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其中上模板设有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细水口,所述上模板还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模腔,所述下固定板还设有注塑杆,所述注塑杆穿过所述下模板且伸入至模腔内用于形成产品内通孔的一端为型芯端,所述型芯端上设有一侧与所述细水口相通另一侧与模腔相通的注塑通道,本申请通过得到的管类产品由于注塑通道是通往管类产品的内壁,因此产品的外表面无任何加工的痕迹,而且成模过程均不需要经过外观的加工,所以产品外观更加整洁与漂亮,无遗留浇口痕迹,从而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所以本申请非常适用于对外观有高要求的管类产品。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包括设有进料口(1)的上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2)设有上模板(3),所述模具还包括下固定板(4),所述下固定板(4)设有下模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3)设有与所述进料口(1)相通的细水口(6),所述上模板(3)还设有用于产品(7)成型的模腔,所述下固定板(4)还设有注塑杆(8),所述注塑杆(8)穿过所述下模板(5)且伸入至模腔内用于形成产品(7)内通孔的一端为型芯端(9),所述型芯端(9)上设有一侧与所述细水口(6)相通另一侧与模腔相通的注塑通道(10)。

设计方案

1.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包括设有进料口(1)的上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2)设有上模板(3),所述模具还包括下固定板(4),所述下固定板(4)设有下模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3)设有与所述进料口(1)相通的细水口(6),所述上模板(3)还设有用于产品(7)成型的模腔,所述下固定板(4)还设有注塑杆(8),所述注塑杆(8)穿过所述下模板(5)且伸入至模腔内用于形成产品(7)内通孔的一端为型芯端(9),所述型芯端(9)上设有一侧与所述细水口(6)相通另一侧与模腔相通的注塑通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通道(10)为上侧开口位于所述型芯端(9)顶侧与所述细水口(6)相通、下侧开口位于所述型芯端(9)外周表面与模腔相通的斜向设置的通道,所述注塑通道(10)与所述型芯端(9)顶侧之间的角度要大于90度且少于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通道(10)为圆锥形且上侧开口宽度往下侧开口宽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通道(10)上侧开口的宽度要小于所述细水口(6)下侧开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2)与所述上模板(3)之间还设有细水口板(11),所述上模板(3)包括细水口钩针支撑块(301),所述上固定板(2)设有穿过所述细水口板(11)与所述细水口钩针支撑块(301)的细水口钩针(12),所述细水口钩针(12)下侧与所述细水口(6)上侧开口相对,所述细水口钩针支撑块(301)下侧相对于所述细水口(6)处设有截面呈梯形的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水口钩针(12)下侧为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截面宽度由下侧往上侧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3)还包括模具A板(302)与设有所述细水口(6)的细水口块(303),所述细水口块(303)上设有成型模块(14),所述模腔设于所述成型模块(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水口块(303)上设有多个所述细水口(6),所述成型模块(14)设有多个所述模腔,多个所述细水口(6)与多个所述模腔一一对应,所述细水口块(303)上设有将多个所述细水口(6)相通的分流道(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4)与所述下模板(5)之间两侧均设有模脚(15),所述下固定板(4)上侧设有顶针板(16),所述顶针板(16)与所述下模板(5)之间设有弹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为一种管类产品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能保护管类产品外观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随着各类塑胶制品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多样化快速更迭,新型产品外观设计与结构设计走向了快速反应时代,目前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性能,产品的外观都是竞争力之一,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进胶方式为细水口进胶,直接小点进在产品外表面,产品外观表面上通常会遗留有加工时的痕迹,这样会影响产品外观,有较大局限性,从而使得产品减少了竞争力,整体外观感减少。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不影响产品外观的辊筒模具为本领域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模具外表面进胶,产品外观表面上遗留浇口痕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运用了塑胶的韧性将进胶口斜向设计在了产品内壁侧的管类产品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包括设有进料口的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设有上模板,所述模具还包括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设有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有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细水口,所述上模板还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模腔,所述下固定板还设有注塑杆,所述注塑杆穿过所述下模板且伸入至模腔内用于形成产品内通孔的一端为型芯端,所述型芯端上设有一侧与所述细水口相通另一侧与模腔相通的注塑通道。

优选的,所述注塑通道为上侧开口位于所述型芯端顶侧与所述细水口相通、下侧开口位于所述型芯端外周表面与模腔相通的斜向设置的通道,所述注塑通道与所述型芯端顶侧之间的角度要大于90度且少于180度。

