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热循环论文-熊健

真空热循环论文-熊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真空热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空热循环,复合材料,点阵结构,力学性能

真空热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熊健[1](2018)在《真空热循环条件下复合材料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星复合材料结构特殊的真空热循环服役环境,采用真空热循环试验设备对各种类型试验件进行高真空和冷热交替循环试验,试验研究了真空热循环对复合材料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平压和剪切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真空热循环对复合材料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平压和剪切性能影响的理论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真空热循环作用下复合材料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的破坏机理。结论如下:高真空环境能够使复合材料产生析气行为;在真空热循环过程中,由于纤维和树脂基体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纤维和基体界面容易出现局部脱胶现象;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平压模量和强度随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真空热循环次数对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平压试验的失效模式也有所影响,由最初的压溃破坏逐渐趋向于分层失效;真空热循环后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的剪切性能与平压性能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和失效模式。给出了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在不同真空热循环次数处理后剪切模量和强度的理论预报公式。(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高禹,李洋洋,高博闻,王柏臣,于祺[2](2018)在《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真空热循环下的蠕变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进行真空热循环处理,分别测试了真空热循环前后树脂的质损率、红外光谱、动态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树脂的质损率先迅速升高后趋于平缓。红外光谱基本无变化。动态力学热分析(DMA)表明真空热循环初期树脂发生了后固化,循环次数超过101次后出现了明显的物理热老化。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蠕变性能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真空析气、后固化和物理热老化的综合作用。采用时间硬化模型和Kelvin模型对真空热循环处理前后试样的蠕变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时间硬化模型能有效地描述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蠕变行为。(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孙运刚[3](2016)在《空气/真空热循环对T700/HT280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T700/HT280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以及基体树脂为研究对象,对材料进行空气热循环(-60~180℃)和真空热循环(-140~180℃,10-4Pa)两种环境试验,并借助电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体视显微镜、超声C扫描和DMA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探寻了T700/HT280复合材料在两种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效应,研究了两种环境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历空气热循环和真空热循环后,T700/HT280复合材料和基体树脂产生质量损失,质损率的演化规律均表现为先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后变化趋于平缓。通过对比空气热循环和真空热循环处理后静态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可知:两种环境处理后,单向90°拉伸强度和多向铺层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均降低,变化规律相似。空气热循环处理后,多向铺层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变化不大,而真空热循环后弯曲强度出现明显下降。空气热循环处理后,多向铺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明显下降,而真空热循环后层间剪切强度变化不大。通过测试空气热循环和真空热循环处理前后HT280树脂的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发现,空气热循环对材料的Tg影响较小,而真空热循环作用导致材料的Tg由313℃变为332℃,变化明显。经历空气热循环和真空热循环后,T700/HT280复合材料抗低速冲击性能均明显变差。通过宏观损伤与超声C扫描结果可知: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损伤模式均为先发生树脂挤压破坏后出现大面积分层破坏,最终发生纤维断裂破坏。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冲击吸收能均不断增大。对比空气热循环和真空热循环两种环境可知,真空热循环作用对材料抗低速冲击性能影响更为明显。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计算出的低速冲击对复合材料产生的损伤位置、损伤形状与实际实验结果相符。(本文来源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01-08)

高禹,刘佳琦,王柏臣,于祺,王绍权[4](2015)在《真空热循环对T700/3234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700/3234复合材料和3234树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真空热循环试验,并分别测试了质损率和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T700/3234复合材料与3234树脂基体的质损率均呈现先迅速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规律。真空热循环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发生界面脱粘,导致复合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5年14期)

