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论文_李静,谢联

导读:本文包含了入侵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基因,引物,线粒体,特异性,重庆市,植物保护。

入侵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谢联[1](2019)在《外来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的危害与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由原生地经自然或人为途径进入另一个生态环境,并在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建群和扩散而逐渐占领新栖息地的一种生态现象。当外来物种定植于自然栖息地,成为变化的主体并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时,则被认为是入侵。外来入侵生物排挤环境中的原生种,危及本地物种生存,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甚至造成对人类经济的危害性影响。少花蒺藜草是我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的重点防除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近年来,发现少花蒺藜草在吉林省部分县(市)发生较严重,并有逐渐蔓延趋势,对农业生态环境、农民生产生活等造成危害。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应提高对少花蒺藜草的防范意识,切实做好防控与灭除工作。(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22期)

刘华,张颖[2](2019)在《日本外来入侵生物的现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物种入侵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仅威胁生物多样性,对农林渔业的危害也极大,甚至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根据相关资料,对日本外来入侵生物的现状、原因及其应对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应对外来生物入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7期)

王春丽[3](2019)在《浅谈重庆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全世界不同地区间的沟通联系日益频繁密切,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基于此,介绍了重庆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的发展情况以及主要防控措施,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为改善重庆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情况作出一定积极贡献。(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24期)

李晗溪,黄雪娜,李世国,战爱斌[4](2019)在《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的早期监测与预警》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生物入侵是继生境破坏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威胁因素,已对入侵地的生态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类健康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成为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作为水产养殖、航运和水生宠物交易大国,我国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入侵问题尤为严重。研究表明,系统地构建并应用早期监测预警技术是防控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入侵最有效的途径。和陆生生物相比,水生生物群落的物种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生物形体微小且在入侵初期群体规模极小、隐匿于水下、可用于物种鉴定的外部形态缺乏,使得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构建并应用早期监测和预警体系在技术层面更具挑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成为构建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早期监测与预警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的早期监测与预警技术方法;解析了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技术优势;着重探讨了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I型和II型错误及其产生原因,并为避免两类错误提供了可行的优化/改进方案;最后对该方法在水生入侵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5期)

郑庆伟[5](2019)在《中法拟就外来入侵生物入侵机制与防控等方面展开合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率代表团访问法国农科院,全面推动与法国农科院的科技合作。在法国农科院总部,唐华俊与法国农科院院长菲利普·莫甘(Philippe Mauguin)就双方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都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在植物保护、小麦基因组、农业生态与气候变化等重点合作领域上所取得的积极进展,(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郭维洁[6](2019)在《外来入侵生物刺果瓜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刺果瓜是一种外来入侵生物,初次发生在沙岭子镇屈家庄村丹拉公路沿线公路对面。分布在农田、菜地、路边、沟渠、堤岸。刺果瓜在我区发生面积500公顷。其中重度发生面积120公顷。主要分布在沙岭子镇的屈家庄村、沙岭子村、东泡沙村、江家屯村,其中沙岭子镇屈家庄村为防控重点区。刺果瓜种子繁殖量大、繁殖力强,植株可攀援生长,生长扩展速度极快,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刺果瓜生长密度大的地块,可以迅速占领和争夺其他作物的生长空间,影响其光合作用,阻止其生长;刺果瓜覆盖缠绕附近的作物影响其授粉,造成严重减产。有刺果瓜生长的地方,不但草本植物和低矮灌木难以生存,连高大乔木也受到威胁。因此对刺果瓜的防治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08期)

贺超,杨倩倩,刘苏汶,刘光富,俞晓平[7](2019)在《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种类的多重PCR鉴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发能快速、准确地鉴别在我国为害严重的3种福寿螺——小管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斑点福寿螺P. maculata和新发现入侵种Pomacea sp.的PCR技术,基于其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通过比对分析找到种间差异区段,分别设计并筛选了上述3种福寿螺的特异性引物对,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强,能从不同地理种群的小管福寿螺、斑点福寿螺和Pomacea sp.中分别扩增出1 238、901和571 bp的特异性条带,阴性对照无条带;退火温度为60℃时,32个扩增循环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 ng样品DNA量。所构建的多重PCR体系可应用于福寿螺不同部位组织碎片、不同性别及不同发育阶段样品的鉴别,具有准确快速、灵敏高效的特点,可用于植保检疫及食品安全部门福寿螺种类的检测。(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桂芬,万方浩[8](2019)在《农林外来入侵生物的生物防治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19世纪昆虫学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拟寄生物、捕食者和致病微生物在限制昆虫数量中的作用,认为可以将这些自然天敌应用于防治实践。1888年美国加州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控制严重为害柑橘的吹绵蚧,(本文来源于《农民科技培训》期刊2019年02期)