优选的,所述注塑通道为圆锥形且上侧开口宽度往下侧开口宽度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注塑通道上侧开口的宽度要小于所述细水口下侧开口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上模板之间还设有细水口板,所述上模板包括细水口钩针支撑块,所述上固定板设有穿过所述细水口板与所述细水口钩针支撑块的细水口钩针,所述细水口钩针下侧与所述细水口上侧开口相对,所述细水口钩针支撑块下侧相对于所述细水处设有截面呈梯形的槽。

优选的,所述细水口钩针下侧为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截面宽度由下侧往上侧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还包括模具A板与设有所述细水口的细水口块,所述细水口块上设有成型模块,所述模腔设于所述成型模块内。

优选的,所述细水口块上设有多个所述细水口,所述成型模块设有多个所述模腔,多个所述细水口与多个所述模腔一一对应,所述细水口块上设有将多个所述细水口相通的分流道。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两侧均设有模脚,所述下固定板上侧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弹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通过将注塑杆上的型芯端伸入模腔内,紧接着于型芯端上开一条一侧与细水口相通一侧与模腔相通的注塑通道,这样一来胶液从进料口流至细水口再流至注塑通道最后填充满模腔与型芯端之间的空隙,冷却后就能得到管类的产品,由于注塑通道是通往管类产品的内壁,因此产品的外表面无任何加工的痕迹,而且成模过程均不需要经过外观的加工,所以产品外观更加整洁与漂亮,无遗留浇口痕迹,从而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所以本申请非常适用于对外观有高要求的管类产品。

2.注塑通道采用斜向且呈锥形设置,使得脱模过程成品与注塑通道的凝固胶液容易断裂;

3.本结构方便、简单、可靠,不需要其它辅助动力,不需要人工剪削胶口;

4.脱模过程流畅,脱模过程不会损伤产品;

5.本申请能同时进行多个产品生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一(隐藏细水口钩针支撑块);

图3是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的细水口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的进料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参照图1至图6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包括设有进料口1的上固定板2,所述上固定板2设有上模板3,所述模具还包括下固定板4,所述下固定板4设有下模板5,所述上模板3设有与所述进料口1相通的细水口6,所述上模板3还设有用于产品7成型的模腔,所述下固定板4还设有注塑杆8,所述注塑杆8穿过所述下模板5且伸入至模腔内用于形成产品7内通孔的一端为型芯端9,所述型芯端9上设有一侧与所述细水口6相通另一侧与模腔相通的注塑通道10,如图4所示,具体的说,首先于注塑杆8上的型芯端9斜钻一条注塑通道10,开槽的工艺不规定方向,只需要通至模腔与细水口6即可,注塑通道10与模腔的相通处尽量较小,这样脱模容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通过将注塑杆8上的型芯端9伸入模腔内,紧接着于型芯端9上开一条一侧与细水口6相通一侧与模腔相通的注塑通道10,这样一来胶液从进料口1流至细水口6再流至注塑通道10最后填充满模腔与型芯端9之间的空隙,冷却后就能得到管类的产品,由于注塑通道10是通往管类产品的内壁,因此产品的外表面无任何加工的痕迹,而且成模过程均不需要经过外观的加工,所以产品外观更加整洁与漂亮,无遗留浇口痕迹,从而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所以本申请非常适用于对外观有高要求的管类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通道10为上侧开口位于所述型芯端9顶侧与所述细水口6相通、下侧开口位于所述型芯端9外周表面与模腔相通的斜向设置的通道,所述注塑通道10与所述型芯端9顶侧之间的角度要大于90度且少于180度,如图4所示,具体的说,细水口6的胶液会流至模腔,故注塑通道10的开口要与细水口6相通,注塑通道10斜向设置是为了脱模时候容易断裂,由于细水口6的胶液与注塑通道10内的胶液凝固相结合,故脱模过程中细水口块303会脱离,将注塑通道10内的凝固胶液带出,所以注塑通道10与型芯端9顶侧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少于180度的话,脱离过程中凝固胶液不会断裂而造成残留部分还与产品连接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减少了因为二次加工带来的成本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通道10为圆锥形且上侧开口宽度往下侧开口宽度逐渐减小,如图4所示,具体的说,注塑通道10只需要开一个微小的通孔将胶液流至模腔即可,这样一来脱模的时候模腔的凝固胶液与注塑通道10凝固胶液接触面积小容易断裂,因此注塑通道10也可以开成圆柱体,但开成圆锥形的话则注塑通道10最下侧就不会集聚过多的胶液导致浪费原料,不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通道10上侧开口的宽度要小于所述细水口6下侧开口的宽度,如图4所示,具体的说,由于胶液是从细水口6流至注塑通道10,因此注塑通道10的口径宽度要比细水口6宽度口径要小,防止胶液填充满注塑通道10后溢出,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也污染了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2与所述上模板3之间还设有细水口板11,所述上模板3包括细水口钩针支撑块301,所述上固定板2设有穿过所述细水口板11与所述细水口钩针支撑块301的细水口钩针12,所述细水口钩针12下侧与所述细水口6上侧开口相对,所述细水口钩针支撑块301下侧相对于所述细水口6处设有截面呈梯形的槽,如图2与图3所示,具体的说,细水口板11开有若干个槽,槽的宽度与细水口钩针12一致,将细水口钩针12一侧安装于上固定板2,细水口钩针12穿过细水口板11上的槽,将细水口钩针12另一侧相对于细水口6的上方,作用是当胶液填充满细水口6后胶液继续填充直至覆盖细水口钩针12下侧,胶液凝固后脱模时细水口钩针12会带动细水口6与注塑通道10的凝固胶液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细水口钩针12下侧为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截面宽度由下侧往上侧逐渐减小,如图2与图3所示,具体的说,细水口钩针12带动凝固胶液一侧的形状较粗,紧接着斜向往内侧减细,形成类似倒扣的形状,有利于更稳定的牵引凝固胶液,防止胶液于此处脱离而需要人工将胶液取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该形状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方便,非常适用于脱模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3还包括模具A板302与设有所述细水口6的细水口块303,所述细水口块303上设有成型模块14,所述模腔设于所述成型模块14内,如图3所示,具体的说,细水口块303可以不使用该成型模块14,于细水口块303上开有圆柱体槽即可,而使用成型模块14是便于生产安装的方便,拆卸容易,更换的操作简单,而且也为购买者减少了售后的费用。