李松涛[5](2015)在《气密材料真空热循环及辐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真空析气、真空热循环设备和空间辐照模拟试验装置,并采取多种材料测试分析手段,考察了TR、HY、TPUY、TPU四种气密材料的真空析气规律和TR、TPUY、TPU叁种气密材料真空热循环及辐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HY硅橡胶的总质量损失最大,TPUY热塑性聚氨酯最小;TR硅橡胶的可凝挥发物含量最大,TPUY热塑性聚氨酯最小。在真空热循环初期,TR、TPUY、TPU叁种气密材料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质损率逐渐上升,质损率上升的比较快,后期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质损率上升变的平缓。叁种气密材料经历80次的真空热循环后拉伸性能变化较小,拉伸强度变化均不超过2.0%,断裂伸长率变化均不超过8.9%。TPUY和TPU热塑性聚氨酯受电子和紫外综合辐照后表面由半透明和透明状态转变颜色发黄,而TR硅橡胶表面颜色变化不大。高注量电子辐照后,TPUY和TPU热塑性聚氨酯表面明显变黄,TR硅橡胶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综合辐照后叁种气密材料的拉伸性能与未辐照试样相比,TR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下降了34.8%,TPUY热塑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下降了9.4%,TPU热塑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下降了33.0%。高注量电子辐照后叁种气密材料的拉伸性能与未辐照试样相比,TPUY热塑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下降了45.9%,TPU热塑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下降了42.5%,TR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升高了6.9%。两种辐照条件对叁种气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影响不大。电子顺磁共振分析和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叁种气密材料在受到辐照影响后有新的自由基产生和表面接触角变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朱海威[6](2015)在《横双排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热循环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横双排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由于具有良好的热性、易安装运输、维修方便、价格低廉而在太阳能热水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市场上常见的横双排真空管集热器为研究对象,就集热器的真空管安装倾角、入口质量流量对横双排真空管集热器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利用实验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横双排真空管集热器作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由于集热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存在安装误差,真空管安装位置会出现一定的偏移,真空管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会出现小角度的变化,本文将此夹角定义为真空管放置倾角。真空管放置倾角(0°、1°、3°)下横双排真空管集热器系统的瞬时效率和真空管内部流动做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放置倾角为3°的横双排真空管集热器真空管内部传热速度快,循环流量高,瞬时效率最高;放置倾角为0°时内部传热速度最慢,循环流量最低,瞬时效率最低;叁种放置倾角下的集热器热损十分接近。2.应用CFD软件包建立了叁种真空管放置倾角(0°、1°、3°)叁维横双排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数值模型。结合实验数据采用了5种进口质量流量来研究集热器真空管和联集器内部流动传热,这5种质量流量选取了集热器在不同工况运行下出现的流量。这5种质量流量分别为0.00083kg/s、0.0083kg/s、0.0166kg/s、0.05kg/s、0.15kg/s(集热器总面积为7.8m2)。3.随着集热器质量流量增加,真空管封闭端低温区域先增加后减小、真空管内平均温度先减低后增加。质量流量为0.0166kg/s时集热器平均努赛尔数最高,真空管内对流换热最强烈,真空管内低温区域最大、平均温度最低;质量流量为0.00083kg/s时由于质量流量偏小,平均努赛尔数最低,平均温度最高;集热器在质量流量为0.15kg/s时真空管开口端会出现漩涡,抑制真空管内热水的流出。4.在相同入口质量流量下,放置倾角为3°的集热器平均努赛尔数最高,对流换热更充分,集热器的平衡温度最低;放置倾角为1°的集热器平均努赛尔数最低,集热器的平衡温度最高。当质量流量为0.00083kg/s时,放置倾角为0°、1°的集热器真空管内有热水滞留,集热器在60min内不能达到平衡温度。5.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集热器的热效率先增加后减少。集热器在放置倾角为3°、质量流量为0.016kg/s左右时效率最高。集热器能否将真空管内的热量及时排出真空管,降低真空管内平均温度是影响集热器热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0)

李仁飞[7](2014)在《紧凑式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热循环机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是国内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热水器。本文就真空管的结构参数对真空管热水器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利用实验法和数值模拟法对真空管热水器作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以市场上常见的家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为研究对象,对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管长结构参数进行了热性能测试。分析了管长和日辐照量对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日得热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套真空管热水器系统,日辐照量对系统的日得热影响较大,对系统的日平均效率的影响很小;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管长为1800mm的真空管热水器系统的日平均效率比管长为2100mm的系统效率高约0.5%。说明真空管管长对真空管热水器系统的日得热量和效率的影响很小。2.根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真空管热水器结构形式,结合部分实验数据,应用CFD的软件包建立了不同管长、管径和倾角下的包含真空夹层和流体两个计算域的叁维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数值模型、划分网格、数值模拟及数据分析,模型中考虑了插入水箱内真空管的长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模型的可靠性,在模型中采用了fluent中的太阳载荷模型来研究真空管热水系统内部的流动和传热随加热时间的变化。3.数值研究结果得出,随真空管热水器安装倾角的增加水箱内管口以上的温升变化不大,水箱底部的冷水区域的体积在减小;真空管热水器安装倾角从20°增加到60°,系统的平均努赛尔数在增加,大于60°后基本保持不变;不同倾角的系统内,真空管与水箱连接处真空管横截面的流速随倾角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冷热流体都在真空管内流动,管中心速度最小。4.真空管中心截面位置的速度分布基本呈对称分布,真空管热水器系统的管长增加,真空管热水器系统的努赛尔数在增大,说明真空管热水器系统的对流换热强度随管长的增加而增强。在管长1500mm到管长2400mm的真空管内,真空管底部的流速比中部的小1~2个数量级,说明底部流动不充分。5.对同一套真空管热水器系统,开始时系统的对流换热最强烈,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内部对流换热在减弱;对于管径为47mm和58mm的真空管热水器系统,58mm管径的系统的努赛尔数略小于47mm管径的系统。两种管径下,真空管和水箱内温度和速度较接近,两种管径对系统的流态和流速基本没有影响。根据两种管径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说明管径对真空管热水器的内部流动传热的影响很小。本文的研究旨在对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传热传质和内部流动分布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提高真空管热水器的效率和生产应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7)

