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论文和设计-李华京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与下机壳内设置有动子组件及与动子组件相对应配合的定子组件,动子组件包括质量块,质量块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又字型弹簧片与上机壳弹性连接,又字型弹簧片包括与上机壳连接的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及与质量块连接的连接部,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靠近质量块的一端分别与连接部连接,质量块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块。本实用新型采用又字型弹簧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弹力较大,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制程良率和使用性能,便于产品进行量产,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壳(1)和下机壳(2),所述上机壳(1)与所述下机壳(2)内设置有动子组件(3)及与所述动子组件(3)相对应配合的定子组件(4),所述定子组件(4)位于所述动子组件(3)的下方且固定在所述下机壳(2)上,所述动子组件(3)包括质量块(31),所述质量块(31)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又字型弹簧片(5)与所述上机壳(1)弹性连接,所述又字型弹簧片(5)包括与所述上机壳(1)连接的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及与所述质量块(31)连接的连接部(53),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形成双层结构,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靠近所述质量块(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53)连接,所述质量块(31)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53)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块(32),所述连接部(53)能够从两个所述定位块(32)之间穿过进行定位。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壳(1)和下机壳(2),所述上机壳(1)与所述下机壳(2)内设置有动子组件(3)及与所述动子组件(3)相对应配合的定子组件(4),所述定子组件(4)位于所述动子组件(3)的下方且固定在所述下机壳(2)上,所述动子组件(3)包括质量块(31),所述质量块(31)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又字型弹簧片(5)与所述上机壳(1)弹性连接,所述又字型弹簧片(5)包括与所述上机壳(1)连接的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及与所述质量块(31)连接的连接部(53),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形成双层结构,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靠近所述质量块(3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53)连接,所述质量块(31)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53)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块(32),所述连接部(53)能够从两个所述定位块(32)之间穿过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31)上设置有三个以上沿X方向排列的永磁体(33),所述永磁体(33)沿Z方向充磁且相邻的所述永磁体(33)的充磁方向相反,所述定子组件(4)包括两个以上沿X方向排列的线圈(41),相邻的所述线圈(41)的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线圈(41)的数量比所述永磁体(33)的数量少一个,外侧的所述线圈(41)远离相邻的所述线圈(41)的一端对应一个所述永磁体(33),相邻的所述线圈(41)相互靠近的一端对应同一个所述永磁体(33),所述线圈(41)通过固定在所述下机壳(2)上的FPC板(42)能够与外部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31)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永磁体(33)相配合的第一通孔(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3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线圈(41)相配合的避让槽(312),所述避让槽(312)与所述第一通孔(3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31)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相配合的缓冲装置(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34)包括底座(341),所述底座(341)固定在所述质量块(31)上,所述底座(341)靠近所述又字型弹簧片(5)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块(3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342)的材料为橡胶、聚氨酯或泡棉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远离所述连接部(5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上机壳(1)连接的加宽部(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分别通过倾斜部(54)与所述连接部(53)连接,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分别与所述倾斜部(54)的交汇处折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臂(51)和所述下弹性臂(52)分别与所述加宽部(55)的交汇处折弯,并且所述加宽部(55)与其相连接的所述上机壳(1)的内壁平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尤其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基本都有使用振动发生装置,用于防止来自电子装置的噪音干扰他人。传统的振动发生装置采用基于偏心旋转的转子马达,它是通过偏心振子的旋转而实现机械振动,由于偏心振子在旋转过程中,换向器和电刷会产生机械摩擦以及电火花等,会影响偏心振子的转速,进而影响装置振动效果,因此,振动发生装置多采用性能更好的线性马达。

线性马达,也称线性电机、直线马达、推杆马达等,最常用的线性马达类型是平板式、U型槽式和管式,其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直线运动机械能的技术,其通过磁铁的相斥力使移动元件悬浮,同时通过磁力直接驱动该移动元件,而无需如回转式马达般尚需经由如齿轮组等传动机构进行传动,因此,线性马达可以令其所驱动的移动元件进行高加、减速的往复运动,通过该特性,线性马达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的制造加工技术领域中,而被作为驱动的动力源或作为提供定位的技术内容。此外,随着半导体、电子、光电、医疗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激烈竞争,各领域对于马达线性运动性能的要求也日渐升高,期望马达具有高速度、低噪音及高定位精度等,故在许多应用场合下都已使用线性马达来取代传统伺服马达等机械式的运动方式。

