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对象模型论文-李犁,肖田元,马成

联邦对象模型论文-李犁,肖田元,马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联邦对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协同仿真,HLA,RTI,本体

联邦对象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犁,肖田元,马成[1](2013)在《基于语义联邦的HLA对象模型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复杂产品协同仿真过程中的语义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联邦的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对象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在HLA的范畴内,通过建立语义联邦完成各联邦成员间的互理解,以发布和订购的方式实现各联邦成员间本体的概念匹配,在保持领域本体独立性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领域本体概念间的概念匹配对,并以此为基础动态生成具体仿真应用联邦的HLA对象模型,从而保证了协同仿真应用联邦建立的效率和语义的一致性。本研究还建立了基于语义联邦的协同仿真平台原型系统,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饶德虎,黄高明,刘重阳[2](2010)在《基于对象模型的联邦成员开发框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联邦开发与运行过程(FEDEP),针对联邦成员之间信息交互的联邦对象模型FOM,提出以对象模型为中心的联邦成员开发框架。在基于对象模型的联邦成员开发框架中,从联邦开发者的角度封装RTI内部对象模型操作,通过建立对象模型的静态与动态管理服务,不仅降低联邦成员与不同仿真应用中FOM的耦合性,而且通过对象管理的透明,能够快速将对象模型嵌入联邦成员开发框架中的仿真层,实现联邦成员的快速开发与集成。(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0年04期)

唐凯,康凤举,钱凤臣,由延军[3](2008)在《视景仿真联邦成员的基础对象模型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分布交互仿真中视景仿真联邦成员的结构和开发流程,描述了接口规范。利用基础对象模型(Base Object Mode,BOM)技术开发了视景仿真联邦成员的对象模型,并以动态实体为例,详细说明了建立视景仿真联邦成员各个组成部分基础对象模型的开发方法。(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李贵,李征宇,韩子阳,栾方军,王国仁[4](2007)在《分布对象管理的联邦交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对象管理是实现分布对象互操作的一个重点。该文通过扩展ODP中的基本交易模型,实现了对象服务的局部管理,提出了一种新的联邦交易模型,使用联邦交易空间和信任度的概念实现了大规模互操作环境中的对象服务的全局管理,给出了分布对象服务的联邦搜索过程和联邦搜索规则,以及联邦查询的最佳搜索路径选择算法,研究并提出了联邦交易的实现结构模型和建立联邦和约的协商协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7年22期)

林新,贾荣珍[5](2006)在《联邦对象模型与仿真对象模型开发过程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分布仿真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仿真系统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建模和抽象,以便生成FOM和SOM,保证联邦执行的正确运行。提出了综合开发联邦对象模型(FOM)和仿真对象模型(SOM)的七个步骤,并对各个步骤所完成的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定义。这些步骤包括:对仿真任务中的实体和事件类型进行抽象和建模;分解仿真任务,确定联邦成员及其仿真的实体和事件类型;确定FOM中的对象类和交互类;生成SOM草案;综合SOM草案,生成FOM;确定FOM中的路由空间,生成正式的FOM;生成正式的SOM。(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6年S2期)

林新,贾荣珍[6](2006)在《联邦对象模型与仿真对象模型开发过程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分布仿真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仿真系统中的交互数据进行建模和抽象,以便生成FOM和SOM,保证联邦执行的正确运行。提出了综合开发联邦对象模型(FOM)和仿真对象模型(SOM)的七个步骤,并对各个步骤所完成的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定义。这些步骤包括:对仿真任务中的实体和事件类型进行抽象和建模;分解仿真任务,确定联邦成员及其仿真的实体和事件类型;确定FOM中的对象类和交互类;生成SOM草案;综合SOM草案,生成FOM;确定FOM中的路由空间,生成正式的FOM;生成正式的SOM。(本文来源于《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08-01)

董光波,张锡恩[7](2004)在《联邦式操作训练仿真系统对象模型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分布式操作训练仿真的特殊性,基于HLA联邦对象模型的特点和一般性设计方法,分析了设计联邦式操作训练仿真系统的联邦对象模型时应着重考虑的因素,针对不同仿真系统的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对象模型设计方法,并归结出这些设计方法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操作步骤和联邦成员间单向交互满足的对象模型设计方法,并以较有代表性的某装备联邦式操作训练仿真为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4年10期)

尹娟,郝建国,黄柯棣[8](2002)在《基于高层体系结构对象模型的联邦成员软件框架自动生成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HLA/RTI的联邦开发中,降低成员软件开发者需要理解HLA/RTI的程度,简化联邦成员软件的开发过程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典型成员的软件结构和程序流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HLA对象模型(FOM/SOM)的联邦成员软件框架实现方法,并实现了一种能够自动生成联邦成员软件框架的工具-FedWizard,使用该工具可生成联邦成员的C++框架代码。(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王召福,金士尧[9](2001)在《联邦对象模型的相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高层体系结构 HL A规范中的联邦对象模型 (FOM)的地位、作用和相关的开发研究进行了探讨 ,并且重点分析了 FOM的异构问题和中立性问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1年03期)

李贵,尹朝万,康健勋,郑怀远[10](1998)在《分布计算环境中实现对象互操作的联邦交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分布计算环境(DCE)中所提供的目录服务并结合开放分布处理(ODP)所提供的交易服务(TradingServices),提出了实现分布计算环境中对象互操作的联邦交易模型。给出了该交易模型在DCE中的实现结构模型。(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1998年07期)

联邦对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分析联邦开发与运行过程(FEDEP),针对联邦成员之间信息交互的联邦对象模型FOM,提出以对象模型为中心的联邦成员开发框架。在基于对象模型的联邦成员开发框架中,从联邦开发者的角度封装RTI内部对象模型操作,通过建立对象模型的静态与动态管理服务,不仅降低联邦成员与不同仿真应用中FOM的耦合性,而且通过对象管理的透明,能够快速将对象模型嵌入联邦成员开发框架中的仿真层,实现联邦成员的快速开发与集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联邦对象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犁,肖田元,马成.基于语义联邦的HLA对象模型生成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3

[2].饶德虎,黄高明,刘重阳.基于对象模型的联邦成员开发框架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

[3].唐凯,康凤举,钱凤臣,由延军.视景仿真联邦成员的基础对象模型开发[J].系统仿真学报.2008

[4].李贵,李征宇,韩子阳,栾方军,王国仁.分布对象管理的联邦交易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7

[5].林新,贾荣珍.联邦对象模型与仿真对象模型开发过程建模[J].系统仿真学报.2006

[6].林新,贾荣珍.联邦对象模型与仿真对象模型开发过程建模[C].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7].董光波,张锡恩.联邦式操作训练仿真系统对象模型设计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4

[8].尹娟,郝建国,黄柯棣.基于高层体系结构对象模型的联邦成员软件框架自动生成研究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02

[9].王召福,金士尧.联邦对象模型的相关问题[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1

[10].李贵,尹朝万,康健勋,郑怀远.分布计算环境中实现对象互操作的联邦交易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8

标签:;  ;  ;  ;  

联邦对象模型论文-李犁,肖田元,马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