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拼接成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灯具模块;用于减小换向处的各灯具模块之间的缝隙的转接件,转接件分别与换向处的各灯具模块连接。该模块化发光组件采用转接件实现换向处的各灯具模块之间的连接,减小了换向处的的缝隙,可实现换向处的灯具模块之间的无缝衔接。而且,由于转接件的引入,可以实现各灯具模块拼接时的换向,从而可以灵活改变各灯具模块的拼接路径,因此,丰富了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组装形式,提高了模块化发光组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通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拼接成所述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灯具模块(1);用于减小换向处的各所述灯具模块(1)之间的缝隙的转接件(2),所述转接件(2)分别与所述换向处的各所述灯具模块(1)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用于拼接成所述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灯具模块(1);

用于减小换向处的各所述灯具模块(1)之间的缝隙的转接件(2),所述转接件(2)分别与所述换向处的各所述灯具模块(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2)和与之连接的所述灯具模块(1)中的一者设有插孔(3),另一者设有用于与所述插孔(3)连接的插头(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和所述插头(4)为相互吸附且通过触点通电的磁吸通电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2)包括:

用于连接共面的所述灯具模块(1)的平面转接件;

用于连接异面的所述灯具模块(1)的立体转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转接件用于与各所述灯具模块(1)连接的所有连接接口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转接件包括至少两个不共面的连接板(21),各所述连接板(21)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灯具模块(1)连接的连接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不共面的所述连接板(21)形成直角或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2)设有用于蓄电的太阳能电池板(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模块(1)包括封装于一体的灯具底座、灯珠和灯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遥控所述模块化发光组件通断电及其灯光亮度的终端设备。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LED灯具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经济及安全的照明器件,能耗少,热辐射低,发光效率高,在室内及室外照明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便于日常维护,LED灯具逐渐朝着模块化方向发展,模块化LED灯具维修时无需拆卸全部灯具,只需对驱动电源模块进行维修及更换即可。

例如,SMARTBUNCH模块化灯泡,包括三角形模块,每个三角形模块将灯泡和灯座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独立光源,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多个三角形模块拼接组合成所需形状。

然而,这种模块化LED灯具,在改变方向时,各模块单元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缝隙较大。而且,现有市场上的模块化灯具大多受到组合形式的限制,不能在室内和室外等多种不同应用条件下通用。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灯具拐角处的缝隙且通用性较好的模块化发光组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能够减小灯具拐角处的缝隙且通用性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包括:

至少两个用于拼接成所述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灯具模块;

用于减小换向处的各所述灯具模块之间的缝隙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分别与所述换向处的各所述灯具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接件和与之连接的所述灯具模块中的一者设有插孔,另一者设有用于与所述插孔连接的插头。

优选地,所述插孔和所述插头为相互吸附且通过触点通电的磁吸通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转接件包括:

用于连接共面的所述灯具模块的平面转接件;

用于连接异面的所述灯具模块的立体转接件。

优选地,所述平面转接件用于与各所述灯具模块连接的所有连接接口共面。

优选地,所述立体转接件包括至少两个不共面的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灯具模块连接的连接接口。

优选地,任意两个不共面的所述连接板形成直角或圆角。

优选地,所述转接件设有用于蓄电的太阳能电池板。

优选地,所述灯具模块包括封装于一体的灯具底座、灯珠和灯罩。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遥控所述模块化发光组件通断电及其灯光亮度的终端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发光组件,采用转接件实现换向处的各灯具模块之间的连接,减小了换向处的的缝隙,可实现换向处的灯具模块之间的无缝衔接。而且,由于转接件的引入,可以实现各灯具模块拼接时的换向,从而可以灵活改变各灯具模块的拼接路径,因此,丰富了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组装形式,提高了模块化发光组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具体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具体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模块化发光组件中平面转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块化发光组件中立体转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灯具模块、2为转接件、3为插孔、4为插头、21为连接板、5为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能够减小灯具拐角处的缝隙且通用性较好。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具体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发光组件具体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3为模块化发光组件中平面转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模块化发光组件中立体转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灯具模块1,各灯具模块1之间可相互拼接,以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模块化发光组件。

