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结构论文和设计-吴登攀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插件结构,包括插头、插座,插头包括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座上相应的设置有对应的接口,插头与插座滑动地接合;插头两端设置下压突出,插座两端相应设置连接提示结构,以确认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信号传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又能提供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稳定信号传输的插件结构。

主设计要求

1.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插座,插头包括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座上相应的设置有对应的接口,插头与插座滑动地接合;插头两端设置下压突出,插座两端相应设置连接结构,以确认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信号传输。

设计方案

1.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插座,插头包括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座上相应的设置有对应的接口,插头与插座滑动地接合;插头两端设置下压突出,插座两端相应设置连接结构,以确认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头上设置导引柱,插座上靠近插头的一侧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导引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设置在导引孔远离接口的一侧;连接结构包括推动部、提示件,推动部受到外力移动,提示件根据推动部发生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插座的两端,插座相应位置设置限位板的安装槽供限位板安装;限位板包括安装部和限位部,限位部和安装部都呈现为矩形,安装部的长度、宽度小于限位部的长度宽度;安装部上设置安装孔,限位部上设置限位孔,安装孔和限位孔都采用矩形;插座对应位置处设置倾斜板,倾斜板大小与安装孔大小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推动部包括导引部和按键部,导引部与按键部套接,导引部中间设置矩形贯穿孔,按键部设置在矩形贯穿孔内;按键部包括上接触部和下接触部,上接触部整体呈矩形与矩形贯穿孔相匹配,上接触部的两端设置下接触部,下接触部采用对称设置,上接触部两端的下接触部的整体长度大于上接触部的长度;下接触部设置切斜导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提示件包括提示件本体和弹簧,提示件本体上设置弹簧槽与弹簧接触,弹簧槽采用圆柱形;提示件本体包括底座和突出,底座远离突出一侧的两端设置矩形突板,弹簧槽设置在底座该侧的中央,突出设置在底座另一侧的中央;底座在设置突出的一侧设置底座导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接口下方设置接口弹簧,插座相应位置处设置安置接口弹簧的限位弹簧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接口外侧设置上限位钩,插座上相应位置设置反向的下限位钩;上限位钩、下限位钩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部和矩形部,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数据线接头采用VGA线;插头上数据线接头靠近插座的一侧和电力线接头靠近插座的一侧两者高度误差在12mm以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头和插座之间滑动距离的定位靠紧配合进行调整,通过螺栓或铆钉进行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柜用二次插件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插件结构。

背景技术

抽屉式配电柜由于抽屉柜在操作维护性方面有优越性而越来越多地用在电力系统中。一次信号和二次信号的进出线回路的电器元件(也称为一次插件和二次插件)都集成在抽屉中,抽屉可收纳在配电柜中并且通过抽屉的抽拉来实现一次信号和二次信号的通断控制。然而,随着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电气设备与控制器需要越来越多的通信,而抽屉二次插件同时用于传输二次信号和通讯信号。现有技术的抽屉式配电柜在传输通信信号时不能满足要求。期望能够对现有技术的抽屉式配电柜进行改进以满足对通信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又能提供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稳定信号传输的插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插件结构,包括插头、插座,插头包括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座上相应的设置有对应的接口,插头与插座滑动地接合;插头两端设置下压突出,插座两端相应设置连接结构,以确认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插头上设置导引柱,插座上靠近插头的一侧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导引孔。

进一步的,连接结构设置在导引孔远离接口的一侧;连接结构包括推动部、提示件,推动部受到外力移动,提示件根据推动部发生移动。

进一步的,连接结构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插座的两端,插座相应位置设置限位板的安装槽供限位板安装;限位板包括安装部和限位部,限位部和安装部都呈现为矩形,安装部的长度、宽度小于限位部的长度宽度;安装部上设置安装孔,限位部上设置限位孔,安装孔和限位孔都采用矩形;插座对应位置处设置倾斜板,倾斜板大小与安装孔大小适配。

