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辩证融合的复兴之道论文

罗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辩证融合的复兴之道论文

[摘 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虽然在产生的理论渊源、理论建构的服务功能、学习教化的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二者在塑造民族精神、打造核心价值理念、探寻正确思维方式上也具有很多契合点。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时代特色,二者既不是相互冲突的矛盾关系,也不是可以简单类比的相互替代关系,而是存在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辩证关系;复兴之道

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各自表述内容和实现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二者并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冲突和矛盾。相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能够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诠释或是以独特传统文艺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必然能够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大众化和时代化[1]。中华文化以历经数千年发展的沧桑巨变,有力地证明了其只有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价值理念,并在吐故纳新、革新求变的大道上实现自身的复兴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

思想文化的选择往往同民族社会发展道路的抉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化理论在民族发展中的实现程度,往往取决于文化理论满足民众现实需要的程度。中国近代社会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将马克思主义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两大思想体系推向了革命的历史舞台,哪种文化思想能够解决民族解放、实现国家独立的时代课题,哪种文化思想就能够作为重振国家理想信念的指导思想。历史证明,被封建传统知识分子视为圭臬的儒家文化在“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与推行君主立宪的改良浪潮中,根本无法满足振奋民心、指导革命的现实需要。在五四运动中,封建传统文化的权威地位还一度被“民主”和“科学”新文化理念所驱逐和取代,从而充分表明了当时的封建官僚专制的文化观念已然落后于时代发展和社会改造的需求。

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的救国思想传播到中国大地,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在比较各种思想主义与社会思潮之后,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批判封建传统文化糟粕的理论利器[2]。事实上,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抛弃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他们同样怀有内圣外王、修身治国的传统情怀。毛泽东同志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建构与革命实践的同时,重点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他强调要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甚至依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和革命实践斗争需要,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重新审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来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民族化诠释,从而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使其成为加速革命进程、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力量。从中国近现代革命道路的历史选择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作为封建制度意识形态的落后腐朽性,也有能够加以利用与改造为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先进内容。因此,中华民族必须以革命和建设为支撑,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道路、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化的融合,推动其突破历史发展的局限,承载更多民主、科学、理性、文明的发展基因。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时代特色

从时代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的现实选择来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指引中国道路前行、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3]。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地位,绝不是否定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如今,很多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治国理念、理想信念、生态哲学等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中得以体现,正如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知行通达、经世致用的文化内涵也同样为社会民众所推崇和践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深层次的理想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文化标识。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同样具有包容开放、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离开世界文明的发展道路来实现自身的独立发展,而是广泛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在各国的社会实践中丰富与发展自身的理论内涵,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革命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经历了儒释道等各类文化的汇聚融合,成为世界上持续发展、未曾中断、独一无二的古国文化样式。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作为政党执政宣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目的,相比涉及社会道路与制度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则更富有涵养民族精神和提升民族审美品位的功能,而是否能够坚持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关系到当代中国以什么样的文化内容、价值取向与文化自信,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和共存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均要植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中,在文化意识形态发展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要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创新和交融发展,这样才能发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Ⅲ类的3家研究机构中,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作为网站主办方建立了“辽宁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但网站功能较为简单,尚不能称之为门户网站,而贵州省标准化研究院和西藏自治区标准化研究所均难以在搜索引擎中找到相应网站。门户网站及功能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这3家标准化研究机构的品牌关注度。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很多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并渗透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规划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扬了中国古人内圣外王、向往建成大同社会的理想气概。可以说,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定位和实践路径,这也显著地反映一个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目标,往往是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民族先进文化的根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和民族传承,也成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无论是执政理念、发展定位,还是对外开放、锐意改革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离不开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大智慧[5]。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既要注重古为今用,也要积极推陈出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丰富与发展起来的,因而其传承的具体内容和历史作用也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甄别和分析,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立场和原则。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在多次民族爱国主义运动中得到很好地传承发展,使我们推广儒家的礼、义、信等文化传统变得更富有合理性与正当性,而且在表明传统文化重视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够兼顾群体利益和个体私利的融合性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明德慎罚的伦理教化以及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都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此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除了政治伦理精神之外,还有大量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丰富的节日民风民俗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

(二)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多以农耕文化、宗法家庭为基础背景,以儒学理论为核心,具有明显的大众共享性、和谐共生性和融合凝聚性。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已经积淀在民族大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同中国发展实际、历史传统和时代文化特征相结合[4]。实践证明,新时代要加快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就必须大力传承与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需要,也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民族力量、建构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中国对外开展文化交流、增强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时代需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和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既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化形态从传统模式向现代类型转变的历史变迁,它以文化的现代转换和系统传承为核心内容,以文化整合、文化创新为根本方法,是实现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终极关怀为根本目的的自然历史过程[6]。由于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善于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提供科学方法论和文化价值观的指导。因此,严格遵循其所设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反思继承、融汇创新的文化转型原则与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就是在建设一种富有民族特色、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民众现实需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尽自己的全力,提高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理论与现实情景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一场场情景模式创作,让呆板、乏味的写作生活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写作中心思想所表述的意思便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正确写作的能力。经过研究与探索,发现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切实可行。

