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外交论文-伯克希尔·米勒,乔恒

务实外交论文-伯克希尔·米勒,乔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务实外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两国关系,中日关系,美中关系,习近平,伙伴关系,安倍,杂志网站,第叁国,美日,地区经济

务实外交论文文献综述

伯克希尔·米勒,乔恒[1](2019)在《美媒:中国和日本的务实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7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和日本的务实和平 上周,日本首相安倍晋叁在大阪G20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双边会谈。各国领导人常在国际会议上举行此类会谈,但此次峰会不一样,尤其是因为它发生在习近平2013年上任以来首次访日期间(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07-03)

王鹏程[2](2019)在《务实外交:佐科对印尼“全方位外交”的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尼作为东南亚区域大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有着重要地位。苏西洛执政后,为拓展更加广阔的外交空间而提出“千友零敌”的全方位外交理念。佐科执政后,部分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念,提出要广泛结交能给印尼带来好处的朋友。自此,印尼在坚持全方位外交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现实利益,发展务实外交。经济外交是佐科“务实外交”的核心。以经济为中心,有重点地发展同所有国家(地区)(尤其是周边国家(地区))间的友好关系是佐科“务实外交”的重要方向。一方面,为增加非传统和未开发市场产品的出口,佐科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海港口及发电厂建设等领域同外国展开合作,并简化许可证制度,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以提高吸引外资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印尼的全球经济参与度。佐科政府在双边或多边框架下,积极参与印(尼)日经济伙伴协议、东盟-中国香港自由贸易协定、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等经济伙伴协议谈判,为经济合作搭建平台。多边外交是佐科“务实外交”的政治保障。政治上,佐科坚持立足东盟,多渠道拓展区域多边外交。一方面,印尼期望巩固其在地区事务中的中心地位,通过“集体发声”的方式整合东盟以主导地区事务。另一方面,佐科希望超越东盟视角,在全球公共领域和共同关心的事务上发展与域内外多边机制之间的务实合作,如利用巴厘岛民主论坛、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多边区域平台以及各类交流机制,树立印尼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形象,强化它的中等强国和海洋大国地位。文化外交夯实佐科“务实外交”的民意基础。在文化领域,佐科重视对外人文交流,多维度发展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公共外交。首先,为强化“区域大国”的身份认知,印尼在区域和世界范围内频繁开展艺术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印尼。其次,注重人文交流在发展务实外交中的民意基础作用。印尼同中国建立了“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不断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塑造开放包容的“软环境”;与美国、欧盟国家等建立了一系列青年互访、教育交流等机制。最后,凭借本国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打造“魅力印尼”,增强各国对印尼文化的认同感,将印尼文化推向世界。海洋外交是佐科“务实外交”的主要努力方向。佐科政府打造“海洋强国”重要标签,凭借海洋优势发展多领域海洋外交。在2014东亚峰会上,佐科详细阐述了印尼“世界海洋轴心”的五大支点,并在复兴海洋文化、海洋资源管理、海上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外交、海上防御力量建设等方面开展各项海上实践。随后佐科在2017年第16号“总统条例”中又增添了海上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海上治理、海上空间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新的部署,为佐科的海上愿景提供了政策保障。在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印尼加快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海洋轴心”的战略对接,海洋外交成果颇丰。此外,印尼还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以及与太平洋岛国论坛(PIF)、环印度洋联盟(IORA)等区域组织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经济,共谋海上安全。采取“全方位外交”和中间路线是印尼传统战略文化取向。作为地区中等强国,印尼并不想止步于东南亚,其外交战略目标是想通过全方位外交全面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拓展多边外交舞台,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佐科开创性地提出新的外交理念,更加强调现实利益,试图通过减少理想主义或自由主义的色彩,以突出其务实外交的核心要务。选择主要同能给印尼带来切实利益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发展关系。佐科政府治下的印尼外交是务实主义的和以人为本的,这无疑将给印尼带来更多的利好。(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静[3](2019)在《新形势下俄罗斯开展务实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日益认识到亚洲经济是21世纪的火车头,而2014年以来的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亚太政策得以加速实施。其亚太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推行更加务实的外交;加强与亚太各国的合作,同时把发展与中国、印度的双边关系放在首位;以主动姿态参与亚太地区安全治理结构的设计,积极全面地参与亚太地区事务。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伙伴,中俄关系的发展是俄罗斯亚太政策实施这一过程的缩影。俄罗斯亚太战略目标及其未来走向,成为影响亚太局势和中俄关系值得关注的因素。(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03期)

