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0021

【摘要】胃溃疡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属于消化性疾病,其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或是穿孔,梗阻等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极其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中医中,其认为寒、虚、热或是郁等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从而使患者形成本虚标实的情况,也就是说,在采用中医方法对其展开治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关键词】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消化性溃疡;中医研究

前言

就消化性溃疡来说,其是人体肠道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在中医学领域中,主要表示为胃脘痛和痞满等内容。中医学中认为,这样的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因为外感寒邪,患者情志不遂,或是饮食疲倦等因素为导致的,也就是说,在患者出现了寒、热、虚、郁等情况时,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形成本虚标实的情况。本文将以此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其病因机制进行阐述,给出中医中药的治疗研究,进而针对针灸方法展开阐述,以便于为医学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1病因病机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与三种因素相关,首先,因为患者的饮食不节,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存在饮食不规律的情况,在饥饱失常的情况下,肆意饮用辛辣油腻的食物,或是嗜酒食甘等,都会对患者的脾胃等消化系统造成损伤。其次,在人们日益情绪化的背景下,人体过多的忧思恼怒、或是思虑忧患等,都会对人体的脾脏造成损坏,在长久愤怒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人体气机的不通畅,对其肝脏造成损害,从而对患者的脾胃运化造成不良影响[1]。最后,在人体有失调养的情况下,或是患者在治疗不当的情况下,都会导致患者的脾胃出现损伤情况。这一情况表明,人体在外受寒湿、饮食不节、禀赋不足或是疲倦内伤的情况下,都会导致患者出现问题,使其脾胃受到损伤,存在气机阻塞的情况,导致患者分泌升降失调等问题,对其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为患者带来疼痛、胀满、纳呆和痞塞等症状。

2中医相关治疗

2.1基本方法

根据相关中医学书籍数据显示,参苓白术等对脾脏具有修补作用。其中所涉及到的补脾药物主要有:薏仁、甘草、白术、人参、甘草、山药、扁豆和连肉等。其中,茯苓、薏仁和山药能够对脾脏进行调理,并具有渗湿效果。而参苓和白术等则能够通过健脾祛湿,促进人体肝脏的气脉,起到减轻胃痛等功效,能够有效实现健脾健胃等目的。同时,这些药物的服用,还能够对患者的消化道内幽门螺杆菌进行杀灭,保证溃疡面的愈合,并对患者的血浆和其局部胃肠激素水平进行调节,对脾胃进行增补,消散淤血,保证患者的气血通畅。将其应用在辛甘化阳中,也能够酸甘化阴,达到温中扶阳补虚的效果,实现缓急止痛的效果。也有相关学者在研究工作中,在此药方中增加了元胡和乌贼骨,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大多数人认为乌贼骨中含有一定的磷酸钙和碳酸钙等物质,其能够对人体中的胃酸进行中和,进而实现对胃粘膜的保护,实现收敛效果,对胃酸进行抑制,并达到止血效果,促进溃疡的愈合,而柴胡,具有疏肝效果,在将其与其他药物进行综合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2]。

2.2经验方法

当前发展中,一些学者自行研究,拟定了健脾清热活血的药方,其中包括炙黄苠,剂量为10g,白术10g,1g吴茱萸,15g丹参和3g黄莲。在将其进行应用时,其中的黄莲能够起到清热去毒的功效,而吴茱萸具有清肝泻火作用,同时,能够对黄莲对人体造成寒气进行去除[3]。而丹参,则具有活血养血的作用,能够祛瘀生新,具有养血功效,能够实现养血不淤,祛瘀不伤正的效果。这一药方将止痛、清热和活血作用集于一身,能够促进人体免疫力的增强。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其他治疗方法,其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受到脾胃虚弱等因素的影响,则需要应用胃疡汤,其药方中所涉到的药物主要有:三七粉、白术、党参、黄芪、贝母、甘草、乌贼骨丹参和白及、元胡等,其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效果也相对显著。同时,也有应用清热益气活血汤基本方法,其药方为:黄芩10g,川贝10g,10g乌药,同时需要30g丹参,30g百合、同时,赤芍、乳香、延胡索、茯苓、甘草没药各10g,白术和党参各12g,之黄芪,乌贼骨30g。在将其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起到清热益气活血的作用,对人体胃肠粘膜进行保护,有效防止氢离子的反弥散,同时能够对其复发进行控制。

3针灸治疗

有人认为消化性溃疡主要以患者的脾虚体质为主,在病情长期不好转的情况下,其定存在亏气现象。《内经》中相关记载中“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则需要针对一些穴位进行埋线处理,其对应的穴位主要有中脘、天枢、足三里、胃俞、内关、梁丘、三阴交、阴凌泉、上巨虚等[4]。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黄芪建中汤对其进行干预,主要药方为炙甘草,6g,黄芪20g,生姜3片、15g的饴糖、桂枝需要9g,15g的白芍和5枚大枣。在将其治疗方法与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其疗效更为显著[5]。

结语

在中医学角度对消化性溃疡疾病展开治疗工作,其相关发展在近些年来是相对快速的,尤其针对一些健脾益气和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更能够对患者的脾虚淤热等症状进行改善,从而实现对人体生理状态的有效调整,促进其体内防护因子的增加,消灭人体内抗幽门螺杆菌等,从而实现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减少其副作用的发生率。在未来的发展工作中,还需要对其中医的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并有效结合现代医发展手段,促进其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推进,加强治疗效果,实现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培,戴建国,郑亮.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02):242.

[2]田恩惠.从肝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理论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郝峰.消化性溃疡近15年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黄绍刚.健脾清热化瘀方对胃溃疡愈合质量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

[5]解淑萍.黄芪愈疡汤治疗脾胃虚寒、瘀血内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标签:;  ;  ;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