考虑到在改变灯具模块1的拼接路径时,也即,相邻灯具模块1改变拼接方向以形成拐角时,处于换向位置的各灯具模块1之间无法直接衔接或衔接处的缝隙较大,本实用新型在换向处的各灯具模块1之间设有转接件2,转接件2分别与换向处的各灯具模块1相连,以通过转接件2实现换向处的各灯具模块1的无缝衔接,从而使所有灯具模块1与转接件2一起形成所需形状的模块化发光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灯具模块1的具体结构及其发光原理请参见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例如,灯具模块1为LED灯具模块1,包括灯具底座、灯珠和灯罩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灯具模块1为整体式封装模块,也即,灯具底座、灯珠和灯罩封装于一体,形成整体式衔接结构,以方便安装,从而节约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组装成本。

考虑到各灯具模块1之间拼接的方便性,优选地,各灯具模块1之间通过磁性充电接口相连。也即,相邻灯具模块1之间通过磁性相反的磁铁的吸附作用实现相邻灯具模块1的机械拼接,并通过触点式通电的方式进行电连通。也就是说,相邻灯具模块1之间的拼接包括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灯具模块1之间拼接的拼接结构及作用原理,本文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转接件2与灯具模块1之间的连接也包括机械连接和电连接,也即,转接件2一方面起到换向处各灯具模块1的空间结构的衔接作用,另一方面,转接件2还起到换向处各灯具模块1电连通的作用。

优选地,转接件2包括发光元件,也即,转接件2本身也是一个发光源,以避免换向处存在发光暗区,从而保证换向处的发光均匀性及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对转接件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转接件2的发光原理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灯具模块1的发光原理。

转接件2与灯具模块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参见相邻灯具模块1之间的拼接方式。

优选地,转接件2和与之连接的灯具模块1中的一者设有插孔3,另一者设有用于与插孔3连接的插头4。也即,本实施例通过插头4与插孔3的配合连接实现转接件2与灯具模块1的连接。

考虑到通用性及加工、组装时的方便性,优选地,转接件2上用于与灯具模块1连接的连接接口包括插孔3和插头4。也即,转接件2上既设有插孔3,又设有插头4,用于与具有不同接口的灯具模块1进行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插孔3和插头4为相互吸附且通过触点通电的磁吸通电接口。也即,插孔3和插头4通过磁铁的吸附作用增强两者连接的牢固性,并通过触点式通电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转接件2包括平面转接件和立体转接件,平面转接件用于连接共面的灯具模块1,立体转接件用于连接异面的灯具模块1。

平面转接件主要针对平面墙壁上的灯具安装,也即,所有灯具模块1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灯具安装。例如,酒店走廊两侧的壁灯。

此时,转接件2用于与各灯具模块1连接的所有连接接口共面。优选地,转接件2的主体结构也与灯具模块1共面,也即,所有灯具模块1以及转接件2均共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转接件2为平面转接件时,本实用新型对转接件2上任意两个连接接口之间的角度不做具体限定,该角度可以为30度、45度、60度或90度等。这种多角度的转接件2,可以丰富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组装形式,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化发光组件的形状过于单一的问题,以满足更多场合的需求。

立体转接件主要用于建筑物外围灯,可以满足灯具模块1在建筑物外围墙角处的无缝衔接。

优选地,立体转接件包括至少两个不共面的连接板21,各连接板21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的灯具模块1连接的连接接口。

也即,各连接板21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可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的不同场景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任意两个不共面的连接板21形成的拐角可以为直角或圆角。

当模块化发光组件应用于室外环境时,为了节约能源,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转接件2设有用于蓄电的太阳能电池板5。也就是说,太阳能电池板5可以对灯具模块1进行供电,绿色环保。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灯光亮度,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用于遥控模块化发光组件通断电及其灯光亮度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用手机对模块化发光组件进行远程控制,终端设备实现对模块化发光组件进行远程控制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同一换向处的灯具模块1的数量越多,则模块化发光组件的形状越丰富。

优选地,模块化发光组件的形状包括至少一排回形结构组件,每排回形结构组件均包括至少两个回形单元。可以看出,这种形状的模块化发光组件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可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发光组件,采用转接件2实现换向处的各灯具模块1之间的连接,减小了换向处的的缝隙,可实现换向处的灯具模块1之间的无缝衔接。而且,由于转接件2的引入,可以实现各灯具模块1拼接时的换向,从而可以灵活改变各灯具模块1的拼接路径,因此,丰富了模块化发光组件的组装形式,提高了模块化发光组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通用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发光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3022.1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484453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F21S 9/03

专利分类号:F21S9/03;F21V23/06;F21V21/005;F21V21/002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第一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29号大院

发明人:孙晓红;纪毅;许力文;冯开平

第一发明人:孙晓红

当前权利人:广东工业大学

代理人:罗满

代理机构:112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模块化发光组件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