宋秀琚,王鹏程[4](2018)在《“中等强国”务实外交:佐科对印尼“全方位外交”的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资本、技术在全球的迅速扩散,国家间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交融,各国外交战略的利益重合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从本国现实利益出发,以合作共赢为特征的务实外交方兴未艾。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执政后,在坚持自苏西洛总统以来印尼"全方位外交"的基础上,推行务实外交,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务实外交以经济外交为中心,夯实以东盟为中心的中等强国多边外交舞台,着力推行人文外交和海洋外交,努力将印尼打造成为地区领袖国家,有效提高印尼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深化印尼同域内、域外各国的外交关系,推动了印尼外交的转型升级。(本文来源于《南洋问题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陈力[5](2015)在《从宗教视角分析新教文化与美国务实外交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的是美国主流新教文化如何影响美国的务实外交传统。本文结合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理论,试图从宗教文化(新教教义)的角度,说明新教对美国务实外交的影响,并认为正是新教教义中的叁大改革:路德的"天职观"、新教的入世制欲主义基础和加尔文教的"上帝预选说"及"神宠观念"等在促进资本主义精神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入世理性和功利主义观念,并为美国人所继承,使美国外交带有突出的务实功利特征。(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5年05期)

王泰平[6](2013)在《务实外交典范:中日谈判怎样啃硬骨头》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 明天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纪念日。自1972年中方提出要求到1978年8月12日最终缔约,历时六个多春秋。在会谈中,最让中日僵持不下的是要不要在条约中写入“反对霸权”条款。最终,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方做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3-08-11)

霍孟林[7](2013)在《中亚国家大国多边务实外交战略论析——基于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苏联的解体,中亚地区原五个加盟共和国获得了独立,为了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这些独立后的中亚国家确立了多边务实外交战略。中亚国家所奉行的多边务实外交并非"等距离"外交,其外交政策表现为一定的不平衡倾向性;中亚国家对外交往的亲疏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国家利益需要动态地调整,尤其在与俄、中、美叁大国的外交关系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3年03期)

邹强[8](2013)在《奥巴马新任期务实外交露端倪》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2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成立“十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鼓励美国人赴中国留学。美国前副国务卿托马斯·皮克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美中之间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双边关系,“我不赞同有些人说的美中冲突不可避免的论调,恰恰相反,我相信美中将通过磋商与合作的(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3-01-29)

栗广[9](2011)在《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中国对美外交由革命转向务实,并最终推动了中美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不论对其自身还是对于国际政治格局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美国对中国的叁次试探而直接促使中美关系的缓和为研究视角,使用话语分析方法对中美缓和进程中两国领导人的话语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了解两国关系的进展状况,从细微处捕捉双边关系的微妙变化,从而发现此期间内中国对美外交政策特征是革命外交与务实外交并存,但其发展趋势是革命外交——革命外交与务实外交并存——务实外交。(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6-01)