李宁,李东旭,蒋建平,范才智[8](2013)在《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真空热循环条件下的热变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T300/环氧树脂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在真空热循环条件下的表面应变测量,分析其热变形和细观结构变化。研究表明,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上不同位置的热变形存在较大差异;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是由各组分的热膨胀和界面应力共同控制,其中界面应力包括热循环引起的界面热应力和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热残余应力;在低温阶段(约-80℃以下),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出现变化,发生了部分界面脱粘,界面处形成微裂纹以及碳纤维束的相对运动,从而松弛了内部热应力,使其分布更均匀,减小了对树脂基体的热弹性变形的阻碍作用,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3年S2期)

李宁,李东旭,蒋建平,范才智[9](2013)在《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真空热循环条件下的热变形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T300/环氧树脂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在真空热循环条件下的表面应变测量,分析其热变形和细观结构变化。研究表明,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上不同位置的热变形存在较大差异;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是由各组分的热膨胀和界面应力共同控制,其中界面应力包括热循环引起的界面热应力和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热残余应力;在低温阶段(约-80℃以下),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出现变化,发生了部分界面脱粘,界面处形成微裂纹以及碳纤维束的相对运动,从而松弛了内部热应力,使其分布更均匀,减小了对树脂基体的热弹性变形的阻碍作用,并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期刊2013-08-23)

陈永务,张庆利,高禹,陶文斌[10](2012)在《真空热循环对T700/522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T700/5224复合材料在真空热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本文在10-5Pa,-140~140℃条件下,对T700/5224复合材料的质损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采用SEM分析方法对试样表面形貌、断口特征及表层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T700/5224复合材料的质损率升高,经29次真空热循环后上升幅度降低,而经157次真空热循环后趋于平缓。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T700/5224复合材料90°拉伸强度首先降低,48次热循环后开始升高,198次热循环后趋于平缓;弯曲强度在48次真空热循环前变化不明显,48次真空热循环后开始上升,95次真空热循环后开始降低,经198次真空热循环后趋于平缓;层剪强度变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2年03期)

真空热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进行真空热循环处理,分别测试了真空热循环前后树脂的质损率、红外光谱、动态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树脂的质损率先迅速升高后趋于平缓。红外光谱基本无变化。动态力学热分析(DMA)表明真空热循环初期树脂发生了后固化,循环次数超过101次后出现了明显的物理热老化。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蠕变性能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真空析气、后固化和物理热老化的综合作用。采用时间硬化模型和Kelvin模型对真空热循环处理前后试样的蠕变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时间硬化模型能有效地描述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蠕变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空热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熊健.真空热循环条件下复合材料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力学性能[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2].高禹,李洋洋,高博闻,王柏臣,于祺.HT280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真空热循环下的蠕变行为[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3].孙运刚.空气/真空热循环对T700/HT280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

[4].高禹,刘佳琦,王柏臣,于祺,王绍权.真空热循环对T700/3234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J].航空制造技术.2015

[5].李松涛.气密材料真空热循环及辐照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朱海威.横双排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热循环机理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7].李仁飞.紧凑式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热循环机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8].李宁,李东旭,蒋建平,范才智.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真空热循环条件下的热变形试验研究[J].材料保护.2013

[9].李宁,李东旭,蒋建平,范才智.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真空热循环条件下的热变形试验研究[C].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2013

[10].陈永务,张庆利,高禹,陶文斌.真空热循环对T700/522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2

标签:;  ;  ;  ;  

真空热循环论文-熊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