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论文和设计-邱传凯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结构包括设置于输电线路电缆上的多个温度监测终端、设于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数据处理终端和远程服务器,各个所述温度监测终端内均设有MCU微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缆温度的测温模块、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的RF传输模块和用于高温预警的报警模块,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内设有主控制器、数据存储模块、北斗通信模块,以及同时与所述多个温度监测终端内所设RF传输模块通信连接的读写器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温度监测终端对高压电缆进行实时检测,并将结果发送至数据处理终端处理,最后数据处理终端通过北斗卫星通信连接远程服务器,从而实现对架空输电线路电缆的温度监测以及数据处理。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输电线路电缆上的多个温度监测终端(2),设于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数据处理终端(1),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1)通过北斗卫星通信连接的远程服务器(3),各个所述温度监测终端(2)内均设有MCU微控制模块(21)、用于检测电缆温度的测温模块(22)、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的RF传输模块(23)和用于高温预警的报警模块(24),所述测温模块(22)、RF传输模块(23)、报警模块(24)均连接并受控于所述MCU微控制模块(21),所述数据处理终端(1)内设有主控制器(11)、数据存储模块(12)、北斗通信模块(14),以及同时与所述多个温度监测终端(2)内所设RF传输模块(23)通信连接的读写器模块(13),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2)、北斗通信模块(14)和读写器模块(13)均连接并受控于所述主控制器(11),所述北斗通信模块(14)通过北斗卫星与所述远程服务器(3)双向无线信号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输电线路电缆上的多个温度监测终端(2),设于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数据处理终端(1),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1)通过北斗卫星通信连接的远程服务器(3),各个所述温度监测终端(2)内均设有MCU微控制模块(21)、用于检测电缆温度的测温模块(22)、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的RF传输模块(23)和用于高温预警的报警模块(24),所述测温模块(22)、RF传输模块(23)、报警模块(24)均连接并受控于所述MCU微控制模块(21),所述数据处理终端(1)内设有主控制器(11)、数据存储模块(12)、北斗通信模块(14),以及同时与所述多个温度监测终端(2)内所设RF传输模块(23)通信连接的读写器模块(13),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2)、北斗通信模块(14)和读写器模块(13)均连接并受控于所述主控制器(11),所述北斗通信模块(14)通过北斗卫星与所述远程服务器(3)双向无线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温度监测终端(2)和所述数据处理终端(1)内均设有感应电源模块(4),各个所述感应电源模块(4)均连接有取能互感器(5),且各个所述取能互感器(5)分别设于输电线路上的各条单相导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源模块(4)与所述取能互感器(5)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过流保护的限流器(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11)为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服务器(3)设有客户端(31),且所述客户端(31)包括PC客户端(32)和手机客户端(3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架空输电线路电缆容易由于材料老化、接触不良、电流过载等因素引起温升过高,一旦线路发生过热现象,极有可能导致跳闸等故障,将会造成电能需求的供应不足,以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而现有技术中对架空输电线路电缆的温度监测一般都是人工监测或安装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其中人工监测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这些被检测的线路都是高压线,很容易造成对测量人员的伤害,并且人工检测不能实时操作,检测效率低,人工监测得到的温度值精确度也不够高;然而如果是利用监测设备对高压电缆温度进行间歇性的监测并进行监测数据的网络传输,这就需要对监测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进而需要使用外部电源,加大了现场布线难度,同时高低压隔离不彻底容易造成干扰,而且网络传输基本需要网络支持,这就必须投入对无线网络的建设,因此也增加了利用监测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测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结构包括设置于输电线路电缆上的多个温度监测终端,设于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数据处理终端,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通过北斗卫星通信连接的远程服务器,各个所述温度监测终端内均设有MCU微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电缆温度的测温模块、用于发射信号的RF传输模块和用于高温预警的报警模块,所述测温模块、RF传输模块、报警模块均连接并受控于所述MCU微控制模块,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内设有主控制器、数据存储模块、北斗通信模块,以及同时与所述多个温度监测终端内所设RF传输模块通信连接的读写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北斗通信模块和读写器模块均连接并受控于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北斗通信模块通过北斗卫星与所述远程服务器双向无线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温度监测终端和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内均设有感应电源模块,各个所述感应电源模块均连接有取能互感器,各个所述取能互感器分别设于输电线路上的各条单相导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电源模块与所述取能互感器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过流保护的限流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服务器设有客户端,且所述客户端包括PC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温度监测终端内的MCU微控制模块可通过将测温模块采集输电线路各电缆的温度信息传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RF传输模块传递至数据处理终端内的读写器模块,同时数据处理终端将自己接收到的相关信息通过北斗通信模块上传至远程服务器存储并通过客户端显示在PC端和手机端,通过北斗卫星通信减除了无线网络的建设,降低了成本,而且远程服务器上存储的信息有利于数据分析架空输电线路电缆的不同时段温度变化情况,使得监测人员发现线路升温规律以及解决线路异常问题,同时各个温度监测终端无需通过网线、数据线与数据处理终端连接,减少工程布线,便于随时调整温度监测终端的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监测终端和数据处理终端的功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服务器的功能示意图;