栗广[10](2010)在《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对美外交政策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62年开始,中国对外政策急剧"左转。此后一直到60年代末,由于中国一直推行革命化外交政策,中美两国继续进行激烈对抗;中苏同盟关系也开始瓦解,并最终演变为激烈对抗;同时,中国同已建交的第叁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恶化。面临着同时与美苏两国对抗所造成的不利形势,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开始采取措施纠正对美革命化的外交政策,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终于,中国务实的外交政策取得了成效,不仅使中国成功地摆脱了两面受敌的困境,而且一跃成为"战略大叁角的一极,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美苏争霸的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务实外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印尼作为东南亚区域大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有着重要地位。苏西洛执政后,为拓展更加广阔的外交空间而提出“千友零敌”的全方位外交理念。佐科执政后,部分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念,提出要广泛结交能给印尼带来好处的朋友。自此,印尼在坚持全方位外交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现实利益,发展务实外交。经济外交是佐科“务实外交”的核心。以经济为中心,有重点地发展同所有国家(地区)(尤其是周边国家(地区))间的友好关系是佐科“务实外交”的重要方向。一方面,为增加非传统和未开发市场产品的出口,佐科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海港口及发电厂建设等领域同外国展开合作,并简化许可证制度,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以提高吸引外资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印尼的全球经济参与度。佐科政府在双边或多边框架下,积极参与印(尼)日经济伙伴协议、东盟-中国香港自由贸易协定、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等经济伙伴协议谈判,为经济合作搭建平台。多边外交是佐科“务实外交”的政治保障。政治上,佐科坚持立足东盟,多渠道拓展区域多边外交。一方面,印尼期望巩固其在地区事务中的中心地位,通过“集体发声”的方式整合东盟以主导地区事务。另一方面,佐科希望超越东盟视角,在全球公共领域和共同关心的事务上发展与域内外多边机制之间的务实合作,如利用巴厘岛民主论坛、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多边区域平台以及各类交流机制,树立印尼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形象,强化它的中等强国和海洋大国地位。文化外交夯实佐科“务实外交”的民意基础。在文化领域,佐科重视对外人文交流,多维度发展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公共外交。首先,为强化“区域大国”的身份认知,印尼在区域和世界范围内频繁开展艺术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印尼。其次,注重人文交流在发展务实外交中的民意基础作用。印尼同中国建立了“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不断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塑造开放包容的“软环境”;与美国、欧盟国家等建立了一系列青年互访、教育交流等机制。最后,凭借本国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打造“魅力印尼”,增强各国对印尼文化的认同感,将印尼文化推向世界。海洋外交是佐科“务实外交”的主要努力方向。佐科政府打造“海洋强国”重要标签,凭借海洋优势发展多领域海洋外交。在2014东亚峰会上,佐科详细阐述了印尼“世界海洋轴心”的五大支点,并在复兴海洋文化、海洋资源管理、海上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外交、海上防御力量建设等方面开展各项海上实践。随后佐科在2017年第16号“总统条例”中又增添了海上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海上治理、海上空间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新的部署,为佐科的海上愿景提供了政策保障。在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印尼加快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海洋轴心”的战略对接,海洋外交成果颇丰。此外,印尼还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以及与太平洋岛国论坛(PIF)、环印度洋联盟(IORA)等区域组织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经济,共谋海上安全。采取“全方位外交”和中间路线是印尼传统战略文化取向。作为地区中等强国,印尼并不想止步于东南亚,其外交战略目标是想通过全方位外交全面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拓展多边外交舞台,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佐科开创性地提出新的外交理念,更加强调现实利益,试图通过减少理想主义或自由主义的色彩,以突出其务实外交的核心要务。选择主要同能给印尼带来切实利益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发展关系。佐科政府治下的印尼外交是务实主义的和以人为本的,这无疑将给印尼带来更多的利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务实外交论文参考文献

[1].伯克希尔·米勒,乔恒.美媒:中国和日本的务实外交[N].环球时报.2019

[2].王鹏程.务实外交:佐科对印尼“全方位外交”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杨静.新形势下俄罗斯开展务实外交[J].科技风.2019

[4].宋秀琚,王鹏程.“中等强国”务实外交:佐科对印尼“全方位外交”的新发展[J].南洋问题研究.2018

[5].陈力.从宗教视角分析新教文化与美国务实外交传统[J].世界宗教文化.2015

[6].王泰平.务实外交典范:中日谈判怎样啃硬骨头[N].解放日报.2013

[7].霍孟林.中亚国家大国多边务实外交战略论析——基于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视角[J].理论导刊.2013

[8].邹强.奥巴马新任期务实外交露端倪[N].法制日报.2013

[9].栗广.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D].福建师范大学.2011

[10].栗广.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对美外交政策的演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标签:;  ;  ;  ;  ;  ;  ;  ;  ;  ;  

务实外交论文-伯克希尔·米勒,乔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