(三)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构建何种社会形态,实现怎样的社会治理,需要探寻合乎世情发展变化与具体国情实际的国家治理体系,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从长期发展中所总结的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存在很大的契合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为邦本、礼法并治、吏治为先、居安思危和修齐治平等思想均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治理经验,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先贤所推崇的重仁义、固民本、守信誉、尚和合和寻正义等道德理念则成为了涵养当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维方法。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自然、社会与人相互和谐统一的整体宇宙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以及辩证系统的思维方法存在较大的契合度,古人所强调的和而不同、维新变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海纳百川与博施济众的文化思想为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必须遵循的五大发展理念提供了大量可以佐证的文化资源和思维模式。总之,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表述、充实以及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基本途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复兴之道

(一) 关注两种不同文化的现实差异及其双向性融合

正如上文所谈,我们不能忽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内涵的解读,更不能割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在高度关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现实差异的同时,也要注重两种不同文化之间双向性的融合发展。

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审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才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根本目的[9]。当然,在正确处理文化领域中一元主导性与多样并存性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时,一定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摒弃过去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绝对化、神圣化,尊重和承认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多元发展性。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以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更要极力反对和抵制文化文化领域中可能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存在的互补性和贯通性,并以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10]。

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适合冬季进补。中医认为羊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白萝卜富含水分,并含有硫化物,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萝卜和羊肉搭配,既可中和羊肉的温燥,又可以增加膳食纤维、钙、磷、铁、钾等营养素的摄入。

(二)注重文化领域的一元主导性与多样并存性

我国文化领域的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的关系,科学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并非等同的两个理论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多元的文化样式和丰富的审美内容,但却无法承担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政治理论功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所以,合理、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并行发展、继承创新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我们既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加遴选地全盘继承,更不能对其中所存在的消极腐朽内容进行转化利用。

其次,两种思想文化体系的政治功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依据时代和现实的发展要求,中国传统文化显然无法承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强大社会政治功能。因而在两者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应是马克思主义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语言方式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解读,以期进一步实现大众化的传播,使其真正被群众所理解和认可,更加符合民众的思维模式和交流方式,从而能够转化成更多实践力量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很好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和语言内容范式,蕴含着大量富有价值的科学思想与审美观念,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8]。

首先,要清楚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具体国情和内容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广大群众对纯粹的科学理性思维都普遍感到晦涩难懂,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样式繁多,既能满足先进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需求,也能适合普通百姓的大众文化需求。

(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鼓励大学生走入乡村担任村官,运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使乡村发展适应时代需要.这样可以改善目前农村干部文化程度低、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不高的现状,使乡村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首先,我们需要深刻意识到先进的政治理论若想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得到创新发展和大众化的传播,必须要批判性地继承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但要利用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艺术形式去传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要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和行动方案通过大量传统文化样式加以具体演绎和落实。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理念和实践来加以修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更多的是关注人的道德伦理修养,即注重内圣人格的培养,但是这样却容易忽视对科学知识、理性精神、实践能力的培育。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的是“四有”新人,这不仅要求青年一代具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储备和高尚的道德素养,还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富有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能够承担社会历史赋予的时代责任。这种人才培育观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性继承和批判。

再次,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内涵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世界性、大众性、科学性的理论特征,很好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以及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其中,我国法治文化的理念更是大量汲取了西方法治文化的优势,科学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形成了互补效应,从而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理念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根基和文化传播基础。

最后,党和各族人民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和艺术精品加以提炼和加工,重点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本质”,着力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内容,从而进一步推动其在新时代得到更加广泛地宣传、继承和发展。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有时候,你们隔山隔水,但却觉得没有距离,有时候,我们亲昵缠绵,却发现相距万里。

其中,t0≤t≤t0+Δt,n′(t)=n2(t)+[ s(t)+w(t)]×n(t).令d(t)=ms(t)mw(t)cs(t)cw(t),d(t)可进一步化简为∑dl q(t-lTc),dl∈{+1,-1},Tc=min{Tsc,Twc}.则z(t)在频率正半轴通带范围内的频谱为

[参 考 文 献]

[1]张建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2.

[2]何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3]王国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

[4]周前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容的新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2).

[5]罗朝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J].2018(24).

[6]朱海瑞.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7.

[7]李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

[8]娄世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9]蒋桂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0).

[10]杨伟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新说——基于予取互补的横向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中图分类号]D61;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9)03-0028-03

[收稿日期]2019-03-27

[作者简介]罗志鹏(1993-),男,广东清远人,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责任编辑:刘卫财]

标签:;  ;  ;  ;  ;  ;  ;  ;  ;  ;  ;  

罗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辩证融合的复兴之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