进一步的,所述细水口块303上设有多个所述细水口6,所述成型模块14设有多个所述模腔,多个所述细水口6与多个所述模腔一一对应,所述细水口块303上设有将多个所述细水口6相通的分流道,如图2与图5所示,具体的说,于细水口块303与进料口1接触一侧开有相通且通至若干个细水口6的分流道13,分流道13可以以圆柱体的形状来开槽,这些槽于中间位置可以进行入胶,同时细水口块303也开有若干个细水口6,所以可以流至各个细水口6,因为这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要一个点进行入胶即可,而且本模具可以一次生产16个产品,因此本模具具有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灵活性高,功能完善,且实用性较强的特点。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板4与所述下模板5之间两侧均设有模脚15,所述下固定板4上侧设有顶针板16,所述顶针板16与所述下模板5之间设有弹簧,如图1所示,具体的说,模脚防止本模具内部结构过多的暴露,而且增强本模具外观的整体性,使模具更具有美感,弹簧的作用是用于模具复位,也可以增加脱膜后用于精确复位的定位件,定位件可以为其中一个部件中间凸出一部分,另外一个部件中间凹进一部分,将两个部件配合实现精确复位。

工作原理: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用户从进料口处注入胶液,胶液由分流道的中心位置分散流至各个细水口,紧接着由细水口流至型芯端上的注塑通道,由于注塑通道与成型模块有微小的相通,所以胶液能流至注塑通道与成型模块之间的模腔,产品填充冷却完毕后就能得出外观无加工痕迹的管类产品,由于细水口与细水口钩针连通,所以细水口的胶液凝固后与细水口拉针的卡合部连接,首先细水口板与模具A板分离,细水口拉针利用倒扣与细水口的抱紧力带动细水口脱离产品,此时产品与注塑通道内的胶液接触面积较小,所以脱离过程容易断裂,紧接着模具A板与下模板开始分离,最后产品顺利顶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通过将注塑杆上的型芯端伸入模腔内,紧接着于型芯端上开一条一侧与细水口相通一侧与模腔相通的注塑通道,这样一来胶液从进料口流至细水口再流至注塑通道最后填充满模腔与型芯端之间的空隙,冷却后就能得到管类的产品,由于注塑通道是通往管类产品的内壁,因此产品的外表面无任何加工的痕迹,而且成模过程均不需要经过外观的加工,所以产品外观更加整洁与漂亮,无遗留浇口痕迹,从而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所以本申请非常适用于对外观有高要求的管类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812.6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794435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B29C45/27

专利分类号:B29C45/27;B29C45/4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江西天键电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天键电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42399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上欧工业园

发明人:黄荣万

第一发明人:黄荣万

当前权利人:江西天键电声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连华

代理机构:44327

代理机构编号: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细水口斜浇的模具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