进一步的,推动部包括导引部和按键部,导引部与按键部套接,导引部中间设置矩形贯穿孔,按键部设置在矩形贯穿孔内;按键部包括上接触部和下接触部,上接触部整体呈矩形与矩形贯穿孔相匹配,上接触部的两端设置下接触部,下接触部采用对称设置,上接触部两端的下接触部的整体长度大于上接触部的长度;下接触部设置切斜导角。

进一步的,提示件包括提示件本体和弹簧,提示件本体上设置弹簧槽与弹簧接触,弹簧槽采用圆柱形;提示件本体包括底座和突出,底座远离突出一侧的两端设置矩形突板,弹簧槽设置在底座该侧的中央,突出设置在底座另一侧的中央;底座在设置突出的一侧设置底座导角。

进一步的,接口下方设置接口弹簧,插座相应位置处设置安置接口弹簧的限位弹簧槽。

进一步的,接口外侧设置上限位钩,插座上相应位置设置反向的下限位钩;上限位钩、下限位钩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部和矩形部,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数据线接头采用vga;插头上数据线接头靠近插座的一侧和电力线接头靠近插座的一侧两者高度误差在12mm以内。

进一步的,插头和插座之间滑动距离的定位靠紧配合进行调整,通过螺栓或铆钉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型材结构简单,实现电柜抽屉的信号传输建立和信号的交互,即集成了数据线,并通过连接结构进行信息提示,采用机械结构来进行提示,大大降低了维修次数,且更方便使用者确认信号的建立。可通过抽拉在配电柜中的抽屉来实现信号的通断控制,不单独设置连接结构的相应移动距离,即可通过插头和插座的紧配合来确保信号连接的稳定,也可以通过抽屉本身的重量来确保连接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导引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入的插头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插头反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入插座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引部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部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提示件本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0的提示件本体反面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部分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插座接触后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4的A处放大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插座连接后的外部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插座连接后的部分剖视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电柜抽屉的结构图。

图中标识:插头1、接口2、插座电力线接口21、插座数据线接口22、导引孔23、上限位钩25、插座3、安装槽31、限位弹簧槽32、下限位钩33、导引部4、矩形贯穿孔41、按键部5、下接触部51、上接触部52、提示件本体6、突出61、底座导角62、弹簧槽63、接口弹簧7、弹簧8、限位板9、限位孔91、电力线接头的插入部分11a、电力线接头伸出部分11b、安置数据线接头的槽12、导引柱13、下压突出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插件结构,包括插头1、插座3,插头1包括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座3上相应的设置有对应的接口2,插头1与插座3滑动地接合;插头1两端设置下压突出14,插座3两端相应设置连接结构,以确认插头1与插座3之间建立信号传输。即只要将插头1向插座3滑动地接合,此时插头1的下压突出14会带动连接结构,从而明确知道是不是已经建立信号传输。插头1上设置导引柱13,插座3上靠近插头1的一侧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导引孔23。以确保在插拔时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提高使用规范程度,降低不必要的损害,即提供了插头1向插座3滑动时引导的路线,保证了需要对接的接口2之间的连接。

电力线接头采用常规的插拔针,即在插头1上通过集成式电力线集成结构,使电力线接头直接插入集成式电力线集成结构即可。集成式电力线集成结构整体呈长方体,其远离插座3的一侧采用电力线接口2将几乎处于同一水平,即电力线接头的插入部分11a上下误差不超过3mm,使整体在一个平面上。集成式电力线集成结构另一侧相邻两个电力线接口2之间的出口伸出程度不同,即一般电力线接头伸出部分11b,其伸出程度采用两种规格互相交替设置。插头1上数据线接头靠近插座3的一侧和电力线接头靠近插座3的一侧几乎处于同一高度,两者高度误差在12mm以内。数据线接头采用VGA,所以插头1上设置安置数据线接头的槽12,并通过VGA常用的两侧螺栓进行固定。因为传统的电力线较长,容易连通,而数据线接头比较短。故设置安置数据线接头的槽12,并且其深度根据以保证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同时连通建立信号传输为标准。

