对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永灵.临床妊娠护士孕期心理状态及工作体验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2.

[2]洪小娟,栾小燕,刘菊元等.先兆流产在高龄孕妇早期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0):245-246.

[3]宋爱英.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1,33(9):1406-1407.

[4]王芳,平风娟.高龄孕妇先兆流产的早期护理干预[C].//2012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集.2012:348-350.

[5]谢新凤.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124-126.

[6]钟灵.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336-2337.

标签:;  ;  ;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临床护理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