但是,现有的一些线性马达,由于其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而产生弹力不足、稳定性差等问题,从而降低了马达的使用性能,影响马达的应用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线性马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与下机壳内设置有动子组件及与动子组件相对应配合的定子组件,定子组件位于动子组件的下方且固定在下机壳上,动子组件包括质量块,质量块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又字型弹簧片与上机壳弹性连接,又字型弹簧片包括与上机壳连接的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及与质量块连接的连接部,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形成双层结构,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靠近质量块的一端分别与连接部连接,质量块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块,连接部能够从两个定位块之间穿过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定子组件与动子组件相互作用以使动子组件受到一定的作用力,动子组件的质量块通过与两个又字型弹簧片相配合沿X方向进行振动,又字型弹簧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底,弹性系数稳定,弹力较大,又字型弹簧片的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形成双层结构且分别与上机壳连接,又字型弹簧片的连接部从两个定位块之间穿过进行定位且与质量块连接,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制程良率和使用性能,便于产品进行量产,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质量块上设置有三个以上沿X方向排列的永磁体,永磁体沿Z方向充磁且相邻的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定子组件包括两个以上沿X方向排列的线圈,相邻的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线圈的数量比永磁体的数量少一个,外侧的线圈远离相邻的线圈的一端对应一个永磁体,相邻的线圈相互靠近的一端对应同一个永磁体,线圈通过固定在下机壳上的FPC板能够与外部电路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质量块上设置有若干与永磁体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便于组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质量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线圈相配合的避让槽,避让槽与第一通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质量块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相配合的缓冲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固定在质量块上,底座靠近又字型弹簧片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块的材料为橡胶、聚氨酯或泡棉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上机壳连接的加宽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分别通过倾斜部与连接部连接,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分别与倾斜部的交汇处折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弹性臂和下弹性臂分别与加宽部的交汇处折弯,并且加宽部与其相连接的上机壳的内壁平行。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去除上机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字型弹簧片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字型弹簧片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上机壳1,下机壳2,动子组件3,质量块31,第一通孔311,避让槽312,定位块32,永磁体33,缓冲装置34,底座341,缓冲块342,第一孔体343,定子组件4,线圈41,FPC板42,又字型弹簧片5,上弹性臂51,下弹性臂52,连接部53,倾斜部54,加宽部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水平”、“竖直”、“平行”、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如图1~5所示,包括上机壳1 和下机壳2,上机壳1和下机壳2通常焊接连接,上机壳1与下机壳2内设置有动子组件3及与动子组件3相对应配合的定子组件4,定子组件4位于动子组件3的下方且固定在下机壳2上。动子组件3包括质量块31,质量块31也称平衡块、振动块、配重块等,质量块31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又字型弹簧片5与上机壳1弹性连接,又字型弹簧片5包括上弹性臂51、下弹性臂52和连接部53,连接部53与质量块31连接,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分别与上机壳1连接,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形成双层结构,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靠近质量块31的一端分别与连接部53连接,质量块31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部 53相配合的两个定位块32,连接部53能够从两个定位块32之间穿过进行定位,便于又字型弹簧片5与质量块31的定位连接。此外,根据用户对马达的具体振动需求,通过控制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的宽度,能够调节又字型弹簧片5的弹性系数,调整又字型弹簧片5的频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给出了X方向和Z方向,X方向即动子组件3的振动方向,Z方向即竖直方向,垂直于X方向和Z方向的为Y 方向,X方向和Y方向即水平方向的纵向和横向,文中的“上”、“下”等都是以Z方向作为基准来说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定子组件4与动子组件3相互作用以使动子组件3受到一定的作用力,动子组件3的质量块31通过与两个又字型弹簧片5相配合沿X方向进行振动,从而实现马达的振动,又字型弹簧片5 具有缓冲保护的作用,能够为动子组件3的振动提供一定的恢复力。本实用新型采用又字型弹簧片5,又字型弹簧片5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底,弹性系数稳定,弹力较大,而且又字型弹簧片5的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形成双层结构且分别与上机壳1连接,又字型弹簧片5的连接部 53从两个定位块32之间穿过进行定位且与质量块31连接,操作简便,便于又字型弹簧片5与质量块31的定位连接,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制程良率和使用性能,便于产品进行量产,扩大了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优选地,如图2、图3所示,质量块31上设置有三个以上沿X方向排列的永磁体33,永磁体33沿Z方向充磁且相邻的永磁体33的充磁方向相反,定子组件4包括两个以上沿X方向排列的线圈41,相邻的线圈41的电流方向相反,线圈41的数量比永磁体33的数量少一个,外侧的线圈41 远离相邻的线圈41的一端对应一个永磁体33,外侧的线圈41即沿X方向两端的线圈41,相邻的线圈41相互靠近的一端对应同一个永磁体33,从而能够使每个线圈41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相同,这样每个永磁体33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也相同,从而使动子组件3能够更好地沿X方向进行振动,更加稳定、可靠,线圈41通过FPC板42与外部电路连接,FPC板42 固定在下机壳2上,线圈41和永磁体33的数量根据马达的尺寸大小等而定。