图中:数据处理终端-1、温度监测终端-2、远程服务器-3、感应电源模块-4、取能互感器-5、限流器-6、主控制器-11、数据存储模块-12、读写器模块-13、北斗通信模块-14、MCU微控制模块-21、测温模块-22、RF传输模块-23、报警模块-24、客户端-31、PC客户端-32、手机客户端-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其结构包括设置于输电线路电缆上的多个温度监测终端2,设于输电线路杆塔上的数据处理终端1,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终端1通过北斗卫星通信连接的远程服务器3,各个所述温度监测终端2内均设有MCU微控制模块21、用于检测电缆温度的测温模块22、用于发射信号的RF传输模块23和用于高温预警的报警模块24,所述测温模块22、RF传输模块23、报警模块24均连接并受控于所述MCU微控制模块21,所述数据处理终端1内设有主控制器11、数据存储模块12、北斗通信模块14,以及同时与所述多个温度监测终端2内所设RF传输模块23通信连接的读写器模块13,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2、北斗通信模块14和读写器模块13均连接并受控于所述主控制器11,所述北斗通信模块14通过北斗卫星与所述远程服务器3双向无线信号连接,各个所述温度监测终端2和所述数据处理终端1内均设有感应电源模块4,各个所述感应电源模块4均连接有取能互感器5,且各个所述取能互感器5分别设于输电线路上的各条单相导线上,所述感应电源模块4与所述取能互感器5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过流保护的限流器6,所述远程服务器3设有客户端31,且所述客户端31包括PC客户端32和手机客户端3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11优选为单片机,理所当然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PLC微控制器或MCU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多个温度监测终端2主要安装在输电线路各单相导线上,每个温度监测终端2具有唯一的ID编号,实际安装使用时记录每个温度监测终端2的安装地点,并与编号一起存入数据处理终端1内的控制器编程数据中,温度监测终端2每隔一定时间(可以事先设定)自动发射一次监测点的温度数据,但如温度发现异常触发报警模块24立即报警,不受发送周期限制;温度监测终端2内的测温模块22对架空输电线路电缆进行测温,MCU微控制模块21将测温模块22测量的温度值进行采集并通过RF传输模块23向数据处理终端1发送,同时温度监测终端2内的报警模块24在输电线路电缆临近或超出预设最高温度值时工作,此时MCU微控制模块21向数据处理终端1发送警报信号,当然的,数据处理终端1内部所设的读写器模块13与温度监测终端2内的RF传输模块23通过无线射频技术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温度监测终端2所发送的信号,并反馈至主控制器11处理,主控制器11将数据一方面备份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2,另一方面通过北斗通信模块14连接北斗卫星发送至远程服务器3,远程服务器3所设客户端31包括PC客户端32和手机客户端33,监测人员通过PC或手机即可实时查询远程服务器3上接收到的信息,有利于监测人员分析架空输电线路电缆的不同时段温度变化情况;再有的,当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温度过高时,监测人员能够及时接收到报警信息并能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减少损失和危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9614.7

申请日:2019-05-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639840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G01K 1/02

专利分类号:G01K1/02;G01K13/00;G05B19/042;G05B19/05;G01S19/14

范畴分类:31C;

申请人:福建铂语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铂语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开发区长安投资区长盛路2#长天工业园2#楼六层工业厂房701室(自贸试验区内)

发明人:邱传凯;张小锋;张兴旺

第一发明人:邱传凯

当前权利人:福建铂语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夏静洁

代理机构:1133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基于北斗传输的架空输电线路电缆测温系统论文和设计-邱传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