黄雪娜,战爱斌[9](2018)在《入侵生物萨氏海鞘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环境急速变化的背景下,深入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和机理"成为生态学、进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研究焦点。入侵生物通常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同环境下的栖息地转换和扩张,因此成为研究生物对环境快速适应机理的良好材料。本研究以海洋烈性入侵生物萨氏海鞘(Ciona savignyi)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环境胁迫方法模拟萨氏海鞘在入侵过程中遇到的温度和盐度变化,在DN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两个层面上来研究快速响应模式、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参与响应过程的关键基因及代谢途径。结果表明:1)在DNA甲基化层面上,萨氏海鞘能够通过改变DNA甲基化频率、DNA甲基化位点多样性来快速响应温度和盐度变化;DNA甲基化模式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趋势,发现DNA甲基化弹性现象;环境胁迫能够诱导组内个体间的DNA甲基化差异变大;2)在基因表达调控层面上,萨氏海鞘能够通过上调或者下调基因表达水平来快速响应温度和盐度变化;和DNA甲基化动态响应模式类似,在转录水平上同样呈现出"诱导表达变化-恢复正常水平"的表达趋势;通过WGCNA方法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鉴定到响应温度和盐度胁迫的关键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DN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是两个重要的表型可塑性潜在分子机制,在生物快速响应环境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萨氏海鞘在入侵过程中对环境胁迫快速响应的分子机制,对全面了解生物如何快速应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研究环境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期刊2018-08-03)

周娇,赵莉蔺,禹海英,王艳红,张伟[10](2018)在《媒介天牛对入侵生物松材线虫的免疫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材线虫(Bursaphelanchus xylophilus)是林业重大入侵生物,入侵自北美,在亚洲和欧洲摧毁大面积松树,受到全球检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通过在其气管中携带这种植物寄生线虫而充当传播媒介。之前的工作证实了化学信号对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之间关键的相互作用,但是媒介天牛的气管能够耐受大量松材线虫的免疫机制仍然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媒介天牛(松墨天牛)对植物寄生线虫(松材线虫)以及昆虫寄生线虫(Howardula phyllotretae)的免疫互作。我们报道了一种独特的免疫机制,松墨天牛能在气管中携带大量的松材线虫,这种免疫耐受能被昆虫寄生线虫打破和中和。松材线虫及寄生线虫都能促进松墨天牛表皮层产生活性氧(ROS),只有松材线虫的携带,而非寄生线虫的侵染能诱导抗氧化基因的高表达,从而中和活性氧,使其在天牛气管中的水平维持稳态。我们进一步发现,抗氧化基因的上调表达是由Toll受体调节并诱导的。相比之下,寄生线虫侵染的天牛气管中保持高水平的氧化压力及黑化反应,以此减少松材线虫的携带数量。启发利用昆虫寄生线虫进行生物防治。(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期刊2018-08-03)

入侵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外来物种入侵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仅威胁生物多样性,对农林渔业的危害也极大,甚至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根据相关资料,对日本外来入侵生物的现状、原因及其应对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应对外来生物入侵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入侵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静,谢联.外来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的危害与防控[J].吉林农业.2019

[2].刘华,张颖.日本外来入侵生物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9

[3].王春丽.浅谈重庆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现状[J].南方农业.2019

[4].李晗溪,黄雪娜,李世国,战爱斌.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的早期监测与预警[J].生物多样性.2019

[5].郑庆伟.中法拟就外来入侵生物入侵机制与防控等方面展开合作[J].农药市场信息.2019

[6].郭维洁.外来入侵生物刺果瓜的防治[J].农家参谋.2019

[7].贺超,杨倩倩,刘苏汶,刘光富,俞晓平.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种类的多重PCR鉴别方法[J].植物保护学报.2019

[8].张桂芬,万方浩.农林外来入侵生物的生物防治与应用[J].农民科技培训.2019

[9].黄雪娜,战爱斌.入侵生物萨氏海鞘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分子机制[C].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2018

[10].周娇,赵莉蔺,禹海英,王艳红,张伟.媒介天牛对入侵生物松材线虫的免疫机制研究[C].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2018

论文知识图

规则构建对于海洋外来入侵生的来源和抗氧化系统辽宁省外来入侵生物原产地分析辽宁省外来入侵生物所造成的直...辽宁省外来入侵生物概况安徽省“入侵生物”防控委员会...

标签:;  ;  ;  ;  ;  ;  ;  

入侵生物论文_李静,谢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