在使用时,外部电路通过FPC板42为线圈41供电,通电线圈41在永磁体33产生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由于线圈41固定不动,所以永磁体33 受到相应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动子组件3沿X方向进行振动,实现马达的振动,而且通过调节线圈41的电流波形能够改变动子组件3振动的频率和幅度,从而能够产生不同的振感,振感丰富,实现多种不同的触觉反馈,便于应用于智能设备触觉反馈的动力源,提高了马达的应用范围。此外,外侧的永磁体33沿X方向的宽度是其它永磁体33沿X方向的宽度的一半,外侧的永磁体33即沿X方向两端的永磁体33,这样能够保证每个线圈41 的两端所受到的磁场作用相同。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FPC板42即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它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绝佳的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永磁体33是指在开路状态下能长期保留较高剩磁的磁体,也称硬磁体,比如由铁氧体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铁或者由磁钢等,优选磁钢,磁钢具有高硬度、矫顽力值高、耐高温、抗腐蚀性能强等特点,其永磁特性较好,被饱和磁化后,在撤掉外磁场后仍能长时间内保持较强和稳定的磁性。

优选地,如图1~3所示,质量块31上设置有若干与永磁体33相配合的第一通孔311,第一通孔311与永磁体33的数量相同,永磁体33安置在第一通孔311中,通常采用胶粘的方式,组装方便,结构紧凑,稳定性好。

优选地,如图1~3所示,质量块31的底部设置有与线圈41相配合的避让槽312,避让槽312与第一通孔311连通,质量块31振动过程中,所有线圈41始终位于避让槽312中,结构更加紧凑,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

优选地,如图2、图3所示,质量块31沿X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相配合的缓冲装置34,质量块31振动过程中,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分别对用有缓冲装置34,缓冲装置34能够防止质量块31直接与又字型弹簧片5的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碰触,从而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更加安全、可靠。具体地,缓冲装置34包括底座341,底座341固定在质量块31上,底座341靠近又字型弹簧片5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块342,底座341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安置缓冲块342的第一孔体343,第一孔体343可以是通孔或盲孔等,缓冲块342通常采用弹性材料,底座 341便于与质量块31连接和安置缓冲块342,缓冲块342能够对质量块31 和又字型弹簧片5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从而更加安全、可靠。此外,质量块31上还可以设置与底座341相配合的定位槽,这样底座341与质量块 31连接更加稳定、牢靠,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优选地,缓冲块342的材料为橡胶、聚氨酯或泡棉中的一种,橡胶具有弹性好、强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聚氨酯具有较高的柔曲性、回弹性、机械强度和氧化稳定性以及优良的耐油性等优点,泡棉具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优点。

优选地,如图2~5所示,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远离连接部5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上机壳1连接的加宽部55,通过加宽部55便于又字型弹簧片5与上机壳1焊接连接,而且连接后强度高。

优选地,如图2~5所示,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分别通过倾斜部 54与连接部53连接,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分别与倾斜部54的交汇处折弯,这样倾斜部54就相当于弹性臂的一部分,即两个倾斜部54分别与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形成弹性部,提高了弹性系数,增大了弹力。

优选地,如图2~5所示,上弹性臂51和下弹性臂52分别与加宽部55 的交汇处折弯,并且加宽部55与其相连接的上机壳1的内壁平行,这样不仅更加便于又字型弹簧片5与上机壳1焊接连接,而且便于控制弹簧片的体积,提高弹力,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地,缓冲装置34的缓冲块342 与又字型弹簧片5的加宽部55相对应,这样操作更加便于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交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交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细节都可以用等效元素代替,材料、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任意的。

设计图

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4393.4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44810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H02K33/18

专利分类号:H02K33/18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领先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领先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经济开发区经八路东、振兴路南

发明人:李华京;王磊;张良威

第一发明人:李华京

当前权利人:领先科技(东台)有限公司

代理人:邢若兰;高之波

代理机构:1140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具有又字型弹簧片的线性振动马达论文和设计-李华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