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探讨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探讨

滨州市海河管理局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越发加快,一些河道的改造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只按照人类的想法随意改造,导致河流的生态系统紊乱,功能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河流,因此对河道进行改造是必须的。另外,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对水资源的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对水质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对河流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已经是迫在眉睫的。

关键词:河道治理;河流生态修复;研究

引言

城市的发展和河流密切相关,几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与河道有关。城市河流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生活与工业用水,大型河道还承载着货物的运输功能,航运符合政府大力提倡的节能减排理念,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能够在满足生产运输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河道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1河流治理及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河流的开发会带来经济上的发展,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第一,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整治河道导致了流量的变化及输送泥沙的变化,很多生物的原有栖息地消失,导致了物种的消失。第二,频繁发生洪涝灾害,并且城市中的地表强度有所增强,河流裁弯取直,河床的不透水面积有所增加,河流的泄洪被大大削弱了。第三,影响了城市的地下水供给,这是由于河床硬化。第四,影响两岸的自然美景。

2河道治理的原则

2.1生态治理的原则

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大自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河道的生态系统也有所打击,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时候要对原有成熟的生态系统进行保留,最大程度上不去破坏原本的自然状态。有需要时可以进行人工修复,以建造河岸的方式来对河道进行治理,选择的树种可以是灌木,也可以是乔木等。

2.2远近结合的原则

河道治理工程并非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因此对于河道的治理切勿急功近利,而是应该从长计议,坚持远近结合的治理原则。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应依据河道的实际状况,制定详尽的治理计划,治理计划中应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每阶段的具体治理措施和方案,并逐步推进,从而才能真正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健康长远发展。

3山东平原区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3.1区域概况

山东平原区某河道治理长度为10.2km,位于城乡结合部,穿越两个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目前河道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水闸级别为4级,兼有防洪、排涝、灌溉等功能。

河道地处黄河下游,地形地貌属山前平原,海拔高程23.5~29.5m,属暖温带季风大陆型气候区,四季特征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554.0mm,降水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年际变化幅度大,连丰连枯现象明显。项目区域内自然植被较少,多为人工植被。

3.2河道生态修复

3.2.1引源

针对该河道季节性变化大,冬季干涸的现状,首先要考虑的是水源。先按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对河道景观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并设计出水量调控方案。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引黄客水,根据来水偏丰,汛期按有利时机组织人工生态输水。汛期打开节制闸,引上游雨洪水进入该河段;在非汛期,经过引黄渠道引水,根据扬水站供水能力及闸的过水能力,人工调控供水时间以及供水量,从而补充河道生态用水。根据计算,1年引黄河水3次,即可满足要求。

3.2.2治污

该段河道由于冬季断流,同时承接村庄及厂矿的污水,河道生态恶化。治河先治污,将河道整治与排水管网改造同步进行,实现清污分流,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严禁污水直接入河,需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2.3护岸

对原有土质护岸采用生态袋、块石护岸相结合的方式。生态袋在袋内装土可形成自由变化的岸坡,与土质岸坡绿化浑然一体,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产卵、繁衍、避难的场所,同时削减对河道的冲刷。播种黑麦草、高羊茅等草种,郁闭度可达95%。块石护岸按河道防洪水位加一定安全超高确定防护范围;按水流和波浪作用下的稳定性要求确定块石尺寸或护岸厚度,块石层下面设反滤层。块石护岸以上部位采取适生植物防护,具有波浪防护、植被生长发育及生物栖息地改善等多种作用。

4其他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4.1河床断面的修复

人们在进行河床断面的修复时,主要是针对护岸和护坡进行改造。人们之前在进行河道改造时,会在河床上铺设硬质材料,不利于河流生态修复,因此需要将硬质材料拆除,并结合河道实际情况采用石头或鱼巢的方式,进行河床生态修复。另外,还可以根据河道的径流进行河道的拓宽,可以根据相应的分级方式,将河道径流分为多个不同的等级,随后径流级别进行改造。针对已经暴露时间较长的河床,可以通过种植植物的方式,保障河床的生态型建设。通过种植植物进行河床的改造,还可以增加河道的美观性,并对河流水质净化起到作用,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生态系统修复的要求。

4.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本质上是运用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原理,来净化和处理河流中的污水。目前人工湿地技术俨然成为了提升水质的重要途径,其能够运用过滤或者沉淀等措施来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而对于污水中所包含的可溶性物质,则是运用植物的吸附作用来对其实现代谢以及降解。当然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也就是处理污染物质的时候,也会促使湿地之中的微生物快速的生长和繁殖。因此还需要定期更换填料,将新生的植物进行及时的收割,以确保及时将其在湿地系统中予以清除。

4.3河流水质的修复

生态浮床技术、河道曝气技术、外流引水稀释冲刷技术及底泥疏浚等都是目前水质修复的常用方法,生态浮床技术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河水水质的修复,即通过水生植物及其他物种的关系,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作用,以达到降低河流污染的目的。河道曝气的主要作用是河流水质实现自我净化的能力,即通过加速复氧过程,提高河流生物的活性。外流引水稀释冲刷技术,主要是通过引入外流,降低河流的污染负荷,但通过外流引水的方式,会导致河流本身水质受到影响。底泥疏浚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河流底部的毒害物质。在城市的发展中,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对水资源污染效果比较严重,因此在进行河流水质的修复时,还要进行各类废水的控制,避免因为废水过多,污染过于严重,而导致河流水质修复无法产生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为了使水资源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河流生态修复属于复杂且耗费时间较长的工程,需要进行完善的规划,确保河道具有生态性,并满足人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世辉.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288.

[2]刘开丰.生态修复技术在贵州省山区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1):194-196.

[3]赵鸿,刘媛,李婧.基于河道治理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J].西北水电,2015(01):12-15.

标签:;  ;  ;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