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强高性能混凝土论文_王成启,刘思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普强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压强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碱金属,碳酸盐,薄壁,掺合。

普强高性能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启,刘思楠[1](2018)在《C100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超细矿物掺合料进行C100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矿渣粉和粉煤灰微珠可有效改善超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满足C100超高强混凝土配制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不低于180 mm,28 d抗压强度大于110 MPa;单掺矿渣粉混凝土的56 d电通量小于1000 C,84 d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1.5×10~(-12)m~2/s;单掺粉煤灰微珠混凝土28 d电通量小于700 C,56 d电通量小于500 C,84 d氯离子扩散系数均不大于1.0×10~(-12)m~2/s。所制备的C100混凝土内部结构致密,且胶凝材料用量小于550 kg/m~3,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8年09期)

李毅[2](2018)在《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研制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广泛的应用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因此,对其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归纳,能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故从5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即研究成果的相对性,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应用研究的拓展性,检验标准的多维性和理论参考的借鉴性。(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8年04期)

刘永道,陈景,林喜华,刘其彬[3](2014)在《基于紧密填充原理的机制砂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紧密填充技术确定了机制砂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体系各组分及机制砂复合比例,研究了水胶比、胶凝材料总量对机制砂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优化后的复合材料体系,在普通原材料和搅拌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坍落度和扩展度分别为260mm和640mm以上,56d抗压强度高达143.2MPa的机制砂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水胶比和胶材总量可显着改善机制砂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但为了获得较好工作性同时兼具超高强度,其水灰比宜为0.17,胶凝材料总量宜为750kg/m~3。(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4年09期)

王军,程宝军,贾丽莉,刘通[4](2013)在《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复合水泥粉体压实体空隙率的变化规律,优化了混凝土胶材组分,并研究了胶料总量、水胶比对超高强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沸石粉配制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珠掺22%,硅灰掺8%,复合粉体空隙率最低,堆积密度最大;胶凝材料总量700kg/m3,水胶比0.16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60d和90d抗压强度分别达146.5MPa和159.7MPa;掺4%沸石粉配制的超高强混凝土60d和90d抗压强度分别为136.7MPa和148.1MPa,比不掺沸石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降低约4.7%和6.0%,降幅较小;混凝土3d和7d自收缩值分别为万分之0.91和万分之1.82,比不掺沸石粉的混凝土分别降低约21.6%和11.7%,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作用明显。(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3年11期)

庞增贵[5](2013)在《养护条件对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养护时所提供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养护可分为自然养养护、标准养护和加速养护。自然养护是在自然气候条件下,采取保湿、保(降)温等措施进行的养护,有湿养护、保湿保(降)温养护和太阳能养护叁种方法。标准养护是将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或养护箱,保证温度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的养护。加速养护是采取加热,掺早强剂或使用快硬水泥等措施,使混凝土快速硬化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建养.机械)》期刊2013年07期)

赵学明,张晓平,尹友非,张浦阳[6](2013)在《有掺合料高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结果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在无掺合料高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结果与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有掺合料高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结果与分析,得出了各掺合料的活性指数,引入水化活性因子和减水剂增量系数进行高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修正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3年06期)

李鸿芳,夏熠[7](2013)在《石粉和碳纤维对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石粉和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石粉掺量低于20%,会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石粉掺量大于20%,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石粉掺量为10%,可显着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碳纤维改性石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空白混凝土,但低于掺10%石粉的混凝土;碳纤维改性石粉混凝土的耐磨性明显高于空白混凝土和单掺10%石粉的混凝土。石粉掺量为10%的石粉混凝土和碳纤维改性石粉混凝土可用于磨损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3年04期)

白平,陶建飞,赵潇文,宋伟明[8](2012)在《崇启大桥50m箱梁冬季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崇启长江公路大桥江苏段施工特点,介绍了箱梁湿接缝施工工艺。详细讲述了混凝土配合比技术要求、配制思路及措施、配制技术难点,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原材料及配合比选定等。对混凝土配合比水化热、耐久性、冬季湿接缝C55混凝土配合比力学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并有效缩短工期,节省施工成本,工程质量得到保证。(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2年10期)

秦正红[9](2011)在《低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C30 P8低等级高性能化混凝土的配制及在某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1年03期)

査进,李顺凯,李进辉,屠柳青[10](2011)在《C50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早强混凝土配制中存在早期强度不够高、凝结时间太短、后期强度下降明显等问题,采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复合碱金属碳酸盐类早强剂、无机叁元酸类缓凝剂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技术,成功配制出了C50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其12h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3d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混凝土施工性能优良,后期强度增长良好、无倒缩。对比C50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系统研究了C50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50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磨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与C50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相当,而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大大优于普通高性能混凝土。(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1年01期)

普强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其广泛的应用性而备受研究者关注。因此,对其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归纳,能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故从5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即研究成果的相对性,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应用研究的拓展性,检验标准的多维性和理论参考的借鉴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强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成启,刘思楠.C100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的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

[2].李毅.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研制现状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

[3].刘永道,陈景,林喜华,刘其彬.基于紧密填充原理的机制砂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4

[4].王军,程宝军,贾丽莉,刘通.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

[5].庞增贵.养护条件对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

[6].赵学明,张晓平,尹友非,张浦阳.有掺合料高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结果与分析[J].混凝土.2013

[7].李鸿芳,夏熠.石粉和碳纤维对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

[8].白平,陶建飞,赵潇文,宋伟明.崇启大桥50m箱梁冬季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2

[9].秦正红.低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1

[10].査进,李顺凯,李进辉,屠柳青.C50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J].公路.2011

论文知识图

普强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普强高性能混凝土(C35)受压应力...普强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拉应力...受压试件破坏图受拉应力应变理论曲线与试验值对比一26湿含量88%的45NSC切割前后的外观

标签:;  ;  ;  ;  ;  ;  ;  

普强高性能混凝土论文_王成启,刘思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