具体的连接结构设置在导引孔23远离接口2的一侧。连接结构包括推动部、提示件,推动部受到外力移动,提示件根据推动部发生移动。一般提示件受到推动部下移的带动,提示件相对推动部而向右平移。

连接结构还包括限位板9,限位板9设置在插座3的两端,插座3相应位置设置限位板9的安装槽31供限位板9安装;限位板9包括安装部和限位部,限位部和安装部都呈现为矩形,安装部的长度、宽度小于限位部的长度宽度;安装部上设置安装孔,限位部上设置限位孔91,安装孔和限位孔91都采用矩形;插座3对应位置处设置倾斜板,倾斜板大小与安装孔大小适配,形成倾斜板固定限位板9。即将限位板9沿着安装槽31固定在插座3的两端。限位孔91与推动部配合,推动部初始位置在限位孔91内。

推动部包括导引部4和按键部5,导引部4与按键部5套接,导引部4中间设置矩形贯穿孔41,按键部5设置在矩形贯穿孔41内。导引部4两端设置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突出61于导引部4。安装结构中间设置梯形槽口,梯形槽口的两端设置限位钩,限位钩采用倒直角梯形。即将导引部4在插座3特定位置上向下移动,而插座3特定位置处会使得安装结构发生形变而向内压缩,其中梯形槽口提供了可以形变的距离。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后产生形变的限位设置不存在了,因此会产生复原的力而向外回弹,回到原来的形状,从而安装好了导引部4。按键部5包括上接触部52和下接触部51,上接触部52整体呈矩形与矩形贯穿孔41相匹配,上接触部52的两端设置下接触部51,下接触部51采用对称设置,上接触部52两端的下接触部51的整体长度大于上接触部52的长度。下接触部51设置切斜导角,以此来实现控制提示件相对推动部进行水平方向移动。

提示件包括提示件本体6和弹簧8,提示件本体6上设置弹簧槽63与弹簧8接触,弹簧槽63采用圆柱形;提示件本体6包括底座和突出61,底座远离突出61一侧的两端设置矩形突板,弹簧槽63设置在底座该侧的中央,突出61设置在底座另一侧的中央;底座在设置突出61的一侧设置底座导角62。底座导角62与下接触部51设置的切斜导角相适配。实现整体上通过提示件的水平方向移动,给使用者带来接触的信息,即提示件移出时就会产生咔的声音,表示插头1与插座3之间建立信号传输。

插座3的接口2下方设置接口弹簧87,插座3相应位置处设置安置接口弹簧87的限位弹簧槽32。接口2外侧设置上限位钩25,插座3上相应位置设置反向的下限位钩33。上限位钩25、下限位钩33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部和矩形部,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通过此来进行限制,防止插座3的接口2被脱离。插座3的接口2上对应设置插座3电力线接口21、插座3数据线接口22。

作为优选,插头1和插座3之间滑动距离的定位靠紧配合进行调整,通过螺栓或铆钉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插座3固定在电柜上,插座3的接口2可以有一定距离的移动,使用者推动电柜抽屉时,插头1向插座3滑动过去,通过下压突出14推动连接结构,移动一定距离后连接结构会发出咔的声音或产生一定阻延效果,此声音或阻延效果就表示插头1与插座3已经建立信号传输。其通过插座3和插头1的紧配合或者电柜抽屉本身的重量即可保持建立的信号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插件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4790.1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47828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H01R13/641

专利分类号:H01R13/641;H01R27/02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603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北白象镇温州大桥工业园区(万控集团有限公司内)

发明人:吴登攀;王艳胜;蔡恒才

第一发明人:吴登攀

当前权利人: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世博

代理机构:33283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插件结构论文和设计-吴登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